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畫牡丹:國畫牡丹技法秘籍,值得收藏細細品味

2020-12-13 騰訊網

花頭是主體,猶如美人臉。花冠既碩大,花型嬌且豔。

瓣萼雄雌蕊,組成整花冠。三類十大型,註解詳細看。

畫花並不難,難在寫形關。總體圓帶方,花頭忌畫圓。

玲瓏俏麗美,缺口留四邊。誇張和變形,失體辨別難。

花瓣有規律,寫生多察看。中瓣小而密,外瓣大而散。

牡丹品種多,區別在花瓣。園形、缺齒形,扇形、荷花瓣。

整個花頭看,有聚也有散。再從情態看,笑嬌醉羞謙。

花瓣隆起者,行話叫起樓。平整勻稱者,花農稱平頭。

晴雨風露晨,姿態千百變。寫實經提煉,作品扣心弦。

色分紅粉白,黃綠墨紫藍。瓣根或邊緣,有深也有淺。

嬌容三變奇,二喬、一捻綠。聞香白紫黃,香味有濃淡。

色用複合色,色階自明顯。調揉勿太均,重描如髒臉。

提筆怎下筆?各人隨習慣。色冠先畫心,墨冠先畫沿。

側瓣留飛白,缺口濃淡點。花冠畫成後,花心濃色染。

花瓣待半乾,花層快提點。待花涼幹後,再將雌蕊添。

雌蕊如石榴,包袱四瓣蒜。石綠或石青,小白雲濃點。

雄蕊頭如米,蕊絲像棉線。濃白抽蕊絲,雄頭白黃點。

雄蕊聚圓圈,錯落有聚散。三點畫一組,顧盼不零亂。

繪製大幅畫,色單不耐看。總體求和諧,它色勿過繁。

紅花勿靠紫,紫怕黃貼邊。黃綠近不妨,黑白衝忌犯。

註解:

「花頭是主體,猶如美人臉。花冠既碩大,花型嬌且豔。瓣萼雄雌蕊,組成整花冠。三類十大型,註解詳細看。」牡丹花冠碩大,花型嬌嬈富麗,色澤鮮豔,姿態雍容華貴,給人以美的享受。牡丹不論野生或是人工培植,花頭均由花瓣、大萼、復萼、雄蕊、雌蕊、花梗組成。分為三類、九色系、十型:

三類即單瓣類,復瓣類,重臺類。1型為單瓣類,適宜畫清供及大幅作品花叢的點綴。2~8類屬復瓣型。9~10類為重臺類,適宜常畫題材。

九色係指分:黃色系, 紫色系,紅色系,粉色系,綠色系,藍色系,黑色系,白色系

複色系:文中未列花名,只列特點,即一花兩色,或一個花期內顏色多種變化。

十型分為:

單瓣型:花瓣1~3輪,寬大,雄雌蕊正常。如「小雪蓮」、「杜娟紅」、「黃花魁」、「潑墨紫」、「春曉」、「鳳丹」、「盤中取果」以及「矮牡丹」等所有野生品種;

荷花型:花瓣4~5輪,寬大一致,開放時形似荷花。如「紅雲飛片」、「似荷蓮」、「硃砂壘」。

託桂型:外瓣明顯,寬大且平展;雄蕊瓣化,自外向內變細而稍隆起,呈半球型。如「大胡紅」、「魯粉」、「藍田玉」。畫此型花可改變雄蕊形狀。

金環型:外瓣突出且寬大,中瓣狹長豎直,呈金環型,像英國女王禮帽。如「硃砂紅」、「姚黃」、「首案紅」。

菊花型:花瓣多輪,自外向內層排列逐漸變小,如「彩雲」、「洛陽紅」、「菱花曉翠」。

薔薇型:花瓣自然增多,自外向內顯著逐漸變小,少部分雄蕊瓣化,似狹長細碎花瓣。雌蕊稍瓣化或正常。如「紫金盤」、「露珠粉」、「大棕紫」。

皇冠型:外瓣突出,中瓣越離花心越寬大,形如皇冠。如「大胡紅」、「煙絨紫」、「趙粉」。

繡球型:雄蕊完全瓣化,排列緊湊,呈球型。如「赤龍換彩」、「銀粉金鱗」、「勝丹爐」。

臺閣型:5~8型統稱臺閣型,按重臺類型又分為千層臺閣型和樓子臺閣型。為方便牡丹品種鑑別。由闊平、小折皺兩種花瓣重疊而成。分為「菊花疊」、「薔薇疊」、「皇冠疊」、「繡球疊」。最典型的如「火鍊金丹」、「崑山仿光」、「大魏紫」、「紫重樓」。

「畫花並不難,難在寫形關。總體圓帶方,花頭忌畫圓。玲瓏俏麗美,缺口留四邊。誇張和變形,失體辨識難。」初畫花頭時易畫成圓形,顯得呆板不靈活。應略呈不等邊梯形或五邊形,花形圓中帶方,外圍敢留缺口,方顯俏麗。不可一味求真實,要有取捨。允許誇張和變形,但不能失體,叫人無法辨認。常見牡丹花頭大致有以下幾種類型:正面呈圓形,正側呈橢圓,缺口有圓形、月芽形、梯形,也有大圓帶小圓,翅角,多角等。

「花瓣有規律,寫生多察看。中瓣小而密,外瓣大而散。牡丹品種多,區別在花瓣。園形、缺齒形,扇形、荷花瓣。」花頭一般生長規律是中間花瓣細小折皺多。因品種不同,花瓣形狀有圓形、扇形、缺齒形、荷瓣形。寫意牡丹不是標本畫,應歸納提煉出不同部位花瓣的畫法:上下外沿大花瓣、平展、鬆散,用筆橫臥橫推可增大面積。直立花瓣和人的視線方向一致,因透視關係變化,呈魚鱗狀排列,窄、扁短,出現在花腹,決定花頭球體的厚度,行筆要虛,留飛白。側面摺疊瓣在花的兩側出現,影響花頭的縱深和層次。縫隙平展瓣是兩瓣之間擠壓而展平了的側面花瓣,透視為一條線或一個點,可豐富畫面。拖泥帶水瓣是在花頭的亮部或暗部幾瓣排在一起色階不明顯,不要單瓣畫,而應幾瓣聯合起來畫,用筆橫掃豎戳,虛實含混,豐富變化。襯託及違拗瓣,襯託瓣是說為表現花頭的多層次關係,可採取「黑託白,白託黑」方法。需在深色區裡再用更深色提點,託出幾瓣,增加層次。在花頭的亮部或邊緣空白處增加幾片較重的瓣,增強縱向變化。違拗瓣是說在幾片排列很順的瓣間提點出一兩片反方向瓣,在對立中求統一。總之,小瓣、立瓣、大瓣間形成兩實夾一虛的效果。無論工筆或寫意,花瓣應有變化,不能千篇一律。

