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健「神藥」仍在售:轉戰微商 改換品牌包裝不再出現權健字樣

2020-12-24 騰訊網

已有不少產品陸續改換品牌包裝,不再出現權健字樣。包括全新升級的火龍液顯示為榮華康泰牌,權健牌牡蠣改為康納牌黑金牡蠣,本草清液也變成了安美丹清(烏梅佛手果味飲品),號稱「原配方、原效果」「原生產廠家現在自己生產銷售」等。

權健事發後,傳統拉人頭、入會員、拿提成的傳銷模式有所收斂,但不少權健經銷商把生意轉回了更加隱秘的微信朋友圈。

在微商朋友圈,虛假宣傳這一問題絲毫不減。權健負離子衛生巾,宣稱能治療男性的前列腺疾病,對女性更有「消滅厭氧菌」「活血化淤」「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相比公開張貼的廣告或線下集會交易活動,朋友圈廣告的隱蔽性,確實讓市場監管部門更難查處。

權健事發一年後,權健集團總部周圍路人寥寥,這裡成了流浪狗的地盤。(南方周末記者 崔慧瑩/圖)

在權健集團董事長束昱輝被依法刑拘,對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罪行供認不諱時,對千億保健市場戀戀不捨的經銷商們,又把生意轉回了更加隱秘的微信朋友圈,在「私域流量」繼續撈金。

從2018年底權健事發至今,國內保健品行業經歷了漫長的寒冬。從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的「百日行動」,到主管部門發布《保健食品標註警示用語指南》,再到部分地區醫保定點藥店下架保健食品……保健品行業感受到了暴風式監管的凜冽。

不過,權健「帝國」崩塌一周年,南方周末記者調查發現,不少權健經銷商仍在網上銷售權健公司的各類保健品。

此前備受質疑的靈芝孢子粉、紫草體用精油、火龍液等產品仍未絕跡,抗腫瘤、保肝、抗衰老、通經絡治病等涉嫌虛假宣傳的神奇功效,也依舊被「微商」們每日刷屏,在朋友圈進行推廣。

轉戰「微商」

權健出事後,思姐的生意更好做了。

以前,她在權健公司大禮堂的正對面,經營一家賣火療毛巾、權健資料、天津麻花的店鋪,幾千人來權健開會時,一家人顧店都忙不過來。直到2018年12月27日,天津成立聯合調查組進駐權健展開核查,「火療一條街」的店鋪都被關了。

火療毛巾、權健文化衫砸在手裡,沒人要了,但因為權健一度停產配合調查,保健品供貨開始緊張。「那會兒大家都缺貨,別說會員折扣價,全價都搶不到。」思姐說。

身在豆張莊鎮(權健總部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優勢,讓她更容易接觸到貨源,自稱沒參與過權健「傳銷」的思姐,開始在朋友圈賣起了權健產品。一臺手機,上午接單,下午發貨,微信支付寶轉帳均可。為建立信任合作,賒點帳先拿產品試用都可以,房租錢也省了。

在她給南方周末記者發來的一份產品介紹及價格清單中,權健的百餘款產品被分為營養保健食品、養生調理品、本草女人香系列化妝品、家庭養生護理系列日用品等六類。她自稱「公司現在一直在生產產品,我代理公司發貨」,權健會員可以以標價的五折拿貨,滿500元包郵。

南方周末記者發現,權健總部周邊「火療一條街」的多家店主,均成了思姐的競爭對手。有些原本就做權健產品的經銷商繼續在朋友圈賣貨,甚至能給出三至四折的更大優惠。

他們在朋友圈裡展示的權健產品基本相同,包括146元一盒、聲稱能減肥並提高免疫力的麥芽精(麥香味固體飲料);聲稱能治燒傷燙傷、360元兩瓶的紫草體用精油;538元一盒、降「三高」的納豆壓片糖果;1068元一盒、抗腫瘤保肝解毒的靈芝孢子粉;還有宣稱能預防婦科疾病的負離子衛生巾等。

「如果不是原先覆蓋各地的經銷商供貨網絡有部分地區『斷線』,還輪不上我們來賣。」思姐說,她手上有幾個大客戶,訂單來自北京、廣州甚至新疆等全國多地,很多人長期使用或服用權健的產品,現在到處找貨源。

在權健的網絡會員系統被封、「會銷」被叫停後,傳統拉人頭、入會員、拿提成的傳銷模式有所收斂,權健瘋狂擴張的保健品「帝國」,正退回微商銷售模式。

產品來源成謎,虛假宣傳依舊

按照思姐的說法,權健產品的銷售一直沒停過,只不過不再讓經銷商來總部開會。2019年12月10日,在被問到去哪裡能買到權健產品時,權健總部的門衛也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原先找誰買的產品,還可以繼續去找自己的「上線」購買。

