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招考辦獲悉,我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於8月7日至9月10日期間進行,繼本科提前批院校錄取等先期展開後,考生及家長們尤其關注的本科批院校錄取將於8月20日開始,至9月1日結束,其中包含兩次「徵集志願」補充錄取。
隨著高考錄取拉開帷幕並逐步深入,我市的近萬名考生也開始關注被錄取後何時才能拿到高校錄取通知書等問題。據了解,批次錄取結束後一周左右,院校會寄發通知書,具體郵寄時間則要視兩地間的距離而定,一般寄出後10天以內可到。而如果考生半個月後還未收到錄取通知書,可以聯繫相應院校的招生辦。
來自我市郵政速遞部門的信息是,我市每年高校錄取通知書投遞於高考次月末開始進入高峰,配備專門人員、車輛負責投遞,通知書一般為經瀋陽中轉後於上午運抵阜新,市區範圍內當日即可送達考生手中。此外,我市考生所留的通聯地址多為高中學校,還應注意及時返校查詢、領取通知書。如果考生報考登記為家庭住址,一旦獲知被高校錄取,則應家中留人,保持電話暢通,手機24 小時開機,方便投遞人員聯繫確定投遞時間。考生需要出示本人的身份證、戶口簿等有效身份證件領取通知書。如果考生本人因故不在,可將證件留給親屬代領。
市招考辦工作人員提醒,我市考生可通過登錄「遼寧招生考試之窗」網站、關注「遼寧省教育招生考試」微信公眾號兩種高考錄取結果查詢通道了解錄取結果信息。需要注意的是,每個批次的錄取都要經過「投檔」「閱檔」「審核」等程序,院校完成錄取有一定時間周期,每所院校錄取正式結束後,才能發布該校錄取結果信息。請考生關注已發布錄取結果的院校名單,耐心等候查詢錄取結果信息。
據介紹,從此前所公布的相關批次(階段)所有院校均可查詢的錄取結果查詢時間來看,本科批、本科批第一次「徵集志願」、本科批第二次「徵集志願」錄取結果信息分別可於8月24日、8月28日、9月1日查詢。此外,相關考生應按時關注提前發布的有關院校剩餘招生計劃信息,及時填報「徵集志願」。
相關報導
切莫輕信「低分錄取」
高考結束後,有些地區的考生家長接到不少以各院校招生為名義打來的廣告電話,紛紛表示對此難辨真偽。就此,招考部門提醒考生,對於憑空接到的所謂院校招生電話,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
一是警惕「野雞大學」招生詐騙。所謂「野雞大學」,一般是指辦學以營利而非教育為目的,不具招生資格、無辦學資質、涉嫌非法招生和詐騙的虛假大學。「野雞大學」的校名一般會與知名大學相似,非常容易混淆,並藉此招生。在高考結束後,「野雞大學」的招生詐騙電話出沒,如果考生和家長事先沒有認真核對該校校名和實際存在情況、辦學資質等,很容易受騙上當。
二是警惕「免試入學」招生詐騙。高考分數已經公布,針對一些高考分數沒有達到本科錄取線的考生,意圖實施詐騙的不法分子,可能會以「免試入學」為噱頭,吸引考生和家長。考生和家長以為,只要交納一筆錢,考生就可以與其他正常被錄取的考生一樣,享受同樣的入學待遇。但實際情況是,不法分子很可能故意混淆大學與成人教育、遠程教育,以此從考生和家長處詐騙錢財。
三是警惕「低分錄取」招生詐騙。意圖實施詐騙的不法分子可能會自稱其手中掌握大學自主招生的名額。若考生和家長交納一定「贊助費」等名義的款項後,考生便可以走大學自主招生的途徑,得到低分錄取等入學優惠。但實際上,大學自主招生過程有著嚴格的流程,違背流程的「低分錄取」基本上都是騙局。
此外,記者還從市教育局了解到,廣大考生還很有必要警惕不法分子以助學貸款、學校獎學金等為名實施的詐騙。如有相關需求,應當通過縣區教育部門的學生資助部門及學校等正規渠道諮詢、辦理相關業務,不可輕信個人電話、簡訊等通知,特別是一些虛擬運營商號段的手機號碼,相關辦事機構根本不會使用,一定要注意加以細緻甄別,以防發生上當受騙等情況。
來源:阜新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