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座地熱發電廠將於2007年在宜蘭清水發電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8日電 國際原油飆漲,油價居高不下,替代能源的開發迫在眉睫。臺灣島位處火山帶,從北到南都有溫泉開發利用,臺灣經濟部門打算進一步研究地熱發電。故研究中斷幾十年的宜蘭清水地熱發電廠,將擴大規模開發,預計2007年重新發電啟用,售電給臺電。

  據臺灣媒體報導,根據能源部門規劃,35年前曾在宜蘭清水建造的首座地熱發電廠,僅止於淺層溫泉水的研究利用,目前規划進一步進行深層溫泉水開發及發電應用,預計2007年要重新發電啟用,售電給臺電。

  臺灣發展地熱發電,是繼太陽能、風力、生態能源之後,重點發展的替代能源,不過地熱發電的研究困難度較大,除了礦源位置,潛藏量較難掌握,開發過程中地熱井容易結垢,造成酸性腐蝕,也是需要克服的技術問題。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法律顧問:大地律師事務所 趙小魯 方宇
建議最佳瀏覽效果為 1024*768 解析度

相關焦點

  • 宜蘭縣地熱發電廠 居民憂地震釀災
    蔡當局上臺後積極推動綠能政策,宜蘭縣復興、三星兩鄉交界清水地區因有豐富地熱,縣府招商後已與宜元公司籤約,預估地熱發電廠可在3年內商轉,另有臺大教授高成炎自組的「蘭陽地熱資源公司」,於五結鄉開發利澤地熱發電廠,但均遭民眾質疑位於土壤液化高潛勢區,且宜蘭地震頻繁,開發後恐有災情的隱憂。
  • 圖:宜蘭遊客不顧封鎖線 在地熱池裡煮雞蛋
    圖:宜蘭遊客不顧封鎖線在地熱池裡煮雞蛋 2007年07月10日 18: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三全創始人陳澤民:70歲再創業 開發「貨櫃地熱發電」
    「在三全食品董事長位置退下以後,我就把公司交給年輕人去管理,自己專門從事研究怎麼利用地熱來取代煤、取代石油。很快,地美特開發的『地熱貨櫃』發電就可以成為現實了。」12月30日,陳澤民在首屆中國東協-企業家論壇·2017年正和島新年年會上表示。
  • 地熱開發重新進入中國視野
    冰島國際機場南邊20公裡的斯瓦塔森吉熱水供應發電廠,用1000米深地熱井的高溫蒸汽,將供暖設備中的涼水加熱供應給周圍的居民。經過30年的努力,2010年冰島電能的26%來自地熱發電(6個地熱電站),73.8%來自水電,不足1%來自傳統的化石燃料。被視為世界地熱開發楷模的冰島,目前85%的住宅都在利用地熱來實現供暖。去年4月,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到冰島最大的地熱電站——赫利舍迪地熱電站考察時表示,將與冰島加強合作,開發地熱等清潔能源。歐洲地熱資源另一個集中地是土耳其。
  • 宜蘭打造臺灣首座幾米主題廣場 6月28日開園(組圖)
    據臺灣媒體報導,「秘密花開了…」全臺首座幾米廣場在宜蘭誕生,繪本《星空》裡的飛天公車、《向左走.向右走》的男女主角、《地下鐵》的行李箱,都將隨著6月28日開園,躍入真實世界。  據報導,幾米的繪本故事動人心扉,縣政府將宜蘭火車站南側的鐵路局舊宿舍區,變身為全臺首座幾米主題廣場,未演先轟動,還在施工就有遊客湧入,先睹為快。
  • 臺灣桃園市「四大方案」強推太陽能發電
    臺灣桃園市持續推動太陽光電發展,繼2015年宣布全面啟用公用房舍裝設太陽能發電屋頂後,又於今年推出「四大方案」,鼓勵工廠出租屋頂空間,用於裝設太陽能系統。同時,市府表示將引進水上漂浮型的太陽能發電設備,善用桃園廣大的埤塘空間;積極在臺灣開發太陽能專案的大同公司,也表示力挺計劃。
  • 英國建造全球最大生物質能發電廠 以木屑為發電燃料
    這個電廠的計劃發電能力為350兆瓦,將使用可再生能源——木屑作為發電燃料,投入使用後可為廣大區域內的用戶提供綠色電力,這有助於英國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成功推廣,從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英國能源大臣約翰·赫頓指出:「這將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質能發電廠,其所產生的電量可為威爾斯50%的家庭提供充足的清潔電力。」
  • 全球地熱能產業發展正提速
    未來7年保持高速增長  ReportLinker指出,今年,全球地熱能市場規模約為47億美元,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89億美元,其間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可達9.6%。中國、德國等將引領地熱能在供熱和供電方面的應用。
  • 6000株櫻花夾道成林 宜蘭打造臺灣最美櫻花公路
    原標題:6000株櫻花夾道成林 宜蘭打造臺灣最美櫻花公路  中新網2月9日電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櫻花盛開,宜蘭打造臺灣最美的櫻花公路。從宜蘭、羅東通往武陵、梨山賞櫻的臺7線、臺7甲線及臺7丙線公路,臺灣「公路總局」多年來在公路兩旁及聚落空地大量栽植櫻花,目前正值花季,沿途繁花成林,緋紅櫻花與綠色山林相映成趣,為初春留下絕美佳景。   「公路總局」四區養護工程處處長廖吳章強力推薦「賞櫻不必到武陵人擠人」。
