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以來就有「女為悅己者容」的說法,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審美觀念發生了變化,但是對於美的追求從未停止過。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比較在意自己的外表,這是人們精神追求的一種體現。生活中最常見的比如去做個造型,經常去理髮店修理修理頭髮。
杭州下沙的小朱今年27歲,是一名設計師,年輕人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對於髮型有這自己的追求。自己的頭髮養了半年多,前幾天特意去做了個髮型。4月13號晚上燙的,弄了兩個多小時,花了三百多塊錢,燙頭髮之前他還特意給髮型師看了照片。
理髮師按照小朱的要求做了髮型,確實比較的新潮。新髮型做好之後他去單位,可是同事們都覺得很奇怪,甚至是笑翻了,都取笑他的髮型:像個要飯的。小朱傻眼了,現在不戴帽子都不好意思出門了。
仔細看上去,小朱的髮型和自己之前的髮型差距在於,剛做的髮型完全沒有造型,像女生抓一把頭髮,然後握在手裡扔在地上這種感覺,就是脫髮女孩,掉發了那種,非常的亂。說到自己的髮型,小朱直言:一言難盡。
小朱上街都覺得不好意思,因為大街上沒有幾個人頂著個帽子。小朱說:「帽子摘下來根本不好意思去上班,頭髮不成樣子,兩邊一點都不對稱,連個造型都沒有。」
為了挽回形象,小朱找到媒體幫忙,去店裡協商。小朱告訴店長:「店裡做的沒有造型,就像稻草一樣。」
店長希望小朱洗一下頭再看一下。理髮店理髮師說:「他當時給我看的圖片是比較卷的,而且他特意要我做卷一點。」
小朱表示,店裡把自己的頭髮弄好,退錢。小朱說:「這個髮型太亂了,隨便換件衣服就可以上街要飯了。」
經過協商,理髮店長親自給小朱重新做了髮型,直到小朱滿意為止。
小編觀點:每個人審美的觀念是不同的,造型師在做頭髮的時候,雖然是按照要求來做的,但是造型卻是出自內心。理解的不同,髮型也是不同的。小編認為,小朱沒有和造型師說清楚到底是想要個什麼樣的髮型,並且在做的時候完全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不合適當時就可以改。
理髮店的髮型師也許是經驗不足,對於顧客的要求沒有理解清楚導致出現了問題,好在只是個小插曲,並不嚴重。有矛盾不可怕,多點理解和溝通,完全可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