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打新債、債券逆回購等投資品種比較熱,而近期又有幾起債券爆雷事件,引起大家的關注。這裡面都提到了「債」,那這個「債」到底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什麼是債券?
上面提到的「債」都是指「債券」。什麼是債券呢?
書面解釋:債券是社會各類經濟主體為籌集資金而向債券投資者出具的承諾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併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
口語化解釋:債券相當於我們向別人借錢時,對方給寫的借條。只不過這個借條比我們日常老百姓寫的會更標準化,甚至還可以在市場上流通交易。
持有債券的人就是債權人,即我們所說的債主;發行債券的人為債務人,即欠錢的人。
2、債券有哪些要素?
交易債券,我們一般會關注這些要素:票面價值、償還期限、票面利率、債券價格。
票面價值:債券的票面價值簡稱面值,是指債券發行時設定的票面金額,我國發行的債券一般是每張面值100元人民幣。
償還期限:這個比較好理解,就是從發行日到償還本息日之間的時間間隔,比如五年、十年。到期時,發債方就要償還所有的本息。
票面利率:是指債券利息與債券面值的比率。這是支付利息時的計算標準。
債券價格:債券的價格有發行價和交易價。發行價就是價格發行時的價格,交易價就是發行後在市場流通交易的價格。交易價會受利率和到期日的影響,處於經常變化之中,但一般都會在面值(即100元)附近波動。
前段時間報出的19紫光01債券到11月13日的收盤價為13元。為什麼會和100元的面值差距這麼大呢?因為它存在無法兌付的風險。
3、債券有哪些類別?
債券的分類方法有很多。在我國,按照發行的主體不同,債券一般可分為:
國債:就是中央政府發行的債券。
地方政府債:就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等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
企業債:是指境內有法人資格的企業發行的債券。企業債一般是由中央政府部門所屬機構、國有獨資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發行,最終由國家發改委核准。現一般以地方城投企業發行的城投債居多。
公司債:是指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債券。公司債的發行由中國證監會核准。
其中,國債因其信譽好、安全性高等優勢,被稱為「金邊債券」。
平時我們所說的「國債逆回購」是指投資者將錢借給國債(後來擴展到企業債、公司債等)持有人,以獲得利息收入。而國債持有人則將國債質押給中國登記結算公司,到期償還本息後再解除質押。
而近期爆雷的幾個債券都屬於公司債。
「打新債」打的也是公司債,只不過它不是普通的公司債,而是可以轉換為上市公司股票的可轉換公司債。
4、怎麼區分債券的好壞?
上面提到公司債風險較大,可能存在無法按期支付利息或償還本金的信用風險。就好比我們把錢借給親戚朋友,可能存在拿不回來的風險。那麼我們如何區分這些上市公司發的債券到底好不好呢?
根據《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規定: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應當委託具有從事證券服務業務資格的資信評級機構進行信用評級。我們平時看到的AAA、AA、A、BBB、BB、B、CCC、CC、C和D等,這些就是債券的信用等級。從A到D,信用等級依次降低。比如此次紫光債券爆雷,中誠信國際將「18 紫光 04」、「19 紫光 01」和「19 紫光 02」的債項信用等級由 AA 調降至 BBB。(來源於公告)
此外,並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能向我們公眾投資者發行債券,必須要滿足一定的條件:
(1)發行人最近三年無債務違約或者遲延支付本息的事實;
(2)發行人最近三個會計年度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不少於債券一年利息的1.5 倍;
(3)債券信用評級達到AAA 級;
(4)中國證監會根據投資者保護的需要規定的其他條件。
如果沒有達到上面規定標準,那只能向合格投資者發行。
上面提到的合規投資者和公眾投資者是債券投資者的兩大分類。這兩類投資者所能交易的債券品種有所不同,例如信用評級較低的公司債只有合格投資者才能交易。我們普通的個人投資者大部分都屬於公眾投資者,要成為合格投資者需要滿足一定條件才能申請開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投資者。
5、債券和股票有什麼區別?
債券和股票都屬於有價證券,但二者存在明顯的區別:
(1)權利不同:債券代表的是債權,而股票代表的是股權(即所有權)。
(2)發行主體不同:債券的發行主體較多,如上文中提到的;而股票的發行主體只有股份有限公司。
(3)期限不同:債券有明確的償還期限,而股票不需要償還。
(4)收益不同:債券有利息收入,且是固定的;而股票沒有利息收入,但股票有分紅,不過股票是否分紅以及分紅多少,還得看股份公司的運營情況。
了解債券的基礎知識,可以讓我們在日常的投資中更好地甄別風險。以上就是這期的債券知識科普,希望對大家的投資有所幫助。
【以上內容由作者根據現行的業務管理辦法及業務規則整理得來,整理人:溫麗香 一般證券從業編號:S0260120070016】
#債券#
本文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廣發證券立場。投資皆有風險, 應謹慎至上。
免責聲明: 本公司所提供的公司公告、個股資料、投資諮詢建議、研究報告、策略報告等信息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詢價,投資者使用前請予以核實,風險自負。本公司所提供的上述信息,力求但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保證已做最新變更,請以上市公司公告信息為準。投資者應當自主進行投資決策,對投資者因依賴上述信息進行投資決策而導致的財產損失,本公司不承擔法律責任。未經本公司同意,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對本公司提供的上述信息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發布、複製或進行有悖原意的刪節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