「整個花頭看,有聚也有散。再從情態看,笑嬌醉羞謙。花瓣隆起者,行話叫起樓。平整勻稱者,花農稱平頭。晴雨風露晨,姿態千百變。寫實經提煉,作品扣心弦。」半放及全放花朵,除單瓣花外,通常是內聚外散,從花的情態看,有似笑的,有似嬌的,有似醉的,有似羞怯的,有似謙恭的。花瓣隆起者叫「起樓」,花瓣平整勻稱者叫「平頭」。氣候不同花瓣形態也不同,晴花昂頭迎日,葉四面分披,莖梗挺勁。雨花頭斜下垂,葉如沐浴。風花方向要統一,花葉有起伏變化,花葉微風時飄動,大風時偏倒。露花的花瓣浸潤合抿,葉片溼潤如醉。晨花陽光未照時花瓣收縮,新葉筋胳凹曲。初學練筆應先從摘枝牡丹開始,從水墨入手。熟練後再畫色牡丹,多提煉取捨,作品自然生動。

「色分紅粉白,黃綠墨紫藍。瓣根或邊緣,有深也有淺。嬌容三變奇,二喬一捻綠。聞香白紫黃,香味有濃淡。」牡丹以八大色系著稱。如紅色的「國紅」、「國旗紅」、「王紅」、 「洛陽紅」、「美人紅」、「醉關公」等;粉色的「趙粉」、「」粉面桃花「洛陽錦」、「似荷」等;白色的「夜光白」、「玉潤白」、「白鶴頂」、「玉美人」等;黃色的「姚黃」、 「金晃」、「黃花魁」、「雲南黃牡丹」、「大花黃牡丹」等。綠色的「豆綠」、「翠幕」、「金絲貫頂」、「綠點相思」等;墨紫色的「種生黑」、「烏金躍輝」、「黑花魁」、「黑海含金」、「貫世墨玉」等;紫色的「大魏紫」、「首案紅」、「紫起樓」、「紫雁披霜」、「茄皮紫」、「煙絨紫」等;藍色的「藍田玉」、「藍寶石」、「盛藍丹」、「藍田飄香」、「茄藍丹紗」等;奇特花色品種有「二喬」、「嬌容三變」「青龍臥墨池」、「金帳芙蓉」、「一捻綠」等;丹葉異花有「荷包牡丹」。嫁接牡丹「十樣錦」。牡丹從香型上分,一般白色濃香,紫色烈香,黃色清香,故黃牡丹如「皇冠」及野生黃牡丹最為珍貴。

「色用複合色,色階自明顯。調揉勿太均,重筆如髒臉。」單一色很難畫成花頭,即是水墨畫,也因濃淡乾濕而顯出黑白灰的多種色調。如:粉花頭是筆腹調鋅白或鈦白,筆尖蘸曙紅畫瓣,用白+曙紅+花青提醒;粉紅花頭調白蘸曙紅畫瓣,白+曙紅+花青提醒;白花頭因明度高比較難畫,主要問題是拉不開層次。有三種畫法:前兩種筆腹均調白粉筆尖蘸色畫法。其一是蘸石綠+淡墨,其二是蘸灰綠,灰綠=藤黃+墨+白。第三種是調淡綠(藤黃+花青)用大筆觸畫出花辨大輪廓,辨與辨間留空隙,再用乾淨筆蘸水調白色罩染;黃花頭也有兩種畫法,黃色單瓣花頭用色:白+黃畫淺瓣,深瓣筆腹白粉調藤黃加朱磦,蘸赭石點畫,用餘色蘸赭石+少許墨點塞瓣根及交接處,經洗筆後草綠或石綠調赭石點花心,雄蕊絲白色+石綠抽出,蕊頭用石青或胭脂。冠型黃花頭畫法:花心調白蘸黃,稍調和,放射性用筆,向上點畫蘸桔黃(藤黃+朱磦),向下點畫蘸綠色,形成明暗交接線。大瓣調淡白+藤黃,蘸綠色畫出全部輪廓。蘸桔黃點塞上部和花瓣暗部,桔黃勿過頭,過頭則焦;綠花頭畫法,一般為豆綠或乳黃透綠色。關鍵是點心和留白。豆綠先調基本色(石綠+少許胭脂),按常規畫法用筆,瓣根紫褐色。乳黃透綠色調法是白黃+石綠+胭脂,花心淡石青+墨;大紅花頭調大紅蘸胭脂,餘色稍加墨提醒,注意的是所加墨要經研磨,去膠性才避免浮髒。大紅色鮮豔突出,又起警告作用,如太孤立時,可用較重或淡的花苞、花芽相呼應,將紅色洩一下;朱紅花頭(也稱銀硃牡丹)筆腹調朱磦,筆尖蘸曙紅,正前中側色淡,以朱磦為主,中層後層色濃多調曙紅。以胭脂點塞明暗結構;深紅花頭筆調曙紅,筆尖蘸胭脂畫瓣,胭脂蘸墨加強暗部。藍花頭調白粉少許蘸花青畫淡瓣,調揉深藍畫濃瓣。亦可用濃淡花青畫藍牡丹;紫紅花頭調胭脂蘸花青稍加揉合即可落筆;紫牡丹用國畫色紫色與白粉調合畫出。用餘色蘸墨提醒。畫花頭容易出現「灰」與「髒」的問題。我總結原因主要是由過份殷勤和懶墮造成的。不調和複色太生,複色調揉太均勻就顯灰。畫花瓣要顯溼潤,色調好後應一筆成形,色彩太漿或在原瓣上復筆就顯髒。還有一個因素是用了宿墨及板結色。克服辦法是新磨墨,調新色,少調揉,掌握水份。

「提筆怎下筆?各人隨習慣。色冠先畫心,墨冠先畫沿。側瓣留飛白,缺口濃淡點。花冠畫成後,花心濃色染。」這八句是講畫花頭的用筆、著色順序、明暗關係及花型處理。畫花頭既可由內向外畫,也可由外向內畫。通常色牡丹是先畫中心的濃花瓣,再畫四圍的淺花瓣。這樣色階由深到淺容易掌握。水墨牡丹因只有黑白灰三種大色調,應先畫外圍,使水與色在紙上得到充分暈化,待水分稍幹再畫中心,方能顯出層次。正立和側立花瓣因窄小狹長,又是濃淡花瓣間的過度,用側筆掃畫留出飛白,瓣與瓣之間不要靠得太緊。缺口是指瓣與瓣之間的V型大缺口及花瓣邊緣的M型小折裂口。花頭畫得過圓是大缺口留空太少太小,塞的滿滿實實,圓滿圓滿,太滿即圓。克服辦法是在花頭的上下左右至少留出大小不等的三至四個大缺口。單瓣邊緣的折裂口乘瓣色未乾時用濃色點出,翻卷的邊緣折裂口用淡色提醒。花心因凹進及花瓣的遮擋,顏色較暗,應以濃色點染,同時為襯託花蕊打下基礎。

