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定電機的特性曲線是圖表,它使我們能夠確定特定速度下的扭矩輸出,常規(有刷)直流電機和無刷電機之間有區別,當我們讀取刷直流電機的特性曲線時,對於任何給定的轉矩,這些曲線顯示了相應的轉速,從中我們可以特性曲線確定瞬時電流消耗。
特性曲線最主要的參數為電源輸入電壓V、電流i以及動能輸出的轉矩T與轉速ω,共四項。下面為一常見的電機特性曲線圖,其中有在X軸部分為轉速Speed(RPM),在Y軸部分則有電流Current(A)、輸入功率Input Power(W)、轉矩Torque(N-m)、輸出功率Output Power(W)及效率Efficiency(%),後面括號內為單位符號。
為了說明,對於上邊的電機,傳遞10Nm的扭矩,相應的轉速為220轉/分,在此轉速下,電機消耗大約12A的電流。這張圖表還告訴我們,這種轉矩、速度和功率不是這種類型的電機的最佳值。這是因為當電機以或多或少的最大效率運行時,標稱(即最佳)值適用。由於在實際操作中,電機的工作點並不總是與這些值一致,因此效率會降低,因此在實際操作中,電機的運行溫度往往會高於預期。
需特別注意,電機輸入電源分為電壓及電流兩部分,但在上圖當中沒有電壓信息表示,因為電壓一般皆為固定值,不會特別變動。在實際使用上,可能因為電源不穩定,會產生輸入電壓壓降,若沒將電壓信息一同列入圖表中,將造成輸入功率及效率運算錯誤的情況。
上表則將電源電壓信息一一列出,且還加入了功率因數PF的檢測,觀察表格中的轉矩信息可發現其使用的單位為Kg-cm公制格式,與圖1所採用的N-m不同,但皆為常見的轉矩單位,其換算單位如下式所示。
1(N-m)=10.197(kg-cm)
在一般的量測系統使用中,電機輸入電壓、電流、輸出轉矩及轉速信息依靠量測設備直接取得,電氣參數可使用電力分析儀,機械參數則依靠轉矩及轉速計獲得,其餘參數,如輸入、輸出功率、效率及功因則為數學計算所得。
電機輸入功率Input Power(W)
已知正常使用下輸入電壓為固定值,則常見的電機輸入電流與轉速變化關係如下所示
其中:最大電流值為imax或稱堵轉電流,數學方程式如下
其中:R0為電機電阻值,而輸入電流最小值imin,或稱無載電流值,其位置對應到無載轉速處,表示公式如下
其中ke為反電動勢常數。
電機輸入功率即為輸入電壓及電流之乘積,已知電機輸入電壓為固定值,因此輸入功率值將隨電流變化,其曲線圖亦為一條斜直線,其計算公式如下,
將此數學關係式繪製永磁電機輸入功率與轉速關係示意圖。
電機輸出功率Output Power(W)
將電機輸出轉矩及轉速關係取出,則如下面(本圖系以永磁電機作為說明例)所示。其中,當轉矩接近零時,電機輸入能量完全轉換為轉速輸出,稱之為無載轉速,當電機轉速趨近於零時,輸入能量則完全提供為轉矩輸出,稱為堵轉轉矩。
獲得電機轉矩與轉速信息後,將轉矩乘上轉速即為電機輸出功率,如下式
其中Pout為永磁電機輸出功率。
注意單位關係,輸出功率的單位為(W),則此處計算的輸入轉矩單位應為(kg-cm),而轉速信息的單位應為角速度(rad/sec)。將此數學關係式繪製永磁電機輸出功率與轉速關係示意圖。
電機效率Efficiency(%)
獲得電機輸入功率及輸出功率後,將輸出功率除以輸入功率即為電機轉換效率,其計算公式如下
將此數學關係式繪製永磁電機效率與轉速關係示意圖
有了以上的計算結果,故可知電機特性曲線圖一般會提供下列類型之電機參數關係圖:電流-轉速、輸入功率-轉速、轉矩-轉速、輸出功率-轉速及效率-轉速關係圖,以轉矩作為X軸的表示設定。
結論
電機製造商的產品目錄通常是電機特性的「理想化」表示,意識到這一點不會冒險太接近下限和上限。
無刷類型的電機的電流是電子控制的,它能提供了在「超速」狀態下短時間運行電動機的能力,提供更高的電流,有時超過額定電流的三倍,這會產生更多的熱量。在其工作周期內經常以「超速」運行的任何電機也具有更短的允許運行時間。在極低的速度下,馬達控制器不能很好地工作,特別是在極數較少的電機中,低速時每轉的轉矩波動非常劇烈,使電動機無法平穩運動。這些電機的下限約為額定轉速的1/8,如果需要更低的速度,解決方案是使用變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