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商的名義否定家庭教育,鄙視孩子和曾經的自我,你無權這樣做

2020-09-05 爸爸很忙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緒商數,簡稱EQ,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其包括導商(LQ)等。它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商相對應的概念。從最簡單的層次上下定義,提高情商的基礎是培養自我意識,從而增強理解自己及表達自己的能力。總的來講,人與人之間的情商並無明顯的先天差別,更多與後天的培養息息相關。

情商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種價值觀。尊重個體在家庭教育和現實生活中的歷史,總結得失,積極向前看。有人會說:「不要跟我談什麼價值觀,我的價值觀就是錢」。還有人說:「我曾經碰到的那些人讓我吃了很多虧走了很多彎路,如果不碰到這些人,我會走得更快、更好更成功」。原來,事後諸葛亮就是肯定自我的高明,否定自我的歷史。

為什麼有的人只認同現在的自己,卻鄙視曾經的自我

人的情商從哪裡來不是一個哲學問題,而是一個現實的生活問題。我們曾經走過什麼路,說過什麼話,做過什麼事,唱過什麼歌,發過什麼脾氣,吵過什麼架,都會深深的刻在我們的臉上,也會浸入孩子的心靈。很多人在沒有成功之前,會總結自己的過往,而一旦成功,又容易把自己拔得很高,把曾經得到的幫助視為理解當然,貶低曾經提供過幫助的人。在意識深處認為不需要走這些彎路,也不需要碰到這些人,殊不知,人的成長是有階段性的,你處於什麼樣的狀態,只會碰到什麼樣的人。換句話說,就是你只認同你現在的自己,卻鄙視曾經的自己。

其實,情商的價值觀大於情商的能力。有些人慣於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踐踏別人的觀點,把對自己有利的人歸於自己的同類,把對不利於自己的人視為異類。從批判到再棒殺,從嫌棄到再拋棄。不斷抬高自己同時,無限貶低他人。清晰界定的標準也只有一個,那就是聽不聽話,能不能給其帶來即時滿足的價值。與此同時,隨時隨地的展現自我的優越感,讓自己成為「先知」,總愛把最高標準或者以國外的某些標準作為自己的標準來衡量別人,而忽視了人所處的環境和現實情況。

那些鼓吹外國的月亮多麼圓的人,在疫情面前,其價值觀瞬時祼露到一絲不掛。其實,你認識什麼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成為誰。另外,誰想帶你玩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學到了或者得到了什麼,更重要的是你為別人做了什麼。有人說層次越高的人越平易近人,層次越低的人越狗仗人勢。其原因就在於,總以為自己比別人更高明。層次高見識也高,層次低見識也就低。但這都是表面現象,核心在於隱藏於心態背後的價值觀。但問題又不止於此,找靠山抱大腿並不能解決其本身的局限性,也就是說,沒有能力就算找靠山、抱著大腿也做不成什麼事,反而可能壞事。

從相聲、小品、電視劇、電影、短視頻、包括很多的文學作品,最愛用小人物命運反轉的手段來扣人心弦,奪人眼球,這無可厚非。但其背後的邏輯卻是不斷下探的底線思維,你狂任你狂、你橫任你橫、你豪也可任你豪。時代的腳步不是與你無關,也不是與你沒有半毛錢關係,而是命運共同體。如果你不能把自己放在社會關係的層面來思考自己行為,那麼最終被拋棄的同時,也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比如仝卓自揭高考舞弊的老底,挑戰法律權威和公眾的認知底線,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無視自身的不足,把失敗歸於別人的無能

一個人的言行所代表的不是其個人行為,而是一個家庭的代際傳承的文化。見過什麼世面和走過多少路,上過什麼大學,會幾種語言,甚至於你去過多少個國家,並不能說你就有多優秀。關鍵在於你是如何看待周圍發生的一切,是平視、仰視還是平視。也就是說,你的視角決定了你為人處世的價值觀。而這些家庭文化的素養,一定會在你身上被充分體現,而後又會被你的下一代完全吸收,再傳遞到你的下一代再下一代。