「花瓣待半乾,花層快提點。待花涼幹後,再將雌蕊添。雌蕊如石榴,包袱四瓣蒜。石綠或石青,小白雲濃點。雄蕊頭如米,蕊絲似棉線。濃白抽蕊絲,雄頭白黃點。雄蕊聚圓圈,錯落有聚散。三點畫一組,顧盼不零亂。」這十六句主要講如何畫花蕊。花蕊猶如美人眼目,畫好傳神,畫賴添醜。時機的掌握,花瓣未乾提點花心後即畫蕊絲,瓣幹透後再畫雌蕊、蕊頭。雌蕊形狀有的像石榴,有的像小包袱,有的像圓桃,有的像四瓣蒜,呈「十」字型排列。根據需要用純石綠、石青、頭青、二青,這幾種色均為礦物質顏料,遮蓋性強。也可在以上各單色中添白粉。冷色花如藍、深紫花可用桔紅、胭脂+藤黃點雌蕊,這樣增強色階對比。畫雌蕊可視構圖而定,如花瓣將花心遮擋,就不畫雌蕊。畫蕊用色要濃,用小白雲點染。抽蕊絲多用白色,根據要點染蕊頭顏色,也可用淺綠、淺藍勾絲,疏密相間,齊中不齊。蕊頭也叫花葯,米粒狀。有黃、石青、胭脂等色。通常紅、深紅、綠、藍、紫花頭用藤黃+白點蕊頭,白、黃、花頭用石青或胭脂點蕊頭。畫雄蕊有寫實與變形兩種方法。寫實方法是雄蕊圍繞雌蕊成組參差排列。變形畫法是蕊頭在花心瓣間伸出,或谷穗形、或金針姑形、或黃豆芽形、或角杈形點出。有聚散,勿雜亂。

「繪製大幅畫,色單不耐看。總體求和諧,它色勿過繁。」畫大幅牡丹,可成組成群安排花枝,單一色彩表現單調,應有深淺不同的二、三種顏色調濟畫面,從色彩上多用相近色,少用補色,忌色彩斑瀾,以求和諧。

「紅花勿靠紫,紫怕黃貼邊。黃綠近不妨,黑白衝忌犯。」補色花頭畫在一起犯忌,感觀扎眼、俗氣、煩燥。主要避免紅色與紫色、藍色與橙色、大紅與大綠這三對補色緊貼和靠近。如同一畫面出現以上成對的補色,就要用中間色(淡葉子)勸架,把它們分開。另一方法是在葉子中添墨,因為黑色明度最低。或添石綠,該色泛白,白色明度較高。黑白二色均屬中性色,能起調和作用。黃與綠靠近不妨,二者有黃色成分過渡。紫與白、紫與黃在一起最鮮亮,明度對比強烈。如粉紅花頭用深綠葉子襯託。深紅花頭高出葉叢。以上所講只是常識,並非絕對,還可汲取繪畫大師高超的色彩處理手法。

牡丹屬灌木,叢生無主幹。老乾接小幹,小幹生嫩幹。

嫩幹出葉柄,花頭長柄端。老乾生荒枝,多畫蛇足添。

老乾有特點,皮粗皺澀幹。蒼虯蟠屈美,最忌平腫軟。

雙勾靠皴擦,沒骨加苔點。赭墨或純墨,水少筆要幹。

枝幹有主輔,主濃輔稍淡。交叉與重疊,病筆應避免。

單株巧分杈,避讓顯四面。兩株有曲直,對比才美觀。

三株忌平均,疏密調空間。多株求平衡,起伏有聚散。

枝幹讓花葉,主賓莫倒顛。畫完有不足,整理再完善。

「牡丹屬灌木,叢生無主幹。老乾接小幹,小幹生嫩幹。嫩幹出葉柄,花頭長柄端。老乾生荒枝,多畫蛇足添。」牡丹屬木本灌木,叢生,無主幹。因品種不同,其株形和分枝方式差異較大。有直立型(如洛陽紅、桃李爭豔等),直立向上,節間長,長勢旺;開展型(如一品朱衣、趙粉等),枝條開張,株形低矮;半開展型介於上述兩型之間(如脂紅、藍田玉等),有單枝型和叢枝型;單枝型(如姚黃、粉二喬等),當年新生芽少且新枝長,翌年抽發成枝,株高枝條稀疏;叢枝型(如葛巾紫、瑛珞寶珠等),當年新枝節間短,新生芽多且發力強,本年就可形成叢生狀短枝,枝矮且密。不論哪種分枝方式,其生長的基本規律是根接老乾,老乾連小幹,小幹生嫩枝,嫩枝生莖,莖生葉柄,葉柄生花。一幹可多枝,一枝一莖,一莖一花多葉。有時也見根部及老幹部位生出荒枝,畫大幅群花,添一兩枝荒枝可活躍畫面,起破線作用,但不宜多。

「老乾有特點,皮粗皺澀幹。蒼虯蟠屈美,最忌平腫軟。雙勾靠皴擦,沒骨加苔點。赭墨或純墨,水少筆要幹。」老乾赫褐色,脫皮如索,有節疤,幹的下部往往因皮脫盡略顯光滑。形成蒼虯蟠屈、奇崛剛鍵的線條美,應畫出粗糙老辣姿態。根部具有「弓」字型彎曲,這是牡丹根幹的特點。通俗講就是左右相互挫曲,近似畸形竹子的形態,幾經曲折以後很快就挺撥而出。用大蘭竹或四號宋筆,也可用羊毫、紫毫,應隨個人習慣和條件。畫幹可用赭石蘸墨或淡墨蘸濃墨。墨色宜幹宜焦,水不要過飽,否則跑水墨,顯得平光無力,臃腫軟弱。畫幹有沒骨法和雙勾法兩種畫法。寫意畫幹多用沒骨法,筆調滿赭石,劑掉餘色,筆兩側蘸墨,提按頓挫,有疾有徐,疾出飛白,徐能積墨,立體自現。加苔點以示脫皮或苔鮮。小寫意也可用雙勾畫,用筆隨意乾裂。工筆或工兼寫多用雙勾法。雙勾法有兩種畫法:一是乾枯筆勾輪廓,靠皴擦顯示明暗再塗淡墨或赭墨。二是用淺色以沒骨法畫老乾,再用濃墨在兩邊勾外沿。

