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野味的長沙人,以後不敢了吧?

2021-02-17 故事長沙


文|姜姜湖  編輯|馬桶

小時候過過一段不一樣的「吃肉」生活——父親是師大生命科學院的教師,那時還叫生物系,這個系當年是個冷門,沒什麼人念,當教師的收入也不高,對我來說,父親這份差事唯一的好處,就是能讓我吃到各種各樣的「肉」。

生物系總是要做解剖實驗,所以養著一籠一籠的小白鼠。那個年代,物質不是太豐富,解剖過的老鼠肉浪費太可惜,父親有時候會拿些沒打過藥的回來,細細剁了,放紅椒爆炒。得不承認,這種養殖的齧齒動物很是鮮嫩。

可憐的小白鼠  圖片來源:網絡

做標本的動物只留一張皮,肉如果還新鮮,也不隨便扔。有一次父親端了鍋湯上桌,說是做海龜標本剔下的肉燉的。也就吃個新鮮,肉很柴,湯也沒什麼意思。但另一回同樣是爆炒,雖然沒有二兩肉,卻實在好吃,爸爸說,那是刺蝟。

動物園熊貓死了,拿到系裡來做標本。聽說要吃熊貓肉,那一整天我都在某種怪異的期待中度過,最後沒吃成,說是肉已經臭了,當時還挺懊惱。

八十年代,長沙還不興吃蛇,父親去廣州出差,帶回幾罐三蛇羹罐頭,腦海中鬥爭再三,吃了兩口,比想像中的味道要美百倍。

特別喜歡小動物,養過烏龜麻雀荷蘭豬,每次養得都很精心,投入了許多感情,烏龜不見了和麻雀死的好長一段時間,時常會獨自流淚。所以父親在把我每天帶到草地玩耍的荷蘭豬送給我五叔時,騙我是交給他寄養了。過了半年聽到五叔說漏嘴盛讚豚鼠的美味的那一刻,才曉得我的寵物沒活過當天子時,心裡非常難過。

有一次聽東北轉學來的同學說起吃螞蚱眉飛色舞,搞得我饞蟲大發,跑到草叢裡捉了一塑膠袋土蚱蜢,回家座鍋燒油炸了,放一撮鹽,像吃油渣一般吃了,那是我最初的烹飪經驗。

油炸螞蚱  圖片來源:網絡

搞生物的和學醫的人,最不忌口,但還是有些肉類令他們發怵。父親有一次去外地同學家吃飯,端上一碗菜,說是臘牛肉,後來在他家陽臺發現掛著一排的煙燻猴子才大呼上當,同學解釋說,是怕父親不吃,所以好意隱瞞。父親說起這件事恨得牙痒痒,說陽臺上好像掛著一排人。

還有許多類似的情況,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了我和朋友吹噓的資本。

從前長沙有個地方,專門吃當下談之色變的野味,後來被取締了,叫做老照壁,就在現在的先鋒廳。

小時候每次去到那裡,心中總是五味雜陳,那些穿山甲,竹鼠,果子狸,狍子,麂子雖然我都見過標本,但看到它們待在骯髒的鐵籠中或無精打採,或困獸猶鬥,第一次覺得這些即將成為食物的野獸可憐。

當然,老照壁的飯我從來沒吃過,也不是因為道德高尚,畢竟一家兩個月薪幾百的窮教師,哪裡吃得起動輒幾百上千的飯菜喲。

雖然沒在老照壁吃過野味,但後來當記者時在湘西跑得多,那些狍子麂子野豬野兔還是吃了些,後來長沙有個叫鹿回頭以經營野味聞名,間常去過幾次,在那裡吃過竹鼠大雁梅花鹿什麼的,手藝還不錯,現在好像也找不到了。

老照壁  圖片來源:《老照片中的長沙》

十年前,在廣州生活過一段時間,吃了蠻多未被馴化的肉。廣州人的餐單是真挑戰人類極限,原則上一個生物系混大的男人很難被食物震撼,但那些「叫三聲」、猴腦之類的殘忍吃法,還是令我「隔一丈遠」,總覺得這玩意整得有些沒邊了。

由於生活環境和工作經歷,各類「肉食」也算吃了個七七八八,總的來說相同物種的肉,從味道上來講,小的比大的嫩,大的比小的香,家養的比野生的嫩,野生的又比家養的更具風味。

其實味道取決於它們的食物和生長周期,吃野食和生長周期長的更有風味,生長周期短的,則更柔嫩一些。

比如跑山的老雞鮮香無比,但不燉個幾個小時就嚼不爛,炒著吃想都不要想。而野雞你不把香辛佐料放齊了紅燒,那會騷得沒法下口。至於昆蟲,除了廣東的「桂花蟬」滷著吃,其它的基本都是油炸,在我看來,炸過的昆蟲都是一個味,酥脆香口,總歸不如花生米。

