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這篇Science,把二維材料扭到極致!

2020-12-22 木木西裡科技

第一作者:Yuzhou Zhao(趙宇舟)

通訊作者:Song Jin(金松)

通訊作者單位: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2019年,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Peter Sutter, Shawn Wimer, Eli Sutter等報導了在氣-液-固生長過程中生長GeS納米線的過程中,沿著納米線的軸方向進行層狀堆疊生長,並且展現了沿軸向的位錯,進而產生軸手性。軸手性的旋轉角度、旋轉能夠通過納米線的壁厚度進行調控。

圖1. Chiral twisted van der waaals nanowires (Nature 2019, DOI:10.1038/s41586-019-1147-x)

同樣在2019年,美國能源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Jie Yao等報導了GeS納米片堆疊的納米線生長過程中,引入螺旋位錯,在二維結構中實現連續扭曲GeS堆疊結構。

圖2. Helical van der Waals crystals with discretized Eshelby twist (Nature (2019). DOI: 10.1038/s41586-019-1308-y)

主要內容

有鑑於此,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金松等展示了一種在非歐氏界面生長二維材料的普適性模型,在非歐氏界面上生長,合成了螺旋型位錯結構的WSe2、WS2螺旋體,呈現出連續扭曲的多層超結構。該方法在能夠沿著界面上的螺旋體生長超扭曲結構。

結構表徵結果顯示,晶格的扭曲對應於不同層中的幾何扭曲,實現了在相鄰的不同原子層之間形成moiré超晶格,通過STEM表徵驗證能夠在形成的moiré晶格中,扭轉角度在較大範圍內可調控。該合成方法的實現將大力促進二維扭角結構材料的物理、化學、量子學性能的研究。

基底構建

在SiO2/Si平坦界面上擔載納米粒子(粒徑<100 nm WO3納米粒子或200 nm SiO2納米球),通過水蒸氣輔助化學氣相沉積方法(金屬硫化物作為反應物,H2O作為傳輸試劑)從而在在基底上生長二維材料。通過控制圓錐狀納米粒子結構,能夠控制生長過程中二維材料扭轉角度和方向。

圖3. 非歐氏基底上二維材料生長過程
圖4. 不同扭角多層二維材料結構示意圖

歐氏、非歐氏基底的基本特徵和區別

歐氏幾何結構是構建我們熟悉的世界的數學模型,把事物描述成平面、直線、角度幾個維度;非歐氏幾何結構描述了一種彎曲空間,其中「直線」是彎曲的,並且在一個正方形中角度之和不再是360°。從非歐氏幾何結構模型出發,人們能夠在合成材料中發現更多可能性。

