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戰國楚墓出土兩張床,比現代床還漂亮,眾人稱讚

2020-12-17 小偉故事坊

湖北戰國楚墓出土兩張床,比現代床還漂亮,眾人稱讚。

床對於人類來說是項偉大的發明,畢竟人要花費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它的上面。韓國、日本為了節省,大部分人都選擇在地上打地鋪。要說起他們不睡床的原因,許多人都認為是和中國學的。據說,中國人睡床是從唐朝之後開始的。所以,日本和還過就被有把床這項發明帶回本國。不過湖北從一座古墓裡出土的文物證明,這完全是謠言,日本和韓國打地鋪真和我們沒關係。

其實,通過史料的記載,中國在殷商時期就有對床的描述了,只不過一直沒有實物證明。1986年,考古專家終於從戰國時期的一座楚國古墓裡找到了實物,填補了這塊空白。

專家們從墓地裡搬出來的文物,其實是兩塊和現代床十分相似的床體,其中的一件甚至可以摺疊。這兩件文物的出土,即便不能證明我們從殷商時期就發明了床。起碼,戰國時期的貴族是誰在床上的。

在挖掘的時候,那臺摺疊床上還堆砌著一些棉絮,猜測可能是下葬的枕套被子。考古專家將這臺摺疊床辦出來後,為了更好的研究,一比一復原了一臺。通過研究,專家發現摺疊床非常實用,將橫棖輕輕提起,就可以把兩旁的床枋向中間摺疊。

摺疊床的製作十分精良,比現代床還漂亮,看過復原的眾人紛紛稱讚。床在中國的發展在明朝時期達到頂峰,其中手藝最精良的,就是明熹宗朱尤。他木匠皇帝的名號可不是白來的。在他的帶領下,明朝出現了臥榻等新品種。

