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和平之鴿飛舞在地球上空,正如陳世俊在《梅嶺三章》中就對戰爭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正所謂,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李白就曾經發出,乃知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這樣的感慨。世界人民真正期盼的是促進經濟發展,和平發展,共建美好和諧社會。
我們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和蘇聯就出現了冷戰的局面,當時整個世界都籠罩在美蘇冷戰的陰雲之下,美國、蘇聯在各個方面都要比一比,只要有一個地方比不過對方,另一方就會立刻準備打壓過去。當時美蘇不僅出現了軍備競賽,還出現了登月競賽,甚至還出現了挖穿地球競賽。
原來,蘇聯曾搞了一個所謂的科拉超深鑽孔的超大工程,足足挖到12262米,但是為何突然停止往下繼續挖了呢?蘇聯所謂的挖穿地球計劃,官方名稱叫做科拉超深鑽井技術,想要深挖到地球中心,研究不同的地質特徵。當年也是有不少科學家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他們以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心態,從1970年開始挖掘,一直到1989年。
科拉超聲鑽孔是蘇聯在1970年所開展的一項浩大的科研工程,這張工程開展的歷史背景就是當時的美蘇冷戰。這是冷戰中的一種較量,而作為美國對立面的蘇聯,召集了當時國內的最頂尖科研人員開展了這場宏大的工程,雖然我們被這個項目的宏偉神奇所折服,但在一開始,他僅僅是前蘇聯人鬥爭的產物。但是項目開展後,它也帶來了許多科研上的進步,這項工程剛宣布時,各國政治家都覺得這項鑽孔工程根本比不上美國當時的探月工程,特別是美國探月工程成功後,更是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
但隨著鑽孔井的不斷延伸,地殼深處越來越熱,眾人皆知,地球內部都是巖漿,而越往下就是離巖漿越近,所以在當時來說是一場艱難的探險。科拉超深鑽孔,在1983年的時候就向下探測了12000米,而在1983到1993年的十年間,卻只向下探測了262米,這就表明地下挖掘的難度成指數增長。
最終蘇聯下令不準再繼續挖下去了,並且蘇聯還表示以後也不會再次開展這項工程了。但直到停止鑽研的49年後,人們才知道當時蘇聯下令停止的真正原因,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由於1991年蘇聯的解體。
蘇聯解體之後,科研人員大量流失,技術難題遲遲無法攻克,由於地質結構的複雜,挖得越深,挖掘難度就越大。如果想要繼續往下挖角,就必須要有更加先進的技術,而在美蘇冷戰中敗落的蘇聯,已經無法完成這樣龐大的項目。
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經濟原因,因為資金的短缺而導致的,我們知道地下鑽孔它的造價和鑽孔深度的關係是呈正相關關係的。從地平面往下鑽100米和在地下1000米的地方鑽孔100米的造價差距非常大,前蘇聯已經鑽孔超過12220米,再想往下深入,就更是一個天文數字,而在前蘇聯當時的經濟狀況又不好,而挖空計劃也不能為蘇聯帶來什麼經濟收入,反而變成一個無底洞。
現在的科拉超深鑽孔遺址已經被廢棄了,最深的洞口也已經被封閉,一個浩大的工程變成了今天這樣,不禁讓人感嘆,挖穿地球這樣的事情居然真的被付諸實際,然而最後也只剩下了一地雞毛。
我們也要相信,最美好的事情不僅僅是抬頭看天上的月亮,我們站立的大地也是這樣一個美好的地方,地球並不是我們的出氣筒,如果不能保護好我們的地球,那麼我們的未來都將是空中樓閣。
參考文獻
《梅嶺三章》
《戰城南》
《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