「枝幹有主輔,主濃輔稍淡。交叉與重疊,病筆應避免。」畫牡丹無主幹,粗細上下略同,枝幹有主枝、輔枝區分。一般主枝靠前,色濃。輔枝靠後或孤立,色淡。如需枝幹交叉或重疊時,一是要注意避讓,一般是後枝避前枝,採用斷筆法,筆斷意連。二是主輔有機搭配,如人字相輔,並立相輔,交叉相輔,豎直彎曲相輔,倒伏矗立相輔,花枝相互獨立又相呼應等。三是避免平行線、十字交叉、丁字生枝,三股叉、鼓架交叉等病筆。

「單株巧分杈,避讓顯四面。兩株有曲直,對比才美觀。三株忌平均,疏密調空間。多株求平衡,起伏有聚散。」畫單株因無其它幹擾,為使株形美觀經看,需精心安排分叉變化,分枝應有避讓、藏露、隱現,能簡略看出前後左右分枝長勢。畫兩株時應有曲直、濃淡、粗細、疏密對比。三株要在空間佔位上布局。一般是孤一併二(即一株前一株後,一株孤立),有高中低差異。三株以上為多株,可採取山水畫樹「孤一併二、攢三聚五」的方法,也可分組分叢安排畫面,還可在大起大落中求平衡。將以上歸納為記憶口訣「一根自身曲直,兩根對比曲直,三根以細插粗,多根疏密處理。」

附註:牡丹的枝幹,要有穿插、疏密、粗細、濃淡,幹要毛不能滑。要中、側鋒用筆,筆肚含墨或者蘸調的色要適度。筆在運行中要有提按、頓挫,畫出彎曲、轉折、蒼勁、粗壯的形態。並用濃墨點出大小不同、距離不等的疤節,似有韻律感。老乾用赭墨或純墨,嫩葉用黃加綠蘸胭脂。畫時可勾、擦、染等技法並用。枝幹要交叉,濃淡粗細相間。

「枝幹讓花葉,主賓莫倒顛。畫完有不足,整理再完善。」一幅牡丹主角是花,葉為陪襯,枝幹起支撐穩定畫面作用。整幅初步畫完後細心檢查,發現不足,再整理完善。如添枝添葉,增加畫面縱深。補苔點、春草、蘭花、水仙等,活躍畫面。以石頭為背景,應造型簡約色彩稍弱。按主題添畫蜂、蝶、蟲、鳥之一種,孔雀、錦雞、家雞、和平鴿、帶綬、白頭翁均適合牡丹配景。最後題款用印。

提筆畫牡丹,過好三道關。筆活色要豔,處處顯靈感。

畫花打基礎,花苞首當先。筆墨色熟練,方過畫花關。

苞小別小看,朝向多勤練。苞比花難畫,體小氣不凡。

苞是花未來,形態多變幻。花莖微帶紅,梗長向上攀。

花蕾要宜人,調粉分濃淡。筆尖蘸深色,瓣層靠提點。

花萼託花苞,汁綠蘸紅胭。大萼三片整,復萼五六片。

白雲蘸清水,再蘸石綠色,筆尖蘸胭脂,藏鋒畫桃點。

桃側添兩筆,三片象託盤。石綠蘸胭脂,再把復萼添。

左右及前後,飄帶向心旋。葉筋蘸胭脂,復萼筋胳現。

花蕾大中小,形狀不一般。宜昂首挺撥,勿下垂鬆散。

小苞如棉桃,綠萼包裹嚴。大萼復萼尖,應調胭脂染。

中苞初張口,破萼微露瓣。花瓣色應淡,分出內外瓣。

大苞已抽瓣,形狀象展拳。深色提花心,再把雄蕊點。

註解:

「提筆畫牡丹,過好三道關。筆活色要豔,處處顯靈感。畫花打基礎,花苞首當先。筆墨色熟練,方過畫花關。苞小別小看,朝向多勤練。苞比花難畫,體小氣不凡。」花蕾是花朵的繼續和未來,花蕾的用筆、調色、朝向、構圖掌握好了,就為畫花朵打下了基礎。重點在花蕾結構和畫活花瓣上下功夫。花蕾的朝向視整幅作品和構圖而定,但初學習時對朝上、朝左、朝右的不同方向及體積的大中小均要多練習,特別是花瓣,要用筆大膽,落筆成形。最忌描抹,顯髒露濁。

「苞是花未來,形態多變幻。花莖微帶紅,梗長向上攀。花蕾要宜人,調粉分濃淡。筆尖蘸深色,瓣層靠提點。」花蕾如何宜人?要畫出花蕾的蓬勃向上和勃勃生機,體現出花蕾圓球形的體積感。應注意外形的緊湊,由外向花心凝聚,在點初綻花蕾花瓣時,用色宜淡。畫抽出多瓣花蕾時,靠前花瓣色淡,中間和外面點色宜濃。筆尖蘸深色,是說要區分花苞的中心和外圍,要根據不同顏色的花苞,蘸不同的深色。如粉紅花蕾蘸胭脂色,朱紅色花蕾胭脂色摻少許墨,深紅花蕾調胭脂摻較多墨色。黃色花蕾以褚石或褐色提醒,粉紫或藍紫用深紫色提醒,即紅+花青+墨。綠花蕾用紫褐提醒(即紅+石綠+褐+墨)。

「花萼託花苞,汁綠蘸紅胭。大萼三片整,復萼五六片。」花蕾不論大小,均由大萼三片和復萼(又稱小花萼)五、六片組成。大萼如尖嘴桃形,復萼呈披針形或勺形,皆與大萼相背而出,即大萼由蕾底部向上包裹,復萼由底部向外伸展,俯看呈六角形,側看由於透視的關係,只能看見三四片。復萼又稱飄帶,畫時直中帶曲,有舞動感。

「白雲蘸清水,再蘸石綠色,筆尖蘸胭脂,藏鋒畫桃點。」大萼的畫法:不論全包或是半包花蕾,側看均為三片,中間一片大,兩邊較小。大萼的用色,用中白雲筆先蘸少許清水,再蘸草綠或石綠,在調色盤內稍加揉合,不可調太均,太均顯髒發灰。再用筆尖蘸胭脂少許,筆尖朝上,藏鋒點出一大桃形點,接著在大圓桃形兩邊點出大小兩筆,如平視或仰視花蕾,三片呈「品」字形,如俯視花蕾呈倒「品」字形。三筆相接不要太緊太密,適當留白。

