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最美家鄉人|李新正:30年為學生送去數百場科普講座,「長臂蝦叔叔」讓孩子迷上海洋

2021-02-17 智慧海洋圈子訂閱號

從「神奇的海洋生物」,到「乘『蛟龍』探險深海」……作為中國科協全國海洋生物學首席科學傳播專家,56歲的李新正對海洋有一片摯愛之心。

30年來,他走過全國近20個省份進行數百場海洋科普講座培訓了上千名科普教師。他的課堂生動有趣,不僅深深吸引中小學生,還被全國高校、博物館和科技館特邀講座,很多大學生和市民們都成為他忠實的「海洋粉絲」。

「長臂蝦叔叔」讓孩子迷上海洋

每年新學期入學的第一堂課,島城不少中小學校的學生都會興奮地期待著他們的「長臂蝦叔叔」來講千奇百怪的海洋故事,給他們帶來生動、有趣的海洋科考經歷。

這位「長臂蝦叔叔」,名叫李新正,今年56歲,是中科院海洋所的一名研究員,因為他最早研究的海洋生物是甲殼動物的長臂蝦類,因此孩子們都叫他「長臂蝦叔叔」。

在南開大學獲理學博士學位後,李新正在中科院海洋所開展海洋生物學研究,取得的學術成就在國內外備受矚目。

他不僅是我國首位搭乘「蛟龍號」載人深潛器首航的海洋生物學家,還曾乘「深海勇士」號探秘南海海底「生命綠洲」,是我國第一位乘坐過迄今已經啟用的兩艘載人深潛器的科學家。

然而,更讓李新正有成就感的是自己的海洋科普課好評如潮、鐵粉無數。「科研工作其實時間挺緊張的,但我還是願意拿出寶貴時間做科普講座。」30年來,他走過全國近20個省份,進行了數百場海洋科普講座。

他還一直為青島的海洋教育出謀劃策,從課堂講座到實驗室實驗,從潮間帶實地科考到海洋教育評價體系的構建,他幫助青島很多中小學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為學校量身定做一套完整的海洋教育體系,也讓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們從此迷上了海洋和海洋生物。

海洋大咖科普講座「硬核」足


李新正告訴記者,要把深奧的科研轉化為通俗的科普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他舉例說,做科研把滸苔泛濫的數據做成曲線圖即可,可科普就行不通,因為對觀眾來說就不直觀。這時就要費一番心思,考慮如何把課講得生動有趣、老少皆宜,配合上很多現場和實景圖片效果就好得多。

為了讓科普課吸引人,李新正不僅學「網絡潮詞」,還在平時的野外考察和實驗室工作中搜索、積累大量精彩的照片和視頻。每一次準備一場科普講座的課件,在科研工作之餘,他都需要幾個月時間精心準備。「今年7月份,我率隊到西沙科考,發現長棘海星大泛濫,吞食10~20米海底珊瑚礁。長棘海星泛濫與人類活動沒有直接的關係,但與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時間相關。我便把這段視頻珍藏起來,準備下次用到海洋生態、海洋災難的講座中。」李新正說。

李新正也注重科普著作的撰寫,他編著出版的《水族館生物》是科普暢銷書,編著出版的《膠州灣大型底棲生物鑑定圖譜》是我國北方典型海灣膠州灣中發現的大型底棲生物的圖譜類圖書,收入海洋大型底棲生物計兩界、16門、234科、527種,是迄今為止收錄最全的膠州灣大型底棲生物文獻,對於我國北方沿海的海洋生物鑑定非常實用。

組建科普團,培訓千餘名科普教師

做海洋科普僅靠一人之力還遠遠不夠。這些年來,李新正每年都「考核」自己所帶碩士生、博士生的科普工作,他的博士生們也先後走進學校帶中小學生做實驗和做科普講座,為培養海洋科學領域的後備科普力量打下了基礎,也為宣傳海洋科學知識,擴大海洋在民眾中的影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中科院海洋所和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等單位和組織的支持下,李新正作為主要建議人和負責人參與組建了「海洋科學博士宣講團」,在青島市乃至全國各地開展海洋科學科普講座,並開發出安全、有趣的海洋科學小實驗帶到校園,大受師生歡迎。此外,李新正還先後在青島和全國各地的多所中、小學以及生物學培訓班進行教師培訓,培訓了上千名老師投身海洋科普。

