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教育就是一場美好的遇見,學生遇見優秀的班主任就像是遇見一扇朝著春天開啟的門,推開它,滿是陽光和鮮花。
每年開學,初一新生都將穿上新的校服,走進新的教室,會遇見新的老師、新的同學,當然還有他們最美的期待——新班主任,那個陪學生攜手共進、揚鞭策馬的領路人。你心目中的優秀班主任具備什麼樣的特質?讓我們走進瀘州十五中學校,傾聽部分優秀班主任的治班經驗分享。
顏成玉:「既入我班,即為我孩」
顏成玉,瀘州市初中語文骨幹教師、江陽區首批領航班主任、江陽區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本屆畢業班年級組組長,擔任班主任28年。所帶班級多次被評為市區級優秀班集體,歷屆教師技能大賽均榮獲一等獎。所教學生多人次考取瀘州高中、天立高中、綿 陽中學、巴蜀中學等名校。「不管班裡的孩子多麼良莠不齊, 不管教育多麼艱難,既入我班,即為我孩。在搭乘同一輛車,同行的三年裡, 每一個孩子我都不會放棄,也不能放棄。雖然我不可能對每一個孩子的一生負責任,我一定對孩子初中這3年負責到底。我期望能夠用我的努力,在前行中不斷探索,盡力去引導我的每一個學生,無論在學業上還是在品德上都能向更理想的方向發展,哪怕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改變一點點,提高一點點,都是進步,都有成功。」顏老師說。 因為顏老師對學生時時傾灑愛的甘露,上一屆學生畢業給她深情留言:「顏老師,或許,曾經的我厭煩過您的嘮叨、埋怨過您的嚴厲。但是,我們知道,老師,您是循循善誘的父母,您是熱情睿智的長者,您是親密無間的朋友……有您的心血,才有了我們今天靚麗的風景!」既愛她,又怕她,這是班級同學們的普遍感受。
陳富慧:做一個幸福的、學生喜愛的老師
陳富慧,區級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15年。所教的學生梁姝欣獲當年中考全區第一,所教學生曾楚原現就讀於北京大學。 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好人,愛別人不愛的孩子才是教師的崇高境界!陳富慧老師一直用這句話提醒自己,在數學教育教學上,做到寬嚴有度,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夯實基礎,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生活上,親近孩子、鼓勵孩子,用欣賞美的眼光發現學生的亮點,用尋找美的執著來欣賞學生的成長。用愛教書,用心育人, 不忘初心,做一個幸福的、學生喜愛的老師是陳老師孜孜不倦的追求。 面對「學困生」,陳老師會對孩子的學習基礎、好習慣等給予肯定,增加其與班上同學的接觸機會,增強責任心,培養與其他同學和諧相處的說話和做事能力,與此同時,抓住機會在班上當眾表揚,樹立自信心,激發其積極向上的動力,另外,還會讓性格活潑的班幹部主動與其交朋友,經常利用課內課外及時對其良好表現予以表揚與鼓勵;同時也發揮家校共育的用作,與家長及時溝通,給予好的建議,共同促進孩子進步。在陳老師的關心下,不少「學困生」經過努力,學習成績大幅提 升,且多了很多陽光般的笑容。
黃平:用行動告訴家長:孩子不笨
黃平,江陽區優秀班主任、區初中英語骨幹教師;曾獲瀘州市青年教師 英語教案設計一等獎、江陽區英語青優課一等獎,擔任班主任工作27年。「身為人師,我們能做的就是去愛,愛班上的孩子,想方設法去鼓勵大家,去發現他們的優點,再一點一點地幫助學生努力地向前走!當有些家長失望地說孩子笨,我卻努力幫助孩子每天有進步,用行動告訴家長另一個事實:孩子不笨,一點也不笨!」有著豐富優秀班主任工作經驗的黃平老師的帶班經驗是寬嚴相濟。 黃老師說,每個班級裡成績優異、思想先進的學生,誰都喜歡。相對那些在學習、思想等方面差一點的學生,他們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這類孩子更容易受到家長的責罵。但黃老師與這些孩子特別「投緣」,更是做到「把特別的愛獻給特別的他們」,他對班上的每一個孩子平等相待,對每個學生首先肯定長處,把優點放大,不讓學困生有自卑心理。他用自己的愛心感動學生,感動學生的家庭,使班級裡學困生的人數越來越少。 黃平老師所教學生陳蒸於國防科大博士畢業。汪潯,獲當年中考瀘州市前幾名,後於復旦大學研究生畢 業。
