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步入9月了,21考研的同學現在也在積極擇校著手備考。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如果擇校掉坑,有可能這一年的努力都白費。考研擇校有什麼名堂嗎?
有些學校多多少少會有些歧視現象,或者會壓專業課的分數,有些更過分的學校會故意把名額留給名校的調劑生……你的目標院校怎麼樣呢?今天隨著小編來看看那些考研院校黑名單吧~
01、不保護一志願的學校
保護一志願有三種情況:一是不接受校外調劑,例如南開大學、東南大學;二是接受校外調劑,但是調劑名額不佔一志願錄取名額,例如鄭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三是接受調劑,優先校內調劑,例如大連理工大學等等。
某些院校在複試接受調劑時有很多「騷操作」,為了獲得優秀調劑生源,調劑生比一志願考生優先複試,導致一志願名額不斷縮水,大家一定要上學校官網去查看一下錄取名單。華南師範、華中師範、江南大學、廣西大學等都會有這種現象。
今天所說的這種不保護第一志願學校僅限於今年情況,明年錄取未知,不保護第一志願有超級好的學校也有差的學校,大家報考可以權衡利弊後,再來決定是否報考。
02、壓分嚴重的學校
北京、南京、上海等考研熱門地區存在「壓分」現象,某些院校為了接受優秀調劑生源也會壓低一志願考生的分數。東北地區、西北地區的很多學校這種情況比較少,比如東北大學、吉林大學等等就獲得了好口碑。
但「壓分」這種情況只是個別行為,某個地區、某個院校甚至是某個專業的具體情況都不一樣,最好還是找本專業的學長學姐諮詢一下。打鐵還需自身硬,實力夠強就不用擔心啦。
03、歧視本科的學校
蘭州大學調劑時更傾向於選擇985、211的考生,比較看重出身,雙非調劑成功的機率比較小。因為蘭大本身就是985,每年調劑到該校的生源也比較優質比較多,「擇優」很正常也能理解,但是不看初試分數完全不給本科院校雙非的同學機會就有些不合理了。一般211以上院校調劑都要求211以上,各位小夥伴報考時還是要謹慎,多打聽!
04、優先本校的學校
有些院校在劃定複試分數線的時候,會故意將分數線劃得很低來「照顧」更多本校的學生入圍。在複試中,對本校的同學就是聊聊興趣愛好,對外校的同學就刻意加大難度。仍然有很多院校是完全秉持著客觀和公正的原則來的,他們刷起「自己人」來也是毫不手軟。
一般來說,學校越好越公平,只看初試成績和複試表現。每個學校的具體情況可以找該校的學姐學長問問,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05、複試刷人比例過高
西南財經大學2019年會計專碩的複試線僅有210分,所以進複試的同學也很多,有一千多人進了複試,最後全日制僅錄取了147人,複試比達到了7:1左右。所以,複試線過低並不是一件好事兒,擇校時一定要注意這種隱形的「坑」。
再舉個調劑的例子,今年調劑廣西民族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的同學反饋,本專業一共招13個人,一志願上線5個人,但複試名單有101個人。每人還收複試費180元。
06、標準模糊
有些院校複試考核標準迷糊不清,對本校和外校考生,985、211考生和雙非普通一本、二本、三本的學生區別對待。
但是也有部分院校在複試中省去這一個環節,例如上海財經大學複試採取抽籤式,不用考生透露個人信息;廣東財經大學不需要提供個人簡歷,直接抽籤答題等等。
07、臨考前換專業課科目
如果說你的目標院校提前更換了一兩本參考書目,或是變動了部分的考試大綱,這都屬於比較正常的現象。但如果是變動了大範圍的知識點,尤其是頻繁更換專業課的學校,你一定要注意,很有可能就是個大坑!
天師大的新傳專業去年換了7本參考書,專碩考的內容全是學碩,最後一志願無人過線,擬錄取名單中全招的調劑生,所以這波操作也是為了招優質的調劑生。
08、複試過晚影響調劑
「西南交通大學」「華南師範大學」「中山大學」都是出了名的複試時間晚。
當然每個學校的專業學院是非常多的,這個出了問題,不代表另外的專業就有問題,所以在擇校擇專業時多選幾個,之後多方打聽再做決定。
09、連續縮招的專業
如果一個專業連續幾年都在縮招,最後計劃招生甚至縮招到只有3個以下的話,那大家就要注意了,因為它一不小心就有可能直接撤銷招生!比如貴州大學,它釀酒與食品工程學院的製藥工程,18年錄取10人,19年錄取2人,2020年直接取消了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