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花開並蒂優質資源利在千秋 ——港中大(深圳)、深北莫落戶...

2020-12-12 光明網

  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是關係到地區創新能力、基礎研發能力和人才培養的重要資源。在深圳特區的發展史上,高等教育薄弱在相當長時間內一直是深圳特區發展的「短板」,也是龍崗區發展的空白。然而,2012年以來,兩所中外合作辦學模式的優秀院校——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落戶龍崗,並在短短數年內迅速發展成長,不但引來了優質的師資和生源,也引來了一批服務當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研究的科研機構。

  引來國際化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2010年2月,深圳市政府與香港中文大學籤署了教育合作辦學備忘錄,確定了雙方在教育方面先試先行合作辦學的意向。在推進落實CEPA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的背景下,2012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港中大(深圳)籌建。2012年10月11日,港中大(深圳)批籌暨啟動校區開工儀式在深圳市龍崗區校址舉行,也為深圳引來了的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

  「港中大(深圳)的建設,適合深圳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可提高本地區的自主創新能力,也能鞏固香港大都市的地位。」港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說。

  從創辦之初,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就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中華傳統和社會擔當的創新型高層次人才。國際化的氛圍、中英並重的教學環境、新型交叉學科設置和以學生為本的育人理念都是其鮮明的特色。

  近8年時間裡,不僅港中大(深圳)的美麗校園成為了龍崗一景,其創造的佳績更為龍崗乃至深圳的教育基底增色不少。截至2019年底,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已面向全球引進世界知名教授350多位,開展交流與合作的世界知名大學的數量已超過100所,在校學生中具有境外學習經歷的比例超過60%,在國內高校中名列前茅。

  「一所優秀的大學應該具備展望全球的視野和很強的社會責任感,專業教育和人格培養並重,從港中大(深圳)走出來的學子,不僅要有一手研究科技的好功夫,還要對國家、社會的發展有擔當。」徐揚生認為。

  因此,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建校以來,其學科建設和研究領域都是以創新驅動為指引,以粵港澳大灣區需求為導向,涵蓋了深圳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包括人工智慧與機器人、大數據與數據科學、信號與信息處理、類腦研究、生物醫藥、生物信息、先進材料、新型電子元器件、智能電網、新型網絡、金融物流等17個本科生專業、18個研究生專業。此外,還組建了瓦謝爾計算機生物研究院、切哈諾沃精準和再生醫學研究院、霍普克羅夫特高等信息科學研究院、大數據研究院、機器人與智能製造研究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等一流科研平臺。

  雄厚的科研實力與濃厚的研討氛圍使學生們有條件有空間潛心學術科研。2019年,港中大(深圳)選擇繼續升學的本科畢業生人數佔畢業生總人數的75.73%,其中64.10%的學生攻讀的是世界大學排名前50名的世界名校的碩士/博士學位。

  截至目前,來自世界各地的5600多名優秀學子正在港中大(深圳)求學。到2020年,該校已經連續五年成為廣東省內院校中錄取分數最高的大學,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的中國合作辦學大學排名中,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位居榜首。

  同時,港中大(深圳)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人才「育苗園」的效果也正在凸顯。2019屆選擇就業的學生中,超過70%留在粵港澳大灣區就業,57%選擇在留在深圳,主要從事計算機、網際網路、通信、電子、專業服務、金融等與當地產業密切相關的領域。

  第一所中俄合作大學花落龍崗

  創辦於1755年的莫斯科大學作為俄羅斯高等教育的最高學府,也是在世界範圍內享有盛譽的研究性大學,迄今已經產生了11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並且在數學和計算機等學科領域仍保持世界領先地位。2016年5月6日,第一所中俄合作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校園奠基典禮在龍崗區舉行,又一高端教育資源選擇落戶龍崗,既是對深圳、對龍崗多年來發展成就的認可,也是對未來發展前景的篤定。

