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卡知識掃盲:顯卡原理、參數入門與選購推薦

2020-12-19 TechWeb

菱角IX的原創投稿

顯卡是我們選配電腦時常常接觸的部分,也是令不少人犯難的部分,因此本期來為大家說說顯卡的選配,本期主要分四個部分,什麼是顯卡?顯卡的命名方式,顯卡選購常見疑點和坑,顯卡推薦。

一、什麼是顯卡?

顯卡(Video card,Graphics card)全稱顯示接口卡,又稱顯示適配器,是計算機最基本配置、最重要的配件之一。顯卡作為電腦主機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電腦進行數模信號轉換的設備,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顯卡接在電腦主板上,它將電腦的數位訊號轉換成模擬信號讓顯示器顯示出來,同時顯卡還是有圖像處理能力,可協助CPU工作,提高整體的運行速度。對於從事專業圖形設計的人來說顯卡非常重要。

——摘自百度百科

在說具體的顯卡參數之情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顯卡,由於本期推薦偏小白向,所以也不會深入過多,儘量直白地介紹,我們知道計算機主要是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組成,其中顯示器是最重要的輸出設備,而負責顯示器的與整個計算機,就是顯示核心,當然了,顯卡的概念是不同於顯示核心的,就像CPU不等同於整臺電腦一樣,這裡就不深入下去了。

其中我們常接觸到的電腦顯示核心主要又分三類,集成顯卡,核心顯卡和獨立顯卡。其中前兩個是非常容易混淆的,而後面的獨立顯卡是今天主要講的。

集成顯卡:集成顯卡主要是早期電腦主板上的板載顯卡,集中在北橋晶片中,這類顯卡性能差,放在今天基本只能「亮機」,說白了就是:不能用。並且由於北橋已經被淘汰,如今已很難見到集成顯卡,故不多做介紹。

核心顯卡:核心顯卡最初是由intel開創的,集成在CPU中的顯示核心,我們現在常說的intel的i3-i5-i7中,大部分都是有核心顯卡的,而AMD則有一個CPU的系列,名叫APU,該系列CPU具有非常強大的核芯顯卡性能,甚至足以媲美一部分入門獨顯,性價比十分高,最近幾代的intel核顯以及APU已經足夠暢玩LOL、爐石、CF等對配置不高的遊戲,甚至守望先鋒等網遊在中低畫質下也可以流暢運行,由於核顯是買CPU送的,因此非常適合一些預算不高,也對遊戲要求不高的盆友,不過要注意的是,目前的AMD Ryzen系列沒有核顯,只能等新一代Ryzen APU推出或者選購上一代。

獨立顯卡:獨立顯卡就是我們常說的顯卡了,也是這期介紹的主要內容,插在主板PCI-E插槽中,由於較大的空間和電源保證,獨立顯卡能做到很高的性能。而如果你要暢玩3A大作或者VR,3D建模,一塊性能強悍的獨顯也是流暢的保證。在獨立顯卡中有很多重要的指標,例如架構,頻率,顯存,位寬,帶寬,光柵、紋理單元等等,由於比較複雜這裡就不詳細介紹的,想要了解的童鞋,請百度一下。

二、命名方式

1、英偉達

英偉達近些年的顯卡命名方式還是比較簡單的,名字構成是

前綴(GT/GTX)+第幾代+市場定位+後綴

例如GTX1050Ti,它的含義中GTX代表極致,也可以理解為遊戲級,所以這是一塊遊戲顯卡。前綴一共有GTX > GTS > GT > GF,四種性能由高到低排列,因此如果要購買一塊遊戲顯卡,請認準GTX,少個X的GT則為入門級,一般性能較差,GTS和GF在近幾代顯卡不多見,如果有,那多半是老卡了,性能也會比較羸弱。

第二位10代表產品是第幾代,目前英偉達最新的就是10代,而十代之前的顯卡這兩個數字會變成一個,例如GTX960,就是第九代顯卡,由於新的顯卡上製程和架構的改進,同樣定位的顯卡性能會優於上一代,功耗也會比上一代同性能卡小,所以推薦購買新顯卡。