桂花蟬  圖片來源:網絡

食物這件事包含有太多歷史和人文的東西,一定要對誰說教,容易挨罵——豬肉我們喜歡得不得了,但穆斯林認為髒,會玷汙人;牛肉還要幾多美味?但多數印度人不吃,對他們來說那是聖物。

狗肉在從戰國時期起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我們主要的肉食來源,自古就喚作「香肉」,高麗國和瑞士都愛吃,貴州花江狗肉,柳州脆皮狗,哪怕是長沙黨校的紅燜狗肉,依我看統統都是人間美味,但提起這個,愛狗人士立馬把你噴成狗。

畢竟人在食物鏈頂端,手握選擇權,吃什麼不吃什麼,各有各的道理。

至於野味,千把年前好多人要吃肉,還只有野味可吃,那些海捕的魚蝦蟹,長江黃河裡的時令河鮮,也不知道算不算野味。

從前湖南人極少吃蛇,那是上不得臺面的玩意兒,現在要是一紙禁令下來說不準吃口味蛇了,恐怕有幾個地方的人是萬萬不能答應的。

雖然在野味這件事上存在各種矛盾和悖論,而且風味的確勝過圈養的動物,但我個人認為,野味並不是不能放棄的。首先,古人聰明,但凡好吃的肉肉,他們都會想辦法把它圈養起來慢慢享用,家豬不就是野豬改良的嘛!試想您一輩子只能選擇兩種肉,不是豬肉就是果子狸,我相信絕沒幾個人會選後者。

其次,野味雖然風味獨特,但一般人接受不了,烹飪時不下重手避味會難以下咽。試試清燉個竹鼠吃吃,能吃完一條腿我都要給你作個揖!吃來吃去總歸就是那麼幾種做法,畢竟還是單調。

再者說了,大多數野物每天翻山越嶺找吃的,個個都是肌肉男,肉質過於結實粗糙,脂肪少,口感很差。你以為和牛為什麼那麼貴?那傢伙成天不幹活,吃了睡睡了吃,脂肪都長到肉裡了,嫩著哩!

日本和牛 圖片來源:網絡

喜愛野味的人可以捫心自問,你們到底是喜歡它的味道多一些,還是獵奇心理在作祟?

這和我在朋友面前吹牛逼說當年我差點兒吃了熊貓肉應該是一個心態,而熊貓肉真的好吃嗎?我可不這麼認為。吃了這麼多亂七八糟的肉,也沒覺得得到了多大享受,也就跟人吹牛逼的時候還行。後來細想,無非就是嘗了個鮮,並沒什麼大不了的。

蝙蝠這種東西就不爭論了,長得一副人神共憤的樣子都算了,還身攜無數病毒,即便它是好吃的,如果沒到餓死那一步,也完全沒必要要去吃。倒不是說吃它會染病,相信高溫下來什麼病毒都死了,但捉蝙蝠的人也許就要倒黴。

真有這力氣,不如研究研究這個物種怎樣為我所用,看人家蝙蝠俠,多拉風!

風味有許多,放棄一些無礙,而來自未知的風險過大,人類可擔不起,用風味換風險,不值當,如果僅僅為了嘗鮮,就更划不來了。美食,如果脫離了味覺而變成自我人設的炫耀,是否違背初心了呢?