在學齡前,孩子對自己的所見所聞幾乎是不加選擇的吸收。從他們跨過春青期到參加工作,家庭教育的所有成果都將被孩子帶入自己的婚姻生活。在這個過程中,其決不會放棄自己構建的思維體系,也不可能擺脫自己的慣性思維。其結果就是把自己認為好的添加進自己所構建的框架之中,當這個框架添加到一定程度,並碰到了其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時,他才會重新審視自己的所有。而往往再次重新審視時,卻無視自己不足,並把失敗歸於別人的無能。最終他會發現,原來自己又重新活成了父輩的樣子,只是時代的環境不同而已。

就如人的口味,一旦你從小就習慣了吃辣之後,要讓你改變口味長期吃杭幫菜,你肯定會受不了。當然也有那麼一類人,年輕時出國生活了幾年,回來之後愛向國人炫耀吃西餐或義大利麵就是貴族品味,這是可笑的。其實,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或者喜歡吃什麼菜,你自己好好吃就行了,沒有必要以此抬高自己,把別人視為下裡巴人。強勢的人必有強勢的頑疾,一葉障目只見自己不見泰山。自以為是的強勢正確之下,靜默或順從代替了真實的聲音。

說到家庭教育,有一個可笑的事實是。很多自己沒有結婚也沒有生養過孩子的人,卻向有孩子的人灌輸自己幻想中的家庭教育觀或者大吹國外的家庭教育理念如何先進。這純屬扯淡,在教育這件事上,沒有現實的生活經歷,千萬別亂彈,一彈就成笑話。試想,如果其是一丁克,不在教育一線也從來沒有生養過,卻跟別人吹小學或初中的孩子該怎麼教育的話,這就是胡說八道。每個家庭都是不一樣的,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雖然所有孩子的成長有一些共同的規律,但共性之外還有個體差異的問題不斷顯現。因此,個體的教育是不可複製的。

有些人不是不清醒,而是不願清醒

疫情之下,中國制度所表現出來的優越性直接打醒了很多視外國月亮最圓的人,但還有絕大部分人卻不願醒來。還在鼓吹外國一切如何如何好。當然,好的一面我們要學習,但一切以外國的標準來衡量國人,就是是非不分、頭腦不清醒。魯迅曾說要做拿來主義。但拿來主義不是一切照搬,而要有所甄別。就以教育理念而言,不論是蒙臺梭利學前教育思想、弗洛伊德人格理論還是皮亞傑認知發展論,都各有優點,也各有不足。

比如,蒙臺梭利倡導的感覺訓練是孤立的進行的,她孤立地訓練幼兒的各種器官,某個活動只用來專門聯繫某種特定的感覺,割裂了各種感覺之間的內在聯繫。其感觀教育採取的方法有機械、呆板、枯燥乏味傾向,兒童長期利用感觀教育進行訓練,容易受到操作順序的束縛,不利於兒童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再如,弗洛伊德人偏重從人的心理活動和精神活動的方面去解釋人的現實存在和行為動機,比較輕視社會物質文化生活對人的心理活動和精神活動的決定性意義,這使他的人格理論塗抹上主觀唯能論的色彩;二是他將人格理論的心理學基礎局限於精神病人等非健康人群身上,這影響了人格論的一般性。

有人說,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的確,很多人固化於自己的認知,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附屬品。你不能說他們不重視教育,恰恰相反,他們是高知群體,比普通人更重視教育,卻教出了一個連他們自己都不願直視的孩子。問題在哪呢?其根源就在於,把自己的認同強加於孩子身上,卻沒有從自己身上去找問題。用自己的焦慮破壞了孩子的承壓能力,導致孩子無法面對壓力的同時,以家長所不喜歡方式塑造他自己。而這個被塑造的自己,既不是孩子原來的自己,更不是家長所希望成為那個孩子。

情商情商,因情而傷、因愛而傷。情商情商,情在前,商在後。對孩子而言,情是親情、友情和無私的愛;而商可以是商量和共商,但絕對不是商業,更不是貿易和交換。因此,請忘掉自己,平視孩子,向生命致敬,重新定義情商。