下面的50代表它是一塊中端顯卡,一般來說同代顯卡這個數字越大性能就越強,例如GTX1060就要比GTX1050Ti強很多,當然這個數字僅能在同代顯卡中做參照。

最後的後綴有Ti,SE,M,MX,其中Ti為加強版,比不加Ti的版本價格更高,性能也更強,SE為閹割版,性能會有少許減弱,但也是5代及之前較老的顯卡才會有的。m和mx分別為移動版和移動加強版,一般來說同型號Ti(Boost)>無後綴>SE>MX>M。不過到了10代顯卡之後,m和mx的命名方式也消失了,例如筆記本上的GTX1060與桌面版GTX1060性能非常接近,再也沒有以前GTX970m和GTX960不相上下的情況了,因此筆記本顯卡也請認準10代。

按照這個原理,就能分析很多顯卡的定位了,例如GTX1050Ti就是一塊遊戲級,第10代,定位中端卡(GTX1050)的加強版,通過後綴也能得知GTX980Ti>GTX980>GTX980m

除了以上這些基本的命名方式之外,還有一些特殊的命名,例如GTX Titan系列,它們一般是同代顯卡中的旗艦,性能也是頂尖的,當然價格嘛……不說也知道。

在移動端還有一些MX開頭的命名也比較奇怪,例如MX150,它可不是第一代顯卡,本質是GT1030的馬甲版,擁有接近GTX750Ti的性能,也能勉強算作中端卡,一般用在輕薄本中。

至於專業用途,主要有專業卡Quadro系列和運算卡Tesla系列,前一個與遊戲顯卡相近但是提供了用於建模等方面的加速功能,後者則是用於大型計算如深度學習甚至是超算上的,由於普通人很難接觸到,這裡也就不細講了,想要知道的就自行度娘吧。

2、AMD命名

AMD的命名方式比起英偉達稍微複雜一些,但是梳理之後也是較有規律的。

AMD最新的5代和4代的顯卡前綴均為RX,也可以說是VR級,例如RX580,RX470D。而三代及以前呢,每一代的前綴又分為R9(高端)R7(中端)R5/R3(入門),再早之前便是HD開頭了。

R開頭的顯卡第一位數和英偉達一樣代表代數,但是AMD的部分顯卡隔代提升並沒有英偉達那麼大,甚至目前的RX系列還比不上從前R9開頭的一部分顯卡,例如五代RX系列目前最好的RX580性能與英偉達的GTX980接近,但是R9 Fury X卻接近GTX980Ti,同代的雙芯顯卡Pro Duo甚至比肩GTX1080Ti。而HD開頭的第一個數字也是產品代數,但是就比較老了。

第二、三個數字位代表的是性能等級,也和英偉達相似,同定位的產品中,這個數字越大,性能越強。而HD開頭的第二個數字代表市場定位,最後兩個數字代表核心完整度,也能代表性能

AMD顯卡的後綴主要有X2、X、GE、BOOST、XT、PRO、D

其中X2代表這是一塊雙芯顯卡,例如上面提到的Pro Duo以及R9 295X2,一般是同代AMD顯卡中性能最強的,當然之前的英偉達也有雙芯卡,主要是以90結尾的顯卡,例如GTX590以及被冠為戰術核顯卡的GTX690。 X代表完整核心GE、BOOST、XT、PRO則一般為該顯卡的加強版,D為閹割版。

舉幾個例子,RX580就是AMD第五代定位高端的顯卡,RX470D代表它是AMD新第四代VR級一塊定位中端並且閹割過的卡,也能推出RX580>RX570>RX470,HD7970是一塊老的HD時代定位高端的完整核心卡,HD7850便是老的HD時代定位中端並且核心被閹割過的顯卡但AMD的顯卡隔代性能不好評判,因此建議大家查看顯卡天梯圖。

三、購買注意點與常見坑

1.什麼是顯卡天梯圖?怎麼看?

顯卡天梯圖是用於比較不同顯卡性能的工具,把顯卡性能按一定順序排列起來就叫做顯卡天梯,就像排位賽那樣。想要查看實時更新的顯卡天梯圖,請掃碼或輸入屏幕上的網址。當按照某一價位選購顯卡時,往往會有好幾種選擇,這時便不妨打開顯卡天梯圖,比較一下幾者的性能。

2.顯存是不是越大越好?