  「深北莫是俄中兩國合作辦學的偉大事業,我是被中國經濟特區活力所吸引的『創業者』。」出任深北莫第一副校長的謝爾蓋·沙赫賴說,為了選址,他曾專門考察了中國12座城市,最終選擇了深圳。深圳生態環境優越,基礎設施完善,是中國高科技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又是活力四射的經濟特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一大主力,俄方看好深圳的發展前景。

  「中國經濟特區成功探索出一種能激發人的創造性、進取精神的全新機制,成效非常顯著。」他表示,希望以深北莫為窗口,將俄羅斯科學發明和中國科技成果轉化的優勢集結起來,在高科技領域深入合作。因為在深圳,創意從誕生到實現產業化的速度是最快的。

  對於此次合作辦學,俄羅斯方面也給予了高度重視並積極推進,2015年2月27日,俄羅斯國家杜馬通過專門的修正案,首次允許莫斯科大學有權在其境外教育機構中實施高等教育計劃,並為達到畢業標準的學生頒發莫斯科大學畢業證書。

  與其他合作辦學項目不同,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瞄準的目標是服務國家戰略需求,這成為該校對高質量生源的吸引力。在師資力量上,50%以上師資由莫斯科大學直接派出,其餘通過全球招聘選拔優秀人才,形成獨具特色的高水平教學體系;在教學模式上,北理莫斯科大學將結合中俄培養模式和博洛尼亞進程模式的優勢,以中英俄三語作為教學語言。

  北理莫斯科大學的建立,是近幾年來中俄文化交流標誌性成果,該校不僅招收中國學生,還招收俄羅斯、中亞和東歐地區的留學生,承擔東西方文化交流等項目。「我們注重培養學生掌握漢語、俄語和英語三門語言,幫助他們獲得與世界對話的鑰匙。從2019年開始,漢語被俄羅斯列為高考考試科目,將來會陸續有俄羅斯漢語教師到深北莫進修,他們會把中國經濟特區發展的生動故事帶給俄羅斯的中學生們。」謝爾蓋·沙赫賴說。

  此外,北理莫斯科的專業設置注重服務於中俄兩國文化、教育和科技合作,兼顧深圳市以及珠三角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包括計算數學與控制、材料科學、經濟、生物等領域。目前正積極邀請兩國有代表性的大公司參與到深北莫的教學和科研中來,將學校打造成為科學與教育匯聚的平臺,成為兩國創新的「孵化器」。

  「我們更加希望辦高起點、小而精的精英教育,培養一批有志於獻身科技事業的學子成為相關領域的領軍人物、大牌專家。」北理莫斯科大學校長趙平說。(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黨文婷)

[ 責編:陳暢 ]

