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學校靠物質,二流學校靠制度,一流學校靠文化。」隆回縣思源實驗學校作為一所2017年9月才完工並投入使用的年輕學校,一直致力打造以社團活動為特色的校園文化。經過3年多的不斷摸索,不斷完善,不斷創新,「讓每一個孩子參加一個社團」「讓每個教師至少擁有自己的社團」已成為現實。
創百大社團 辦優質平民化學校
隆回縣思源實驗學校的建校初衷主要是為了緩解縣城東片域教育資源不足的現狀以及為城東南工業園經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提供就近上學的機會。2017年,該校招收學生5300餘名,其中75%是留守兒童,90%是進城經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爸爸媽媽工作繁忙,爺爺奶奶沒有能力輔導,學生除了在校學習,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學習特長。基於此實際情況,該校領導設想:如果能利用學生在校時間,開設一些學生喜歡且有利於他們快樂成長、幸福學習的課程,那麼校園一定會因此而變得生機勃勃。於是,在學校各項設施都沒有完全完善、沒有任何外界經費支持的情況下,該校制定了《隆回縣思源實驗學校學生社團建設實施方案》,召開學生社團組建大會,開始在初中部、小學部大面積開展學生社團活動。
2017年下學期,學校建立了楹聯、書法、足球、花瑤挑花、古箏等48個學生社團,共有2400名學生參加,70名教師參與指導。經過一年的實踐,2018年下學期,社團建設全面鋪開,「讓每一個孩子參加一個社團」成為該校的目標,「讓每個教師至少擁有自己的社團」成為該校的追求。於是在2018年,該校迎來了社團的「井噴式」發展,第一是社團數量增加——在2017年的基礎上增設了82個社團,第二是社團類型增多——涵蓋音樂舞蹈類、美術類、球類、棋類、田徑類、科技創新類,以及本土傳統文化類花瑤挑花、剪紙等領域,全校6900多名學生參加,260多名教師或單獨組織或兩兩合作,都擁有了自己的社團。2019年到2020年,隨著學校學生人數的增長,社團數量也隨之增長,從2018年的118個到2019年的135個,再到2020年的147個,變化的是數量,不變的是質量,社團老師初心不改,始終如一——希望通過社團活動的開展,激發每位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更加自信的展現自我、豐富自我,從而促進文化教育和素質教育並駕齊驅。
以美培元 打造傳統文化特色學校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3年多來,隆回縣思源實驗學校緊跟黨的步伐,不斷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與研究, 在社團中有機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內容,並採取多種樣式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以此為載體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該校先是根據中、小學學生各自的發展特點,初中部成立了楹聯、民間藝術、書法、象棋、唱詩等傳統文化社團,佔初中部總社團數量的三分之一,小學部成立國畫、圍棋、古箏、剪紙、武術、古詩詞鑑賞等傳統文化社團,佔社團總數量的一半。其次,學校充分挖掘、整理、創新本土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將灘頭年畫、花瑤挑花引進社團。其中以李向老師為主的思源墨社書法社團在每個年級開設一個硬筆班,每兩個年級開設一個軟筆班,每個學部開設一個精英班,在李向老師和社團老師的認真教授、指導下,學生們進步明顯,在每年隆回縣師生現場書法比賽中多次斬獲單人特等獎、團體一等獎,學校也因此被評為隆回縣書法普及示範校。以鄭建華老師為主的思源雛鷹武術社團在小學部開設武術基礎、武術套路、跆拳道、雙節棍等多個社團,多次帶領學生參加各級校園武術大賽並獲佳績,學校也被評為邵陽市武術特色學校,湖南省武術特色學校。另外,除了常態化的開展社團活動,該校每兩年舉行一次以「展社團風採」為主題的校園文化藝術節。在2018年元旦舉行的首屆「喜迎元旦,展社團風採」校園藝術節中,社團學生的部分書法、剪紙、挑花作品得以展出,並且在文藝匯演中通過原創詩歌情景朗誦、合唱、舞蹈等多種形式將腰鼓、武術、快板、書法、繪畫進行完美演繹,籃球社團更是將籃球從球場搬上舞臺,與啦啦操有趣融合,真正做到尊重傳統文化、繼承傳統文化、發揚傳統文化,感悟傳統文化。
全員參與 爭創星級社團示範學校
全員參與社團,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整章建制,健全管理。學校先後制定了《社團活動教室管理制度》《社團考核評價機制》《學生社團活動章程》《學生社團活動管理制度》。明確社團由學部管理,大隊輔導員、團委書記具體負責日常考核和評價與社團活動資料的收集。
外請專家來校上社團示範課,內抓社團老師的培訓。該校先後請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花瑤挑花之王奉雪妹,「中華文化人物」獲得者、中華文化遺產搶救影像聯盟副主席劉啟後,楹聯界最高獎「梁章鉅獎」獲得者、「湖湘楹聯七子」之一鄒宗德,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中國書法美術家協會理事李再湘、集口才書法藝術於一身的縣青少年活動中心主任胡昌龍、對寫作頗有建樹的縣教研室書記寧志剛等專家來學校上社團示範課。
2017年、2018年、2019年暑假,該校對所有新進教師進行專項集中培訓,邀請思源系列學校同行專家,縣內領導同行進行講課,對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思想、辦學目標、辦學特色進行學習和解析,提出「進思源就是來吃苦的」「累並快樂著」「做幸福的思源人」的口號,使老師們充分理解和認識社團建設的必要性,把社團課程統一到校本課程之中去,徹底去掉了社團課不是我們的教學任務的思想。對於表現優秀的社團,在教師節頒發獎金證書,對優秀學生予以表彰,起樹立榜樣的作用,提出每個社團強精英培養計劃,把社團建設作為學校辦學特色的核心來抓,消除「社團建設能持久發展嗎?」的顧慮。
積極開展校外文化交流,把國學推向世界。2018年10月27日-11月2日,憑藉中國思源學校集團平臺,該校與國際聯合學院常熟校區舉行了國際交流活動。中華武術,令來自俄羅斯、印度、巴拉圭等10多個國家的師生讚嘆不已。國畫、書法、灘頭年畫等社團中留下了他們流連的身影,課堂內外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碰撞產生了智慧的火花。
短短幾年,隆回縣思源實驗學校已經讓社團文化在學校「落地生根」「遍地開花」,成為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成為學校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至於如何使其「花開不敗」「果實纍纍」,也是該校一直思考的問題,「我們將一直努力,繼續開展各種常態化的社團活動,培養學生興趣愛好,讓他們一年學習一項新技能。同時,不斷加強對社團的管理與研究, 以省級課題「新時代德育視角下,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科及學生社團建設融合策略研究為契機,以展社團風採校園藝術節為載體,鞏固社團建設成果,讓學校真正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思源實驗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丁加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