並不全是,顯存類似於電腦的內存,在特定情況下才會發揮大顯存的優勢,例如高解析度。或者是細膩的貼圖、紋理效果。並且決定顯存性能的不僅是容量,還有顯存類型,如DDR3、GDDR5、HBM2等,顯存位寬,顯存帶寬、顯存頻率等等,舉個慄子,如果把顯存比作路邊的一個加油站,那麼顯存容量就是裡面加油機的數量,可以決定同時能容納多少汽車,顯存位寬是進出加油站的小路的寬度,位寬越大,能同時進出加油站的汽車就越多,顯存頻率相當於汽車進出加油站時的速度,車速越快每輛車進出加油站的速度就越快,最後顯存帶寬,就是總的汽車流量,也可以說是位寬和頻率的乘積。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顯存的頻率和位寬同時決定了顯存帶寬,顯存帶寬和容量又同時決定了最終加油站員工的業績,年終獎的多少。

因此容量並不是決定顯存性能的唯一因素,更何況顯卡的核心性能在大部分情況下遠比顯存來的重要。以現在來看,如果想在1080P下暢玩3A大作,那麼4GB顯存容量就足夠了,解析度上到2K和4K時就最好要多掏錢買大容量的顯卡了,如果只是玩玩LOL之類的網遊,看看高清影音,那麼2GB也夠用了。所以不要被奸商們的GT610 1TB狂牛症版忽悠了喲。

3.買新不買舊?

新卡由於架構和製程的更新,往往同性能下功耗比老卡低,相應的發熱也會更低,有利於節電和降低電源負擔,並且隨著架構的更新,往往會支持更新的3D API(OpenGL、Directx),和通用運算API(OpenCL),對很多遊戲性能會有提升,例如DirectX12下不少遊戲流暢度相比Directx11有顯著提升,對繪圖等方面也有提升,新顯卡還有利於避免礦渣卡,過保卡等問題

但是新出的顯卡往往價格會虛高,經歷一段價格周期後才漸漸開始有性價比,但也有一些例外,例如昂達的GTX1050Ti和GTX1060 3GB版,曾經分別以799和1199的價格問鼎性價比寶座,可惜由於挖礦熱潮這兩塊顯卡後來一漲再漲已經不復當初的性價比。

如果你已經確定要購買某一價位的顯卡,那不如看一下同價位的上一代顯卡,例如預算只夠某東自營的899元的映眾 GTX1050 2GB黑金至尊版 ,回頭一看某寶的微星GTX770 2GB版同樣只要800多,但是性能足足比GTX1050高出了40%多,於是選擇了GTX770,獲得大豐收,不過由於老卡的諸多問題,並且涉及到不同來源的問題,如果預算不是很緊張的話,還是推薦京東自營或者天貓旗艦店中的新卡,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問題。

4.整機能買嗎?

很多新人小白朋友圖方便,不想涉及複雜的硬體選配,所以選擇了購買整機,不過也有人圖便宜選擇了某寶1000多元的「八核i7級別 4G獨顯全套高端品牌家用極致遊戲發燒十萬跑分主機」,本來以為自己撿了大便宜,買回來卻發現是一塊古董的志強CPU和古老的9000GT系顯卡,想要反毀卻發現賣家已經賺的盆滿缽盈跑路,令人啼笑皆非。

很多整機看似高性價比,實質上用了很多價格低廉的工包元器件,如果一定要購買整機的話,建議前往京東自營,或者是天貓旗艦店,但還是建議自己動手或者請朋友幫忙,畢竟這也是一種學習嘛,遇到問題時,可以去貼吧、論壇等地求助。誠然,淘寶還是有很多良心賣家的,但是如果沒有裝機經驗,很難分辨真假,如果還不清楚的話,建議百度一下「整機烈士牆」。天上不會掉餡餅,更低的價格並不一定會帶來更高的性價比。

5.什麼是公版、非公版?

公版指的是NVIDIA或AMD在新品發布之初的原廠設計(或者授權設計)PCB版型,並指定OEM廠商生產的顯卡,可以理解為原型卡。

其他廠商自行設計的PCB都是非公版。非公版相比公版顯卡,在PCB設計、用料上做出了較大改變,有的非公版顯卡是成本妥協的產物,大部分則是加強了公版顯卡不足的地方,例如散熱、產品特色功能、接口設計等方面,非公版顯卡通常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但是由於公版顯卡價格昂貴,性價比不高,並且非公版往往會有更強的散熱、供電和性能提升,也有更個性化的外觀,因此如果沒有特殊信仰的話,推薦購買非公版

