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音響是北京時間 15 點整」
當你聽到這句熟悉的報時
其實距離北京當地時間15點整
還差14分30秒
是的
你沒有看錯
北京時間其實不是北京當地的時間
經常出去玩的人會說
北京時間就是 GMT+8 啊
但你知道這個時間是怎麼來的嗎?
這就要說到一個神秘的組織
我們用的北京時間都由它
負責產生、保持和發布的
這個神秘的組織究竟在哪兒?
這要從「北京時間」的確定說起
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人們都是靠太陽來確定時間的。
我們現在都知道,地球是圓的。如果都按太陽來計算時間,各地就會存在時差。
好在當時交通不發達,人們也沒有察覺到什麼問題。
直到航海時代到來,生活在東海沿岸的人們,每天要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
這時麻煩就出現了,人們急需一個統一的時間。
於是在清光緒28年(公元1902年),當時的海關推出了「海岸時」,以東經120°的時刻為標準。
隨著交通的發達,各地的人們也都遇到了時差的麻煩。民國28年(公元1939年),北京的中央觀象臺將全國劃分為五個時區。
長白時區為GMT+8.5,中原標準時區為GMT+8,隴蜀時區為GMT+7,新藏時區為GMT+6,崑崙時區為GMT+5.5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舊政府在臺灣仍用「中原標準時」這個稱呼報時,所以為了區別,我們需要起一個新名字。
1949年9月27日,政協會議通過的第一項決議就是「定都北平,改北平為北京」。
當天北平新華廣播電臺,改名為北京新華廣播電臺。同時也一併將廣播信號冠以「北京」的稱謂。
「北京時間」就這樣誕生啦!
各地的廣播電臺為了表示和中央一致,也紛紛將報時時間改為了北京時間。
在建國後的短短幾個月內,全國除新疆、西藏外,自發的放棄了時差,全部統一採用了北京時間。
後來為了溝通方便,新疆和西藏也使用了北京時間。
從此,即使橫跨了5個時區,我們就這樣整整齊齊的用上了一個時間。
統一時間對我們其實沒啥影響,可對生活在西藏和新疆的人們來說,影響就有點兒大。如果要保持作息一致,那他們就永遠得摸黑出門上班。
所以為了能夠亮堂堂的上班,他們的整體作息時間都錯後了兩個小時。
於是就出現了這樣有趣的現象:新疆的上班族,永遠看不到新聞聯播的直播。
emmmm 錯峰上下班之後,我們好像也是這樣的。
不過他們追最近的俄羅斯世界盃,好像不用太熬夜啊!
上海正處在東經120°的位置上,所以一直以來播報時間的任務都是由上海完成的。
但當時使用的是短波無線電發射臺,上海處在祖國的東南角,很難覆蓋全國。
1955年,籌建自己的授時臺,被列為了全國重點項目。
經過了長時間的研究,我們前面提到的神秘組織——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被確定在了,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的陝西天文臺。
有趣的是,授時中心的具體位置是東經109°33′,比東經120°偏了很多,為什麼會選在這裡呢?
首先,這個位置距離中國大地原點只有100公裡,從這裡發出標準時間信號,可以更好的覆蓋全國。
其次,這裡地質結構穩定,發生地震的概率很小。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出於戰備考慮,內陸比較安全。
時間一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世界上還有另一個神秘的組織——國際權度局,他們每年都會發布最權威的時間,以供各國授時中心對時。
值得驕傲的是,經過我國科學家的不斷努力,我國的授時中心是不用進行對時的,而且2013年以來,北京時間與國際權度局公布的標準時間,誤差一直維持在10納秒以內,能達到這樣準確度的國家,全國不足五個!
給科學家們點讚!
小知識
其實世界上的很多國家,都將授時中心的地址選在了天文臺,其中最著名的應該就是格林尼治天文臺了,我們常說的GMT就是格林尼治的縮寫,格林尼治所在地的時間,就是我們的標準時間。
為什麼這裡是標準時間?
因為這裡有大名鼎鼎的本初子午線,站在這條線上,你就可以拍一張橫跨東西半球的照片啦!
來源:費米科學,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