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分享系列42 神奇內外——建構物理模型理解靜電屏蔽

2020-09-15 姚鐸俟教育

自然界存在兩種電荷,分別是正電荷、負電荷。它們本身不同於有形物體(微粒),而是依附在有形物體(微粒)之中,例如電子、質子之中。所以,關於電荷是什麼,存在一定的爭論,有人說,它和其他物質一樣,是一種實在物質;有人說,它僅僅是一種性質,如同物質的質量等性質一樣。追問電荷的本源問題當然重要,在沒有完全理解電荷本源條件下,依然可以結合現在所知構建理論來解釋眾多物理現象。

所謂的構建理論來解釋物理現象,窄化後等價於構建物理模型解釋物理現象。

基於靜電平衡的靜電屏蔽現象,是一種非常神奇的現象,演示相關實驗總是讓人感到驚奇,看年少學生那興奮的表情,好奇的眼睛就能說明這一點。感性之後就得理性,然而,師生在解釋靜電屏蔽現象,特別是具體情景下的靜電屏蔽現象時依然疑惑叢生。先看下面這道試題:

要理解參考解析,一定要建立在對靜電屏蔽現象理解得特別深透的基礎上,否則只能是霧裡看花——迷迷糊糊不知所物。有一位老師就提出了自己真實的困惑。

「各位老師好,這道題正電荷A不會影響C的電荷分布麼?比如開始沒有A電荷,C內部合場強為零,後放入電荷A,由於電荷A的作用,C的電荷就要重新分布,這樣A電荷處的合場強不就不為零了麼?A應該受力才對啊,為什麼答案認為A球不受B電荷的影響呢?」

這是一位老師在QQ教師交流群中提出的疑惑,到現在都沒有老師給予回答(沒有瀏覽到新消息)。由於時間關係,我也無法立即回答,於是下載了題目和複製粘貼了老師疑惑,留待較多充裕時間時再交流探討。

分析這位老師的困惑,最核心的疑惑正是「正電荷A是否會影響C的電荷分布?」

(1)如果否定回答「不會」,那麼回答之後都要忐忑,後背發涼,沒有底氣,事實上如此否定回答是不符合科學事實的。

(2)如果肯定回答「會」,那麼後續的一系列疑惑怎麼能化解?!

一個是否問題,既不能否定回答,又不能肯定回答,那麼應該怎樣回答呢?

對於一個既不能肯定回答又不能否定回答的是否問題,最重要的是不能急於回答,而是要分析問題本身,即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是否問題?

認真研究起來,提出如上問題,是源於對靜電平衡的理解較為膚淺,未能深入到微觀機制上去透徹理解。

一般地,教材是這樣分析靜電平衡現象的,即一個導體至於外電場中,導體內的自由電荷定向移動,直到不能再移動後的最終狀態稱之為靜電平衡狀態。處於靜電平衡狀態的導體,其內部的合場強等於零(推論),否則導體內的電荷還需要進一步發生定向移動,即導體還沒有達到靜電平衡狀態。

這樣分析自然沒有錯誤,而且也進入到了微觀領域進行分析,但是對導體並沒有構建清晰的微觀結構模型,更沒有立足於更全面的特徵上去綜合把握。

為了解釋靜電平衡現象,特別是更具體的靜電屏蔽現象,應該建構導體的微觀結構模型如下:

(1)導體內部存在自由移動的電荷(帶電微觀粒子,即電子);

(2)這些電荷不喜歡群居,能分散多遠它們就要分散多遠(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3)這些自由電荷時刻處在熱運動(無規則運動)之中,一旦出現定向移動,是建立在熱運動的基礎上的定向運動,即定向運動是瞬間完成的。這一點理解起來特別困難,可以用不恰當地比喻來理解:在操場上玩耍的男女同學均勻分布在操場上無規則奔跑中,突然命令響起,需要部分男女同學分別在操場兩端聚集列隊,那麼操場一端的男同學立即列隊,另一端女同學也立即列隊,其他同學在熱運動中立即趨於「中和」狀態,這就瞬間完成了定向運動達到靜電平衡狀態。

(4)聚集的電荷並不聽話,一直在「打架」狀態之中,因此聚焦的電荷和熱運動中自由電荷不停地交換角色,處於動態平衡之中,是一種不確定的、無規則的、瞬間變化中的一種平衡狀態。

