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選擇去德國留學?
從小我的心中就播種著一顆「留學」的種子,我嚮往我們所不熟知的新的世界,新的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在高中之前和媽媽一起在歐洲旅行過一次,當時就曾說過「德國真是一個令人心動的國家」。他也許沒有義大利那種熱情奔放的風情、也許沒有法國那種浪漫濃鬱的情調、也許沒有瑞士那種清新的田園風光,但是他有著那種十分吸引人的寧靜。沒有喧囂,街道潔淨得見不到一點垃圾。萊茵河畔的微風,太陽下隱隱閃亮的石子路,路邊長椅上說笑的德國人,總是會給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這或許就是一種靜謐祥和,樸實的美好。
我與大多數同學不同,我並不是在高考後才決定要來德國留學。在高二的時候,我的媽媽就詢問過我的意見。相對於英美國家,很少有人選擇去德國留學,德語這門公認難學的語言令人心生畏懼。或許是當時去德國遊玩給我留下及其深刻的好印象,讓我毫不猶豫地下定了我一定要去德國留學的決心!在高二,我進行了為期10周的德語突擊學習,為下一步的出國留學做充分準備。
高考成績一如既往的正常,高出一本分數線二三十分,和幾次的模擬考試相差無幾。雖然也可以選擇國內的一些一本院校,但是我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去德國留學。
我和「德國」相識於比勒費爾德
那一天還是如期而至,我們告別父母告別祖國,跟隨著大隊伍,一起來到了這個陌生的國家。好在有相識了兩個月的同學以及老師的悉心陪伴,陌生帶來的不是恐懼,而是憧憬和滿懷期待。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預科學習的城市:Bielefeld-比勒費爾德。來到了自己的新宿舍,上床下桌,不大但是溫馨整潔。一周的宜家採購/超市採購,置辦小家具和家電,熟悉周邊環境,讓這個陌生的國度也開始變得親切起來。
比勒費爾德不是一個有名的大城市,在北威州的北境邊緣,遠離各大城市,開始的時候總抱怨著這個城市的偏僻。不曾想,八個月後在考上大學即將離開這個城市時油然而生一種莫名的離開「故鄉」的不舍情感。
比勒費爾德沒有高樓林立,沒有時髦的購物商城,沒有著名的旅遊景點,沒有歷史悠久的古蹟,卻有著德國最淳樸最愜意的生活環境。一幢幢獨棟別墅在各自的小花園包圍下顯得別具一格,城市雖小雖不繁華卻毫不破亂,交通井然有序。更主要的是,比勒費爾德的德國人總是那麼友好,路上的陌生人總能對你微笑著說Hallo。我也在上下學途中遇到了好幾個主動與自己閒聊的德國人,有老奶奶,也有大學教授,他們關心著我們在異鄉的生活,和我們解說著德國不同的文化。可以說,這真是一個完美的,可以讓人安心融入新環境的城鎮。
我在PSP預科的那段時光
一周五天上課,每天上午都是德語課,作為商科學生的我下午則是數學課、經濟課和英語課。我們的德語老師是那麼盡心盡責,活潑開朗,數學老師和英語是那麼風趣幽默可愛,經濟老師則是認真負責。學校環境也乾淨清爽,每天中午我都帶著提前做好的盒飯去學校加熱,生活看似單調卻別有風味。高緯冬天的夜總是很長,經常會天黑出門天黑回家,夏天的日又好長,晚上猶如白天一樣徹亮。
每日在學校和寢室之間來回,偶爾去家旁邊的土耳其烤肉餅店買一個夾滿著烤肉的土耳其餅犒勞一下自己,是那麼滿足和幸福。周末則是去早市買新鮮的蔬菜,去超市置辦一周的食物。心滿意足地填滿冰箱後,在周日商場全部關閉時,安心地坐在咖啡廳被咖啡的香氣包裹著學習,身邊都是泰然自得的老爺爺老奶奶在享受著下午茶,戴上耳機,沉浸在自己的學習世界裡,總是那麼舒心。也有好幾次被隔壁桌的老奶奶誇獎學習認真,和老爺爺一起分享生活,被詢問自己在異國他鄉的不同感受,這種親切感是不言而喻的。
▲上課時突然驚喜出現的預科老師,派送聖誕老人巧克力
▲預科老師組織的聖誕市場品嘗Glühwein熱紅酒
完滿地為預科學習畫上了句號。匆匆忙忙地從比勒費爾德搬到一個新的城市,這第二個讓我喜歡的城市。波恩是一個古老的城市,相比比勒費爾德,它更加著名,自然也有更多遊客和景點。
波恩大學 我來啦!