林葉琴: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一切
林葉琴,瀘州市初中物理骨幹教師,撰寫的文章曾獲全國二等獎並被多家報刊雜誌轉載,擔任班主任工作27年,所帶班級多次被評市、區級優秀班集體,所教學生中有區中考第一名,市高考第一名。 在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中,她摸索出了適合學生的班級管理方法——嚴愛兼用,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及時調整愛與嚴的程度,順勢引導。她認為,作為一名班主任,除了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外,讓學生樹立積極陽光的心態,體會到做人的快樂和自信,也是老師的重要職責,應該注重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尊重每一位孩子,給他們關愛。 林葉琴老師每天中午都沒有離校,林老師規定班上每天中午1:30到2:00為午睡時間,讓學生放下手中的作業,放鬆休息,從而更好地投入到下午的學習中。為了讓學生休息安穩,怕學生著涼,林老師要求將教室內的窗簾拉下, 並各自帶一床小被子午休時蓋著。 在班級管理上,林老師側重讓學生自主管理,讓學生直接體驗比老師教更高效。學生在參與自主管理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樂觀自信,勇敢戰勝,也會對每一件事情反思,久而久之,學生綜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不僅成績優異,各方面都比較優秀。
彭小瓊:讓學生眼裡有光,心中有愛
彭小瓊,瀘州市優秀教師、瀘州市首屆初中英語骨幹教師,擔任班主任 20年。有著多年班主任經驗的彭小瓊老師治班有兩大法寶: 法寶一:「每年給學生定一個小目標。」讓班上孩子,不管起點怎樣,都看到希望,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用實際行動,描繪自己人生嶄新的畫卷。法寶二:及時解決問題。每隔兩周的班會,都會收集一次班級遇到的問題,讓孩子們匿名寫下班級上亟需解決的問題和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培養孩子們的班級管理意識。 彭老師還善於讓學生主動學習、深入思考、善於表達感恩。讓學生成為眼裡有光,心中有愛的人。她常常對學生說「:別人給你東西你要雙手接,你給別人東西,也要雙手遞。」在人生禮儀教育方面,彭老師這樣潤物無聲。 彭老師所教的2014屆畢業生蔣亞凇中考時名列全區前茅,現就讀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 「當孩子注意到別人在為自己付出的時候,他們就會懂得要報以同樣的回報,這樣才能更多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體會到人生的精彩。心中有愛,懂得感恩的學生,他的一生絕不會差。」彭老師說。
張勇:民主管理育得一樹花開
張勇,瀘州市初中數學骨幹教師、 江陽區骨幹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22 年。張勇老師說,「以教好書、育好人為天責,方能育得一樹花開。」 在班級管理中,文靜優雅的張勇老師善於構建共同參與民主管理的特色模式,提倡以老師為顧問參謀,以學生幹部為核心進行決策,以小組自治的形式,以全體學生參與管理的思想 進行學生自我管理.這樣,喚起學生的 責任感、使命感,這樣,孩子越來越關心集體、關心他人、關心自己,促進了學生獨創性的發展,班集體才能成為學生自我教育、自我鍛鍊、嘗試成功的精神樂園。 上一屆的一個學生,入學成績不好,家長都想放棄了,認為孩子普通高中都考不上,但張勇老師經常與這位學生溝通交流,課上、課後發現他的優點及時表揚鼓勵,逐漸建立了他的信心,和這個學生之間建立的相互信任,讓這個孩子度過難關,初中畢業順利升入瀘州老窖天府中學。進入高中,孩子與張勇老師依然保持信息溝通, 時常交流思想不斷進步。(川江都市報 馬群 吳迪 蘭平)
來源:鳳凰網--瀘州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