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名字是一個人的符號,而在我們國家有很大程度意味著傳承,所以孩子的姓氏問題,也是家庭關係的一大重點。
二胎政策開放之後,很多夫妻選擇多要一個孩子,迎來了家裡的第二個寶寶。但是關於第二個寶寶的姓氏,是跟爸爸姓,還是跟媽媽姓,這讓一些夫妻犯了難。
李女士即將迎來了自己的第二個孩子,因為自己是獨生子女,所以父母想要孩子跟自己的姓。
但是李女士丈夫這邊就不是很願意了,覺得好端端的一個家裡的兩個孩子兩個姓氏,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但是李女士的父母十分強勢,甚至允諾只要孩子跟李女士姓,孩子成年之前的費用就由自己家全包了,這下可讓李女士和丈夫犯了難。
而過來人卻告訴李女士,雖然二胎隨"母姓"成了新潮流,但是這三個弊端,未必是好事,其一容易影響孩子之間感情,其二影響長輩對待孩子的態度,其三引起他人的臆測,這些弊端父母要知道,別盲目追求了。
近年來,二胎隨"母姓"成新潮流,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樣做會有一些弊端,對孩子和家庭影響可不小。
在傳統意義上,孩子的姓氏由父系社會沿襲下來,父系社會下,男人負責賺錢養家,女人負責相夫教子,依靠男人生活。
而如今社會男女早已平等,女性開始爭取自己更多的權益,這就包括了冠姓權,也就出現了"孩子姓氏之爭"。
有的夫妻之所以會選擇二胎隨母姓,是因為母親是獨生子女,姥姥姥爺晚年覺得自己家也需要有人傳承,想要第二個孩子跟母親的姓,甚至會允諾只要孩子跟媽媽姓,娘家人就會承擔起孩子成長的花費。
還有一些夫妻之所以會選擇讓二胎隨母姓,只是因為夫妻雙方想跟隨潮流,讓自己的孩子標新立異,並沒有做很多細緻的考慮。這樣隨便的決定可能會造成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
中國青年報曾對2032名受訪者進行姓氏調查,有一半以上的人表示可以接受孩子"隨母姓"。
但是雖然接受了孩子隨母姓,但是過後帶來的傷害卻不小,有的家庭表示因為姓氏問題,兩家人鬧得不可開交。
1、容易導致老人和親戚區別對待
當兩個孩子有不同的姓氏的時候,即使是一個家庭的孩子,老人和親戚也難免會區別對待。跟隨爸爸姓的孩子,爺爺奶奶可能會更關愛多一點;同樣的,跟隨媽媽姓的孩子,姥姥姥爺可能會關愛多一點。這些都是可能會發生的情況,導致一個家庭的孩子感受到了不一樣的關愛。
2、讓孩子之間的關係產生裂痕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發現了彼此之間姓氏的不同,可能會讓兄弟姐妹的感情產生裂痕,彼此不再親密,絕對對方與自己是不一樣的。孩子的心思都很細膩,不同的姓氏會讓他們的不再將對方視作家人。
3、容易引起他人臆測
父母讓孩子隨母姓,可能會引起其他人不好的臆測,懷疑這個孩子不是父母親生的。外人這些不懷好意的臆測可能也會給孩子帶來傷害,讓孩子懷疑自己是不是父母親生的,造成了不必要的誤會。
1、夫妻雙方的意願
孩子是夫妻愛情的結晶,父母要負責孩子的事情,孩子要不要隨母姓當然要建立夫妻二人共同的意願上。無論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導致夫妻想讓孩子跟母姓,夫妻二人都需要做好商量,達成共識。
孟非曾說過:"孩子想姓什么姓什麼,不想跟我姓孟也行,就挑一個喜歡的姓去姓,我們家沒有香火要傳,也沒有王位可以給孩子繼承。"
2、詢問老人的意見
孩子畢竟是老人的心頭肉,無論孩子跟不跟媽媽一個姓,都一定要爭取老人的允許。無論是孩子的爺爺奶奶,還是孩子的姥姥姥爺,這些老人的意見都需要考慮,這樣才能讓老人不會對孩子產生排斥的情感。
3、是否影響孩子的成長
孩子的健康成長是父母考慮的第一要務,無論孩子跟誰姓,父母一定要考慮這樣做會不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當孩子跟隨母姓的時候,孩子成長會不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問題,這些都需要父母做好充分考慮,確保孩子能夠公平公正地長大。
二胎跟隨母姓,這成為了一種潮流,背後自然有其發展至此的原因。但是孩子的成長應該是父母最需要考慮的事情,所以這樣做的弊端需要父母考慮清楚,一切以為了孩子為出發點。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