6.注意電源功率

穩定的電源可以說是電腦運行的基礎,但凡是電源都是有限制功率的,而顯卡性能越強,功耗就會越高,這時電源就會成為瓶頸了,很多時候莫名的宕機,黑屏重啟現象就是由電源引起的,劣質電源甚至會燒毀主板和其他硬體,並且很多廠家對於電源引發的燒毀不會提供保修。因此選購顯卡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電源功率是否足夠。例如GTX1060這樣TDP 120W的顯卡,搭配intel i5,AMD的R5這樣的主流CPU,在不超頻的情況下最好保證電源額定功率在300W以上。而GTX1080Ti這樣單卡TDP250W的耗電大戶,電源額定功率最好在500W以上,並且要注意區分電源廠家標註的額定功率和峰值功率。

在選購電源時,推薦認準80Plus認證,有條件的話購買半模組、全模組電源。

7、注意顯示接口

由於不少人是老電腦升級顯卡,因此往往使用的VGA接口的老顯示器,但是比較新的顯卡尤其是高端卡一般都不提供VGA接口,甚至有連DVI接口也沒有的,整個卡都是DP和HDMI接口,這時便要注意顯示器的適配了,一般來說升級顯卡的同時,建議把這些古老的顯示器也一同換掉來提高體驗,但如果預算實在吃緊,就只能去某寶購買顯示器轉接頭來實現了。

此外,在連接顯示器時要把顯示器接在獨立顯卡上,而非板載的核顯,經常會有人因為誤接了被屏蔽的板載核顯無法亮屏而認為電腦壞了。

8、N卡負優化,A卡戰未來?

坊間流傳著很多例如N卡負優化,A卡戰未來,N卡網速快,A卡音質好,N卡畫面曲分,A卡極致色彩,N卡電錶倒著轉,A卡不能玩網遊等傳言

首先呢,N卡基本不存在負優化現象,甚至隨著驅動的更新還會有小幅的性能提升。而A卡由於架構與N卡不同,隨著不同驅動的更新,後期性能提升確實遠超N卡,A卡戰未來是有道理的,但是性能提升並不意味著RX570通過更新驅動就能戰勝GTX1070,很多時候提升幅度也是比較小的,一般不會超過十幾個百分點。

至於N卡網速快,那就完全是段子了,起因是由於貼吧某玩家在下載N卡驅動時,由於驅動是先緩存到內存的,導致下載界面出現了2.66GB/s的誇張網速

A卡音質好倒是確有其理,由於HDMI接口支持音頻輸出,AMD則在GPU中內建了「TrueAudio」音頻技術用來改善音質,所以A卡確實有獨特的音頻技術,但前提是你得把耳機插在顯示器上。

N卡曲面細分,這是N家獨有的技術,可以改善畫面的細節,使3D效果更加逼真

而A卡極致色彩則是廠家驅動的設置問題了,A卡默認的色彩動態範圍更大,但是N卡也能通過調整設置來達到這樣的效果。

最後是AN兩家網遊優化,確實由於不少遊戲與老黃有合作,對N卡進行了優化,但有優化N卡的,自然也有優化A卡的,這要視具體遊戲而定,並且區別也不會太大。

9、某寶爆款能買嗎

制假行業在國內從來不缺,如果你在某寶看到了沒有品牌標示並且大肆宣傳的顯卡,不建議購買。如果想要考慮的話,先去具體了解一下這款顯卡的性能,查詢相應的3D Mark,魯大師跑分,再到評論區進行對比。

若是顯卡了解的多了,看到什麼跑分3W5的GTX960,或者看到了黃偉達(一些假卡廠家喜歡貼黃色的英偉達LOGO),一眼就能分辨出真假。

10、獨立顯卡不是唯一的選擇

如果你選顯卡只是為了看看網劇,刷刷貼吧,或者炒股,逛淘寶等方面,那麼好一點的CPU內置核芯顯卡就能滿足要求。

或者是用於沒有核顯的伺服器亮機,那麼入一張低端的入門獨顯就行

高端獨顯是用在,高清解碼,遊戲,VR,繪圖,建模等方面的,沒有這類需求可以放低要求,當然如果錢太多堵得慌想要抱著萬元神機刷貼吧,那麼圖吧(圖拉丁吧)卡吧(顯卡吧)歡迎你們,可以到這類貼吧中提相關的裝機問題,也可以在本視頻的評論區提問。

