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在路上的在路上:評韓寒電影《後會無期》

2020-12-13 一個人的浩瀚

寓言式的電影在西方很好拍,因為西方普遍的來說,具有宗教背景,並且似乎,人好像一沾了宗教的顏色,似乎就過得有深度了起來。是真的這麼回事嗎?或者是人其實沒有宗教,只要認真的活,認真的思考,其實沒有宗教信仰,人也一樣獲得有深度,但不見得有滋有味。所以,在中國,很少拍那種嚴肅的有深度的電影,但《後會無期》是一個例子。

《後會無期》是一部由韓寒擔任編劇和導演,由馮紹峰、陳柏霖、鍾漢良、王珞丹、袁泉、陳喬恩聯合主演的電影,其題材被定調為喜劇愛情冒險公路片。該故事講述了幾個在東極島長大的年輕人,他們各有各的成長經歷和故事背景,並且在一次變故後,他們決定重新選擇自己的面前的路。於是他們就開車上路了,在路上,在他們橫跨大陸自駕旅途上的經歷了不同的傳奇故事,同時那些際遇也讓他們有了各自不同的命運歸宿,到最後,他們生活的開始徹悟了,但,似乎都沒有明白。《後會無期》於2014年07月24日在內地上映,最終票房為6.29億。

韓寒作為一名他那個時代的新銳作家,曾寫出了大賣的小說,同時又曾是個優秀的賽車手,還當了一陣網紅,直到最後,但願這不是韓寒在其快江郎才盡的時候,才開始思考人生大義,才拉來投資,拍起了電影。正如韓寒本身一樣,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所以,作者設定的主人公,雖然一直思考著停下來,「止住」,但一直在漂泊,一直在驛動。

從電影故事的開始,旁白者就一直在問一個問題:他不知道自己講的什麼。在回顧劇情時,我們似乎也找不到故事的主線脈絡;所以最後故事回到主體,所有人才若有所悟:哦,原來這就是後會無期。

為了突出故事的寓言性質,影片沒有具體的時間,沒有非常清晰的主題思想,沒有突出的情節主線,甚至人物形象也不鮮明。它的故事情節甚至不可能營造沒有高潮,甚至驚奇得很,竟然沒有結局的線索:送江河入職。人物在不斷出場,也在不斷告別,就像貝克特的《等待戈多》一樣,人生在不確定性與荒誕性中開始,也在不確定性和荒誕性中結束。作為觀眾,你看到了愛情,但你沒看到那種愛到深處的愛情,你也看到了愛,但你沒有看到愛的結果,你看到了期許,但你沒看到期許的意義,當周沫轉身的那刻,就如等待中的戈多一樣,誰也不知道你去哪了。她要去下一部戲中去了,他要去下一個地方去了,見或者不見,沒有人能直到。

其實人生也一樣,人生到了最後,所以人不都是和劇中的角色一樣,等到最後等了個不知道什麼樣子的等待嗎?所以人只有一直在路上,做一個在路上的在路上的人,就足夠了,問那麼多曾經滄海,問那麼多的巫山雲雨,有什麼用呢?

值得稱讚的是,雖然這部電影有公路片的影子,同時韓寒作為一個專業級的賽車手,並沒有一炫車技,而是把故事拍得樸實無華,這在年輕導演裡面,也是難能可貴得了。

所以,既然既然你要永遠在路上的在路上,那麼,重溫一下這部《後會無期》也是好的。同時在這裡呼籲一下,韓寒拍完了《後會無期》已經四年過去了,是不是應該有下一部作品了呀,否則,這部《後會無期》可以視作韓寒江郎才盡前的曇花一現。