「桃側添兩筆,三片象託盤。石綠蘸胭脂,再把復萼添。」復萼畫法:畫完大萼後,為克服顏色的髒濁,需洗一次筆,重調草綠或石綠再蘸少許胭脂,由外向花蕾底部,畫出復萼。披針形復萼如不同方向的弧形,勺形復萼外尖如勺頭,狀如飄帶。

「左右及前後,飄帶向心旋。葉筋蘸胭脂,復萼筋胳現。」分左右前後畫出復萼。花蕾頭朝前,復萼片數多些,可畫出五、六片。花蕾頭朝上,復萼片少些,可畫三四片。待稍幹,再用小葉筋或中葉筋筆蘸胭脂,蘸濃墨也可,勾出復萼筋胳。注意:畫筋胳時復萼色不要幹透,幹透兩種色不相融,形成死色。新疆氣候乾燥,萬一畫出的復萼已經幹透了如何補救?只需用清水將復萼打溼,側看紙上水份已不發亮,即著手畫筋胳。

「花蕾大中小,形狀不一般。宜昂首挺撥,勿下垂鬆散。」牡丹花期僅十五天左右,分為結小花蕾、含苞待放、含苞初開、展拳半開四個階段,有小、中、大之分。民諺講:「牡丹捨命不舍花」、「牡丹不凍花不開」、 「牡丹給人一尺,自留三寸」,這些特點使人們對牡丹賦於了人格化的美德,受到世人喜愛。了解以上常識,對人們寫出牡丹的神韻大有益處。從牡丹結蕾到開花,即將根部養分全部耗在花朵上,又因花蕾重量輕,花蕾一般均昂頭向上,挺撥俊秀,故畫花蕾忌下垂倒伏或鬆散無力。花梗一尺多長,花謝後,花梗便逐漸枯萎,花梗以下的當年枝條只能生長二、三寸。栽培過牡丹的人都知道,牡丹如不經過冬季四十天以上的低溫(零下二至十攝氏度)冷凍過程,就不會發芽開花。

「小苞如棉桃,綠萼包裹嚴。大萼復萼尖,應調胭脂染。」小花蕾形似棉桃,大萼象三塊包袱皮將花蕾全包裹。用中白雲筆,大萼及復萼的萼尖應在調完草綠或石綠後蘸胭脂點。

「中苞初張口,破萼微露瓣。花瓣色應淡,分出內外瓣。」初開或含苞待放的花蕾畫法與小花蕾相同,只不過大萼由包裹狀到張裂,復萼由捲曲到展開有些許變化。初開花蕾只見花瓣不見花心,故花瓣色要淡。花瓣與大萼間適當留白。

「大苞已抽瓣,形狀象展拳。深色提花心,再把雄蕊點。」半開花蕾正視象人手由拳變掌,側看似扇形,由於花瓣抽出多少不同,露出大萼、復萼面積及花心大小也不同。如大萼半隱或全隱,復萼為區分花心與四周花瓣,需用深色提醒,用色見註解。對抽瓣多的花,應在花瓣中間點雄蕊,成簇點,勿平均。

牡丹花中仙,梗長綠葉繁。三杈分九頂,無花也美觀。

花莖美人軀,花葉美人衫。葉柄美人肢,花頭美人臉。

綠葉扶紅花,畫葉比花難。用筆及用墨,造型布塊面。

生葉有先後,形狀有瘦圓。老嫩枯濃淡,透視窮變幻。

三筆成一葉,頂長帶兩肩。透視有遮掩,九頂現七片。

花葉分老嫩,筆墨色互兼。嫩葉紅鮮卷,老葉深散展。

由淺入深學,從簡到繁練。變化尋規律,成塊布畫面。

葉分大中小,體現節奏感。整散處理好,虛實託冷暖。

淺花葉全圍,半圍襯明暗。陰晴風雨露,葉有動向感。

晴葉頂朝天,風葉柄側彎。陰雨葉下垂,葉隨花向轉。

葉片透神採,勾筋是關鍵。勾筋莫太實,取捨求簡練。

骨法巧用筆,筆鋒中側點。勿受原形限,應視畫面變。

既分主副筋,又分正側反。既可勾葉筋,也可留素麵。

花芽似紅桃,花謝芽褐幹。葉芽瘦長穗,嫩紅胭脂點。

花莖與葉柄,連接葉與杆。宜用大蘭竹,含水勿過滿。

嫩綠蘸胭脂,順逆均提按。運筆有藏露,行筆要自然。

註解:

「牡丹花中仙,梗長綠葉繁。三杈分九頂,無花也美觀。」葉呈羽狀,一批葉九片單葉,稱「一柄九葉,三杈九頂」,靠近花頭部位一葉三柄。葉梗(柄)長尺許,狀作十字形。因色的深淺、品種不同,而有深綠、嫩綠、黃綠不等。新芽黃綠中帶胭脂。新葉綠中帶紫,葉的正面色濃反面色淡。主葉筋多重色,有深綠或紫紅色。畫葉子宜用大羊毫、大白雲、提鬥等。可用純墨畫,也可用花青蘸墨畫。老葉以深綠蘸赭加墨,嫩葉以嫩綠加胭脂。葉無重筆,落筆要慎重。

「花莖美人軀,花葉美人衫。葉柄美人肢,花頭美人臉。綠葉扶紅花,畫葉比花難。用筆及用墨,造型布塊面。生葉有先後,形狀有瘦圓。老嫩枯濃淡,透視窮變幻。」畫花容易畫葉難」,因為花頭的花瓣集中而完整,葉子則數量多而分散、瑣碎、葉柄擺動變化無常。歸納起來難在四個方面。一是用筆難,畫葉突出「寫」字,提按頓挫應一筆完成。「花可復加,葉無復筆」,因生宣用筆先後暈化有層次,經塗改後葉面斑剝髒汙,要達到一筆成形的功力,就有一個反覆練習的過程。二是用墨難,也包括用色難。畫葉可用純墨色,也可用花青蘸墨,藤黃蘸墨,或淡綠蘸深綠,老葉以深綠蘸赭或調墨,嫩葉以嫩綠蘸胭脂。要注意前後左右層次及色調對比的變化,做到近濃遠淡,花深葉明,花淡葉深,花昂葉垂,花垂葉昂。無它法,多練習才熟能生巧。三是造型難,葉除老嫩肥瘦外,葉的正側、俯仰、翻卷、整碎、聚散、疏密等,多學習傳統和寫生,畫出生動的葉片形狀來。四是布局難,寫意畫葉只需表現出葉子組合的形似特徵即可。落筆前要分組考慮,注意組與組之間的主次、疏密、虛實關係。