四、顯卡推薦

在推薦顯卡之前,先要提一下礦卡的問題,由於用於挖礦的顯卡數月甚至數年的滿負荷運行,甚至有超頻挖礦的現象,嚴重損耗了顯卡的壽命,容易提前出現問題。

隨著近期比特幣等虛擬幣的大幅度下跌,大量礦卡流入二手市場衝擊新卡市場,不過好處是隨著由於礦卡衝擊,新卡也會迎來一波降價,目前高危礦卡主要有GTX1060、GTX1070、GTX1080、RX470、RX480、RX570、RX580甚至有人把主意打到GTX1050Ti和GTX1080Ti上了,如果想要穩定使用,建議去京東自營或者天貓旗艦店購買新卡。此外還有一些老舊的高危礦卡,主要是AMD顯卡,例如HD7850,在目前的淘寶上90%以上都是礦卡,如果想要長期穩定使用,謹慎購買。

第一部分:200元以下

200元以下呢,基本買不到什麼好卡,並且全部為二手卡,有的也只能玩玩LOL,CF這類對性能要求不高的網遊

第二部分:200~500元

200到500這個價位,就能幾乎通殺所有網遊了,並且3A大作也能玩一部分,但仍舊全部是老的二手卡

第三部分:500~1000元

500~1000這個價位,與前面有了質的改變,可以購買新卡了,主要是AMD的RX500系列和英偉達GTX10系列,部分老卡性價比也非常高

第四部分:1000~2000元

1000~2000元價位時,已經在漸漸進入高端領域了,這個價位強烈推薦購買新卡,能在中畫質以上玩3A大作,能玩VR,並且秒殺所以網遊。

第五部分2000~4000元

上到2000~4000價位,那就天高地闊了,基本能秒殺各種大作高畫質,VR也不在話下

第六部分4000元以上

4000元以上的便是信仰,或者VR,多屏,4K和專業領域了,性能凌駕於PC領域的頂端,少年,四路泰坦在前方等你

最後,提一下選購顯卡時簡潔的做法

選購顯卡步驟:

一、看需求,到底只是刷刷貼吧,看看電視還是需要玩遊戲,玩VR,專業軟體?先在心中定好期望的性能。

二、看預算,在自己的性能期望之內,需要的顯卡價格是多少?如果錢足夠,考慮GTX10系新卡和RX500系,否則找二手。

三、看賣家,在自己接受範圍內的顯卡,優先在京東、天貓上查看,接著去淘寶、鹹魚,購買時看賣家個人信用、是否認證、店鋪評價、購買人數,如果是大的店鋪,先把店鋪名稱複製到百度中查這家店的名聲,如果店鋪的介紹信息非常簡陋,圖片亂貼,介紹文字沒有排版,那有可能是準備隨時跑路的。或者沒有明確的描述,只是放了一大堆顯卡的圖片,並且銷量很少,很新,那有可能是出售礦卡的。

四、到手驗貨,如果是京東自營和天貓旗艦店的,基本可以放心拿回家拆封,但如果是二手卡,建議當著快遞員的面拆封,或者錄製拆封視頻,必要時拒收或者與賣家交涉。

五、上機試驗,注意不要插錯插槽,安裝驅動,用GPU-Z查看顯卡信息並與其他人的圖比對。上機後使用Furmark等烤機軟體進行GPU烤機,查看溫度變化、是否穩定。最簡單的假卡鑑別方法就是跑分,用3D Mark、魯大師等軟體跑分後,拿自己的分數與該款顯卡評測分數比對,看是否差距過大。

由於本期視頻/文章是一個人完成的,費時數天查詢資料,寫稿,配音,製作,很多觀點為個人見解,若有疑問,歡迎在彈幕、評論區提出,如需引用或轉載,請聯繫作者或註明來源。

