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楊 蕾
近來,網上「嬰兒被床圍卡住窒息死亡」的新聞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本報也對嬰兒床護欄的設計、安裝、使用中存在的致命安全隱患進行了調查報導。在調查中記者發現,潛伏在嬰兒身邊卻不為人注意的產品安全隱患絕不止床護欄一種,柔軟舒適、色彩豔麗的另一種保護嬰兒的產品——嬰兒床圍同樣存在致命的安全隱患。
嬰兒真的需要床圍嗎
「從兒童保健角度來說,嬰兒床圍給孩子帶來的危險大於提供的保護。」首都兒科研究所保健科主任醫師金春華有著多年兒童保健臨床經驗,她說:「床圍大多用繩帶進行固定,繩帶對嬰兒來說具有很大安全隱患。如果繩帶過長或沒有綁好,孩子在玩耍過程中頭、頸被繩帶纏繞,而嬰兒自身沒有解扣的能力,如果現場沒有大人看護,危險就是致命的。」金春華說,繩帶隱藏的危險比孩子被護欄碰撞的危險要大得多,所有的兒科醫生都對嬰兒周圍的繩帶倍加小心。「我親自接診的一個病例,家長給孩子戴手套之前沒有對手套仔細檢查,結果手套裡面的線頭將孩子的手指緊緊纏住,大人卻毫不知情。幾小時後取下手套,發現孩子的手指已經被勒得發黑了。所以,我們醫生都希望各種繩帶離孩子越遠越好。」金春華還告訴記者,從嬰兒神經發育角度來說,她也不建議使用床圍。「嬰兒一天有很多時間都躺在床上,如果床圍把床的四周都遮起來,孩子就無法更好地接受到外界的刺激,這對嬰兒早期的發育反而是不利的。」
我國標準尚未涉及床圍繩帶長度
記者對有關標準進行了查詢。12月1日即將實施的《機織嬰幼兒床上用品》國家標準是我國唯一對床圍產品進行規範的標準。在該標準中要求「床圍的固定位置至少應包括四角和長邊的中心位置,對於圓形的床圍,每兩個固定位置之間的距離應小於660mm。」但其中並沒有對繩帶的長度等做出規定。此標準為推薦性標準,並不具備強制性。
同樣是繩帶,在兒童服裝中已經得到充分重視。記者查閱到,去年6月實施的《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範》強制性標準中,對嬰幼兒及兒童服裝繩帶的要求非常詳細。例如,對嬰幼兒及7歲以下兒童服裝繩帶,標準提出了10個方面的具體要求:「頭部和頸部不應有任何繩帶」、「固著在腰部的繩帶,從固著點伸出的長度不應超過360mm,且不應超出服裝底邊」、「肩帶上的裝飾性繩帶不應有長度超過75mm的自由端或周長超過75mm的繩圈」……可見,服裝上的繩帶對嬰幼兒安全的重大影響已經得到了高度重視。比較而言,我們在嬰兒床圍繩帶的研究還顯滯後。
中國紡織工業標準化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章輝認為:「如果床圍的固定繩帶長度太長,肯定會對嬰兒的安全帶來隱患,應該重視。」章輝建議,「床圍是否可以改變固定方式,將繩帶固定改成插入式固定。這就需要配套的嬰兒床生產廠家改進嬰兒床的設計,給床圍留出插入的空間。」
血的教訓讓人警醒
據了解,美國的芝加哥論壇報從2010年底到2011年初就特別關注了嬰兒床圍的安全問題。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CPSC)對20年來收到的52份嬰兒死亡案例報告進行調查時,其中17份提到了嬰兒床圍但並未能確認為導致死亡的原因,有28份案例已經被該機構確定與床圍有關聯。芝加哥論壇報還發現,自2008年以來,聯邦政府資助的國家兒童死亡審查中心收到的嬰兒窒息死亡案例報告中,有14份與嬰兒床圍的使用有關。
記者從江蘇省技術性貿易措施信息平臺還查詢到一份歐盟紡織品安全法規——《關於某些兒童睡眠產品安全要求的委員會決定》2010/376/EU。在這份由歐盟委員會2010年7月6日發布的決定裡,規定了嬰兒床墊、床圍、嬰兒吊床、兒童羽絨被、兒童睡袋5種兒童睡眠產品的物理和機械性能、化學性能、燃燒性能、危險邊緣、警告標示以及衛生等各種要求,以此減少睡眠產品對嬰幼兒的傷害風險。
「床圍給嬰兒帶來的安全隱患確實存在,應該重視。」遼寧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紡織品實驗室技術負責人顏懷玉在仔細研讀相關文獻後,嚴肅認真地表示。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