相關焦點

  • 家長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會影響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就是保護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足夠的「面子」,讓他們這一生都擁有積極健康的自我認知。比如,不要當眾批評和否定孩子,懂得給孩子留面子。當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時,不要認為是他不聽你的話,跟你對著幹,而粗暴地反對他。
  • 情商與人際關係息息相關?孩子的情商該如何培養?
    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 高爾曼曾經說過:「一個人的成功,80%來自於情商」。而加拿大的心理學家亦曾說過:「如果沒有高的情商或是健康的情商,再高的智商也無法彌補人際溝通方面的欠缺。智商對孩子的成功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情商,至少兩者要平行」。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出身」,家長們可別推卸責任
    待人接物就體現了孩子的情商。李教授表示,孩子情商低,家長最應該埋怨的就是自己。家庭教育讓孩子情商出了問題,這個問題家長要自己承擔。而在家庭教育中,他們所採取的教育手段就是打壓式教育。孩子出身於這樣的家庭,長此以往,共情能力受到影響。待人接物時,孩子不僅掌握不好尊重的尺度,還不會換位思考。情商十分低下。
  • 家庭教育5個點告訴你:如何培養高情商孩子
    其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情商比較低,現在很多媽媽都對孩子情商培養比較在意,而且願意花大把錢讓孩子去鍛鍊情商,殊不知家庭教育才是培養孩子高情商的重要部分。看了很多這樣的案例,其實作為家長我們也很著急,為什麼別人的孩子情商很高,能自如應對各種問題,而我們的孩子卻不能呢?
  • 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父母必讀
    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父母必讀!成功的家教與父母的言語表達息息相關,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將對孩子的情商、智商、氣質、修養……產生深刻的影響。 02 尊重的語氣從兩三歲起,孩子的自我意識就開始萌芽,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自我意識會愈發強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見,說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 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見,說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當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時,不要認為是他不聽你的話,跟你對著幹,甚至粗暴地反對他。如你要求孩子學英語,可他還想再跟小夥伴們玩一下,你不能發脾氣:「越大越不聽話了,不好好學習,看你長大了能幹什麼。」
  • 孩子走向優秀之路,家長需正視孩子自我教育,不妨這樣做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自我教育,就是自己教育自己。或許很多家長會產生疑問,一個孩子有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嗎?我的答案是能,但必須要有學校和家庭教育的外力引導和驅動,才會讓孩子發現自我,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標,付出實踐行動後,才能真正實現自已教育自己的目的。可能這樣說起來,仍然很模糊,不容易理解,下面我進行解析。
  • 「我肯定做不到」,孩子總是自我否定?要教孩子「正確歸因」
    其實孩子這種表現就是一種自我否定的行為,因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才會十分害怕出錯。孩子總是會覺得自己是做不到,對於自己的能力沒有十分的把握。其實孩子這種自我否定的情況存在於普遍的家庭當中,許多孩子都會有這種表現,因為不相信自己或者總是覺得自己做不到,往往就會表現出不自信,陷入自我否定的感情漩渦。
  • 家庭教育:父母不能以「愛的名義」葬送孩子的一生
    家庭教育:父母不能以「愛的名義」葬送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父母不能以「愛的名義」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一隻老狐狸帶著一隻小狐狸生活在一個山洞裡,由於小狐狸的媽媽死的早,老狐狸對小狐狸疼愛有加。每天晚上,老狐狸想起原來一家人的幸福日子就暗下決心,不讓小狐狸吃一點苦,受一點傷害,即使自己粉身碎骨也會堅持這麼做。所以每當老狐狸外出捕食時,都要把小狐狸關在山洞裡,把洞口封的嚴嚴實實,然後拼盡全力去捕捉小動物,小狐狸就這樣在爸爸的精心呵護下,幸福而又快樂地生活著。
  • 否定孩子感受的後果,你可能想像不到