↑隆回採風,看到被村民獸夾捉住的小竹鼠,困獸猶鬥,同事想花一百元買來放生,被拒絕了。

相關焦點

  • TO:愛吃野味的朋友,風味換風險,不值當!
    從前長沙有個地方,專門吃當下談之色變的野味,後來被取締了,叫做老照壁,就在現在的先鋒廳。野味雖然沒在老照壁吃過,但後來當記者時在湘西跑得多,那些狍子麂子野豬野兔還是吃了些,後來長沙有個叫鹿回頭以經營野味聞名,間常去過幾次,在那裡吃過竹鼠大雁梅花鹿什麼的,手藝還不錯,現在好像也找不到了。
  • 為什麼廣東人愛吃福建人
    人會吃人嗎?不知道,但是當今社會是不會發生人吃人這種滅絕人性的事情。那為什麼網上常有人說廣東人愛吃福建人呢?如果你去網上問,那麼你可能會得到這樣一個回答:獨特的地理環境加上福建人愛吃海鮮,造就了福建人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所以福建人就成為廣東人無法抵擋的一道美味。其實這個梗源自於幾年前的春節期間,當時的網友都在討論各個地方過年紅包發多少,廣東人的紅包金額最小。
  • 長沙口味蛇等野味店現狀如何?轉讓或轉型
    原標題:轉讓或轉型 餐館按下「野味」刪除鍵 在湖南部分地區,蛇是一道特色美食,飯店裡一份口味蛇或乾鍋蛇的售價往往不低於200元。如今,曾經日日客滿的口味蛇等野味店現狀如何?4月1日上午,記者走訪了多家曾提供人工養殖的蛇、娃娃魚等菜品的餐館。
  • 公認農村河裡的4種「硬菜」,河蚌罕見上榜,第四種城市人不敢吃
    城市生活不斷地變化,許多城市人都想著去農村,只因農村的生活很好,吃起來的食物也是非常不錯,許多農村人野味很喜歡,畢竟這些食物是他們從小就愛吃的美食,味道和口感都受到大家的喜歡,在許多人眼中,農村河裡的菜才是最好吃的一種,也是大家口中都愛吃的菜,對這樣的是食物,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想法
  • 浙江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望而興嘆,真是不敢動嘴
    這其中也不乏一些只有本地人愛吃的小眾美食,下面就來看看浙江人愛吃的10大「另類美食」,外地食客望而興嘆,真是不敢動嘴。 1、紹興臭豆腐 此菜呈紫銅色,肉質酥爛,鰻段不碎,口味鮮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和維生素等,是一種滋補名菜,佐酒極品,河鰻又叫鰻鱺,也叫白鱔、青鰻和鰻魚,其體形細長,前部呈圓筒狀,後部稍側扁。頭中等大,眼小,嘴尖而扁。下頜稍長於上頜,兩頜及犁骨,只有細牙。長得像蛇一樣,好多北方人都沒見鰻魚,就更別提吃了,看著像蛇一樣的東西做成美食,真是不敢動嘴去吃。
  • 海邊常見的幾種野味,前三種你們是有親緣關係嗎?一般人都不敢吃
    海邊常見的幾種野味,前三種你們是有親緣關係嗎?一般人都不敢吃!對於在海邊居住的人來說,他們最常吃的就是各種海鮮了,對於內陸的人來說,一輩子都不一定能吃上一次的海鮮,但是在海邊人眼中卻是再常見不過的食物。比方說我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幾種海邊常見的野味,可能很多內陸人聽都沒有聽過,但是海邊人卻常吃。
  • 看看吃貨最愛吃的臺灣烤腸裡究竟是什麼肉?看你們以後還敢不敢吃
    大家最熟悉也是最喜歡吃的一種美食小吃就是從臺灣那邊傳過來的烤腸,估計大部分的朋友都是有吃過這種小吃的吧,但是大家都知道這烤腸裡面究竟是些什麼肉嗎?看看吃貨最愛吃的臺灣烤腸裡究竟是什麼肉?看你們以後還敢不敢吃。
  • 湖南長沙人愛吃的10種美食,小龍蝦上榜,在長沙叫「口味蝦」
    湖南長沙人愛吃的10種美食,吃過5種以上的,才算是吃貨說起長湖南長沙的美食來,那可真是讓人流口水!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湖南長沙的十大美食小吃吧!吃過5種以上的,才算是真正的吃貨!第7個是長沙的炸炸長沙人愛吃香辣的東西,這炸炸也是最受長沙人歡迎的,它與四川的串串不一樣,是用油炸出來的
  • 農村大媽用這種野味做臊子麵,全家老小都愛吃,你想嘗嘗看?
    農村大媽用這種野味做臊子麵,全家老小都愛吃,你想嘗嘗看?大自然界中,存在著很多很多我們未曾見到過的野生動植物,很多都是需要人們不斷的努力挖掘和發現才能夠找到的。我們知道最接近於大自然的地方就是農村了,農村野外同樣藏著很多的野味,這些野味都是來自於大自然的產物,很多都是我們看到過的,有著那些田野裡面的野菜,那高高掛樹上的野果子,或者是那些隨處可見的花花草草。但也有很多藏在山裡頭的野味,這些就是要挖掘才能夠發現的。但是不管是什麼野味,都是有著自己獨特的價值和作用的。
