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消防再叮囑一遍:管好你的電瓶車
剛過去的元旦假期,對於大多數杭州人來說是開心和輕鬆的,但對於住在濱江區繽紛小區的市民來說,新年第一天上午的那場火,大家到現在仍覺得後怕。
1月1日上午9點半左右,消防車和急救車的警報聲響徹整個小區。居民潘先生說,當時聽見警報聲,自己趕緊起床拉開窗簾,就看見好多輛消防車停在小區裡。「然後,我在小區業主群裡聽說,有人受傷了。」
這確實是一起傷人火災。起火位置在小區內某幢居民樓2單元一樓的架空層過道,火災造成了6名年輕男子被煙嗆傷,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暫無生命危險。
那麼,火災是如何發生的呢?這起火災又給大家帶來了哪些警示?1月4日,記者去了起火現場,復盤這起火災發生的過程,作為歲末年初的警示。
牆壁被燻黑,三輛電瓶車燒成空架
距離火災發生已過去6天,但起火居民樓一樓還是能聞到一股焦味。
一樓通往架空層的過道部分區域還拉著警戒線。「這兩天,天天都有消防員進出,調查情況。」小區居民陳阿姨指著起火的架空層過道區域說,裡面的牆已經被煙燻黑。
記者看到,一樓樓道外的空地上「躺」著兩副燒毀的電瓶車空架,邊上還散落著兩個電瓶車電瓶,已面目全非。「這兩輛車就是從著火的地方抬出來的,裡面過道還有一臺,也燒得報廢了。」陳阿姨說。
最先起火的位置在架空層過道邊的一個房間門口,被火燒過後,牆皮已經脫落了不少,一扇不鏽鋼製的房門也被燒得變了形。
記者了解到,繽紛小區是一個回遷安置小區,起火的架空層區域與居民樓加裝電梯和樓道樓梯基本是分開的。因此,火災發生後,二樓以上的居民都及時逃生了。
架空層裡,6個小夥子嗆傷送醫院
那麼,怎麼就傷人了呢?
「我先聞到一股燒塑料的氣味,然後就聽見有人喊『著火了』!」居民金師傅住在起火居民樓的隔壁單元,火情發生後,他很快就下樓了,還和物業一起進行了一些處置,直到消防員趕到。
「我看到有幾個穿得很單薄的小夥子,從架空層裡跑出來,有兩個臉都被燻黑了。」金師傅說,跑出來的小夥子都被嗆傷了,當時有幾個連話都說不出來。金師傅看到,有6個小夥子被送往醫院,消防很快就把火滅了。
記者隨後得知,這6個小夥子是暫住在起火架空層的一個房間裡的,最初的起火位置正是小夥們的房間門口。記者看到,小夥子們居住的房間大概只有10平方米左右,而且還被人為地隔成了兩層,整個房間僅有一扇出入的門,門上方有一個氣窗。
起火時,大量高溫的濃煙正是沿著氣窗進入了房間。「幸虧跑出來了,再稍微遲幾秒,可能就要釀成悲劇了。」一些居民在議論。
「這個架空層是不能住人的,平時就是給居民當倉庫的。」一位居民說,6個小夥子暫住的房間是一位本地居民的,其將房間裝修後,租給了其中一名小夥,月租大概1400元。
居民們說,類似情況在繽紛小區還有,租這種房間的大多是外賣小哥、建築工人和一些在周邊開小商鋪的人。
原因查明:充電的電瓶車是罪魁禍首
5日,記者從杭州消防的火調部門了解到,起火原因已初步查明。
「起火時,架空層的通道裡有兩輛電瓶車正並排著充電,其中一輛起火後,引燃了邊上的一輛和樓道內另一輛停放著的電瓶車。」火調技術人員說,通過對現場的勘查,初步分析與正在充電的電瓶車電瓶發生爆燃有關。
起火的電瓶車,是其中兩個小夥子的。
同時,火調技術人員還發現,電瓶車存在私拉電線、違規充電的情況。「我們發現有兩根電線從房間裡接出來,然後連著一個插線板。」
火調技術人員也表示,起火時電線和插線板處於正常工作狀態。據了解,起火時有居民聽到「嘭」一聲響。
這幾類電瓶車充電陋習,一定要改
在起火居民樓的架空層裡,記者還是看到了幾輛正停在過道裡充電的電瓶車,充電線都是從架空層的房間裡拉出來的。
「我就住樓上,這裡充電方便,而且便宜。」一位居民說,她不太喜歡去小區統一的電瓶車充電區域充電,那裡經常要等,而且電費也高一些。
測算一下,小區設置的電動車集中停放、充電區域距離起火居民樓也就不到30米。
「社區裡來宣傳過的,不能私拉電線給電瓶車充電,也不能把電瓶拿到家裡或架空層倉庫裡充電的。」居民金師傅說,總有一些居民嫌麻煩不肯去做。「我們是拆遷安置房,都是一個村裡的,不好意思說。」
結合近期發生的幾起與電瓶車充電相關的火情,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發出提醒:冬季火災高發期到來,這幾類電瓶車充電陋習一定要注意:
一、嚴禁將電瓶車、電瓶車的電瓶等大型蓄電池帶入家中、樓道和存在消防安全風險的區域充電。
二、嚴禁私拉電線、飛線等給電瓶車和電動汽車進行充電。
三、嚴禁用超過電瓶、蓄電池本身荷載的電壓和電流給電瓶充電。
四、在給電瓶、蓄電池等充電時,充電時間不要過長。充滿電後,要及時斷電,以免造成電池過充發生意外。
五、電瓶車充電時儘量選擇社區、小區集中劃定的充電區域或在室外充電。
(責編:張帆、王麗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