相關焦點

  • 兩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落戶港中大(深圳)—新聞—科學網
    (馬明霞 / 供圖) 4月10日,兩個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同時落戶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分別是由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里耶•瓦謝爾教授領銜的港中大(深圳)瓦謝爾計算生物研究院和由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布萊恩•科比爾卡教授領銜的港中大(深圳)科比爾卡創新藥物與轉化醫學研究院。
  • 中信銀行深圳港中大支行開業
    10月28日,中信銀行深圳港中大支行正式開業。 中信銀行深圳港中大支行坐落於龍崗區大運新城西南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園內。開業後,該支行將紮根於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依託深圳國際大學城、龍崗區高新產業園的區位優勢和優質客戶資源,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深耕區域市場,為深圳國際大學城師生、周邊居民以及龍崗高新產業園區企業提供優質的綜合金融服務,助力龍崗打造以「高校+研究+產業」為一體的高水平產學研中心,為深圳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城市範例的高水平東部中心建設注入新活力。
  • 深北莫舉行慶祝2020年教師節「立德樹人奮進擔當」教師座談會
    深北莫一直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把引進優質教師資源的工作放在了學校工作首位,這說明了學校對高水平教師的求賢若渴和對優質人才的充分尊重。來到學校以後,最讓她印象深刻的不僅是深圳開放、熱情、包容的城市氣質,更是全體深北莫人對教師這個身份的認可和尊重。程杞元教授表示,在過去數十年的從教生涯中,一直很享受和學生們相處的時光,她會繼續用高標準約束自己,把正能量帶給所有學生,讓自己能成為學生們的榜樣。
  • 港中大(深圳)「牽手」龍崗區人民政府,「八大亮點」開創政府與大學...
    大學將充分發揮海外引進的專家學者的科研創新能力,聯合深港兩地優質資源,結合龍崗區產業發展布局,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在電子信息、智能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教育醫療、人才交流等方面,建設一批高端智庫,打造一批科研平臺,共建一批孵化基地,為龍崗區的創新發展和深港合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致辭港中大(深圳)希望成為龍崗區的文化中樞。
  • 深北莫積極鑄造 特色專業與創新平臺
    中俄教育合作在深屢結碩果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08月24日訊(晶報記者 王文麗 通訊員 陳簡文)中俄兩國國家元首達成共識創建的第一所大學、國內第一所引進俄羅斯優質教育資源的中外合作大學……看到這些關鍵詞,你是否能立即想起——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以下簡稱「深北莫」)。
  • 深圳一企業落戶市北後 青島市北區區長親自赴深頒發營業執照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通訊員 安迪企業的落戶、創新創業的活躍,一刻也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增進企業與政府之間的良性互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徑,近日,市北區委副書記、區長張永國一行飛赴深圳,親自為深圳力維智聯技術有限公司落戶市北頒發了營業執照,並參觀企業,與企業家進行座談。
  • 港中大(深圳):建設高水平大學 培養國際化創新人才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焦子宇 「十二五」以來,深圳緊緊抓住國家「雙一流」和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的機遇,高等教育發展步入快車道。而高等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吸引了不少國內外頂尖知名院校入駐深圳,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便是其中之一。 梧桐樹下聽鳳鳴,神仙湖畔論古今。
  • 廣東高考:港中大深圳、南科大、哈工大深圳為TOP3,中大排第4
    港中大的深圳校區在2014年創建,現在全校有5600名學生。在深圳校區,港中大有經管學院、理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和數據科學學院等五個學院,17個本科專業。港中大是世界著名大學,在世界高校中經常排進前100,很多排行榜能進入前50。港中大的中文、會計、新聞等專業都非常不錯。深圳校區開設的專業基本都是港中大的王牌專業,又是比較熱門的專業,所以分很高。
  • 廣東高考:港中大深圳、南科大、哈工大深圳為TOP3,中大排第4
    :文科,569;理科,588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港中大的深圳校區在2014年創建,現在全校有5600名學生。在深圳校區,港中大有經管學院、理工學院、人文社科學院、生命與健康科學學院和數據科學學院等五個學院,17個本科專業。港中大是世界著名大學,在世界高校中經常排進前100,很多排行榜能進入前50。港中大的中文、會計、新聞等專業都非常不錯。深圳校區開設的專業基本都是港中大的王牌專業,又是比較熱門的專業,所以分很高。