下面基於上面所構建的物理模型解釋幾個現象:

(1)電荷分布於導體表面。

這裡所謂的電荷是指靜餘電荷(教師有必要解釋靜餘電荷概念)。這些靜餘電荷自然是同種電荷,相互排斥最終結果就是分布於導體表面。

(2)電荷極容易分布在導體尖刺之處。

這一條僅僅用相互排斥無法解釋,就要建立在所建構物理模型的後兩條特徵上。在尖刺處,熱運動中自由電荷進入尖刺中,由於受到其它地方的靜餘電荷的作用不容易出來,就變成該尖刺處的靜餘電荷,相反,在凹窪處靜餘電荷相互排斥,以至於極容易變成熱運動中自由電荷。如此微觀機理作用,導致電荷極容易分布在導體尖端。尖端放電就是例證。

(3)靜電屏蔽——空腔導體內部場強為零嗎?

在空腔導體內部有自由移動的電荷,如果它是靜餘電荷且有導通通道,那麼它就要跑到導體外部之外表面上,最終空腔內部場強為零;如果內部電荷為不能移動電荷,那麼它就要對空腔導體的自由電荷「發號司令」,最終這些電荷按號「排兵布陣」,在內部不可移動電荷的「威嚴」下保護電荷安然入睡,不受外力幹擾。注意,此時空腔導體內部場強不為零,「場強」就是內部不可移動電荷的「威嚴」表徵。如果空腔導體外部來了「外敵」(電荷),那麼空腔導體自由電荷就要重新派兵布陣,最終確保內部電荷不受外力幹擾。

多麼神奇啊!空腔導體內的自由電荷似乎有智慧,能夠區分內外,能夠辯識「主人」和「敵人」。事實上,這是所構建物理模型四個方面綜合的結果。真正關注本號的朋友,你儘可能發揮想像與推理,一定能所有頓悟。

