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促進教育公平是國家基本教育政策。近些年中央有關部門密集出臺相關資助政策措施,已建立起覆蓋學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眉山市出臺了一些相關的教育惠民舉措,從制度上保障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今天
仁小妹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從幼兒園到大學
眉山市各學段的最新學生資助政策
一、學前教育資助政策
(一)保教費減免。
資助對象 :按總在園幼兒10%的比例,對經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審批設立的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進行資助。
資助標準 :按每生每年1000元標準,減免保教費。
資助流程 :幼兒家長本人向學校提出申請→幼兒園初審、公示→區縣資助中心覆審,並通過一卡通社保卡打卡發放。
(二)建檔立卡在園幼兒據實免除保教費。
公辦園 :從2016年春季學期起,在公辦幼兒園就讀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幼兒,按照實際保教費標準據實免除。
民辦園 :對在教育主管部門批准設立的民辦幼兒園就讀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幼兒,按當地同類型公辦幼兒園保教費標準給予等額補助,其收費標準高於財政補助標準的部分由幼兒家庭承擔。
資助流程 :開學報到時,幼兒家長向就讀幼兒園提出申請,按標準,費用直接免收;民辦幼兒園高出標準部分,自行繳費。
注 :保教費減免按幼兒學籍所在地進行資助。
二、義務教育學生資助政策
(一)三免政策。
資助對象 :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生。
資助標準 :按公辦學校標準,免除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生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免作業本費。
資助流程 :開學報到直接免收。
(二)義務教育貧困寄宿生生活補助。
資助對象:按各地義教寄宿生貧困面(眉山市43.4%),對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發放生活補助;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寄宿學生優先享受。
資助標準 :小學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
資助流程 :學生本人向學校申請→學校初審、公示→區縣資助中心覆審,並通過一卡通社保卡打卡發放。
(三)義務教育非寄宿生生活補助。
資助對象 :按各地義教非寄宿生貧困面(眉山市9.8%),對義教非寄宿建檔立卡學生,非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和其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非寄宿生生活補助。
資助標準 :小學每生每年500元、初中每生每年625元。
資助流程 :學生本人向學校申請→學校初審、公示→市、區縣資助中心按管理權限覆審,並通過一卡通社保卡打卡發放。
注 :義教資助政策按學生學籍所在地進行資助。
三、中等職業教育學生資助政策
(一)中職免學費。
資助對象 :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在校學生(藝術類其他表演專業學生除外)。
資助標準 :對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批准的學費標準據實免除;對民辦中等職業學校符合免學費條件的學生,按照當地相同類型同專業公辦中等職業學校免學費標準免除,學費標準高出公辦學校免學費標準部分由學生家庭負擔。
資助流程 :開學報到時,學生本人向學校提出申請,按標準,費用直接免收,民辦中職高出標準部分,自行繳費。
(二)國家助學金。
資助對象:全日制正式學籍一、二年級在校涉農專業學生和按一、二年級非涉農專業學生總人數的20%確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連片特困地區農村學生全部納入享受範圍。
資助標準: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2000元,具體標準由各地結合實際分檔確定,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按不低於2000元,最高檔享受助學金。
資助流程:學生本人向學校申請→學校初審、公示→市、區縣資助中心按管理權限覆審,並通過資助卡打卡發放。
(三)建檔立卡特別資助。
資助對象:從2016年秋季學期起,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中職(含技工)學生,在發放中職助學金的基礎上,再給予每生每學期 500 元的生活補助(休學期間暫停享受資助)。
資助流程:學生在線申請(系統登錄見四川學生資助網快捷入口)→就讀學校在線初審→戶籍地區縣資助中心會同當地扶貧部門在線覆審→在線公示→通過一卡通社保卡打卡發放。
註:中職免學費和助學金按學生學籍所在地進行資助,建檔立卡特殊資助按學生戶籍所在地進行資助。
四、普通高中教育學生資助政策
(一)普高免學費。
資助對象:按照省定覆蓋面(眉山市23%),為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非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學生和其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免除學費。
資助標準:按公辦校收費標準據實免除,對民辦學校符合條件的學生,按照當地同類型公辦學校標準給予補助。
資助流程:學生本人向學校提交申請並填寫申請表→學校初審、公示→市、區縣資助中心按管理權限覆審,並通過一卡通社保卡打卡發放。(建檔立卡學生開學報到時,學生本人向學校提出申請,按標準,費用直接免收,民辦普高高出標準部分,自行繳費。)
(二)國家助學金
資助對象:按照省定覆蓋面(眉山市23%),為普高正式學籍在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國家助學金。
資助標準: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2000元,具體標準由各地結合實際分檔確定。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普高學生按不低於2000元,最高檔享受助學金。
資助流程:學生本人向學校申請→學校初審、公示→市、區縣資助中心按管理權限覆審,並通過資助卡打卡發放。
註:普高免學費和助學金按學生學籍所在地進行資助。
五、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政策
(一)大學生生源地助學貸款。
助貸對象: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助貸標準:每生每年貸款金額本專科原則上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不超過12000元,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20年。貸款學生在校期間的貸款利息全部由財政貼息,畢業後的利息由學生支付,並按約定償還本金。
辦理流程:大學新生持大學錄取通知書、戶口本和共同借款人一起,直接到區縣資助中心辦理。
(二)困難大學新生入學資助項目。
資助對象:當年被高校錄取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按當年省上分配名額實施資助。
資助標準:省內院校錄取的新生每人資助500元,省外院校錄取的新生每人資助1000元。
資助流程:學生本人向就讀普通高中提交申請→學校初審、公示→市、區縣資助中心按管理權限覆審,並通過一卡通社保卡打卡發放。
(三)建檔立卡特別資助。
資助對象:2016 年及以後被全國普通高等學校(以教育部當年公布的名單為準)錄取就讀全日制本專科(含高職、專科和本科)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按照每生每學年 4000 元的標準給予資助(其中學費資助 2000 元、生活補助 2000 元),連續資助直到學業結束。休學期間,暫停發放資助。
資助流程:學生在線申請(系統登錄見四川學生資助網快捷入口)→就讀高校在線初審→戶籍地區縣資助中心會同當地扶貧部門在線覆審→在線公示→通過一卡通社保卡打卡發放。
註:按學生戶籍所在地進行資助。
六、教育扶貧基金資助
救助對象:教育扶貧救助基金以縣為主設立,救助對象為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階段就讀的子女,其家庭需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1.戶籍在本縣(區)區域內;2.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3.在享受現有教育保障制度和助學幫扶政策基礎上,仍存在與子女就學直接相關的特殊困難。
救助標準:一般控制在每戶每年500——5000元之間,具體標準由各區縣綜合考慮基金支付能力、貧困家庭困難程度、就學負擔情況等相關因素確定,對確需超過救助標準上限的,報區縣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救助。
救助內容:學前教育階段可對幼兒夥食費等進行救助;義務教育階段可對學生購置校服、文具、輔導資料、校內夥食等進行救助;高中教育階段可對學生教輔資料、住宿費、生活費等進行救助;高等教育階段可對學生交通費、學費、住宿費、生活費等進行救助。
救助程序:申領程序遵循「個人申請——村級初審——鄉鎮覆審——縣級教育部門審定——村上公示——撥付發放」的基本管理程序。
如果您對資助政策還有什麼疑問
可以向老師、學校
或縣(區)教育部門諮詢
仁壽縣學生資助中心:
028-36291185
—END—
大美仁壽,衝衝衝!
出品:仁壽縣融媒體中心
編輯:白映 李朋駿(實習)
來源:眉山教育體育
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