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無比輕快的心情,我們又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的形成過程,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包括中秋節在內的中國傳統節日,是代代中國人貢獻給世界和未來的文化財富。為了歡慶我國這個古老的傳統佳節,更為了藉此機會對學生進行民族傳統文化及感恩教育。9月28日,息烽縣學校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教育活動。
中秋佳節主題教育活動,以班級形式開展,各班主任向學生介紹中秋節的來歷,還用古詩詞誦讀等多種形式,了解了中國節日。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每逢佳節倍思親。各班級還開展親情電話連線和視頻通話連親活動,在中秋佳節團圓之際,讓孩子們與遠在他鄉打工的爸爸媽媽視頻聊天或親情通話。各班主任教師還安排學生在家裡,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捶捶背、洗洗腳,做力所能及的事等感恩活動。
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使同學們不僅了解到了更多有關中秋節的知識和故事傳說,讓學生對中國這一傳統佳節及傳統文化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和熱愛;從而懂得了感恩回報,對全體學生進行了很好的「感恩」教育,從而激發同學們去努力學習,用以報答父母恩情。(劉正國)
【來源:貴州教育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