至此,應該回答完了所有問題,題目也就得到根本性解釋。

另外,如果空腔導體接地,那麼「內外」要發生轉換,正確答案神奇地變為了C,有興趣地朋友可以自主分析了。

相關焦點

  • 教研分享系列33 認真分析問題,合理建構模型
    構建物理模型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因此認真分析實際情景,準確把握問題實質,這是構建合理物理模型的前提。物理模型的核心思維是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但是什麼是次要因素什麼是主要因素,這不是憑空胡說的,而是要對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後才能給予正確判斷。 不少教輔資料聲稱「物理(理想)模型實際上是不存在的」,號主對這一說法不是特別認可。
  • 教研分享系列34 物理模型的辯證性、統一性和發展性
    物理模型思維的核心思維特徵是根據問題的性質或需要,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然後經過邏輯推理對問題給予合理而「簡單」的解決。因此,物理模型存在三個顯著特徵,辯證性,統一性和發展性。關於物理模型特徵分析,號主已經寫成了論文,請關注本號的朋友持續關注,本號將擇日分享。 我們繼續討論前幾天討論了的下面這道例題。當然,我要感謝我的好友魏海龍老師提供材料與交流分享。
  • 6幅圖理解靜電平衡和靜電屏蔽
    空腔內有電場,空腔外也有電場,但導體內部無電場3、導體空腔內放置點電荷,但導體接地:對點電荷而言,導體空腔內側為近端,帶異種電荷,大地為遠端,帶同種電荷,導體空腔外側不帶電,空腔內部有電場,外部無電場4、導體空腔外部放置點電荷:對點電荷而言,空腔外側靠近點電荷部分為近端,帶異種電荷,空腔外側背離點電荷部分為遠端,帶同種電荷,靜電平衡後
  • 滬教版高二年級物理課件:靜電屏蔽
    點擊下載全部滬教版高二年級物理課件:靜電屏蔽朽推薦:滬教版高一年級物理課件:研究摩擦力滬教版高一年級物理課件: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新人教版)高三年級物理課件:質點參考系和坐標系 點擊下載全部「滬教版高二年級物理課件:靜電屏蔽」  小編推薦:
  • 高中物理靜電屏蔽知識點,80%的同學都沒有搞清楚!
    總有同學弄不清靜電屏蔽這個物理現象,空腔導體裡面有電荷會怎樣?導體接地會怎樣?導體外部沒有電荷只有裡面有電荷會怎樣?等等等等……亂七八糟的操作讓很多同學都花了眼。今天小編就幫助大家來梳理梳理~~~在靜電平衡狀態下,不論是空心導體還是實心導體;不論導體本身帶電多少,或者導體是否處於外電場中,必定為等勢體,其內部場強為零,這是靜電屏蔽的理論基礎。因為封閉導體殼內的電場具有典型意義和實際意義,我們以封閉導體殼內的電場為例對靜電屏蔽作一些討論。
  • 防靜電屏蔽袋的熟化測試
    防靜電屏蔽袋的熟成檢驗是哪些的呢?材料是啥?今日諾世德包裝廠家就講下防靜電屏蔽袋的熟成檢驗:防靜電屏蔽袋有二種材料APET/CPP;它的抗張強度大於0.8,薄厚在0.12上下,熟成溫度50~55上下,熟成時間規定在二十四小時間上下。
  • 靜電屏蔽幫你降低靜電幹擾
    帶電物體接近被測電路的輸入端時,就會發生靜電耦合和幹擾。在低阻抗之下,由於電荷迅速消散,所以幹擾的影響不明顯。然而,高阻材料不允許電荷迅速衰減,就可能產生不穩定的測量結果。由於錯誤的讀數可能由直流或交流靜電場引起,所以靜電屏蔽有助於儘量降低這種電場的影響。  直流電場可能產生有噪聲的讀數或無法探測的誤差。
  • 靜電幹擾如何降低?靜電屏蔽電路來解圍
    由於錯誤的讀數可能由直流或交流靜電場引起,所以靜電屏蔽有助於儘量降低這種電場的影響。直流電場可能產生有噪聲的讀數或無法探測的誤差。實驗電路附近的運動(例如,操作儀器人員的運動或者在臨近區域裡的其它運動等)引起靜電計顯示讀數發生波動,就反映出這種場的存在。為了迅速檢查幹擾的存在,在電路附近放置一個帶電的塑料物體,如梳子等。儀表的讀數發生大的變化就說明屏蔽不夠完善。
  • 電學知識:靜電平衡和屏蔽
    5.靜電屏蔽現象:如圖所示,先使A帶電,然後移近驗電器B,由於靜電感應,B的金屬箔片張開;若把B置於金屬網罩中,發現B的金屬箔片並不張開.靜電屏蔽的兩種典型的類型:(1)外屏蔽:如圖所示,若空腔導體內有帶電體,在靜電平衡時,它的內表面將產生等量異號的感應電荷.如果外殼不接地,則外表面會產生與內部帶電體等量而同號的感應電荷,此時感應電荷的電場將對外界產生影響,這時空腔導體只能對外電場屏蔽,卻不能屏蔽內部帶電體對外界的影響
  • 如何在電路中採用靜電屏蔽來降低靜電幹擾