扭曲超結構材料結構和表徵

分別在SiO2/Si基底上生長WSe2、WS2,發現和建模結果能夠很好的符合。

圖5. 非歐氏基底上二維材料生長方法示意圖

如圖所示,計算機模擬了不同扭轉角度(3°,5°,10°,15°)中的生長過程,並且在實驗中得以驗證。在>30層的WS2材料中發現隨著層增加,扭轉角度呈線性增加。

圖6. 二維材料在不同基底模式(歐氏/非歐氏結構)中的生長情況

特別聲明:本文發布僅僅出於傳播信息需要,並不代表本公共號觀點;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請向原作者申請,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二維材料的外延生長:能從元素周期表中學到什麼?
    在對單元素二維材料生長的系統研究中,作者結合元素周期表中位於金屬和非金屬過渡期元素的性質,討論了表面合金在二維材料非均勻生長中的重要性並且展示了表面合金形成的基本規則。作者還強調了使用二維拓撲絕緣體作為襯底來完成準獨立式單層的可能性,評估了二元二維材料的現狀和挑戰,並討論了通過表面合金工藝製造它們的前景。
  • 同濟曹國鑫課題組在二維材料力學性能表徵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鑑於二維材料重要的電學、熱學、光學和力學性能和相關應用,目前其相關研究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高潮。但二維材料納米級厚度為其力學性能的有效測量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目前尚無法通過常規方法測量,而只能基於壓痕測試方法。
  • 二維材料,今年第一篇Nature
    發展了一種計算控制二元蛋白質二維材料組裝的新方法。2. 實現了在無序基底上構建有序二維陣列。二維材料,大有可為。連生物學家,都開始對二維材料產生了興趣。有序二維蛋白材料由柔性連結形成單個晶格,這些連結往往只由一種蛋白質成分構成。很自然地,科學家覺得由兩個蛋白質成分組成的材料更具優勢。
  • 高分子材料過時了?看過這19篇Science和10篇Nature正刊再說!
    2019年4月22日,Nature雜誌發表觀點文章,從近年來包括5篇Science及多篇Nature系列在內的多項前沿成果進行闡述,並重點點評了最新發表在Nature Chemistry期刊上的熱固性塑料的循環回收利用新技術。
  • 僅半年13篇Science/Nature,看這個「明星」材料如何獨領風騷
    美國北伊利諾伊大學的Tao Xu和可再生能源國家實驗的Kai Zhu等人合作,報導了一種分別在設備棧前面和後面塗覆鉛吸收材料的化學方法解決由於器件損壞而引起的鉛洩漏問題。在透明導電電極上,塗覆含有膦酸基團的分子膜;在金屬電極上,將含有鉛螯合劑的聚合物薄膜嵌入到金屬電極和標準的光伏包裝膜(packing film)之間。
  • 「被引殺手」----二維材料發展的裡程碑文章
    對層狀材料的科學研究可以說已經持續了一個多世紀,然而直到如今人們才開始真正了解這類材料對於科技發展的意義。其中很重要的一項發現就是二維材料的理論設計和實驗製備。當層狀材料的厚度減薄到物理極限時,材料就會展現出與其自身的塊體材料截然不同的性質。石墨烯的故事就是這類發現的典型代表。
  • 二維超導材料
    因此,早期理論認為理想的二維體系不存在宏觀的超導電性。實驗方面,1938 年Shal'nikov首次報導了Pb 和Sn 薄膜上的超導電性,開啟了薄層超導的研究歷史。在早期的研究中,絕大多數的準二維超導體都是由沉積的金屬膜製成的,這導致了很多無序、無定型態或者顆粒狀的樣品。因此,準二維薄膜體系超導電性的研究以及所觀測到的各種現象都受到了材料本身結構無序的影響。
  • 復旦物理系學術之星:她發表論文4篇,申請專利一項,研究二維材料
    她作為主要作者發表了4篇文章,並申請專利一項,曾入選林島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中國代表團,參與了多個國內外會議,作邀請報告和口頭報告。鄧雨君所在的研究領域被稱為「二維材料」,主要研究一些薄到只有幾個原子層的新材料。二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早在1884年,英國教師Edwin Abbott就寫了一本小說,叫《平面國》,講述了一個二維世界裡的故事。
  • 【材料】空氣中穩定的二維材料中原子空位誘導的局域磁矩
    二維材料為探索和調控二維極限下新奇的物理現象提供了絕佳的平臺,是未來電子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候選材料。
  • 石墨烯與二維材料使電子器件超越「摩爾定律」!
    「隨著繼續在基礎和技術方面付出努力,我們相信彈道自旋輸運將在二維異質結構中實現,甚至是在室溫下。這種輸運使得電子波函數的量子力學特性得到實際運用,使二維材料中的自旋服務於未來量子計算方案。」石墨烯及其他二維材料中可控的自旋輸運,越來越有望應用到各種器件中。
  • 中國團隊今日《Nature》連發3篇,二維材料研究誰與爭鋒
    自石墨烯以來,二維材料逐漸在科研圈佔據主要地位。各種二維材料相繼被開發出來,為我們帶來了和體相材料截然不同的新性能。2020年9月22日,Nature Nanotechnology和Nature Materials連續發表3篇二維材料有關研究成果。