「從事科普工作所帶來的成就感,讓我對摯愛的海洋科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李新正說,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這些精彩的講座,能夠在孩子心裡埋下一顆熱愛海洋的種子,讓更多大學生知道海洋科研的廣闊天地,投身祖國海洋人才的大軍中,去探索海洋的奧秘。而如今,李新正還有一個更雄壯的夢想,那就是將自己精心耕耘收穫的一項項科研成果,加上自己近30年的科研經歷,精心彙編成一個個鮮活動人的科普故事講給民眾聽,去做一個樂在其中的「海洋故事大王」。

來源:半島新聞 作者:徐傑 圖: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長臂蝦叔叔」和他的海洋科普 —— 記中國科協全國海洋生物學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李新正
    用他對海洋的一片摯愛之心,30 年來,走過全國近20 個省份進行數百場講座, 他的海洋課生動有趣,不僅深深吸引中小學生, 還被全國高校、博物館和科技館特邀講座,很多大學生和市民們都成為他忠實的「海洋粉絲」。
  • 最美家鄉人|他把藍色夢想種進孩子心裡!公益人蘇新旺8年送出579場...
    剛剛過去的「八一」建軍節,37歲的蘇新旺忙得連口水都沒空喝,他和逐夢深藍講師團的戰友們,幾天時間連續趕場多個社區,給社區居民和孩子送去一場場海洋國防教育講座。據介紹,快樂沙公益團隊成立八年多來,籌集愛心款物一百多萬元,受助獲益的學生上萬人。
  • 放飛海洋夢想唱響「同一首歌」——2020青島市小學生海洋科普講解...
    魯網12月20日訊 大賽時間軸延至半年,百餘所小學「組團」參賽,視頻海選優中選優,探海英雄現身決賽……12月19日,「海洋夢 青春行——我是海洋代言人」青島市小學生海洋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在青島市廣播電視臺明星大廳舉行。
  • 10人獲評!2020「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發布
    ,鼓舞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主戰場,由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市科協、市科技局聯合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20年「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  王寶維,年夫順,劉韶慶,孫運波,辛永寧,張旭明,陳錄城,崔洪芝,譚蘭,魏志強等10人,都是來自全市科技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優秀典型。
  • 青島海底世界開展海洋科普環保主題教育進校園活動
    9月4日,青島海底世界來到青島西海岸新區齊魯第一實驗小學,開展海洋科普環保主題教育進校園活動,通過科普講座與「Plogging」淨灘行動相結合的形式,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樹立保護海洋環境的良好意識。上午八點,在齊魯第一實驗小學報告廳,一場生動的科普講座正在進行中。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水族館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青島海底世界副總經理王士莉正在通過圖文並茂的課件,從海洋垃圾的種類,塑料垃圾對海洋環境、海洋生物的影響,如何保護海洋等方面為孩子們講述塑料垃圾對海洋環境的危害。
  • 【海洋教育】打造小學裡的「高端」海洋教育 助力青島「海洋攻勢」
    承辦市級海洋教育發展論壇,作為典型交流經驗,助力青島「海洋攻勢」;與海洋所、海大海洋與大氣學院等合作共建,為孩子們引入「高端海洋資源」;結合疫情防控開展主題學習,從小樹立孩子的海洋保護意識……十九年來,青島同安路小學始終在海洋特色教育的道路上不懈探索,精心打造了獨具特色的海洋教育名片。
  • 最美家鄉人|為特殊兒童送溫暖「唐氏」孩子遞紙給他擦汗
    原標題:最美家鄉人|為特殊兒童送溫暖,「唐氏」孩子遞紙給他擦汗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30多名特殊兒童。青島年度十大「最美家鄉人」即將發布「我雖然不是青島土生土長,但我熱愛這座美麗有愛的城市,也想為把這座城市建設得更加美好而增磚添瓦。」採訪中,有著溫厚豪爽山西人性格的張乃峰總是一臉微笑,他告訴記者,近年來他帶頭參與公益愛心活動,一方面是受企業文化的薰陶,另一方面也與企業發展過程中所珍視的人文關懷密切相關。
  • 2020青島市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幕 推出15大板塊384場活動
    2020年青島市全國科普日期間,圍繞「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主題,採取「1+N」架構形式,共推出15大版塊,舉辦系列科普活動384場,其中包括主場活動12場次,重點活動258項,免費或優惠開放科普場館52家,社區科普講座
