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逆流成河:那些遭受校園霸凌的人,後來怎樣了?

2021-03-02 衷曲無聞


 圖 | 網絡

01

我讀高三的時候,偶爾會在月考之後,和同伴去網吧上網。

他們喜歡玩CS,我喜歡看網絡小說,或者聊QQ。

有一次,一個叫「黑色柳丁」的女孩加我,驗證信息是「一個將死之人」。

她告訴我,她是逃課出來上網的,不想回到學校,因為那裡對她來說是人間煉獄。

她遭到了校園欺凌,帶頭的是副校長的女兒,一個老師眼中品學兼優的學生,演講比賽拿冠軍,考試成績名列前茅,大型集會作為學生代表發言。

她的父母都是農村人,不識字,沒背景,她不想讓他們擔心。向班主任u反映永遠都是那幾句,為什麼別人老欺負你?為什麼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是不是該想一想自己的問題呢?

起初的時候,對方只是喜歡惡作劇,在她值日的時候在地上灑水嗑瓜子,一地的水粘著瓜子殼,很難掃乾淨。

後來演變到在她的床上撒玻璃碎片,回到寢室校長的女兒喊一聲「關門打狗」,眾人便用言語攻擊她,說她是妓女生的,連狗都不日。

02

黑色柳丁在寢室被群毆過一次,因為她周末洗衣服的時候,泡沫星子濺到另一個女生身上,她道歉了,但對方得理不饒人。

她把這件事告訴政教主任,其他人統一口徑後,在政教處辦公室上演一出誠懇道歉的戲碼後,就以握手言和結案了。

副校長的女兒周日返校,得知自己的姐妹被叫去政教處訓話,便決定要好好教訓一下她。

得知消息後,她不敢回寢室,就靠在操場的階梯上。冬天很冷,她顫抖著哭了很久,一點一點看著天邊露出魚肚白,直到早上教室開門。

她一整天都忐忑不安,到了晚上還是難逃一劫。

查寢的老師十二點離開,一群人在凌晨一點把她從床上拖下來,排隊扇耳光。施暴的人歡呼著,起鬨著,她已經感覺不到一絲疼痛,像一枝楊柳,任她們折磨。

我已經忘了當初是怎麼安慰黑色柳丁的,依稀記得那個時候據高考只有100多天,應該是說「等上了大學就解脫了」之類的話。

再後來,每次我上線,她的頭像都是灰色的。大二的一個偶然機會,我破譯了她的一個相冊密碼,裡面是她多年來自殘後的傷口展示。

手臂上一排排用刀割出的傷口,還有用燃燒的菸頭燙出的疤,滴血的手指,皮肉綻開的手腕,猛地點進去會有生理不適。

03

這段塵封已久的往事,因為看完電影版《悲傷逆流成河》,突然被想起。

易遙站在河堤上,對著圍觀的同學控訴:

你們永遠都不會承認自己做過的事有多惡毒,將來你們只會說我怎麼不記得。

我怎麼不記得我把紅墨水丟在她身上,我就是鬧著玩的呀,我沒有餵她吃過垃圾,沒有潑過她冷水,沒有扒過她衣服。

你們之後的日子舒舒坦坦,沒有一點心理負擔,你們回首自己人生,覺得自己挺好的了,覺得自己沒有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

但是我忘不了被你們欺負,粉筆灰塞嘴裡是什麼滋味,打火機燒頭髮是什麼滋味。你們罵過我最噁心的詞,編過最下流的綽號,你們動手的沒動手的都一樣,你們比石頭還冷漠。

殺手顧森湘的兇手,我不知道是誰,但殺死我的兇手,你們知道是誰。

這一段讓我很觸動。施暴者往往淡淡的一句「年輕時不懂事」「都是過去的事情了」,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為自己開脫。而被施虐者,卻要背負著他們的過錯,痛苦一生。