權健事發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13個部門集中開展了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的「百日行動」。在上海、山東等多省市,因業務與宣傳所指不符,火療店陸續被查封。「權健事件」聯合調查組經過初步核查,確認權健部分產品涉嫌誇大宣傳。但自始至終,市場監管部門鮮少宣布查封或停售權健相關產品。

「從來沒說權健產品有質量問題,各大區域經銷商都有存貨,不讓賣了那得糟蹋多少錢?」思姐說,權健出事前生產的產品,幾乎在一兩個月內就賣空了。

有媒體實地探訪發現,權健廠區曾在2019年5月悄然恢復生產,7月25日又再次停工。有權健工作人員接受採訪時表示,由於此前拖欠下遊經銷商產品,為履行合約供貨,確實曾恢復生產。

南方周末記者發現,目前微商在朋友圈兜售的、由權健生產的所謂「新日期」產品,大多產自上述時段。以南方周末記者看到的一盒麥芽精為例,產品生產日期顯示為2019年5月16日,保質期12個月。

「親愛的家人們,最後一批絕版紫草精油(權健產),抓緊時間訂購,數量有限。」微信名為「永恆奮鬥」的一位微商在朋友圈裡發文說。

按照微商的說法,這是權健保健品改頭換面的「過渡期」,已有不少產品陸續改換品牌包裝,不再出現權健字樣。包括全新升級的火龍液顯示為榮華康泰牌,權健牌牡蠣改為康納牌黑金牡蠣,本草清液也變成了安美丹清(烏梅佛手果味飲品),號稱「原配方、原效果」「原生產廠家現在自己生產銷售」等。

但這些產品是否與權健公司相關,新品牌與原產品效果相同的說法是否屬實,目前難以確認。

2019年12月19日,南方周末記者到豆張莊鎮人民政府、人民法庭,武清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打聽權健公司現狀,工作人員均表示不了解相關情況,也不知道企業是否仍在生產或運營。

武清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表示,不清楚權健是否還在生產,也不清楚微商推銷是否與權健有直接關聯。(南方周末記者 崔慧瑩/圖)

「權健事件」最能點燃公眾憤怒點的是虛假宣傳,在微商朋友圈,這一問題絲毫不減。權健負離子衛生巾,竟宣稱能治療男性的前列腺疾病,對女性更有「消滅厭氧菌」「活血化淤」「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南方周末記者查詢發現,這些產品普遍不具有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批准的保健食品「藍帽子」標誌,也就是說,微商在朋友圈宣稱的保健功效沒有任何依據。

央視主持人朱廣權曾在節目中對這些產品給出評價,「沒有最能吹,只有更能吹」。

但仍有不少消費者對權健產品的神奇功效趨之若鶩,殊不知自己花高價買來的,只是極普通的食物、飲料、糖果或日用品。

電商法出臺,微商依舊難監管

權健工廠員工楊元東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已經被公司通知「放假」近一年了,每月只有1400元基本工資。據他了解,權健的生產線目前仍處於停工狀態。「據說年底會給我們個說法,以後怎麼辦要等公司通知。」楊元東皺著眉說。

多個「權健傳銷手段揭秘群」的QQ群,天南地北的受害者家屬們日常討論的話題是「束昱輝什麼時候被宣判」。他們憤恨權健的傳銷荼毒,害得很多家庭妻離子散、負債纍纍,他們甚至將沉迷權健保健品的家人稱為「瘋狗」,認為只有打倒權健才能挽救家庭。(詳見南方周末2018年12月27日《千人維權,解救「瘋狗」:「權健不倒,家人不會回頭」》)

有網友評論,權健養活了多少人,靠的是破壞了多少家庭。2019年12月10日,「我們努力一時 她們幸福一生」的巨幅標語仍被掛在權健總部食堂的外立面上,不遠處名為「權健之家」的員工宿舍外牆上,「感恩權健 感恩束總」的紅旗也被雪花打溼。

「權健註定要倒的,再過半年可能就沒有權健產品在銷售了。」王楠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雖然生意受到很大影響,但手上仍有很多老客戶信任權健產品,到處找產品,行業沒有問題,他不收傳銷下線,但可以固定找他拿貨。

天津市武清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員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不清楚這些微商的推銷是否與權健有直接聯繫,「如果消費者發現有虛假宣傳或傳銷的情況,可向當地的市場監管部門進行舉報」。