「三筆成一葉,頂長帶兩肩。透視有遮掩,九頂現七片。花葉分老嫩,筆墨色互兼。嫩葉紅鮮卷,老葉深散展。」完整的單葉一葉三出,三筆完成,主片長而大,兩肩短小。葉正面深,背面淺,一筆落紙分明暗,主筋勿居中,適當偏一些。從透視角度學習掌握有露有藏、有遮有掩的「結葉法」。一個批葉三杈九頂,畫時不要完全按真實照搬,可用大小不同的七片代表,稱為「七片結葉法」,也可以三、四片為一組。不論單葉還是批葉,要畫出老嫩之分,主要是葉型變化以及墨與色的調節。新葉聚縮捲曲、葉尖略帶胭脂色,葉面小葉緣翹起,生機勃勃。老葉杈開形散色深,葉面平展。葉子墨與色的調配:濃葉用汁綠或花青蘸濃墨畫,淺葉用淡汁綠蘸少許朱磦(或少許墨)畫,老葉枯葉筆腹調赭石蘸濃、淡墨畫之,嫩葉用草綠或石綠(也可分別用頭綠、二綠、三綠)蘸胭脂畫。(小竅門:傳統調綠汁方法是藤黃+花青,再筆頭蘸墨,缺點是易發灰。如用藤黃+酞青藍調綠汁,再筆頭蘸墨畫,不易出現發灰的問題。)

「由淺入深學,從簡到繁練。變化尋規律,成塊布畫面。葉分大中小,體現節奏感。整散處理好,虛實託冷暖。」學畫葉時,應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在主次、疏密、虛實的相互關係及視角的轉移變化中掌握其造型規律。花與葉相依為命,畫好批葉是一幅牡丹成敗的關鍵,需下苦功夫。第一單元由一組批葉到兩組批葉,再到三組批葉學起。再畫前後重疊、大中小組合,交叉組合。第二單元按視角變化與結構關係組織造型。如批葉正視時的重疊:前批葉深後批葉淺,或前批葉淺後批葉深;正視中的上下變化:一般上批葉靠後色淺,下批葉近前色深;側視中一短杈朝前,一短杈向後,一長杈側伸,葉面深淺可畫兩三片反葉區分;平視中的變化,一長杈一短杈分向左右,一杈半遮或全遮掩。第三單元以墨色的深淺及葉的疏密,結構虛實關係。如用前濃墨葉襯後淡墨葉,用前墨綠葉襯後淡藍葉,在葉與柄的空隙填墨塊託前露葉。第四單元畫成株葉片,通過畫正、反、側面及上下左右傾斜出葉,形成大小、寬窄、尖角等不同形狀,體現出畫面的節奏感。以塊面葉穩住畫面,以單枝葉呼應。葉塊之間應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外沿參差不齊,既有變化,又要美觀。第五單元畫不同形式批葉組合。如放射組合(以一枝為軸,向三面放射布葉);前復後映組合(兩枝交叉,葉片前後掩映);接力組合(一枝出兩小枝,批葉一仰一橫或一垂一橫);波浪式組合(一大組批葉前再出一批葉);大小葉互換包圍組合(全包圍或半包圍花頭大葉被外圍小葉包圍,離花頭較遠的枝間小葉被外圍大葉包圍);大集團組合(叢花之間的過渡性群葉);重複式組合(花蕾左右有近似批葉)。奇特葉組合(小點傍大橢圓,兩尖夾一圓,兩方加三角,長方靠菱形)。切記安排整幅葉片時寧疏勿滿,大膽留空白,為枝莖穿插留足空間。

「淺花葉全圍,半圍襯明暗。陰晴風雨露,葉有動向感。晴葉頂朝天,風葉柄側彎。陰雨葉下垂,葉隨花向轉。」葉子與花頭的搭配,一種是全圍式,一種是半圍式。花頭是白、黃、淺粉、淺綠的宜採用葉子全圍式搭配,但不要像圍脖一樣把花頭封死,留一至兩處缺口。半圍式葉子適宜襯託上深下淺或上暗下亮的花頭。葉子的動態與天氣變化密不可分,不同的氣候葉子動感不同。晴葉株株向上,充滿生氣。或上伸,或向左向右偏頭,很少有下垂葉片。「花頭隨風傾,葉隨花向轉」是風牡丹的特色。風中葉要有明顯的一定數量的側狀葉,葉柄呈彎曲狀。忌整幅畫的葉子朝一個方向偏斜,應有一、兩枝批葉作反方向出葉,才能對比大塊批葉的傾斜方向。陰雨天光線灰暗,但葉子著水後光滑,葉子上有亮斑,且花枝葉多斜向某一方,花葉沉重下垂,少數葉取逆勢呼應,用筆要顯出結構中的明暗關係。還可用清水或礬水點葉排墨,增強雨天氣氛。露牡丹花瓣微收,葉子沉穩,以墨色點葉,有溼潤淋漓的感覺。

「葉片透神採,勾筋是關鍵。勾筋莫太實,取捨求簡練。骨法巧用筆,筆鋒中側點。勿受原形限,應視畫面變。既分主副筋,又分正側反。既可勾葉筋,也可留素麵。」從古至今,畫寫意牡丹,花頭均大同小異,畫家的不同風格主要體現在點葉與勾筋上,無論繼承、發展、創新概不例外。勾筋不能太實,應有取捨,靈活多變。不要受已在紙面上點垛葉形的限制,可任意改變。就是說要從整體出發,可將一片葉子勾成兩片,亦可將兩片葉子勾成一片,還可將幾個點子當一片葉來勾,葉子軟了可以直線條把葉子勾硬,葉子硬了也可用曲線把葉子勾軟。不必每片葉都勾,否則就變成了榆樹葉。勾筋一般用葉筋筆,「高握勾筋低握點蕊」,筆管高握有力、靈活。應骨法用筆,勾時可自上而下,也可自下而上。中鋒、側鋒、正鋒、逆鋒、點戳等筆法交錯使用。葉子的俯仰、向背、伸展、曲縮、正側全在勾葉上顯精神。葉片的方向和動勢,葉子的正、反、卷、折、偏、斜變化都在勾葉的效果上反映。一般勾葉主筋要實,分筋也叫副筋要虛。從葉根起筆,葉尖收筆。分筋從外向裡勾或從內向外勾,或是勾出葉片之外,都是允許的。既可只勾主筋不勾副筋,也可只勾輪廓不勾葉筋,還可完全不勾筋留素麵葉,用蘸墨分葉子輪廓。勾筋的用色原則是「濃葉濃勾,淡葉淡勾,嫩葉淺勾」。一般用濃墨,嫩葉用胭脂。有時為追求特殊藝術效果,也可反原則勾筋,如濃葉用石綠、石青、白粉勾,淡葉用墨、胭脂、硃砂等濃色勾,體現某種特色。