  • 靈魂拷問:野味到底有什麼可吃的?為什麼很多人賭命也要吃野味?
    為什麼中國人這麼愛吃野味?其實吧,中國人從古代開始就吃野味了。這又是怎麼回事?還不是因為「餓」翻看中國的史書,太平光景多,天災人禍也不少,每次災難還伴隨著類似此次瘟疫的重大事件,老百姓往往流離失所,易子相食。
  • 幾種南方人愛吃的生醃海鮮,北方人看了不敢動筷子,你敢吃嗎
    一直以來,南方和北方在飲食上面的話題就是很多人熱議的,很多人都覺得這北方人吃的食物是比較重口味的,而南方人吃的食物都是比較清淡的。確實南方人在食物上面還是喜歡吃清淡一點的,但是有些時候還是需要來點重口味的美食。像這幾種生醃的海鮮就是南方人愛吃的,可是北方人卻不敢動筷子。
  • 稻田裡像黑珍珠的野味,曾被人嫌棄不敢吃,如今成高端菜400元1斤
    摘要:稻田裡這種野味,蛋白質含量是獼猴桃23倍,收購價400元1斤,別錯過文/農夫也瘋狂這個時候農村的集市開始熱鬧起來了,有些農民也把自家的一些土特產拿到集市上售賣了,像蔬菜、水果這些實在是太常見了。還有一些農民製作的乾菜、鹹菜、手工品就是很搶手的。
  • 戒不掉的野味,到底有什麼好
    不僅如此,在經歷過2003年非典風波之後,雖然食野味之風一度有所緩和,可是沒過多久便重新興起,仿佛總是有那麼一群人,對野味有著無與倫比的執念。但說句公道話,這還真不一定是他們的錯。若是拉長時間軸,我們會發現,野味這種東西,幾乎是如影隨形地陪伴了人類社會的整個發展歷程,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 【約會春天】以後不敢逛街了
    開始想著也沒什麼事幹,中午的時候寶寶一般都要睡一覺的,就想著先吃飯,趁著人少可以讓小傢伙睡一覺。最終選擇吃德克士,這可是小傢伙第一次吃,其他的吃不了,可以喝稀飯啊。這不找了個安靜的地方,剛好等他瞌睡了能美美的睡一覺,等睡醒了就可以好好的逛街了。誰知道今天中午壓根一點瞌睡都沒有,老愛走來走去,也許是第一次吃,小傢伙今天特愛吃米飯,吃了很多小肚子都鼓鼓的。
  • 長沙一菜館現「野生動物名錄大全」菜單,宣稱有證可開發票
    」,並宣稱在長沙,愛吃野味的人,沒有人不知道他們門店,記者暗中調查發現,他們的菜單簡直就是一張野生動物名錄大全,一些國家保護動物也名列其中,這家店真的有這麼神通廣大嗎?看記者不滿意,老闆又向記者推薦夜遊鶴,夜遊鶴即夜鷺,也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老闆稱,這都是正宗野生。老闆信誓旦旦表示,自己店裡賣野味是出了名的,如果記者不滿意,還有野生蛇。在後廚,記者除了看到了鶴皇、夜遊鶴、野生蛇、還看到了斑鳩。那麼這些野生動物是從哪裡來的呢?
  • 藏在葛藤裡面,好吃的野味,油炸起來香脆可口,你敢嘗嘗嗎?
    藏在葛藤裡面,好吃的野味,油炸起來香脆可口,你敢嘗嘗嗎?這種美食就是圖中的這個小不點了,不知道大夥覺得像什麼呢?這種小不點看起來像個小球,顏色是米黃色的,這種小不點其實是一種蟲子,叫做葛藤蟲,是一種藏在葛藤當中的蟲子。
  • 有人說廣東人愛吃「牛歡喜」,到底味道怎麼樣?你敢吃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廣東人愛吃牛歡喜」成了網上一個普遍的說法,牛歡喜也成了網紅食品之一。我在粵西湛江生活了三十多了,也只是近幾年才知道牛歡喜是什麼——母牛身上的一個部位,也就是母牛的外生殖器。為什麼說廣東人愛吃,我想來源可能是鄭中基在港片《低俗喜劇》中的情節,他說了一句話很經典:「我殺了多少頭牛才能給你炒一道牛歡喜啊!」
  • 禁食野味就是承接文明
    ——水利學院「革除陋習,拒食野味」暑期社會實踐隊7月24日,水利學院「革除陋習,拒食野味」暑期社會實踐隊繼續社會實踐活動,此次的實踐地點是福建省廈門五緣灣。五緣灣,橫臥碧波的五座圓拱大橋是城區內灣的醒目標誌。
  • 湖南長沙人愛吃的10種美食,吃過5種以上的,才算是吃貨
    湖南長沙人愛吃的10種美食,吃過5種以上的,才算是吃貨說起長湖南長沙的美食來,那可真是讓人流口水!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湖南長沙的十大美食小吃吧!吃過5種以上的,才算是真正的吃貨!第10個是糖油粑粑糖油粑粑是長沙非常傳統而且非常著名的小吃。
  • 這種野味你敢吃嗎?像蜥蜴又像蛇!雖然味道好,但現在太少見了!
    導語:我們現在追求的野味已經是很少了,因為現在人的大肆捕捉,已經很少能看到一些野味了,大多數都是一些常見的食材。說起野味,我們現在已經看不見那麼多的野味了,不像原來,有很多的野味去讓我們捕捉,但是現在已經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