白牡丹,是《靈魂擺渡》裡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一代大家,曾是最耀眼的那顆星。
可惜,他從小就缺乏關愛,他的母親是白家的下人,家族裡的長輩不允許他和自己的親生母親相認。
而他的母親也非常清楚,孩子跟著自己十八九是要吃苦吃一輩子。於是,白牡丹從小就沒了母親的照顧。
雖然白牡丹的母親一直都在陪著他,在他的身旁當著白家的傭人,但是白牡丹是不知情的,他不知道自己的母親沒有拋棄自己,也不清楚母親到底為他承受了多少苦。
日子,一天天過去,樹葉落了又長,人來了又走。白家只剩下了白牡丹這一個頂天立地的獨苗苗。
眼看著,白牡丹的生活越過越好,可這天總是愛跟他開玩笑。白牡丹的女弟子是為了奪取般若才拜他為師的,而且她還勾搭了白牡丹的師妹。
按道理來講,白牡丹身為掌門人,直接把這兩個敗類驅逐出門就得了。可他偏偏喜歡這兩個女子。撞破了師妹和女弟子的醜事後,白牡丹感覺頭昏腦脹,感覺整個世界都離他遠去了。
不過,這並不是壓倒白牡丹的最後一根稻草。
最重要的是,他被一個假女兒騙了,他以為自己的親生女兒對自己沒有絲毫的關心,只想算計自己的家產。
師妹、弟子、女兒全都棄他而去,白牡丹為了保留自己的最後一絲尊嚴,他選擇自殺。
他想讓般若陪著他一起走,所以準備毀了那把琴,令他猝不及防的是還沒有徹底毀掉般若,白牡丹他自己就被一根琴弦劃傷了脖頸而死。
故事到這裡基本就結束了,有人說白牡丹是趙吏的靈魂轉世,而般若則是孟婆的轉世。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趙吏的前世殺了孟婆,在孟婆臨死之前,趙吏答應來世必定償還孟婆。白牡丹和趙吏有一樣的外貌,般若和孟婆有一樣的外貌,長的跟孟婆同樣的人殺了跟趙吏同樣的人其實就是意味著趙吏償還了前世的債。
除此之外,白牡丹的親生女兒和孟七有一樣的外貌,正好驗證了上世情人,今世女兒的說法。
雖然,以上種種說法都有依據,但是筆者這裡有一個突破點,那就是般若是天女從崑崙上帶下來的,她的出現比冥界早,更比孟婆早,也就是說孟婆不可能是般若。
那也就是說,孟婆死之前,般若就已經存在了,所以孟婆的靈魂是不可能附身到般若身上的,也就是說孟婆和般若不是同一個人。
至於白牡丹和趙吏的關係,其實是片方在故設迷局。首先,趙吏的靈魂一直都在冥王阿茶的手裡,不然她也不會對趙吏承諾說等事情過去了就把靈魂還給趙吏。
其次,如果趙吏的靈魂投了胎,那他身為一個鬼差,應該有機會接觸到自己的靈魂。可問題是趙吏從來沒有找到過自己的靈魂。哪怕是到了最後,他也僅僅是造了一個新的靈魂。
最後一個疑問,白牡丹和趙吏真的是一模一樣嗎?如果真的一樣,那為何白牡丹的女兒、母親、師妹等都沒有驚訝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