很多微商在推銷保健食品甚至普通食品時,誇大其預防、治療疾病的效果,涉嫌虛假宣傳。根據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這些通過曾經遊走在「灰色地帶」的微商,如今也被納入了監管。

但相比公開張貼的廣告或線下集會交易活動,朋友圈廣告的隱蔽性,確實給市場監管部門的監管工作造成難度,更難查處。

(文中思姐、王楠均為化名)

南方周末記者 崔慧瑩 南方周末實習生 於北辰

相關焦點

  • 起底「秘方帝國」權健:保健食品當「抗癌藥」?
    而權健宣傳片所謂的治癒率數據讓上述業內資深人士瞠目結舌。  以「傳銷」模式招攬病人  權健集團發跡於天津武清區,交通便利,前面就是104國道。權健腫瘤醫院則坐落在不遠處的104國道旁,在權健集團總部所在的工業園區內有一條以「權健道」命名的馬路。  當地人經常看到一輛輛大巴車載著來自全國各地的乘客來到權健集團、權健腫瘤醫院。
  • 足療店老闆權健苦旅:妻子用權健毀容 疼得睡不著
    「我們小老百姓,你說怎麼能和權健鬥,我們肯定鬥不過,他們有的是律師團隊。」近日,權健「經銷商」王平(化名)向澎湃新聞記者講述了他加入權健後的種種遭遇,他說,如果不是權健的事鬧大,他可能也不會出來講他的經歷。  王平是湖南人,在北京經營著一家足療店。
  • 權健、蟻力神、腦白金……保健品江湖的沉浮錄
    這幾天,隨著權健集團和「抗癌神藥」登上風口浪尖,保健品行業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些年湧現出的3000多個保健品品牌,有的延續至今,有的匆匆退場。今年過節不收禮20多年前,在生意場上遭遇「滑鐵盧」的史玉柱,打算在保健品領域東山再起。不過那時的他恐怕也沒想到,「今年過節不收禮」會變成國民記憶的一部分。
  • 權健:讓人迷狂的「直銷」帝國
    憑藉天價鞋墊、負離子衛生巾起家的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權健集團),在全國七千餘家加盟火療店的掩護下,打造出一個年銷售額近200億的保健品帝國。「權健事件」很快引爆網絡,公眾掀起對權健集團崛起秘訣,以及直銷行業、保健品行業規範問題的大討論。
  • 年納稅21億的TST為何被指微商界的「權健」?
    從2016年遭輿論質疑再到如今致力於品牌建設的TST(庭秘密)究竟經歷了哪些呢?為什麼有人說TST(庭秘密)是微商界以及娛樂圈的「權健」呢?眾星捧月下的微商品牌根據TST官網介紹,該品牌由張庭丈夫林瑞陽創立於1996年。
  • 暗訪權健實體店:產品假裝下架
    自12月25日以來,一篇名為《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文章令權健公司陷入輿論漩渦。據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網站顯示,權健所謂的紫草體用精油,雖然有註冊備案為直銷產品,但其所屬產品類型卻是化妝品。也就是說權健方竟用一款掛著保健品的「羊頭」,實際上在銷售化妝品等相關產品,甚至把化妝品包裝成了抗癌神藥。今天(12月29日),《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暗訪了權健武漢實體門店,對這家「化妝品店」一探究竟。
  • 權健集團被調查→
    權健公司在12月26日凌晨發布《嚴正聲明》稱,丁香醫生「對權健進行誹謗中傷,嚴重侵犯權健合法權益,致使社會大眾對權健品牌造成曲解。」先吹牛,再找託一起忽悠人,最後把「神藥」賣出去,這種套路熟悉嗎?為何明知是假還勸不住?
  • 「權健案」 一審宣判給公眾一個交待,打擊騙人保健品沒有休止符
    1月8日,引起全社會關注的「權健案」 終於一審宣判,束昱輝等12人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且被處巨額罰金,給了公眾一個交待,也揭開了諸多謎團:束昱輝及權健的經營模式不是直銷,而是打著直銷幌子的傳銷;束昱輝不是什麼商業奇才,而是一個善於包裝形象、打制度擦邊球的騙子;權健旗下的很多「神藥」沒有特殊保健功能
  • 權健束昱輝服法 保健品傳銷亂象還需根治
    來源:經濟日報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法院1月8日對被告單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及被告人束昱輝等12人組織、領導傳銷活動一案依法公開宣判,認定權健公司及束昱輝等12人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依法判處權健公司罰金人民幣一億元,判處束昱輝有期徒刑
  • 權健「百萬銷售大軍」今在何處?