  • 【材料】卟啉基二維單原子層材料
    在隨後的十幾年裡,新的二維單原子層材料也不斷地被發現並利用,例如磷烯(Phosphorene)、矽烯(silicene)、錫烯(stanene)、鍺烯(germanene)、MXene(二維過渡金屬碳化物、氮化物或碳氮化物)、過渡金屬二硫屬化物(TMD)以及新的碳同素異形體石墨炔等。這些由一個或多個元素構成的二維單原子層材料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寧波材料所舉辦二維X射線衍射進展及應用講座
    11月7號上午,布魯克公司的賀保平博士應邀到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交流測試中心正高級工程師盧煥明主持講座,來自寧波材料所的20餘位員工和研究生聆聽了報告並進行了互動討論。  在報告中,賀保平介紹了二維X射線衍射的基本原理和衍射儀器的最新進展、在材料分析中的重要意義,展示了二維衍射在原位分析技術及製藥生產中的重要應用。
  • Solar RRL:綜述:基於清潔太陽能的二維材料水處理應用
    二維納米材料具有獨特電學,光學,和機械性能,且由於其大的吸收面積,太陽光譜下的強烈的光吸收以及高效的光熱光催化轉換能力,在太陽能水處理領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深圳大學張晗教授團隊和深圳技術大學胡俊青教授團隊合作,系統介紹了基於二維納米材料的太陽能水淨化技術的最新進展。基於太陽能的水淨化技術大有可為,主要包括光熱水蒸發,光催化抗菌和光催化降解有機物等領域。
  • Solar RRL綜述:基於清潔太陽能的二維材料水處理應用
    二維納米材料具有獨特電學,光學,和機械性能,且由於其大的吸收面積,太陽光譜下的強烈的光吸收以及高效的光熱光催化轉換能力,在太陽能水處理領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來源:微信公眾號「MaterialsViews」ID:materialsviews)深圳大學張晗教授團隊和深圳技術大學胡俊青教授團隊合作,系統介紹了基於二維納米材料的太陽能水淨化技術的最新進展。基於太陽能的水淨化技術大有可為,主要包括光熱水蒸發,光催化抗菌和光催化降解有機物等領域。
  • 二維材料應用延續摩爾定律
    在這項新研究中,周鵬與復旦大學教授張衛、曾曉洋和姜育剛等合作,發現新材料硫化鉬在集成電路中的更優應用方案,解決了如何用新材料、新原理和新架構繼續延續摩爾定律的難題,實現了電路邏輯結構從無到有的創新。「二維材料研究的時間比較長,但利用單個電晶體尚未實現邏輯運算的功能。」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狄增峰說。
  • 見賢思齊丨張正偉《Science》:不瘋魔,不成活
    論文連結: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7/6353/788.full背景介紹:近年來,具有原子級厚度的二維材料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興趣。它們是一類新穎的超薄材料,具有不同於已有材料的特殊性能。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二維材料氣體傳感器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針對以上問題,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合成了第六主族新型二維材料碲烯,實驗測試結果顯示碲烯室溫下對NO2氣體具有高度選擇性和靈敏度,還具有優異的空氣穩定性,這彌補了另一種「明星」二維材料黑磷雖然氣體檢測靈敏度高但是空氣穩定差的弊端。此外,採用瞬時脈衝加熱顯著提升了碲烯動態響應性能。本文研究為二維氣體傳感器的研究提供更高性能的平臺,進一步推動了二維材料氣體傳感器向實用化邁進。
  • 22篇《AFM》:MXenes材料—從發現到應用
    自從2011年首次報導以來,二維過渡金屬碳/氮化物(MXene)由於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在儲能、催化、傳感、電磁屏蔽、氣體分離等領域都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是當前國內外研究的熱點。 2019年5月,第二屆國際二維過渡金屬碳化物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化工大學成功召開。
  • 進展|二維室溫鐵磁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當二維材料的厚度降低至原子級幅度時可導致很多新奇物理現象的出現,使得二維材料成為當今凝聚態物理和材料科學的研究熱點。二維鐵磁體作為二維材料家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其獨特的物理特性而備受關注。通常,隨著二維鐵磁體厚度的降低,其鐵磁有序居裡溫度TC也會降低,鮮有材料會隨著厚度的降低TC反而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