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達國家
全球很多城市都在迅速發展,特別是經過工業化之後,城市環境和空氣品質變得很差,儘管經濟發達,但往往不宜居住,但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從18、19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城市空氣品質報告來看,發達國家大多比發展中國家空氣品質要好,而包括我國在內的一些國家PM2.5仍不達標,也許很多人會有疑問,認為空氣品質差並不會有什麼影響,但報告顯示,全球每年死於空氣汙染和室內空氣汙染的人數達到了驚人的700萬。
PM2.5是重要指標
PM2.5這個衡量空氣品質的重要指標來看,全球情況最糟的地區在南亞和中、北非。
其中,PM2.5濃度最嚴重的國家是尼泊爾(100g/m),印度(91g/m),孟加拉國(61g/m);而在非洲則是尼日(94g/m),喀麥隆(73g/m),奈及利亞(72g/m)。
可以看出落後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空氣品質十分堪憂,所以並不是越偏僻落後的國家空氣品質就越好。
相比之下,全球PM2.5濃度水平最低的前10個國家(馬爾地夫,美國,挪威,愛沙尼亞,冰島,加拿大,瑞典,紐西蘭,汶萊,芬蘭)中,僅有兩個非發達國家。這些國家的PM2.5濃度平均為8g / m甚至更低。
空氣品質代表宜居性
在全球宜居城市評比中,空氣品質一直是一個指標。其中,從空氣低汙染來看,加拿大經常上榜,在細顆粒物汙染方面,則是北歐佔優勢。不過整體而言,更宜居的地方則是紐西蘭、澳洲一些海岸城市更具優勢,因為這裡不僅空氣潔淨,而且海洋氣候明顯,空氣溼度合適,在季風調節下溫度也是四季舒適的。
我國空氣品質變化
中國74個城市的空氣品質和相關健康影響的分析發現,2013年至2017年間,中國人口加權PM2.5濃度年均下降三分之一,二氧化硫濃度降低了54%,一氧化碳降低了28%,效果非常明顯。
而從城市來看,曾廣為詬病的北京也有很大進步:空氣品質監測網站AirVisual表示,2018年全球空氣汙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中,7個在印度,北京則掉出了汙染最嚴重城市排名的前百名。
室內空氣保護

我國目前也在倡導室內空氣保護,特別冬季霧霾嚴重時在室內活動,而室內的空氣往往要藉助合理的工具,從近期的現象來看,淨化和消毒應該雙管齊下,空氣淨化器之類的產品可以對空氣進行淨化,但消毒作用很差,而消毒液噴灑等方式雖然可以消毒但不方便且不利於呼吸,可以採用新型產品空氣淨化凝膠、殺菌膠囊等,在居家生活和辦公會議中有良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