本文B站視頻地址:av12388782

相關焦點

  • 2020年雙11臺式機顯卡選購指南(內含各價位型號最新推薦)
    但我們選購還是要從最基礎的參數來看,才能更快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款。購前必看的參數和細節1.架構顯卡每次更新都是基於最新的架構對GPU研發,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說架構通常是針對N卡。2.核心頻率、CUDA數(流處理器)可以理解CUDA數量決定核心頻率的高低,它能直接影響到顯卡性能,個數多則顯卡性能強(其他參數相同的前提下)。
  • 電腦硬體選購,顯卡性能怎樣選才好,教你如何看參數?
    導語:電腦硬體選購,顯卡性能要選好,教你如何看參數?大家一起來看看……大家好,這裡是「尼古丁IT」點擊關注不迷路,進我主頁了解更多數碼資訊!對於只懂得玩電腦的小白來說,怎麼選購電腦硬體,是一件非常頭痛的事情。因為裡面的各種參數和性能都非常複雜,令人眼花繚亂,不知如何選購。今天小編就如何選購顯卡作詳細的介紹。不同的人對電腦的要求不盡相同,有人為了遊戲追求超高的電腦配置,有人為了做美術設計,需要配備圖形功能及內存較大的電腦。而顯卡和主機是電腦最為重要的部分,兩者的好壞,決定了電腦的質量。
  • 2020最新CPU天梯圖 顯卡天梯圖「附最新CPU顯卡選購建議」
    RTX 20系列顯卡賣點就實時光線追蹤,能讓遊戲的畫面更加逼真酷炫,現下性價比較高的型號為RTX 2060 SUPER、RTX 2070 SUPER,而本代最強顯卡為RTX 2080 Ti。GTX 16系列則為本代中低端入門N卡,適合預算不高的玩家,目前值得選購的型號有GTX 1660 SUPER、GTX 1650 SUPER。
  • 顯卡是什麼 解讀顯卡掌握顯卡常識知識【圖文】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消費者在購買遊戲卡時經常遇到的一些問題,由於這些基本的術語對於專業卡、遊戲卡來說是共通的,因此對於我們選購專業卡也有借鑑意義。一般情況下家用顯示器最大解析度為1280×1024,因此即便顯卡能提供大於這個值的解析度,顯示器也無法支持,所以在選購時過分強調解析度沒有實際意義。  顯存是什麼?是不是和內存一樣越大越好?  顯存全稱顯示內存,和我們計算機裡的內存功能基本相同。
  • 【組裝機攻略】——顯卡篇
    GPU和CPU就有點這個意思,GPU中常見的「流處理器」這一參數,就可以看做是這裡的「高中生」核心。顯卡的一些關鍵參數顯卡的所有參數的意義,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提到過,也可以在自定義菜單的參數詳解裡面找到。
  • 電腦顯卡起到什麼作用?易學易懂方式科普顯卡核心參數基礎知識(
    關於顯卡的知識,裝機之家小編也發了不少了,但是很多小白表示太過專業性,完全看不懂,那麼下面裝機之家使用易學易懂方式科普顯卡核心參數基礎知識,希望廣大用戶能夠學習到。易學易懂方式科普顯卡重要參數基礎知識電腦顯卡起到什麼作用?
  • 玩機社科普|顯卡基礎知識科普
    之前我們撰寫了系列的科普文章——虎撲數碼WIKI系列,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家科普電腦硬體和數碼產品的基礎知識,方便小白入門。這一系列文章得到了大家的歡迎,但是成文時間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一年半了,亟待更新,從今天開始,我們會陸陸續續更新這一系列的文章,歡迎大家關注。
  • 丐版與旗艦版顯卡到底差距有多大?五大品牌顯卡名稱大揭秘
    丐版與旗艦級顯卡對比丐版和旗艦級顯卡的定義,各家都有自己的說法,但在我看來,就是入門級的低端顯卡和旗艦級的高端選卡,這兩者來進行比較。而丐版顯卡本身就配置會有「縮水」,首先是供電方面,通常採用4+2相供電,一般都是夠用的。這就導致其GPU頻率比較的保守,也不會主打超頻的賣點。
  • 防商家忽悠誤導 顯卡主要參數全面分析(全文)_顯示晶片_顯卡技術...
    1不識參數的消費者很容易被商家忽悠    隨著NVIDIA和AMD最新一代架構逐漸亮相,更多的顯卡型號也將逐漸浮出水面,消費者也難免因為市面繁多的產品而變得頭腦混亂。難以辨別產品型號。而對於消費者來說,判斷顯卡規格和詳細參數才是最為頭痛的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顯卡選購比其他產品更有難度的原因。