「花芽似紅桃,花謝芽褐幹。葉芽瘦長穗,嫩紅胭脂點。」花芽、葉芽是花葉的嬰兒期,點畫到位既調節畫面又顯生機,均用中白雲筆點畫。花芽形狀有桃形、瓜子形、橄欖形、鷹嘴形等,顏色有嫩紅、黃綠、石綠、暗紫等。芽色與花色的深淺有關,芽色深者花色深,芽色淺者花色淺。調色藤黃+花青成嫩黃綠,蘸少許胭脂或赭石,筆尖朝上在老桿頭部點,一點、兩點、三點均可。注意:一點應與老枝頭對齊,兩點分左右,必要時中間出嫩枝,三點要成「品」字形,意為即將抽枝。花謝後花芽枯萎呈赭褐色,畫大幅牡丹時畫枯萎花芽可顯示花期的時序。葉芽的調色與花芽同,分初出葉苗和已抽出成形的批葉。初出葉芽成穗狀,似撕開一半的雞翅飛羽。在倒「品」字中間出嫩批葉,由長中短三筆完成,上開下收,再用胭脂勾筋。抽出批葉以嫩綠或嫩紅畫枝,再點葉勾筋。

「花莖與葉柄,連接葉與杆。宜用大蘭竹,含水勿過滿。嫩綠蘸胭脂,順逆均提按。運筆有藏露,行筆要自然。」葉柄帶紫褐色。畫花莖葉柄宜用中、大蘭竹,調成嫩綠蘸胭脂或石綠蘸胭脂,呈綠帶紅色,以中鋒有提按頓挫地去畫。若是水墨畫,可先調淡墨再蘸濃墨。筆上含水不要過飽,運筆準確,一氣呵成。以自上而下的順鋒或是自下而上的逆鋒畫花莖,線條挺撥,直中帶曲,富有彈性。花莖畫好後視位置向左右畫葉柄,用色與花莖同。葉柄起筆宜重,行筆筆遒勁流暢,有藏有露,筆斷意連。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國畫花卉技法|牡丹花頭的寫意畫法
    墨尖族專注國畫內容的創作,更多國畫技法、視頻內容可查閱墨尖族網站!希望下面這篇「國畫花卉技法|牡丹花頭的寫意畫法」對你有所幫助!牡丹雍容富貴,花碩大而美豔,色斑斕而多彩,有花王之稱。牡丹又名百兩金、木芍藥、富貴花和洛陽花等。唐代李正封有「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的詩句,「國色天香」便成了牡丹花的雅號。自古以來,牡丹是中國花鳥畫家表現最多的題材之一。牡丹因品種不同有單瓣、重瓣和起樓之分,色彩也因品種不同而各不相同。
  • 國畫牡丹技法:6種顏色牡丹的畫法
    牡丹,花大色美,富貴天香,有著「花中之王」、「國色天香」的美譽,是國畫中的經典題材之一。歷代喜愛畫牡丹者眾多,今天簡單說一下粉、胭脂、黃、藍、橙、紫牡丹的畫法!整套國畫牡丹的實用技法,關注墨尖族百家號後,在主頁留言」牡丹技法「,自助獲取此電子書籍。
  • 國畫寫意牡丹畫欣賞 畫家石開寫意牡丹賞析
    國畫牡丹,富麗端莊、雍容華貴、芳香濃鬱、花大色豔,千百年來,牡丹一直是富貴和吉祥的象徵。國畫牡丹的畫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工筆牡丹畫,一種是寫意牡丹畫,其中,國畫寫意牡丹主要是注重筆墨之間的酣暢淋漓,表達畫家的情感寄託。
  • 富貴牡丹國畫 畫家張洪山的工筆牡丹代表作賞析
    牡丹千姿增富貴,天香一品賜吉祥。以牡丹入畫,是一款充滿吉祥好運和美貌的花鳥國畫。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這並非虛言。白居易在《牡丹芳》中贊道:「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家居裝飾掛牡丹畫,當代實力派工筆花鳥畫家張洪山的牡丹作品,工筆細膩,敷色妍麗,構圖有新意,意象優雅並深遠,將牡丹花的富貴、姿態、神韻展現得淋漓盡致,入木三分,在字畫市場上廣受歡迎。
  • 牡丹國畫賞析――詩人畫家鄭曉京手繪花鳥畫作品
    當代實力派畫家、古典詩人鄭曉京就畫了一系列充滿詩意的文人風格牡丹國畫作品,每一幅都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讓人感到眼前一亮。接下來請跟我一起來欣賞鄭曉京老師筆下的牡丹國畫吧~ 這樣詩畫一體的國畫作品,有其獨特的魅力,在畫中題詩,不僅為整幅作品增添了詩意,也讓豔麗的牡丹顯得更為高雅了。鄭曉京老師的這幅《牡丹春醉》圖,果然讓人沉醉~
  • 怎樣畫牡丹:創作國畫寫意牡丹如何構圖?
    一幅牡丹作品如何構圖? 要畫好一幅牡丹圖並不是簡單地描繪自然中的牡丹,而要考慮其中的主題、內容、形式和技法等諸多方面貫穿寫意牡丹的最高法則。 1. 構圖 中國花鳥畫構圖關鍵在於勢,在一個畫面裡要有主勢、輔勢和破勢。
  • 徐伯仁:品葉君萍牡丹畫
    真因為傾心於其顏值和寓意,在國畫中,牡丹是最受歡迎的花鳥題材之一。《香永在》180cmX96cm古往今來,不僅贊詠之詞浩如煙海,中國畫作也多如繁星。無數中國畫家將人們對牡丹的喜愛通過國畫這種藝術形式毫無保留地描繪出來。當代著名重彩女畫家葉君萍更是其中傑出的一位,她是精英女性畫家中的鳳首、更是現代女性的驕傲。
  • 當代畫牡丹出名的國畫家 石開牡丹作品組圖欣賞
    「術業有專攻」,古往今來,很多在國畫界獨樹一幟的畫家,都有自己拿手的本領。如王冕的梅,鄭板橋的竹,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李可染的牛、黃胄的驢、婁師白的鴨等等,而在當代畫壇名家中,有一位畫牡丹出名的國畫家,他叫石開。
  • 國畫牡丹作品欣賞:富貴花開又一年 現代實力派畫家作品賞析
