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信豐縣縣誌記載信豐縣曾有著名的「八景」只是隨著時光流逝這些景色早已不復存在本文儘可能地講述和記錄關於「信豐八景」的書籍記載與民間傳說如有錯漏之處,還請指正信豐「八景」1.花園早春 2.竹橋夕照3.東禪曉鍾 4.西湖夜月5.七裡灘聲 6.五團仙跡7.谷山積翠 8.桃水拖藍
1、花園早春
此景在嘉定鎮花園村,舊稱花園裡位於縣城南山腳下南部方位桃江環繞其間,背山向陽土地肥沃聽老一輩人說,每年的初春花園這個地方的景象都會很奇特初春乍到,縣城周邊殘冬依舊隨處可見冬霜雪霧唯獨花園不同,外界銀裝素裹這裡卻草綠花開,春意盎然
有資料記載每年花園村的草木花卉、蔬菜的生長要比其他地方提早20天左右同一方水土,花園的春天卻要更早當地人都很津津樂道花園早春的叫法,自然也流傳了開來
2、竹橋夕照
據老一輩人傳說,縣城的西河早年無橋只能在竹筏上往返兩岸當地有一位老太覺得不踏實自籌錢財興建了一座橋那時的橋墩由麻條石砌成橋底成弓狀,幾根粗杉木架梁鋪為橋面後,又命人搭起木欄柵上蓋青瓦外塗油漆,飾以花鳥一時間,此橋似水中亭閣,美輪美奐橋成,兩岸眾鄰問其名老太放眼兩岸,順口答曰:「竹橋」
此景在城西半裡竹橋河上(西江)舊時是石墩木樑瓦橋,古稱「慧應橋」由於兩岸竹叢密布,故名竹橋每至夕陽西下晚霞落幕,岸堤竹綠交相輝映令人目眩神迷,留戀往返1961年,竹橋被洪水衝垮,景觀隨之消失1971年,縣政府在原址上遊十米處新建鋼筋水泥橋,即現在的「竹橋河橋」
3、東禪曉鍾
東禪寺,建築年代失考明清為壺峰書院1929年,東禪寺被大火燒毀,只留下些殘痕解放後在原址上建了座學校此景地址在原水東小學、縣二小現在為水東幼兒園
相傳東禪寺的出名在於寺內的銅鐘大如車輪其造型美觀,質地考究每當晨起雞鳴,寺廟誦經時寺內便傳來「鐺、鐺、鐺」的晨鐘聲鐘聲恢宏響亮,清遠入耳盤旋縈繞於縣境數十裡內更神奇的是,這口銅鐘不但聲音大而響亮,且餘音綿長。
誇張的說,就是「初一敲了,十五都還在響」最後傳到了京都,皇帝被鐘聲吸引他覺得這是難得的寶貝,不應該落在民間於是下令收索回京,視為國寶收藏運鐘的大船,行至貢江十八灘時天空黑雲密布,狂風大作暴雨傾盆桃江河面波濤洶湧,霎時巨浪滔天大船被巨浪擊翻,大鐘沉入江底打撈無果後,自此再不見蹤跡。
4、西湖夜月
也有說法稱為「西湖塔影」
「西湖塔影」,有兩個傳說版本
其一,此景在城外沙窩裡肖家大塘
該處與大聖寺塔的直線距離約100米風平浪靜時能看到塔影但縣誌中僅描述「夜月」,未見「塔影」此說無典籍依據,略有些牽強附會其二,常住城裡的人尤其是下西門一帶相傳此景在竹橋河對岸靠烏家嶺方向大致位置在縣文化藝術中心偏北處有一口塘,旁有劉婆井,現已廢毀疑為當年修城牆取土所至此處地勢較低,無風時水清如鏡藍天白雲間,大聖寺塔的身影倒映水面據當地人講,村裡老一輩的人都親眼目睹過「西湖塔影」的奇觀上世紀八十年代修一0五國道路基抬高近四至五米後此景就再也看不到了
從地理位置來看,兩地相距近一公裡之所以能看到「塔影」,或因過去樓房較矮又或光線折射的緣故,這些景色不能親眼所見只活在眾口相傳之中,隨著時間慢慢消失……
信豐文化作者先介紹了以上四景,還有後續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