  • GTX 1650 Super首發評測:NV的破局者 入門顯卡市場要變天
    顯卡參數點評:顯卡規格重要的變化曉邊已經標紅,從表格中我們能很輕易得到以下幾個結論:1、GTX 1650 Super就是從GTX 1660閹割而來的,同樣使用TU116核心,但是閹割了2組SM單元,因此少了128個流處理器,8個紋理單元。
  • 2019年2月桌面顯卡排行天梯圖 最新桌上型電腦顯卡性能天梯圖
    三、二月天梯更新新顯卡  1、NVIDIA:RTX2060  在今年初的CES2019會展上,NVIDIA正式發布了RTX 2060顯卡,這也是目前支持RTX光線追蹤技術,最便宜的遊戲顯卡,定位中端。
  • 桌上型電腦顯卡怎麼看好壞?顯卡天梯圖2019年2月最新版
    CPU和顯卡作為電腦最核心的兩大硬體,是大家買電腦最為關心的硬體。那麼CPU和顯卡怎麼看好壞呢?昨天小編為小夥伴們帶來CPU天梯圖以及怎麼看CPU性能相關知識,今天繼續帶來顯卡天梯圖2月最新版以及簡單教大家如何看顯卡性能好壞,感興趣的電腦愛好者朋友,不妨一起來看看吧。
  • 玩機社科普|第3期:顯卡基礎知識科普
    之前我們撰寫了系列的科普文章——虎撲數碼WIKI系列,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家科普電腦硬體和數碼產品的基礎知識,方便小白入門。這一系列文章得到了大家的歡迎,但是成文時間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一年半了,亟待更新,從今天開始,我們會陸陸續續更新這一系列的文章,歡迎大家關注。
  • 入門用戶福音 銘瑄RX 550顯卡強勢出擊
    作為GT1030的直接競爭對手,同樣定位於入門級市場的RX550其實早早已經發布了,而作為國內知名電腦硬體廠商-銘瑄也緊跟市場步伐推出了銘瑄RX 550變形金剛4G,該款顯卡是RX 500系列中採用全新Polaris機構的小核心顯卡。
  • 如何辨別顯卡性能 辨別顯卡性能方法介紹【詳解】
    顯卡是繼處理器之後,用戶最為關心的電腦硬體之一,每當顯卡新品出現的時候,耀眼的性能參數總會吸引著無數硬體愛好者,是無數攢機者最關心、討論熱度最多的話題之一。在購買時,我們要注意哪些參數呢?如何辨別顯卡的性能的?下面小編給大家聊聊選購顯卡時注意的那些參數!
  • 筆記本電腦顯卡知識大科普
    今天小編就響應號召為大家帶來顯卡知識大科普~顯卡(Video card,Graphics card)全稱顯示接口卡,又稱顯示適配器,是計算機最基本配置、最重要的配件之一。顯卡作為電腦主機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
  • 專業顯卡和遊戲顯卡,如何去選擇?
    專業顯卡和遊戲顯卡最大的不同之處是:專業顯卡著重「生成」能力,就是按照設計師給定的坐標、參數,生成虛擬的三維物體 。關於這個問題,之前在《設計軟體官方推薦電腦配置》(點擊可跳轉查看)一文中有專門整理過,官方推薦的應該都是合適的,按照預算合理的配置都不是問題。如果不了解顯卡級別,這裡可以稍微說一下。
  • RTX3080超詳細參數匯總 接口、顯卡尺寸功耗等參數一覽
    RTX3080超詳細參數匯總 接口、顯卡尺寸功耗等參數一覽 2020年9月2日凌晨,英偉達正式的發布了新的GeForce
  • 科普:臺式機顯卡和筆記本顯卡有啥不同?
    顯卡是電腦中頗為重要的硬體,強弱影響整機的性能,而萌新們知道麼?即使同RTX 2060顯卡,筆記本的RTX 2060和臺式機的RTX 2060其實是兩個概念。先說一下外在的區別:相較於桌上型電腦的顯卡配置,筆記本顯卡顯得「可憐」,其GPU晶片一般都會集成在主板上,沒有獨立的接口和供電,性能發揮與整個筆記本的散熱有極大的關係。而臺式機上的獨立顯卡則不同,擁有獨立的供電模組和接口。
  • 從零開始三步解讀主流顯卡 打造自己的專屬電腦
    去繁化簡,只要了解顯卡的重要參數,那麼選擇就容易多了。為了讓電腦小白快速理解,我們做個比喻,假如顯卡是一個影像師,那麼它就會根據CPU的要求,拍出一張張連續的圖片,一張圖片我們稱為一幀,然後將這些圖片高速播放,最後通過顯示器呈現給我們。好的顯卡每秒能呈現出更多更精細的圖片,所以我們看到的畫面也就更流暢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