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1:誰火誰不火,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吧?反正對這類的所謂新聞,我也是在今日頭條問答上頭一次看到和知道的,對此我並無其它的什麼所謂感想。我只想發表一下個人看法。小孩子,火,了並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吧,明星的孩子火了,能火到什麼時候呢?即使火的發紫,那也是一些各自的粉絲們拿錢捧出來的。偶們凡間老百姓根本不知誰是誰?愛火不火!和咱沒一毛錢關係。時下興明星孩子上電視上露臉賣萌賣才藝,然後就有人說某某明星孩子火了,那火了火了火了之後又會歸於一種什麼生活現實呢?還能每天都有大量粉絲對其圍追堵截,哭喊著,某:某,我愛你,然後激動地暈倒,跳河跳樓的。真不知這些所謂的紅有什麼好處。老話講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別人咱就不看了,且看吳尊的孩子和陳小春的孩子,三十年後的生活狀態吧。時間才是最好的證明!
網友2:
在我看來,之所以小小春比較火,有兩個原因。
其一、反差萌。何謂反差萌?山雞哥這樣動不動就擺出砍人架勢的大哥竟然有個軟白甜兒子,你說觀眾會不會喜歡這個兒子?
其二、關注度。參加爸爸去哪兒,每對父子都會收穫人氣,至於是父親收穫的人氣比較高,還是孩子收穫的人氣高,我相信這中間是有一定的關聯的。父親的關注度高,孩子的關注度必然會受影響。吳尊父子的關注度在吳尊,甚至是吳尊帶口罩的妻子,孩子的關注度必然會降低。不相信這一點的朋友可以看熱門話題,關於吳尊一家的多數是「不老男神」,「吳尊爸爸力爆棚」,而關於陳小春家的多數是「小小春不懼山雞哥」,「暖心小小春」等等。
網友3:小孩子本身都很可愛,不過在觀眾看來知名度上有些差異。造成這樣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熒幕上名字方面。陳小春,小小春,這樣的名字組合,人物關係一目了然,觀眾容易接受也容易記住,而Jasper就相對來說,對觀眾的記憶來說較弱一些。反觀吳尊,吳欣怡,max,前兩者除了姓氏一樣,其他的很平常,max這樣的英文名字雖然聽起來「洋氣」可觀眾當中會英文,喜歡英文的怕不是全部的,而且中文本身就較英文來說更有識別性。即使是兩人子女同時初次出現一位觀眾面前,小小春的名字相對要印象深刻一些,若是遇見英文不好或者不會不喜歡英文的,即使開始對max有印象,但是時間長了還是沒有小小春叫起來所表達的直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