對於《後會無期》,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後會無期》一部高級的電影,我們該怎麼去解讀(下)
    後一段中前一段的反諷構成了一種持續否定的動力,這實際上是《後會無期》的主線。江河應該被認為是這部電影的第一個主角。敘事邏輯的反諷否定運動是什麼?比如說,因為蘇米的愛情故事是「設局」,江河的整個反諷就形成了。
  • 今夕何夕 後會無期
    當那個叫阿呂的騙子說出韓寒經典式的金句,在七夕節電影院的小情侶們就發出一陣會心的笑。偶像文青導演韓寒處女作《後會無期》註定要打上這種詼諧諷刺的色彩,一如他在作文中對文字的玩弄遊戲。  三個住在中國最東邊海島上性格各異的青年,一輛車,一段送朋友去西部支教的旅行,說是公路片,無非是一些隨著旅程展開而抖落「包袱」的段子。
  • 《後會無期》不為人知的10個幕後故事
    1.公路電影  《後會無期》被認為是一部公路電影。  主要的取景地有:上海、四川西昌、內蒙古赤峰、浙江舟山普陀和東極島,其中有大量戲份在韓寒的家鄉上海金山區亭林鎮取景。  所謂公路電影的標準故事模式多半是講述主角在經歷生活上的挫折後,選擇自我放逐,之後在一連串的事件後,慢慢開始學會成長和改變。  經典的公路電影有:《逍遙騎士》、《在路上》、《天生殺人狂》、《德州巴黎》、《殺出個黎明》等等等等,墨鏡王的《藍莓之夜》應該也算。
  • 韓寒揭《後會無期》中的一些小秘密(圖)
    原標題:韓寒揭《後會無期》中的一些小秘密(圖) 馮紹峰撿錢馬達加斯加高華陽在東極島7.24諧音cheers王珞丹機場馮紹峰興高採烈走進門  新浪娛樂訊 近日,《後會無期》導演韓寒揭秘電影中的一些小秘密,包括自己的兩次客串演出、選用阿拉斯加的原因、鍾漢良戲中老婆是誰等等。
  • 電影賞析《後會無期》:平凡世界裡的青春緬懷,平凡的路後會無期
    《後會無期》中蘇米的這段故事相對而言較為完整。但其他幾段蒼白的如同廣播劇一樣,恨不得讓主人公趕緊說完臺詞了事,那些人物的際遇無法通過一段完整的情節予以展示,觀眾在短時間內也就根本無法建立基本信任感。再加上公路片固有的割裂敘事特性,整部影片中最大的亮點或許是那個從頭播放到尾的廣播節目了。它承載著的寓意要遠遠大於這部影片中的各種金句。
  • 韓寒首次執導電影,豆瓣評分7.1,上演了一場文藝青年的狂歡
    韓寒首次執導電影,豆瓣評分7.1,上演了一場文藝青年的狂歡《後會無期》是一部由韓寒擔任編劇及導演,由馮紹峰、陳柏霖、鍾漢良、王珞丹、袁泉、陳喬恩聯合主演的喜劇愛情冒險公路電影,講述了幾個在東極島長大的年輕人決定重新選擇自己的前路,在他們橫跨大陸的自駕旅途上的傳奇經歷與際遇讓他們有了各自不同的命運歸宿的故事
  • 韓寒《乘風破浪》影評:以巨大生活熱情 發出最深處嘆息
    3.片中徐太浪開的賽車,是韓寒私人所有,價值600萬元的斯巴魯XV拉力車。  4.電影裡很多飆車戲都是韓寒和鄧超配合完成的,比如開篇的幾場戲,都是韓寒坐在副駕駛,用一隻腳控制方向、速度,開順之後再收腳。  看電影評論  比[後會無期]更有電影感,但鏡頭語言依然缺少章法。
  • 「當一個人成了謎」《後會無期》憑什麼成為最佳電影主題曲之一?
    "後會無期"是鄧紫棋為韓寒執導電影《後會無期》創作的同名主題曲,當鄧紫棋的聲音娓娓道來的時候,搭配電影悲傷的基調,讓觀眾,同時也是聽眾的眼淚沒徵兆的流了下來。《後會無期》是一支非正式發行的單曲,翻唱自美國鄉村音樂歌手史琪特·戴維絲的《the end of the world》,雖然是翻唱,但是韓寒的填詞卻深深地烙在了人的心裡。
  • 《在路上》: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無論種族與國家,年輕的靈魂永遠在路上,世界永遠屬於年輕的一代。傑克·凱魯亞克的《在路上》,被公認為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嬉皮士運動和垮掉的一代的經典之作。這本書是圍繞幾個年輕人荒誕不羈的生活,來反映對追求個性生活的嚮往。
  • 韓寒新片不懼與郭敬明電影比較:要看誰做得好
    原標題:韓寒不懼新片與郭敬明電影比較:要看誰做得好   連日來,鄧超、楊冪主演的《分手大師》,快男電影《我就是我》,韓寒執導的《後會無期》等影片相繼亮相上海國際電影節。這些電影均被打上粉絲電影標籤——主打粉絲群體,一般製作成本較低,為迎合偶像粉絲而拍。這幾部電影均在暑期檔上映,因此有人認為,該檔期進入粉絲電影專場。
