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羅庚金杯少年數學邀請賽,簡稱「華杯賽」,創建於1986年,已經舉行過23屆,至今已經有30年的歷史,參與過該賽事的少年兒童達到3000多萬,含金量十足,影響力深遠。
原定於2018年3月10日舉行的「華杯賽」決賽暫停!暫停!暫停!
包括奧數在內的各類競賽、排名,雖然成為中小學升學的敲門磚,但獲益最大的並不是學生。這一點小編深有體會。小編曾經也參加過「華杯賽」,記得那時每天放學後自覺留在課室等待老師的補習,比其他學生放學晚一個半小時。小編那時可沒家長接送,放學路上早已見不到小夥伴的身影,我只能和夕陽顧影自憐。在那些純粹的堅持中,小編收穫了「華杯賽」的碩果……與其他華杯賽的學生一起,為學校的教育聲譽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時過境遷,小編感覺這壓根沒用,不用依靠那個殊榮,也能上能力範圍內的學校。
2001年起,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門就命令禁止奧數成績與升學掛鈎,但是奧數培訓機構依舊辦得「紅紅火火」,各自安好。除了養肥培訓機構的腰包和學生的書包,奧賽未必真能起到思維訓練的作用!為學生減負只是空談。打著培訓培優的旗號逐利的機構真的不討喜,甚至於讓小編厭惡。希望華杯賽暫緩舉行或者直接叫停能夠為狂熱的培訓市場潑上熄火之水。
教育競爭的白熱化,讓不少家長滋生階層焦慮,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大家都報名,你能無動於衷嗎?如果是小編,還真的不care。以奧賽名次為升學籌碼的培訓+比賽,不過是另一種應試教育罷了。不能因為害怕掉隊而讓孩子成為應試教育的囚徒,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對於此次暫緩舉辦「華杯賽」,作為一個過來人,拍手稱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