    身為父母,我們應該都聽過這樣一些耳熟能詳的話語,即「有一種餓叫媽媽覺得你餓了」、「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冷了」;我們也經常看到這樣一些場景,比如: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或撞到了牆上,疼的哭了起來,爸爸會說:「不疼,不許哭!有什麼好哭的,你是男子漢大丈夫,肯定不疼!」以上這些經常發生在家庭教育中的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否定感受。
  • 兒童情商培訓班實質是智商稅?人民民報:孩子的情商不能培訓速成
    我認識幾位寶媽曾經給孩子報過情商培訓班的,有的人說一點用都沒有,孩子學完之後的情商沒有任何提高,這就是給家長交的智商稅;也有的人說孩子上完課之後明顯不一樣了。不管這些家長反饋結果如何,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當初交了不少報名費。
  • 父母必讀: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見,說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當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時,不要認為是他不聽你的話,跟你對著幹,而粗暴地反對他。這樣做只會讓孩子更加厭惡學習。這樣會讓孩子對畫畫失去熱情和信心。
  • 孩子哭鬧時,恰巧是「情商教育」的最好時機,聰明父母不妨這樣做
    文丨弘媽育兒經(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相對於孩子的智商來說,真正能夠決定孩子未來發展的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情商,因為情商會直接影響著孩子在未來工作當中和同事之間的人際交往。而情商高的人他說話辦事也會更加的有技巧,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抗壓能力也會更強。
  • 「棉花糖·情商日記分享」孩子碰到困難,你可以這樣說
    情商日記,源於每一位願意用心實踐科學育兒的家長、家庭教育指導師和情商訓練師。大家在生活、工作中,潛心研究育兒,科學實踐,用心去了解孩子,發現孩子的潛質和優點,做到真正懂孩子,注重家庭、家教、家風,通過言傳身教給孩子傳遞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 情商高的孩子和情商低的孩子,這幾點差別,直接影響長大的人生
    導讀:情商高的孩子和情商低的孩子,這幾點差別,直接影響長大的人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情商高的孩子和情商低的孩子,這幾點差別,直接影響長大的人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自我否定的時候,家長一定要這樣引導
    旁邊的一位家長談到了自己家的孩子,說自己的孩子總是會陷入到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當中。小萌和鄰居家的孩子小輝是幼兒園的同班同學,現在剛上一年級倆人又做了同桌。同桌小輝的字寫得很好看,人也很機靈,之前一起上幼兒園的時候覺得也沒有什麼差距,後來在上小學的時候,同桌經常考第一,老師也經常誇他聰明字也好看。
  • 幼兒情商培訓一年好幾萬 網友:以情商名義收智商稅
    幼兒情商培訓一年好幾萬,網友質疑:以情商的名義收智商稅......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這些課程在保護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較強的自信,包括和父母安然分離、願意與他人分享等。「 一些安全感建立得比較好的孩子,一段時間的情商課後就能獨立上課,這說明適應能力在提高,也為孩子以後進入幼兒園做鋪墊。」  老師水平咋樣?
  • 孩子的情商和幸福
    企業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人.不的企業人事研究。所以從智力和教育背景看,技術人員比他們的領導更優秀。心理學家就提出了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這麼優秀的人才(技術人員)最後會受智力和教育上不如他們的人(企業領導者)管理呢?為什麼這兩種人的學業的成就和事業成功沒有相對應呢?進一步的研究發現,那些技術人員在一些能力上遠遠不及他們的領導們。他們所缺乏的能力恰恰就是情商。所以這項研究最後有兩個重要的結論。第一,對於一個人事業的成功,情商比智商重要。
  • 中青報:家庭教育才是提高孩子情商的主要方法
    原標題:家庭教育才是提高孩子情商的主要方法   如果父母能在日常生活中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並且在孩子有情緒時及時介入,告訴孩子正確處理方式,孩子自然會養成優良的情緒控制能力。
  • 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響孩子情商發育,這4種家庭的做法不可取
    家庭教育對孩子情商影響大,這4種做法不可取,家長別踩坑 ,總覺得自己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對的,這會使他們成為低情商的人。這樣的暴脾氣非常不利於社交,無形中拉低了孩子的情商。,並且不懂得隱藏自己的消極情緒,要麼冷落孩子,要麼就衝孩子發脾氣,這種環境下教育出的孩子往往比較自卑,容易自我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