    儀表的讀數發生大的變化就說明屏蔽不夠完善。交流電場同樣會產生麻煩。交流電場常常由供電電源和RF場引起。如果輸入端的交流電壓很大,其一部分信號被整流,於是在被測的直流信號中產生了誤差。用示波器觀察靜電計或皮安計的模擬輸出,可以對此進行檢查。限幅的波形表明需要改進靜電屏蔽。圖2-42示出在靜電計的2V模擬輸出端觀察到的限幅波形。
  • 高中物理選修3-1複習,靜電現象應用知識點
    3.靜電平衡導體的電荷分布特點  (1)內外表面分布不同,電荷都分布在外表面,導體內部沒有電荷.  (2)受導體的形狀影響,不光滑處電荷密度大.在導體表面,越尖銳的位置,電荷的密度越大,凹陷的位置幾乎沒有電荷.  (3)「遠近端」電荷的電性相反,電量相等.
  • 廠家告訴您防靜電屏蔽袋的特點
    廠家告訴您防靜電屏蔽袋的特點這類防靜電屏蔽袋能夠 非常大水平的維護電比較敏感電子器件防靜電屏蔽袋免遭潛在性靜電感應傷害。他們與眾不同的四層構造防靜電屏蔽袋可產生磁感應效用以維護袋內物件與電場防護。此外裡邊一層是由可除靜電丁二烯構成,能夠 避免 在袋內造成靜電感應。這類可熱封口是透明的。
  • 高中物理說課稿:《靜電現象的應用》
    一、說教材及教學理念《靜電現象的應用》是高中新課程實驗教材人教版(選修3--1)第一章第7節的內容,是對靜電感應的深入研究和具體應用。本節是這一章的難點,內容抽象、深奧,在生產生活中的涉及面廣。上好本堂課就顯得比較困難,上好本節課的關鍵是做好靜電實驗,而靜電實驗的成功率低,所以一旦實驗失敗便需要引導學生分析原因,同時我也準備了實驗的實錄,播放錄像同樣具有說服力。
  • 教研分享系列37 以問題試題為例淺談科學推理與科學論證
    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之一科學思維中,包含有模型建構、科學推理、科學論證和質疑創新四個要素。關於模型建構,已經在「教研分享系列」中探討較多,但對科學推理和科學論證幾乎沒有明確談及。那麼何為科學推理和科學論證呢? 號主讀書不多,博覽群書對於號主而言,是一個永遠永遠都無法達到的追求目標。因此,對於科學推理和科學論證的探討,只能是一些膚淺的感受。
  • 技術文章—靜電屏蔽專業解答
    其實,在中學物理課程中,我們就曾學習過:靜電平衡狀態下,導體內部沒有淨電荷,意思就是說:如果導體上有電荷,電荷都分布在導體表面上。這種使導體空腔內的電場不受外界的影響或利用接地的空腔導體將腔內帶電體對外界的影響隔絕的現像,稱為靜電屏蔽。
  • 蘇州七種防靜電屏蔽材料大盤點
    蘇州七種防靜電屏蔽材料大盤點根據材料獲得抗靜電功能的工藝方法不同,可以把防靜電包裝材料的製造方法分為抗靜電劑處理型、導電材料填充型、鍍層型、塗層型、表面改性型、結構導電聚合物。內部抗靜電劑的防靜電效果較外用抗靜電劑為好,設計時一要充分考慮內部抗靜電劑向表面補充遷移的速度,二要注意不汙染包裝件,特別是藥物和食品更應符合有關安全衛生標準。(2)用導電填料填充靜電填料。導電性填料是能賦予導電性的物質。按其性質分為五個系列,即金屬系列、碳系列、金屬氧化物系列、金屬化纖維的維修、有機聚合物系列。
  • 防靜電屏蔽袋說明介紹
    防靜電屏蔽袋一般 被稱作:(防靜電袋,屏蔽掉袋,防水袋)防靜電屏蔽袋具備優良防水防火、阻氣防水作用抗靜電作用,在銷售市場中的店家選用數最多,由於絕大多數電子設備在運送上都會被靜電感應所損害,因此店家們會挑選防靜電屏蔽袋開展維護電子設備,今日諾世德包裝就為大伙兒剖析一下防靜電屏蔽袋的表明
  • 教研分享系列40 顯化科學方法教學的必要性例證
    不知不覺,教研分享系列已經到了「40」了,通過公眾號「即時」分享大腦所思所想,與其說是「教研」,不如說是「記錄」,與其說是「分享」,不如說是「成長」。創造公眾號文章並推送,有可能會浪費朋友們的時間,但是熱心的朋友閱讀後給予的反饋交流,確實極大的推動了我更好的學習。今天的話題就從朋友的反饋交流談起。
  • 如何對ESD進行靜電屏蔽防護
    對ESD進行防護的最好方法,是敏感器件進行靜電屏蔽和磁場屏蔽,靜電屏蔽可用導電良好的金屬屏蔽片來阻擋電場力線的傳輸。一般有了靜電屏蔽,磁場屏蔽就不再是十分需要的了,因為當高頻磁力線穿過金屬屏蔽片時,會在金屬屏蔽片中感應產生迴路電流(渦流),此電流產生磁場方向正好與幹擾磁場的方向相反,兩者雖然不能完全抵消,但可以互相抵消大部分,從而同樣可以降低磁場產生的幹擾。圖10 是對ESD 進行靜電屏蔽防護的原理圖。
  • 乾貨| 了解靜電屏蔽,看這一篇就夠了!
    其實,在中學物理課程中,我們就曾學習過:靜電平衡狀態下,導體內部沒有淨電荷,意思就是說:如果導體上有電荷,電荷都分布在導體表面上。圖(01) 程守洙《普通物理學》第二冊93頁在普通物理中,我們又學習過:靜電平衡狀態下,空腔導體外面的帶電體不會影響空腔內部隊電場分布;一個接地的空腔導體,空腔內的帶電體對腔外的物體不會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