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黨有機會參加複試,但初試分數不高,有必要給導師發郵件嗎?」有人問。
擔心自己的考研初試分數比較低就不敢給導師發郵件?我覺得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考研過了複試線,我覺得考研黨完全可以給自己「心儀」的導師發郵件。能夠在考研初試當中順利通過的人,我覺得應該都是學習能力比較強悍的人。我有一個朋友,他是碩士生導師,他經常去參加考研初試的監考。據他介紹,他一般在每一次監考中,監考兩場之後發現考場當中總會有差不多20%的人選擇棄考。故此,如果你順利通過考研初試,那麼你至少比那20%的人要牛太多了。
我們知道,考研跟高考不太一樣,高考相當於「一考定乾坤」,而考研除了考研初試通過之後還要參加考研複試。只有通過了考研複試之後你才有機會順利成為一名高大上、偉光正的碩士研究生。所以考研和高考相比,更考驗考生的耐性和定力。
給導師發郵件一般在什麼情況下發呢?有些人選擇在考研複試通過之後才給導師發郵件。但是我覺得在考研初試通過之後才想起去發郵件感覺有點晚。那麼在考研初試之後你感覺十拿九穩之後聯繫自己看中的導師,這樣可以避免成為一些不負責任的導師的「失意門生」。
你聯繫導師,你有一定的概率被導師看中;你不聯繫導師,你被優秀的導師看中的可能性就等於0。這就好比一個想要中大獎的財迷每天都夢見自己買彩票中大獎,但是如果這個財迷連買彩票的2元都捨不得花的話,想要中大獎估計只能在夢中才能實現。同樣的道理,考研黨通過考研初試之後,也有機會複試的話,聯繫導師如同「花兩塊錢買彩票」,至少還是有一定的概率中大獎的。
就目前的情況,想要當面約見導師的可能性是比較小的,所以可以在別人引薦的情況下發郵件聯繫導師,或者用一些社交軟體來聯繫導師,這樣溝通的效果會更好一些。在有引薦之人的情況下,哪怕你剛剛夠參加複試的機會,都有一定的機率贏得導師的青睞。
給導師發郵件的時候,不要誇誇其談,而是要實事求是:自己獲得什麼獎項如實寫就可以了,不要把自己誇得天花亂墜。本科期間學分績點達到什麼程度,獲得哪些表彰,拿過哪些獎學金,是否獲得英語四六級證書,這些都是你的「加分項」。考研黨自己在郵件中所寫的擅長的內容,如果在你真正參加複試的時候全部「露餡」了,那麼不僅僅是尷尬那麼簡單,你還有很大的可能在複試中「折戟沉沙」。
總而言之,有機會參加複試的話,考研黨可以大膽給導師發郵件,主動出擊往往有出乎意料的效果,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