  • 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安濤到高密市第一中學開展科普...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11月27日上午,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安濤到高密市第一中學開展了題目為「認識海洋,經略海洋——走進深海世界」的科普講座。
  • 科普巡展活動走進思明區各小學 為孩子們帶來海洋知識盛宴
    在聽完一場有關海洋意識教育的公益講座後,松柏小學三年(2)班的陳彥儒同學意猶未盡。  昨日上午,由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思明區教育局、廈門市市教育基金理事會、廈門帆傳航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帆樂海洋,走進校園」科普活動在松柏小學舉行,為松柏小學的同學們帶來了一場海洋科普的盛宴。
  • 山東青島:海洋科普課堂 學生樂享暑假 (/4)
    2020年8月19日,山東青島鄭州路小學的學生在海洋大學科普實踐基地參觀了解鸚鵡螺化石。
  • 青島5人獲評!山東公布「齊魯最美教師」和「教書育人楷模」評選結果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  9月8日,「2020年度齊魯最美教師」和「山東省教書育人楷模」評選公布結果,10人獲評「2020年度齊魯最美教師」,30人獲評「山東省教書育人楷模」,其中青島共有5人上榜。經各市、各高校推薦,採取專家評審與社會評價相結合的方式,最終評選出10名「2020年度齊魯最美教師」和30名「山東省教書育人楷模」。
  • 《榜樣的力量》——2020「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發布
    ,學習最美,爭當最美,接力精神火炬、奮進新的長徵,為青島城市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榜樣的力量》——2020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的實況將於13日(周日)20:30分在青島電視臺影視頻道(QTV-3)、藍睛客戶端、青島新聞網、半島新聞客戶端同步播出,敬請收看。
  • 邀來高校教授分享海洋故事,嶗發小學舉行海洋知識專題講座
    半島記者 劉金震為了讓孩子從小關心海洋,認識海洋,擁抱海洋,12月27日,嶗山區實驗小學嶗發校區組織了一場特色講座,邀請中國海洋大學教授以「愛我青島,親近海洋」為主題,為三至五年級同學做了近兩個小時專題分享。
  • 「走近奧帆賽」海洋科普展在青島舉行
    7月7日,由海洋研究所、青島航海運動學校主辦,青島科海物業有限公司海世博標本分公司承辦的零距離走近奧帆賽、海洋生物科普展開館儀式在青島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守儀,青島市科技局局長李乃勝,青島市市南區副區長劉偉政,海洋研究所黨委副書記鄭曉林、副所長代亮,航海運動學校副校長化愛軍、張小冬等領導參加了開館儀式。
  • 我是海洋代言人!小學生化身講解員,科普海洋知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珍梅為了引導學生加深對海洋生物、海洋知識及海洋保護的了解,在講解中接受海洋教育,日前,青島寧夏路第二小學舉辦了「我是海洋代言人」校級小學生海洋科普講解大賽。小選手們化身「小小講解員」,聲情並茂地講解了雙髻鯊、虎鯨、鯊魚、水母、硨磲等多種海洋生物,為現場的觀眾朋友們上了一場場生動的海洋科普課。通過綜合評價,家委會代表和學校相關領導老師在60餘名選手中,評選出校級「十佳講解員」和八位「優秀講解員」
  • 深圳科普月—科普講座「輕鬆學會發明創新」系列活動火熱報名中
    活動包含10場關於發明知識、創新方法、創意靈感啟發的科普講座和1場創意靈感大賽。10場科普講座,根據奇思妙想原創的發明方法「實物載體創新法」和原創靈感啟發工具,帶領學生在學習中掌握髮明知識,啟發靈感創意,在歡聲笑語中探索科學奧秘。
  • 全國科技周中的海洋科普活動:走近海洋科學 感受海洋魅力
    自然資源部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在京舉辦了以海洋防災減災為主題的科普開放日活動。來自北京的中小學校師生觀看了海洋防災減災科普宣傳片,參觀了海洋災害預警報業務平臺、南中國海區域海嘯預警中心、海洋災害預警報發布平臺、氣候預測平臺、全球預報平臺、極地預測平臺等,並與各平臺科研人員互動交流。參觀結束後,觀眾們還來到高清虛擬演播室,體驗海洋預報電視節目製作全過程。
  • 科技點燃夢想——育英小學師生參加「科普零距離」青島貝殼博物館送課進社區活動
    6月12日下午,育英小學180餘名師生(三年級聯合中隊)走進薛家泊子社區,參加由青島貝殼博物館貝殼專家李宗劍總監帶來的「小貝殼,大世界」為主題的科普知識講座。此次活動涵蓋辛安街道「科普零距離」活動以及辛安街道第一屆小學生書畫大賽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