很多遭受校園欺凌的人,性格內向,成績不好,老師不會在意,父母都是普通人,怕被報復甚至都不敢伸張,只能自己獨自熬過那些不該屬於青春的絕望。

04

《悲傷逆流成河》的原著小說,並沒有多深刻的立意,僅僅只是為了悲傷而悲傷。

電影版聚焦了社會關注的校園欺凌,改動了許多情節,整個基調也沒有小說那麼負面。

易遙愛上不良少年墮胎改成被間接傳染上的性病,顧森湘被性侵後割腕改成了意外墜樓,齊銘在家中開煤氣自殺改成了搬家。

值得一提的是唐小米這個角色,在以前的校園裡受盡同學的欺辱,轉校後卻成了施暴者。這世界的殘酷就在於,總是把原本的受害者,變成他們曾經憎恨的施暴者。

而她在地下通道被圍毆,乞求目擊者不要說出去,似乎她才是那個最害怕又最無助的人。

沒有任何人敢於站出來保護她,她也找不到自救的方式。最後她自食苦果,一個人面對著這場青春的殘酷。

電影裡還有一句臺詞,不要拒絕悲傷,只管去憤怒去難過好了,忍不住眼淚,那就盡情的哭吧。

其實,青春的悲傷,不一定非得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眼淚逆流成河,更多的是與現實碰撞後,你還願意與生活死磕到底。

沒有人能夠承諾說,你只要朝前奔跑,就一定能找到幸福。恰恰相反,正視青春的殘酷,往往是一個人開始走向成熟的標誌。

最後與顧森西的重逢,也算是給易遙苦澀的人生發糖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他不是希望的希,卻是太陽從西邊出來的西。

也許你的青春曾傷痕累累,但不能輕易放棄。

05

陳凱歌在《少年凱歌》裡有一言,當我們相信自己對這個世界已經相當重要的時候,其實這個世界才剛剛準備原諒我們的幼稚。

這個世界不停地歌頌奮鬥、努力、進取,仿佛還是那個大生產時代,人不可以低落,不可以憂鬱,不需要療傷。

因為有的人不曾剝掉一層皮地努力,所以不曾感受被命運扼住喉頭的痛苦。因為所有人都在過去了以後,歌頌雲淡風輕的豁達,所以沒有人去闡釋痛苦。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的青春期都能安全平穩著陸,在很多內心角落裡得不到安撫的情緒,就是那麼殘暴歇斯底裡。

你同樣也會有想要離群索居的時刻,常常面無表情很不開心,感覺人生卡在那裡,不知道要怎麼走下去。明明肩上只有空氣,卻沉重到幾乎無法呼吸。

所幸還有時間,青春就是那幾年,熬過去了就還有希望。

最後,勸大家善良,切不可把那傷疤變成獠牙。

如果心懷善意仍被傷害,那不是你的錯。選擇善良,不是好人會有好報,也不是這樣選就是對的,僅僅是老子願意。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作者介紹:衷曲無聞,最會安慰人的寫作者。已出版《這世間沒有不可安放的夢想》《夢想不會辜負努力的你》。

