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綠葉媽咪
圖|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提起黃磊,家長們最為熟悉的,除了他主演的《小歡喜》之外,就是他的育兒之道了。然而,這個在大家眼裡能說會道、思維縝密的"老滑頭",居然會被自家女兒噎得啞口無言。
"光碟行動"持續了許多年,在今年熱度再次攀升,而黃磊在生活中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有一次小女兒少艾吃早餐時沒吃完,他便打算跟孩子強調一下不能浪費的事情,想教育她珍惜糧食。
黃磊表示,現在浪費的東西將來就吃不到了,少艾卻表示自己以後都能吃到糖,因為她沒有浪費過糖。黃磊一時語塞,轉換角度去說服閨女,沒想到又"打了敗仗。"
黃磊說:"我們不能浪費,因為公主也不會這樣。"而少艾則以"公主不吃飯"為由回應;他再接再厲,表示公主在動畫拍不到的地方是有好好吃飯的,沒有浪費。
對此,少艾解釋道:"對,公主在動畫裡演戲太累了,沒時間吃飯。"身為老爸的黃磊看著自己被一句句反駁,只能啞口無言,暫停了教育女兒"不浪費"的話題。
看到黃磊吃癟,不少網友忍不住笑出聲,幸災樂禍地表示:"你也有被'堵'到說不出話的時候!"同時也有很多人注意到,少艾的"神邏輯"實在是太強了,邏輯思維非常棒。
★思辨能力強
現在網絡信息參差不齊,謠言滿天飛,網友們更是聽風就是雨,甚至有時連權威媒體帳號發布的事件都會失實。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人們更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來思考,否則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
這就要求孩子有較強的思辨能力。邏輯思維強的孩子,思辨能力也比較優秀,面對同樣的信息第一反應是理性分析、客觀看待,而不是被那些主觀的言論帶著走,有自己的想法。
《奇葩說》中,陳銘的思辨能力展現得淋漓盡致。有個辯題是"你支不支持一秒大腦知識共享",正方"支持"的陳銘跟反方"不支持"的詹青雲,兩人的開槓環節被稱為"神仙打架"。
在極速的攻防戰中,陳銘抓住了詹青雲的漏洞,讓觀眾爆發除了如雷的掌聲和歡呼聲:"對方剛才說熱力學時,稱開爾文說'這個大廈已經落成了',還有後半句話被你掩蓋了,也就是:只有兩朵烏雲飄在上面。這句話誤導了大家的判斷,所以知識壟斷才能帶來知識的控制。"
★表達能力強
邏輯思維能力強的孩子,不僅僅是思辨能力強,他們還有著出眾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同於那些說話顛三倒四、沒頭沒尾的孩子,他們說話很有條理性,有理有據、邏輯性強。
現在很多家長都在為自家娃感到著急,因為孩子不會說話,不僅無法從事一些需要口才的工作,也很可能影響到人際關係。如果自家孩子思維邏輯強,家長就不用擔心了,至少不用操心他們因為不懂得據理力爭而吃虧。
★學習能力強
邏輯思維對孩子的學習有很重要的影響,尤其是數學。數學環環相扣,需要考慮到很多細節,只有擁有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握。
語文、英語等科目,也會受到邏輯思維的幫助。邏輯思維強大,那麼孩子在寫作時可以順藤摸瓜、理清結構;在學習英語時,更容易總結和記憶語法規律等等。
★情緒更穩定
心理學大師約翰·戈特曼指出,人類在表達情緒的時候,需要調用左腦。左腦掌控的是語言和邏輯思維,當邏輯思維起作用時,孩子就會更集中注意力,恢復平靜。
可見,邏輯思維強大的孩子有更穩定的情緒,因為他們能夠集中注意力去察覺、管理自己的情緒,使之平靜下來。有這種特質的孩子內心強大,能夠從負面情緒中脫離出來,所以抗挫折能力通常也比較出色。
顯而易見,邏輯思維強的孩子,不論是生活還是學習,都要更加優秀一些。作為家長,我們可以科學地培養孩子的這方面能力,讓他們受益一生。
心理學家霍利斯特·桑德伯格在2010年的研究發現,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實際上從嬰兒時期就開始初具雛形,6個月大的嬰兒就已經有了初步的推理能力。
所以,孩子的邏輯思維從小時候就可以開始培養,但是要注意循序漸進、符合孩子的成長特點。
1、對話有邏輯
相信大家都知道以身作則的重要性,而家長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現在我們都強調父母要跟孩子經常進行高質量對話,所以在親子聊天時,家長不妨留意一下自己說話是否有邏輯。
說話的時候,家長可以用一些邏輯關聯詞,比如"因為天氣預報說明天要下雨,所以我們明天出門前要帶傘"。要注意的是,家長不能亂搭配因果關係,如果把無關的兩件事隨意用"因為所以"聯起來,反而會耽誤孩子的學習。
此外,家長平時也儘量不要縱容孩子的無理取鬧,在拒絕或者孩子做錯事的時候,要有理有據地說服他們。
2、寓教於樂
年紀小的孩子並不適合生硬的知識傳授,除了聊天之外,家長還可以通過一些遊戲來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例如玩排列遊戲、拼圖遊戲,以及收拾和整理玩具、衣服等等。
在玩遊戲和整理的時候,家長引導孩子按照顏色、用途、大小來分類收納,讓他們學會觀察、尋找規律,邏輯思維得以加強。
3、培養數學思維
邏輯思維強的孩子,數學往往差不到哪裡去;同樣的,認真學數學的孩子,邏輯思維也會越來越強。我們可以發現,那些對數學感興趣的、數學成績好的孩子,思維幾乎都很有條理,更能理性思考。
所以,家長不妨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先從基礎的啟蒙開始,逐漸過渡到數學知識,讓孩子順其自然地鍛鍊邏輯思維。注意,不要用強制的方式,否則容易起到反效果。
每日話題:你家孩子邏輯思維強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