總是非常自豪地和別人介紹我的大學,Uni Bonn-波恩大學坐落於一座城堡。前面的大草坪上有與狗狗嬉戲的家庭,鋪著野餐布野餐的人群,坐在草坪上彈著吉他合唱的青年,每當我路過這一條路,都會覺得生活無比絢爛多彩。沒有首府Düsseldorf和超級大城市Kln的繁華和紙迷金醉,卻有萊茵河潺潺而流的那份祥和靜謐,一片安然自若的景象,讓人好生愜意。有點遺憾由於疫情錯過了波恩櫻花街櫻花盛開的時節,不過好在明年的櫻花依舊會按時綻放。
我就讀于波恩大學的農學專業,選擇了一個相對遠離經濟的專業,看上去仿佛格格不入。波恩大學的農學專業不是王牌專業,一個專業也就只有我和另一個同學兩個中國學生。但是這個專業也總是給著我驚喜。德國公立大學的大課人數是出了名的「瘋狂」,多則有上千人一節課。
幸則我的專業一節大課不過200人左右,上課的氛圍不會過於熙攘,也不會過於乏味。第一個學期學習了生物、化學、數學和解剖;而現在第二個學期學的則是地理、物理、經濟和生態,課程從不單調反倒是繽紛多彩。除了讓我這個預科文科生一躍跨入理科境內有些困難之外,學習本身總是那麼富有挑戰和樂趣。我們的教授是典型的風趣的德國人,德國大學的上課氛圍與預科還是大相逕庭的。
這種自由的氛圍引導學生的高度自律和個性的釋放。在預科一年的過渡後對德國文化也漸漸了解和熟悉,做事也漸漸大膽,會一個人坐火車去別的城市找夥伴一起玩,也逐漸獨立。喜歡一天泡在我們佇立於萊茵河畔的圖書館,寬敞明亮;喜歡去超市買很多新鮮的食材,回家給自己做一頓可口的飯菜;喜歡陽光灑滿河面的時候去河邊散步,看過往慢跑和騎車還有悠閒散步的人們;喜歡一個人坐在學校食堂,和無比熱情的結帳老奶奶閒聊幾句,品嘗我覺得味道很好的德國餐。
以我的德語水平,上課其實很難聽懂,一堆德語專有名詞的轟炸和陌生的新知識讓課堂無比艱難。我努力地嘗試著去聽懂,課前去預習老師提前上傳的課件,可是一節課十有八九是聽不懂的。會很迷茫很無助,也很懊惱不知道怎麼快速提高德語,卻也想,與其懊惱不如一點點慢慢地去完善加強自己的德語。上課時看著同學在老師講出一個笑話後開懷大笑而我卻一臉懵的時候總是會沮喪,而這份沮喪有時也會成為學習德語的動力,去追趕著課堂。
我沒有經歷過中國的大學課堂,所以對於知識我沒有辦法進行比較。但是留學更重要的是生活。「獨立」「自律」這些字眼深深地刻在我們每一個留學生的心裡。我們學會自己做飯,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日常,自己找房租房,在沒有外人監督的前提下自主安排學習,獨自一人去超市囤貨,乘著地鐵上下學,這些都是我曾經在國內被家人被學校保護嚴實的「嬌生慣養」所不能想像的。其實真正做起來,遠沒有想像的那麼艱難,曾經的自己可能也不知道自己蘊藏著這麼多能量,而留學生活都幫我一一挖掘出來,展現在面前。這所獲得的經歷財富是多麼具有自豪和滿足感。困難總是存在,而困難過後留下的總是無比珍貴和深刻。
希望有更多的同學能與我們相聚在德國,一起感受這個國家帶來的驚喜。不要懼怕德語的難,我曾經和我的德國大學同學提起「德語真是一門很難的語言」,他回答我「的確很難,但是再難也難不過中文呀」。是啊我們已經能講好中文是我們優勢和能力,何須懼怕德語呢。大學三年的磨練會讓人煥然一新,願此刻在德國的我們都能共勉,為未來的學弟學妹們打開視野。
文字提供:浙江大學外語學院國際課程中心
「留德資訊」學姐吐血介紹!德國設計學院申請「潛規則」
德國五月新政:快遞降價,最低工資和新假期
「留德分享」RWTH小哥哥:Ecolea高中畢業,考入德國Top1精英大學
「留德分享」5步走,PSP面試官教你如何成為德國頂尖高校「收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