相關焦點

  • 所有經歷過校園霸凌的孩子,悲傷都逆流成河
    這已經是霸凌行為!霸凌,這麼近又那麼遠!小編第一次看郭敬明的《悲傷逆流成河》 ,還是初中的時候。那時候郭敬明風靡了整個中學圈。沒看過幾本郭敬明的小說,都不好意思是小說粉。那時候小編刷了一遍他的小說,觀感只有他的小說套路——所謂的青春傷痕文學,不是死就是傷,集齊了現在人們知道的所有狗血的套路。
  • 《悲傷逆流成河》校園霸凌,毀了2個女孩
    在《悲傷逆流成河》中,這兩個女孩易遙、顧森湘讓人心疼,校園霸凌毀了這兩個女孩的一生。   齊銘學習成績好,受人喜歡,而易遙是他的鄰居,易遙卻被人們討厭,家長們都不允許孩子跟她玩,同學們也經常欺負她,孤立她。易遙十分羨慕齊銘,對自己的處境充滿無奈卻也無可奈何。
  • 《悲傷逆流成河》:悲傷成為「動詞」
    落落(右)在拍攝《剩者為王》時的工作照,她曾是郭敬明旗下公司的籤約作家因此,《悲傷逆流成河》改編成電影,很多人是不看好的,畢竟原作空洞狗血;雖然不是郭敬明親自執導,但落落的電影處女作《剩者為王》也讓人覺得她比郭敬明高明不到哪裡去。可真去看了電影,我得承認自己的偏見,如果小說原作3分的話,電影至少可以達到及格線,寬容點可以給個7分。
  • 從《悲傷逆流成河》談校園霸凌,十四歲前後的危險期如何度過
    內容簡介:《悲傷逆流成河》是根據郭敬明同名小說改編的青春校園電影。講述了幾位高中生的個人生活和情感歷程,以及校園霸凌所造成的心靈創傷的故事。班長齊銘(趙英博飾演)是高大英俊的校草優等生,家境優渥父母疼愛。而他的鄰居少女易遙卻成長在貧窮粗暴的單親家庭,母親以幫人按摩為生。
  • 別把《悲傷逆流成河》捧太高,4部韓國校園霸凌電影,你值得一看
    今日《悲傷逆流成河》又一次成為了日票房冠軍,這部落落導演郭敬明編劇的影片,因為校園霸凌的立意成為了票房黑馬,也讓人們更多的關注起了現實校園中的霸凌事件,畢竟在多數人的概念中,美好校園是不應該有霸凌事件的,但是往往事與願違
  • 《悲傷逆流成河》觀後感,家長孩子老師不得不關注的校園霸凌話題
    最近很多人都在推薦《悲傷逆流成河》這部電影,裡面有一段臺詞令人悲切,引人深思。於是,我特意找出了這部影片認真觀看。這部影片不同於大部分青春題材電影對於美好情懷的闡述,也沒有浪漫的愛情故事。恰恰相反,這是一個殘酷的故事,悲傷而沉重,電影以悲情基調為主,聚焦熱點事件,直面社會問題。它詮釋了青少年校園欺凌問題,引發社會各界對校園欺凌事件的關注和反思。
  • 《悲傷逆流成河》語言的力量有多強
    仙人掌不能被捧在手心裡,卻可以在沙漠中頑強生長;那些沉重的悲傷,沿著彼此用強大的愛和強大的恨在生命年輪裡刻下凹槽迴路,逆流成河。——郭敬明《悲傷逆流成河》是一部以校園霸凌為主線的小說。小說的女主角易遙,生活底色一篇灰暗,原生家庭沒有色彩,校園暴力暗黑無光,這樣的人即使是遇見亮色,都不敢去觸碰,因為害怕再次灼傷。她是媽媽口中的「賠錢貨」,是媽媽痛苦生活的始作俑者;在學校,她是同學眼中的異類,一直穿著舊校服;她生病不敢看病,不敢跟家裡人說,是新轉生唐小米的洩憤對象。
  • 《悲傷逆流成河》發"對不起謝謝你"特輯 引人深思
    《悲傷逆流成河》發"對不起謝謝你"特輯 引人深思 《悲傷逆流成河》「謝謝你」紙條1905電影網訊 電影《悲傷逆流成河
  • 《悲傷逆流成河》一部有教育意義的電影,讓人關注當下校園暴力
    前段時間《悲傷逆流成河》這部電影很火,而這個影片的改動無疑是非常成功的,這種在國內幾乎無人提及的題材,一上映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首先這部影片的題材,著眼於當下社會中學校中廣泛存在的校園霸凌問題,每個人的青春裡或多或少的都遭遇過校園惡霸的欺負,而《悲傷逆流成河》這部影片引起了觀眾們的廣大共鳴。校園霸凌這種新穎的題材,成為了影片一大看點。再者,影片啟用的全部都是新人演員,年齡普遍都很小。這樣一部疼痛式青春片裡,啟用一些小鮮肉來飾演學生給觀眾一種新鮮衝擊力。
  • 看《悲傷逆流成河》,校園暴力太可怕了,但是語言暴力更可怕
    今天又刷了一遍《悲傷逆流成河》和《快把我哥帶走》,哭得我眼淚都沒了,真的控制不住。雖然《快把我哥帶走》前半部分非常搞笑,但在最後當時秒說出你落下我了的時候,那個眼淚就完全止不住了,刷刷的掉。而《悲傷逆流成河》是我從易遙的媽媽知道易遙得了那個病是因為她後說的:走,媽媽帶你去看病,從這裡我就開始哭了,但最後是真的哭得稀裡譁啦的,所有人都覺得是易遙害死了顧森湘,罵她是殺人犯後,易遙的爆發,說出了那一段話後跑向海裡以及顧森西去就她的時候。所有的人才明白。