    在此期間,權健的掌門人束昱輝「進去了」;其旗下的足球俱樂部經歷更名、零元轉讓等風波之後,最終以公布解散告終……除了束昱輝、足球俱樂部,還有那麼一批人值得我們關注。他們,曾經是權健爭奪市場最輝煌的存在,就是號稱「銷售王牌軍」的權健百萬會員。
  • 權健神話:「傳銷聖地」背後的信徒們
    做的時候,還會讓顧客買其他保健品,也會遊說他們加入權健「一起幹」。   王坤明的母親患有慢性腎衰竭、尿毒症,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他聽人說權健產的麥芽糖可以調理身體,還是抗癌神藥,就讓母親服用,沒想到用了5天後,母親突然吃不下飯,被緊急送到當地醫院。
  • 權健商業版圖:1000元一盒的飲料和665家已註銷的養生館
    權健公司牽涉的訴訟有多少,結局如何?權健經歷了多少主管機關的約談和處罰?全國開了多少以「權健養生館」為名的店?本文一一梳理。   在網際網路上檢索權健公司的通稿,會發現如下描述:「束董收集對症於各類疑難雜症的中醫藥秘方已逾600副,全線產品均在此基礎上創新研發而成,權健已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准的民間秘方挖掘、整理、轉化推廣基地。」「為了弄清楚秘方的作用,束昱輝會在自己身上做實驗,嘗藥、試藥是家常便飯的事,自然,中毒也就在所難免。」
  • 權健案塵埃落定!諸多疑團被進一步解開
    天津市武清區人民法院對被告單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及被告人束昱輝等12人組織、領導傳銷活動一案依法公開宣判,認定權健公司及束昱輝等12人均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依法判處權健公司罰金人民幣1億元,判處束昱輝有期徒刑9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萬元。束昱輝當庭表示認罪服法。
  • 權健案塵埃落定!三大謎團終於解開
    1月8日,備受矚目的權健案塵埃落定。天津市武清區法院對被告單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及被告人束昱輝等12人組織、領導傳銷活動一案依法公開宣判,認定權健公司及束昱輝等12人均構成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依法判處權健公司罰金人民幣1億元,判處束昱輝有期徒刑九年,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萬元。束昱輝當庭表示認罪服法。
  • 揭秘權健無限極八大相同點:都愛買直升機 都致多人死亡
    公開資料顯示,1992年,李錦記重新設計了一套包裝標識系統,把招紙和標籤統一,從而給消費者耳目一新的感覺,便於識別。   更重要的是,擔任了20年董事局主席的李文中,不再滿足李錦記在香港彈丸之地的發展,決定北上,讓李錦記進入中國大陸。也正是在這一年的春天,鄧小平的南巡講話,大大加快了內地改革開放的步伐。
  • 「深揭權健」之二| 天津權健是如何撬動年產值逾百億的大市場
    2015年,中企天津記者曾對權健公司做過一次深度調查和探訪,在採訪過程中,記者遇到了質疑其為非法傳銷性質的公司的一位當事者。在2018年即將過去之時,再發此文,希望這則新聞背後的悲劇和無奈,會隨著這一年的漸行漸遠而不再出現。
  • 盤點2019 | 年度十大傳銷、造假案:崩塌的權健,假貨和「瘋狂的洗腦」
    成立於2016年的伊人時光 ,由傅某和彭某共同掌管,不同於一般的微商品牌動銷模式,伊人時光是以加盟實體祛斑店為基礎,以線下店打通線上業務,伊人時光的網站還可以打開,顯示有加盟店836家。截至到2018年案發,伊人時光業務遍布全國28個省,下線1萬餘人。
  • 關於權健:一個悲劇和四個問號
    12月26日凌晨,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官方微信和微博發布聲明,稱丁香醫生微信號發布的文章不實,指責其「利用從網際網路搜集的不實信息,對權健進行誹謗中傷,嚴重侵犯權健合法權益,致使社會大眾對權健品牌造成誤解。」要求丁香醫生撤稿道歉。對此,丁香醫生回覆:不會刪稿,對每一個字負責,歡迎來告。
  • 食品變神藥?監管部門對這說:不!
    本刊就直銷與傳銷的區別採訪了南華大學經濟管理與法學學院副教授歐陽愛輝,他分析現階段出現的很多傳銷形態難以簡單與直銷區分,例如涉嫌傳銷的權健,就並非簡單的洗腦牟利,而是一直很注重商品的包裝營銷策略,經過多年發展號稱打造了「保健百億帝國」,要簡單根據特徵將它和普通傳銷區分開來絕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