素材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湖北出土戰國楚墓中兩張床,比現代床還漂亮,專家們紛紛讚嘆!
    湖北出土戰國楚墓中兩張床,比現代床還漂亮,專家們紛紛讚嘆!大多數人都認為,床是從唐代開始出現的,但是事實上並不是這樣,最早床的記載是從殷商時期就開始的。1986年,發現了兩張類似現代床體的床,在湖北。在一個戰國楚墓的第三層發現了這個床,發現的時候,有幾個破蓆子和一個爛掉的棉花被子放在上面,還有一些墓室裡的小物品、小瓦罐等放在床的下面,床架擺放面對不同的方向,床欄亂七八糟的擺放著,床架的東邊有一個類似帘子的布,但是吃撐的,柱子已經斷掉了,不得邊邊角角都已經爛掉了。在專家發現這個床之後,就把這個床打包送回了研究所,供考古研究。
  • 上世紀,湖北一古墓出土兩張摺疊床,專家:設計很前衛,獨一無二
    文/孟浪上世紀,湖北一古墓出土兩張摺疊床,專家:設計很前衛,獨一無二不知道對於我國古代的建築有沒有研究,像是故宮博物館,我國建築史上的精華,著偌大的故宮,單說這個工程龐大的體系就已經讓很多人讚嘆不已但是在那個沒有什麼吊車挖掘機什麼的時候,一磚一瓦的堆砌都是那麼的困難,更何況整個故宮沒有使用一顆釘子,更不是用膠水粘上的,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說,這怎麼可能,沒有釘子怎麼蓋房子,而且還都是木頭,時間這麼久了怎麼還能這麼結實,這就是我國古人的智慧了。
  • 越長越漂亮的床(古代床的演變)
    到了春秋時期,床在文字中出現日漸頻繁,比如《詩經》中就有很多處提到床,《北山》中有「或息偃在床」、《斯於》中有「載寢之床」等這樣的詩句,可以說明床在當時的使用狀況。另外,在河南信陽的一座楚墓中,出土了一個彩繪漆木床等,不僅彩繪絢麗多彩,而且木工製作精細。
  • 湖南一粉土場在"楚墓"保護區取土兩年 兩老闆獲刑
    (原標題:臨澧縣一粉土場在「楚墓」保護區取土兩年 兩老闆獲刑)
  • 河南信陽城陽城址18號楚墓出土2300多年前寶劍 猶帶寒光
    河南信陽城陽城址18號楚墓出土2300多年前寶劍 猶帶寒光河南信陽城陽城址18號楚墓出土2300多年前寶劍 猶帶寒光(2)  備受矚目的信陽城陽城址18號戰國楚墓發掘在歲末年初取得新進展,內棺2016年12月30日被打開後發現一把古劍,雖然劍鞘沾滿泥土,但當它被小心翼翼地拔開後立刻顯出凜凜寒光,跨越2000多年仍然鋥亮無比,十分鋒利,讓現場考古人員無比震撼。這段只有短短12秒的「亮劍」視頻被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官方微博發布後,迅速引發關注,截至1月2日下午5時,視頻播放已近900萬次。
  • 床•榻之辨——東魏謝氏馮僧暉墓雙闕圍屏石床研究
    墓室天井下放置一座圍屏石床,上面整齊的排列著南北兩具屍骨(見圖2、圖3)。這些墓葬群出土的大量文物集中反映了北朝時期的墓葬特色,對研究北魏、東魏、北齊以及同一時期南朝的經濟、文化、政治等社會現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固岸地區的考古發掘被評為2008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 上世紀80年代,戰國墓出土傳說中帝王御用禮器,讓專家激動落淚
    文/子墨上世紀80年代,戰國墓出土傳說中帝王御用禮器,讓專家激動落淚1978年看似平常的某一天,在天星觀一號楚墓昏暗的地穴中出土了一件不起眼的文物,卻是一件讓考古學家們都激動不已的禮器。然而由於材質也好其他因素也罷,這種在影視劇中出場率極高的文物,卻自始至終沒有真正出土過實物。因而每次有新的帝王陵墓被發現時,史學家、文物學家、乃至考古學家都十分矚目於此,盼望著能否在其中發現這件從未出土過的絕世寶物。可是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發掘之後,考古學界對於這項文物依然毫無收穫。
  • 斷舍離都斷不了對床的喜愛,細述中國古代床具發展
    床最早起源於商朝,在商朝甲骨文中,就已出現床形的文字。原始社會,人們從居無定所到基本定居下來,房屋低矮狹小,十分簡陋,睡覺也都是鋪墊植物和獸皮,直到掌握了編織技術。蓆子的產生,讓許多家具應運而生,這其中就涵蓋了床具。
  • 客廳置「床」是什麼體驗
    設計師和客人們在海邊沐浴後可以隨意躺在這張床上,或休憩或聊天或嬉戲打鬧。床的形狀給了客人不同的行為指令,在客廳那麼一個並不私密的空間,讓指揮人社會禮儀的大腦區塊暫時錯落。有意思的是,在設計師的眼中用來真正休息的是客廳屏風後的一張單人小床,並非客廳舒服的大床。這個建築被列為現代主義建築,核心內涵是一種革新了的生活方式,以適應工業革命後中產階級的思想意識形態。
  • 床的哲學與文化史
    新王國時期的法老圖坦蒙在位只有九年,而且死的時候可能才是十八歲,這樣一位在埃及歷史上並無什麼作為的國王卻因為二十世紀的考古學家在他的墓葬中發現了一大批精美絕倫的殉葬品而聞名天下。這些物品中有三張床。三張距今天大約有三千四百年光景的床。精雕細鏤的烏檀木床架,表層上包著一層金箔;床的四腳狀如輕盈矯健的貓足。
  • 戰國版道德經出土,字數不到如今的一半:道德經作者或非老子一人
    但在二十年之後,在湖北省荊門市郭店一號楚墓中,考古專家出土大量竹簡,共計13000多個楚國文字,楚簡包含多種古籍,其中就包括《道德經》。學者仔細研究之後大吃一驚,郭店楚簡中的戰國版《道德經》,與帛書版《道德經》既相同又大不相同,這種糾結矛盾的背後,隱藏的真相應是道德經作者並非老子一人!
  • 「榻」、「床」、「下榻」各自的作用和含義是不同的
    「床榻」,現今的我們都泛指是「床」,換個角度說,「床」和「榻」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其實,在古代並不是這樣的。「榻」與「床」的作用各不相同,比如說「下榻」,就飽含著濃濃的尊敬。「榻」、「床」和「下榻」都有著各自的含義。
  • 快看這些戰國龍都活了
    2上圖為湖北襄陽博物館收藏的一對戰國早期龍形玉佩,長14.6釐米,寬7釐米,青玉,局部有褐色沁斑。二是肅穆的戰國龍上圖為湖北荊州院牆灣墓地出土的戰國神人操龍形玉珮,長7.2釐米、寬3.4釐米、厚0.4釐米。
  • 床上那點事兒!整張床都能扔進洗衣機?有潔癖星人必看~
    >Nathalie它是第一張可完全拆換床體罩的床近乎能把整張床扔進洗衣機清洗拯救了無數有潔癖星人從此,床具開啟了可換洗的現代模式在說這款現代床的特點之前不妨讓我們先回憶一下古典床的長相想想那些古堡裡的公主就能大概有個概念從封建時代開始到20世紀頭十年很多大家庭都會使用
  • ――動物考古學家揭秘河南信陽楚墓動物...
    ――動物考古學家揭秘河南信陽楚墓動物骨骼鑑定  新華社記者桂娟  河南省文物考古部門近日對一戰國楚墓的發掘進行微博直播,古墓中端出一鼎兩千多年前「牛肉湯」的說法引起網友熱議。  「這是否為一鼎『牛骨湯』或『牛肉湯』,根據目前情況還很難給出答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動物考古專家侯彥峰,在披露出土陶鼎中的動物骨骼清理鑑定情況時如是說。
  • 讓臥室有藝術感買張鐵藝床吧
    買張鐵藝床吧!夜晚是一天的終點,是另一天的起點,於是睡覺在此時成了我們最重要的功課,不管是為了今天,還是為了明天。對於睡覺而言,一張好床似乎決定了睡眠的質量。鐵藝床在床的世界裡可能並不起眼,可能非常起眼,因為它似乎太過簡單,可正是因為這種簡單,可以給我們最純粹的貼心。
  • 我國出土文獻資料庫出版述論
    內容包括長沙子彈庫楚帛書、河南信陽長臺關楚簡、鄂君啟節、湖北江陵望山楚簡、湖北隨州曾侯乙墓竹簡、湖北江陵天星觀楚簡、湖北荊門包山楚簡、湖北荊門郭店楚墓竹簡等地點出土的竹簡、帛書及青銅銘文。甲骨文主要採用《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金文收錄《殷周金文集成》《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以2005年以前出土的青銅銘文為主;簡牘包括《楚帛書甲乙丙本》《曾侯乙墓竹簡》《包山楚墓竹簡》《望山楚墓竹簡》《江陵九店東周墓竹簡》《郭店楚墓竹簡》《新蔡葛陵楚墓竹簡》七種文本的詞彙資料。以上材料分為詞彙檢索與全文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