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愛
對孩子來說是最珍貴的
尤其是身體有缺陷的孩子
更需要父母的關心和照顧
然而……
10歲的小璋卻沒能在
父母的陪伴下長大
因為被診斷為腦癱,不到1歲,他的父母就雙雙玩失蹤,是爺爺一手把他撫養長大。
現在,小璋的父母回來了,但爺爺卻向法院提出申請,要撤銷孩子父母的監護權,指定自己為監護人。
到底怎麼回事呢?
《特區新聞廣場》
1歲腦癱兒剛確診
父母人間蒸發
小璋爺爺
黃先生
孩子跟他們父母身邊,不是被虐待死,就是會被打死,不到一個禮拜把孩子打得渾身青腫。
在法庭上陳述事實的這位是孩子的爺爺黃先生。他口中被打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孫子小璋。而打他的不是別人,就是孩子的親生母親石女士。
2010年,小璋出生了,還沒等他滿1歲,小璋就被診斷為小兒腦性癱瘓,也就是常說的腦癱。殘疾評定為肢體殘疾貳級。
而更突然的是
兩天後
他的父母就「消失」了
爺爺黃先生成了這個孩子
唯一的依靠
小璋爺爺
黃先生
雙雙離家出走至2017年的3月,在這6年的時間裡,被申請人了無音訊,對腦癱的兒子不撫養、不治療 。
爺爺上法庭申請
撤銷孫子父母監護權
刁玫是一名長期參與家事糾紛訴訟的專業律師。在這起案件中,她作為兒童觀護員,全程參與了案件的審理,這也是全省首次在監護權變更案件中,引入這個角色。
在調查走訪中,刁玫了解到,父母不在的這6年多時間裡,爺爺黃先生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給予了小璋充足的關愛和照護,讓這個不幸的孩子,擁有了一段溫暖、有愛的童年時光。
而父母的離開
不僅讓小璋的童年失去了
父愛和母愛
同時也給他的治療帶來很多不便
海滄法院兒童觀護員
刁玫
六七年期間,爸爸媽媽都不在孩子身邊,小璋沒有監護人籤字,在醫院治療的時候,黃先生覺得碰到很多障礙。
小璋母親
石女士
腦癱,對於我們農村出來的人來講,就是屬於白痴、有智障的問題。當時對我的打擊也是挺大的,直到我老公出了點狀況,再加上家庭矛盾一些原因,導致我的離開。
石女士說,離開家6年後,她和丈夫之所以回來,還是因為放心不下孩子。回來後,她和丈夫也和孩子一起短暫地生活過,也會帶著他出去玩。但有的時候是因為孩子太淘氣,更多的時候是因為家庭矛盾,夫妻倆會動手打孩子。
而在法庭上
面對黃先生提出的
撤銷石女士和丈夫對小璋的監護權
夫妻倆都當庭表示
沒有異議
小璋母親
石女士
到現在我們都還要上班的話,工資都不高,有時候帶個孩子都要靠著長輩來支持我們。經濟收入,老公的話又是那邊起訴,整體來講對於孩子這塊,我們確實是真的沒有能力。
海滄法院兒童觀護員
刁玫
基於這些方面的考量,黃先生也認為他要儘早地提起監護人變更的訴訟。
刁玫告訴我們,在大多數涉及到撫養、監護或探視的家事糾紛中,未成年人的權益經常會因為當事雙方不同的訴求而受到損害。
海滄法院兒童觀護員
刁玫
觀護員要以這樣的身份角色介入之後,希望當事雙方他們能夠回到一個理性的狀態。什麼樣的一個成長環境或者說撫養的環境,對小孩子是最有利的。
尤其這起案件涉及的
還是殘疾未成年人
於法於情
這類人群都需要更多的關注
爺爺黃先生能否獲得孩子的監護權?
誰能給小璋一個溫暖的家?
明天,案件就將宣判
更多案件進展
敬請關注《特區新聞廣場》
來源:廈門廣電 記者/肖鑫、鄭仲維、楊仁傑 見習記者/楊宇晴 整理自特區新聞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