  • 港中大(深圳)成立祥波書院
    雖然書院制的方式在港中大(深圳)已經實行了很久,但開始他並不很了解,經過多次到訪學校實地考察後,他了解到書院制是非常好的方式,就下定了決心捐贈一所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表示,書院捐贈人楊祥波十分關心教育事業,自學校成立以來,一直給予支持,為了表彰楊先生對學校的貢獻,學校理事會批准將第四間書院命名為祥波書院。
  • 港中大深圳分校有何特色?
    這或許可以作為港中大(深圳)的開放基因的註腳。秦泗釗稱,港中大(深圳)希望能提供一個不同的選擇,做有特色的大學,「某種意義上,有特色的大學還是太少」。港中大(深圳)此次採取兩種模式相結合,在廣東省內實行高考基礎上的綜合評價方式錄取,在廣東省以外的省市,完全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擇優錄取。在廣東省內,綜合評價方式為「631」模式:考生高考成績佔總成績的60%,學校組織的入學測試成績佔30%,高中階段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佔10%。其中,港中大(深圳)組織的入學測試將注重對學生中英文寫作能力、表達能力和綜合理解分析能力的考察。
  • 港中大校長深圳再創業,希望畢業生趕超清北水平
    我們這一代經歷了中國最苦難、最貧窮的時代,也經歷了中國最富裕、最安逸的時代。所以,我常常思考,我們過去怎麼會那麼貧窮落後,改革開放四十年的路是怎麼走下來的?國家翻天覆地變化的推動力到底在哪裡?中國傳統文化講「勢」,把一桶水放在高處,只要鑿開一個口子,水就會順勢而下。改革開放是國家大「勢」所趨,解放思想把國家「勢」能打開,最後招商引資,國家發展突飛猛進。
  • 深圳本土高校首個金融EMBA項目發布 系深高金依託港中大(深圳)設立
    港中大(深圳)經管學院校長講座教授艾春榮教授介紹道。11月24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金融EMBA項目發布儀式暨大變革時代的國際局勢及中國應對高峰對話在深圳舉行。前海傳媒從現場獲悉,金融EMBA項目由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簡稱「深高金」)依託港中大(深圳)設立,這也是深圳本土高校首個金融方向的EMBA項目。
  • 深北莫計劃打造世界一流計算數學和控制論實驗室和研究中心
    ,200多位來自全球各地的海內外優秀青年學者通過線上直播、雲端交流的方式參加了論壇,助力深北莫引進各學科海內外優秀青年人才。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黨委書記、副校長朱迪儉主持論壇開幕式時表示,此次論壇旨在為海內外不同學術背景的青年才俊搭建學術交流平臺,通過專題報告、學術研討和人才洽談等形式,在國際科技前沿及熱點研究領域展開交流,促進學科交叉研究與合作,助力深北莫引進各學科海內外優秀青年人才。
  • 港中大(深圳)首屆碩士招生錄取近百人 多來自名校
    (深圳)首屆碩士研究生9月入學   3個專業錄取近百人,未來或招在職研究生  今年9月1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下簡稱「港中大(深圳)」)首批碩士研究生將正式入學,該校首屆碩士研究生共有三個專業,分別是金融工程、翻譯(筆譯/口譯)和同聲傳譯。
  • 港中大(深圳)今年開始招收研究生
    繼9月初剛迎來首屆學生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下半年開展研究生招生工作,並自今年起陸續開始招收研究生,畢業生將獲頒香港中文大學的碩士、   繼9月初剛迎來首屆學生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下半年開展研究生招生工作,並自今年起陸續開始招收研究生,畢業生將獲頒香港中文大學的碩士、博士學位。
  • 厲害了,港中大(深圳)醫學院和深圳音樂學院已確定落戶龍崗區!
    說起深圳的高校集聚地,我們可能更熟悉的是南山區,這裡有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等深圳本地和外地名校分校區。目前,龍崗區已落戶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
  • 中大深圳校區今年辦學,能否複製哈工深的成功,提升中大競爭力?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坐落於深圳市光明新區,是繼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和中山大學珠海校區之後的第三個校區,重點發展醫科和工科兩門學科。今年8月,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正式啟用,迎來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和航空航天學院1112名學生。
  • 深圳高等教育的排名進步,觸動了誰的蛋糕?
    每年泰晤士發布中國大學和世界大學排名的時候,深圳的大學(不僅是深圳大學)都會遭到攻擊和詆毀,下面先看看今年的排名。在一些網站上看到許多人對此做出莫名的批評和詆毀,這些個人真是不知到社會的發展,還是說深圳大學或者深圳的高等教育發展動了你的蛋糕了呢?過去沒進入985、211,就代表一直落後嗎?沉醉在過去的排名有什麼意義呢?一下子看到深圳有這麼多大學排名考前,可別酸著咯。
  • 港中大(深圳)又有新動作!布局前海深港合作區
    中國教育在線訊 12月7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與深圳市前海管理局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決定探索政府與大學合作新模式,在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現代服務業、教育、醫療、社會民生等多領域開展創新性深度務實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