  • 《悲傷逆流成河》:一部緬懷青春的國產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悲傷逆流成河《悲傷逆流成河》原本是郭敬明的一部關於校園暴力的小說,小編曾經看過原著,書中的結局,遠比影片更殘忍虐心,四個主角死了三個,還記得當時看完原著之後小編久久不能從故事的悲傷壓抑中走出來。悲傷逆流成河到了電影的最後,則是一個個真實的人物來訴說自己曾經所遭受的校園暴力,他們說了很多,包括精神上的,身體上的。被傷害的方式有很多,這些或大或小的傷害,都給他們的人生造成了或多或少的陰霾。
  • 《悲傷逆流成河》影評:我想給你對世界說不的勇氣
    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是落落根據郭敬明小說改編成的校園欺凌超現實題材電影《悲傷逆流成河》。這部電影怎麼說呢,網上有很多人抨擊啊它是披著「校園霸凌」外皮,事實上還是在無病呻吟的文藝片。可是當我真的坐在電影院,被它感動到的時候,才發現電影的力量。
  • 《悲傷逆流成河》製片人孫永煥:控制成本從劇本階段開始
    文丨隨芳芳9月21日,電影《悲傷逆流成河》上映時,業界和觀眾都心存疑慮。幾天後,出現了很多意外的聲音,網友們表示超出預期,不少影評人給予了肯定,李銀河也稱讚影片:「不僅找到了一個重大的題材,而且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是一部與其主創人員資歷不符的成熟之作,成功之作,給觀眾帶來了意料之外的驚喜。」
  • 《悲傷逆流成河》影評:不要輕易去評價你不了解的人
    《悲傷逆流成河》影評:不要輕易去評價你不了解的人90後的青春裡,除了有周杰倫那充滿年輕氣息的歌,宮崎駿那天馬行空的漫畫,還少不了各種類別、各種風格的小說。在小編的身邊,很多人都會沉迷於郭敬明的小說,因為他的題材都圍繞著青春,圍繞著離我們最近的東西。而近幾年,他將自己寫的小說都拍成電影,《悲傷逆流成河》就是其中的一部。相對於郭敬明以前拍的青春題材的電影,小編覺得這一部更能直擊觀眾的內心,因為每個人都經歷過「流言」,都知道「流言」是一種極其可怕卻又普遍的一種存在,它有可能會使我們變得更強,也有可能讓我們喪失的生活的信心。
  • 悲傷逆流成河,聚焦校園欺凌案例
    悲傷逆流成河,聚焦校園欺凌案例 2019-12-24 21: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帶紙巾看悲傷逆流成河,其實真實事件遠比電影更讓人崩潰!
    最近帶之間看悲傷逆流成河上了熱搜,我們都知道這是郭敬明的小說改變的,電影版的該片講述了校園霸凌、少男少女之間的情愫故事 。劇版悲傷逆流成河臺詞是鄭爽原音,給我家小爽打call。最後,超級心疼顧森湘和易遙啊,校園暴力真的很可怕,願所有善良的人都能被世界溫柔以待。 @貓的樹和我的你 :《悲傷逆流成河》裡很喜歡的幾段臺詞:「你生活在光亮裡,你就以為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 郭敬明電影——《悲傷逆流成河》,講述校園暴力下女主的悲慘命運
    根據郭敬明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悲傷逆流成河》,於2018年在影院上線。影片一上映,就收穫好評如潮。到底為什麼一部描寫青春校園的電影,能引發這麼多不同年齡層人群的巨大共鳴呢?小編帶您來一探究竟。影片從女主易遙跳河的結局開片,隨後倒敘,回到易遙最初在弄堂裡艱難但卻相對平靜的生活。那個時候的易遙,和媽媽還是一種奇怪的相處模式。
  • 悲傷逆流成河:齊名自以為是的一句話,寒了易遙的心
    悲傷逆流成河:齊名自以為是的一句話,寒了易遙的心   在《悲傷逆流成河》這部電影中,我們都知道,在易遙的短暫生命中,曾有人給過她溫暖,這人就是齊銘,顧森西,還有易遙的媽媽。他們每個人都用儘自己的方式去愛著易遙。但卻沒有人懂得易瑤真正需要的方式。
  • 悲傷逆流成河:主角們的名字含有深意,連起來成了一句悲傷的話
    各位親愛的小夥伴們,今天請大家欣賞的文章是「悲傷逆流成河:主角們的名字含有深意,連起來成了一句悲傷的話」,希望大家能夠多多發言,給小編帶來更多的意見,也祝大家天天開心幸福哦!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悲傷逆流成河》這部電影呢?
  • 被校園霸凌的那個人後來怎麼樣了?
    全世界只有不到3 %的人關注了思弩你真是個特別的人校園霸凌事件一波又一波,從未停止......在每個人的校園時光裡都那麼幾個「小霸王」,無論是受害者還是旁觀者都會有一段不美好的回憶。而在這個網絡快速發展的時代,校園暴力好像失去了原有的遮羞布,受害者的消息也頻頻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