    原標題:國畫牡丹作品欣賞:富貴花開又一年 現代實力派畫家作品賞析牡丹花,花大色豔、國色天香,寓意豐富吉祥,非常適合入畫,無論是寫意還是工筆牡丹,都深受人們喜愛。歷代畫牡丹花的畫家數不勝數,當代畫家中,丁珂以其作為女性的獨特魅力,將牡丹花演繹的精彩絕倫。
  • 當代著名畫家石開作品欣賞 牡丹畫優秀作品賞析
    欣賞國禮書畫家石開老師的手繪花鳥畫佳作,你不難發現,他的每一幅畫作,構圖飽滿,富有情趣,底蘊十足,綠葉紅花,千嬌百態,一草一木,一物一鳥,都被描繪得栩栩如生。特別是他的手繪國畫牡丹圖作品,花朵碩大,色彩鮮麗,花香四溢,第一眼看的時候便心生歡喜之情,他的牡丹畫佳作讓人領會生活的美好和情感的寄託,如此一幅國畫真跡,無論是收藏,還是用於家居裝飾,都是值得被推薦的。
  • 國畫牡丹花苞、花瓣、葉子的畫法
    國畫牡丹都成為了國畫裡的一個分類,是獨立於國畫花鳥的存在,而牡丹花形態千萬,剛開的牡丹花苞,正開放的牡丹花頭,快要凋謝的牡丹花梗,等等等等。親愛的畫友,該篇牡丹技法圖片有29張,預計佔用流量有2.5M,建議在WIFI下查看。
  • 國花牡丹的繪畫技巧
    文|苦墨牡丹,是中國的國花,她雍容華貴,是富貴的象徵,因此受到人們的喜愛。自古以來許多畫家都選擇牡丹作為題材,並創作出了無數的藝術佳作,其藝術風格和技法各有千秋。本文作者在學習傳統的基礎上,通過長期大量的寫生再創作,利用幾十年的時間摸索出寫意畫法的新技法。寫意牡丹具有一般寫意畫應該具有的共同點,應該遵循和堅守一般寫意畫必須具有的繪畫要求。突出其中國畫的筆墨趣味。堅守一般寫意畫的書寫特點,以書法入畫,要求見筆見墨,講究筆墨流暢,講究用筆的變化和墨色的變化。充分利用寫意畫的寫意性和隨意性。
  • 揮雲集|王雪濤牡丹畫法真跡欣賞,「牡丹之王」王雪濤墨寶鑑賞
    而作為朋友來說,王雪濤先生不吝惜筆墨,為朋友畫了多幅牡丹國畫寫意作品,這幅畫就是贈與瑞英同志的畫瑞英同志有一副牡丹國畫寫意,勁光同志也有一幅。這兩幅國畫牡丹寫意是不同的,可能所表達的寓意深長吧。這幅畫多了兩隻栩栩如生的蝴蝶,多了一份活躍感。王雪濤牡丹畫法獨樹一格,嬌豔不媚俗。他的牡丹常能表現出厚實的空間感,其用筆用色的技法,被稱為「散碎疊加法」。
  • 國畫藝術裡常見的兩種吉祥花卉——荷花、牡丹
    然而國畫中花卉的吉祥寓意,你又知道多少呢?今天小編特地帶來兩種中國人鍾愛和常見的吉祥花卉:荷花、牡丹,與大家聊一聊關於它們的吉祥寓意。1、荷花,荷諧音「和」,寓意和和美美。老百姓居家過日子大多喜歡在客廳、臥室裡掛上一幅牡丹畫,以寄託對富貴吉祥、平安幸福生活的期盼。石開精品八尺牡丹畫《天耀如意錦 富貴嘉年華》作品來源:易從網清代趙世學在《牡丹富貴說》中也提到:牡丹有王者之號,冠萬花之首,馳四海之名,終且以富貴稱之。
  • 沙發背景牆怎樣掛畫 手繪國畫裝飾牆面品味瞬間提升
    但是在面對各種各樣的裝飾畫題材,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下手,如果你還在糾結,就一起來看一下關於沙發背景牆怎樣掛畫吧!觀賞此畫,滿眼春意盡收眼底。石開老師新品六尺君子梅花圖《冬梅》喜氣洋洋的國畫梅花圖畫是最適合裝飾在家中的客廳沙發背景牆上的。紅色點綴梅花圖裝飾在大廳背景牆上寓意鴻運當頭,迎福納吉。這幅是畫家石開先生的最新轉運國畫風水畫力作《冬梅》。整幅畫面用大紅色渲染梅花點點,是的整幅畫面貴氣逼人。
  • 客廳沙發背景牆掛什麼畫好,名家客廳富貴牡丹圖作品大全
    易從網小編這期為大家推薦的是牡丹圖,牡丹作為國畫花鳥中的經典題材,之所以如此受人們喜愛,不僅僅在於其國色天香的美貌,雍容華貴的氣質,還在於其花開富貴的寓意,是一款集顏值、寓意、風水於一身的吉祥花卉掛畫。
  • 走廊過道適合掛什麼畫 提升家居檔次的精品國畫
    家居裝飾不僅能夠讓家中變得美觀,也能提升我們在家中的舒適感和幸福感,在家中掛畫是一種常見的裝飾手法,既能彰顯家居品味,還能提升家居檔次、烘託藝術氛圍,更重要的是,掛對了畫還能夠改善家居風水,對我們和家人的運勢都是有所幫助的。
  • 國畫牡丹名畫 石開原創佳作《富貴高潔 金玉滿堂》解讀
    長於寫意花鳥畫,尤以牡丹擅長。本幅作品是老師新創作不久的八尺橫幅牡丹,淨尺寸68*238釐米。 石開老師八尺橫幅國畫牡丹圖《富貴高潔 金玉滿堂》 這幅作品,石開老師繪三種不同顏色牡丹爭豔,紅牡丹寓意富貴圓滿
  • 一進門玄關掛什麼畫好看,國畫牡丹圖花開迎富貴
    #玄關#國畫牡丹,國色天香,有著令人驚豔的顏值,同時又寓意富貴,所以一直以來就是備受人們喜愛的家居裝飾畫之選。下面,小編就精心為您推薦幾款較為經典的玄關牡丹畫!羽墨四尺豎幅錦堂富貴圖《錦繡前程》人生有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四喜,現在的我們誰不希望自己有個錦繡前程,工作事業能夠順心如意。
  • 當代寫意牡丹畫家——畫家石開寫意花鳥畫賞析
    牡丹花開時,花大色豔、姿態典雅、花香襲人,具有極高的觀賞性,而且牡丹被賦予了非常豐富的內涵象徵寓意,因此常被作為國畫題材,也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花鳥國畫。欣賞畫家筆下的牡丹國畫,無疑是一場視覺上的盛宴,不同畫家筆下的國畫牡丹也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