  • 林夕的名言,幾米的名言,韓寒的名言,全是經典,值得收藏!
    錯過的電影,總是最好看的。 失去的情人,總是最懂我的。 我始終不明白,這究竟是什麼道理。——幾米《聽幾米唱歌》7、有時候你以為天要塌下來了,其實是自己站歪了。——幾米《星空》三、韓寒,中國作家、導演、職業賽車手。1、我們聽過無數的道理,卻仍舊過不好這一生。——韓寒《後會無期》2、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就是克制。——韓寒《後會無期》3、你不用對每個過客負責,也不用對每個路人說教。
  • 韓寒經典好句100句
    ——韓寒 《後會無期》4.關於自殺,我以前有一個學法律的同學這樣認為,他覺得自殺的唯一意義就是這是唯一一個又可以殺人又可以不被法院判死刑的活動。 ——韓寒 《一座城池》5.—接下來去哪? —去下個地方 ——韓寒 《後會無期》6.師父對我說.你看,任何事情都要當機立斷,不能一再拖延,和很多人有關聯的,更加不能一變再變,這樣,誰都對你失去信心。
  • 明星風雲錄之韓寒 - 華聲娛樂專題 - 華聲在線
    韓寒告訴華聲娛樂的記者:我承認我就是標籤。 【長沙《後會無期》見面會實況 韓寒與粉絲互動問答】 韓寒電影首秀 段子聯播不灌雞湯     韓寒剛一坐定,問題便不斷湧來,當被問起對現在電影的票房還滿意嗎?韓寒回答道:所有的導演肯定是希望自己的片子票房十億,所有的獎項都拿個遍。
  • 韓寒郭敬明糾纏大銀幕 "文青"導電影拍啥重要嗎?
    韓寒在接受採訪時向郭敬明示好,也許就是吃準了後者一定會斷然拒絕。表面上看似熱鬧非凡的明爭暗鬥,最終化為票房吸金石,幫兩位把錢包裝得鼓鼓囊囊。拋開個人喜好不談,若論起電影本體,誰也沒有比誰強多少,只能算勉強及格,還考慮到都是處女作的緣故。
  • 《乘風破浪》4天近3億的背後:」逐漸靠譜」的韓寒和「他的國」
    在《乘風破浪》的拍攝手記裡,韓寒透露這部電影的實際拍攝時間在90個工作日,這在國產電影中算是長的,只是留給後期的時間非常短。這是因為像《後會無期》一樣後期被前置,即剪輯師就在拍攝現場,坐在導演和監視器旁邊快速粗剪。這種方法最大的優勢是方便剪輯師拼接素材,如有素材沒拍到可以及時補充。
  • 重溫臺詞句句經典的電影——《後會無期》致:老朋友,你還好嗎?
    相聚有時,後會無期。回憶起最後見面的日子,那時我高一。因為成績的懸殊,你考取了我們市一中,而我,依舊在本縣城裡嗷嗷待哺。後來,我經常做夢夢見你,曾經的我們,曾經的小禮物,曾經我們小學時互相寫過的「道歉信「,曾經的……直到昨晚看完了2014年韓寒導演的電影《後會無期》,內心的翻滾熱浪一直都未平復下來,原本多好的三兄弟,卻因為現實的考驗,以後的相遇卻遙遙無期。
  • 後會無期,此去經年
    相逢有時,喜歡韓寒有十三年了。 後會無期,卻怎麼也喜歡不起來。 對電影的是很期待的。國內頂尖的班底,導演又是韓寒,沒理由不期待。 太過期待,以至於昨天中午不得不快進著看了一遍《醉鄉民謠》,才暫時克制住衝去影院的衝動,捱到晚上才去看。
  • 「我的一半人生,飄蕩就像只風箏」——這才是屬於韓寒的電影
    今天是大年初二,春節檔的第二天,競爭格局跟上映第一天完全不一樣,電影的口碑逐漸開始發酵,《流浪地球》在第二天就開始發力反超了《飛馳人生》和《新喜劇之王》,單日票房僅次於《瘋狂的外星人》,從排片率和上座率來看,《流浪地球》逆襲成為第一隻是時間問題,這說明中國觀眾越來越注重電影質量和口碑
  • 儲殷談肖鷹批韓寒事件:大字報方式太掉節操
    「韓寒現象」是我從2012年始終關注的一個重要文化現象。  記者:您是什麼時間看了影片《後會無期》?是什麼心態來觀看影片?  肖鷹:我是作為一個文化研究者的心態來觀看影片。《後會無期》和《小時代3》作為80後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有很高的社會關注度,我也發現其中有大面積的炒作現象,這樣就引起了我的關注。在他們的放映初期就看了兩部電影。
  • 為何韓寒電影名都是四個字?因為他學墨鏡王
    【觀察者網風聞社區 文/不寫影評的梁鵬飛】韓寒目前拍了3部電影,細心的觀眾會發現,名字都是四個字,從《後會無期》到《乘風破浪》,然後是《飛馳人生》。目測韓寒如果繼續把電影拍下去,以後的電影名估計還會是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