  • 「十三五」目標完成不到4% 地熱發電現實與預期落差為何這麼大?
    ■本報實習記者 齊琛冏我國西藏和雲南地熱帶有高溫地熱資源分布,可用於地熱蒸汽發電,全國中低溫地下熱水的直接利用量居世界第一。《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地熱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約530兆瓦。
  • 地熱能開發利用大勢所趨 地熱發電未來前景廣闊
    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已是當今時代主題之一,正因此,全球範圍內掀起了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熱潮。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人類對地熱資源認識將進一步提高,地熱發電前景值得期待。
  • 這個備受明星寵愛的臺灣宜蘭,你不打算pick它一下嗎?
    大家都知道臺灣有很多的風景名勝,特別是日月潭作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更是受到了很多愛好旅行的朋友的喜歡。但今天小迷糊想要跟大家分享的這個地方並不是日月潭,也不是臺北故宮博物館等地。而是漫畫家幾米的故鄉,連周杰倫和林俊傑都喜歡來打卡的臺灣宜蘭。走進這個地方,才算是真正走進了一個童話世界裡。
  • 探秘世界最大生物質發電廠:用樹皮、甘蔗渣發電
    近日,記者跟隨省環保廳一起前往湛江,探秘世界最大的生物質發電廠,這家電廠是用桉樹皮、甘蔗渣等「下腳料」來發電,還在今年成為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  資金超2.5億絕大部分付給農民  發電廠還會專門僱用農民管理和翻曬燃料,據發電廠附近顏村的村民反映,他們每天從事生物質燃料預處理工作八小時,每天收入60~100元。  電廠負責人說,電廠每年投放在當地及周邊地區購買燃料的資金達2.5億至3億元,其中絕大部分資金是付給農民的。  年供電超6億度  湛江是我國最大的桉樹生產基地。
  • 2010-2019:10年來風力發電技術成本到底下降了多少?
    據IRENA在2019年從17000個項目中收集的成本數據顯示,自2010年以來太陽能光伏發電(PV)、聚光太陽能熱發電(CSP)、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的成本分別下降了82%、47%、39%和29%。2019年,在所有新近投產的併網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發電容量中,有56%的成本都低於最便宜的化石燃料發電。
  • 臺灣宜蘭首座幾米主題廣場揭幕 再現經典場景
    (圖片來自臺灣「中廣新聞網」)中國臺灣網6月28日消息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全臺第一座幾米主題廣場,今天在宜蘭揭幕,幾米本人親自到場體驗,開心地玩起蕩鞦韆。對於自己的繪本作品能夠在家鄉宜蘭實體呈現,幾米開心又激動。這座主題廣場即日起開放遊客參觀,完全不收費,成為今年夏天旅遊宜蘭的新亮點。
  • 世界首座寶特瓶大樓將在臺灣誕生
    世界首座寶特瓶大樓將在臺灣誕生
  • 【看世界】臺灣宜蘭的「觀光工廠」是如何成功的?
    宜蘭作為臺灣許多傳統工業發源地,具有發展觀光產業的先天優勢。宜蘭「觀光工廠」的成功在於,以體驗經濟為主導,強調旅遊過程中的情境、場景消費,非常重視旅遊產品的創造力與創意。03 菌寶貝博物館 全臺灣第一座以微生物為主題的博物館,成立於2011年,由拜寧生物科技集結來自美國和臺灣的頂尖微生物科學專家們設置成立
  • 【專家】國際地熱協會理事——鄭克棪
    由於減少碳排放的當務之急,2012年10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其中專門提到地熱能的開發利用。其實,早在上世紀70年代,我國的地熱能開發曾迎來了第一個春天。當時因為石油危機,各國都急切地尋找新能源,中國也不例外,並將目光轉向了地熱。鄭克棪恰好趕上了這個機遇。此後無論是地熱「受寵」也好,被「冷遇」也罷,鄭克棪都堅守在地熱開發研究的崗位上。
  • 【代表聲音】陳澤民:大力推進地熱發電 打造成中國的又一張名片
    「90後」在鄭州兩會會客廳與嘉賓對話   大力推進地熱發電,將其打造成中國的又一張名片。   【談建議】   大力推進地熱發電打造成中國的名片   近年來,我國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特別是去年冬季霧霾的覆蓋面積廣,持續時間長,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陳澤民說,我國的PM2.5與能源結構有著很大的關係。在他看來,解決霧霾的關鍵在於尋找新的清潔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