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產業園規劃?
產業園規劃是產業園全面、系統、長遠的發展計劃,是對園區產業發展空間布局、土地開發、招商引資、運營管理等全局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研究分析,是未來個時期指導產業園健康發展的行動綱領和路線圖。
產業園規劃是園區發展的藍圖,是產業園發展的龍頭,決定產業園的建設規模、發展方向和檔次。產業園發展必須堅持「 規劃先行」的基本理念。
產業園「十三五」發展規劃要堅持政府主導、專家領銜、部門合作、公眾參與、科學決策的要求,在原有規劃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地調整、優化,使其品位更高、功能更全、後發效應更長、發展空間更大,形成一批特色園區、精品園區。
產業園規劃分類有哪些?
基本分類
從規劃內容上,產業園規劃分為產業規劃和空間規劃。其中:產業規劃是園區的靈魂,空間規財是園區的軀體。
從規劃形式上,產業園區規劃可以依次分為發展戰略、 發展定位、產業定位、產業布局、產業升級、經營管理等六個模塊,它們之間環環相扣,具有較強的內在邏輯關係。
編輯
從規劃涵蓋的時間上,產業園規劃分為五年規劃和中長期規劃等。
從規劃的功能上,產業園規劃分為節能環保產業園、工業產業園、製造業產業園、現代服務業產業園、汽車產業園、休閒服裝產業園等。
產業規劃和空間規劃有何不同?存在什麼關連?
產業規劃產業規劃指產業園規劃者從當地實際狀況出發,充分考慮國際國內及區域經濟發展態勢,對當地產業發展的定位、產業體系、產業結構、產業鏈、經濟社會環境影響、實施方案等做出一- 年以上的科學計劃。是園區規劃者對於園區產業發展的導向性計劃,解決關於園區產業「發展什麼、怎麼發展、在哪發展」等重要問題。
產業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產業發展現狀和特徵的分析、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定位、產業發展重點方向、產業空間引導和產業發展政策等。
產業規劃內容的一般要求:一是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處的經濟發展階段、經濟發展水平以及面臨的發展問題等相適應。二是規劃內容要立足行業和區域,體現創新、特色和區域-體化等理念。三是跳出行業和區域自身的限制,從長遠來設計和確立產業發展路線圖,構建創新型的產業體系。四是提高園區資源尤其是稀缺土地資源的配置效率,促進園區產業結構的有序升級。
空間規劃空間規劃指產業發展在空間的具體落實,是產業發展在土地使用方面的空間安排,是園區發展意願在空間上的表達,是園區空間發展政策的體現。
空間規劃是園區經濟活動和實現各項規劃的空間法律保障,直接決定園區空間形態。因此,空間規劃也是園區規劃的核心內容之一- ,是決定系統規劃能否落實的重要條件。園區空間規劃受到產業結構的影響,同時又推動產業結構演進。
空間規劃內容,包括:園區空間布局以及相應的空間政策。園區空間布局主要是對園區土地利用、環境、交通和基礎設施等規划進行空間安排;園區空間政策是通過對經濟、社會、生態和技術等內容的思考而形成的直接指導園區空間發展的政策指引。
空間規劃要求,包括:一是根據全國和各地區產業布局現狀,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與政府宏觀調控相結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間資源,促進產業協調和持續發展。二是在空間上創造一個更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功能發揮環境,提高稀缺土地資源的配置效率,平衡保護環境和發展兩個需求。三是在空間上合理配置和引導產業發展,滿足產業發展需要,促進園區產業結構有序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