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有法丨常用篆體字繁簡辨析

2021-02-19 書法有法


為了便於記憶,筆者在書寫篆書過程中積累了一些常用篆字的特殊篆法規律,並參考了元應在《篆法點畫辨訣》所舉字例,分類列舉如下,請書寫者參考使用。

一般查篆字,首先要看這個字是否有專題,再查篆字如何寫,這是就「一對一」的形體而言,但對一個簡化字代替兩個或兩個以上繁體字,或在漢字簡化前,簡體和繁體分別使用不同意義時,其對應關係就比較難掌握。為準確地實現繁簡的轉換,列出如下常用的繁簡字,並加以辨析。

上:古代君主,君主的妻子,皇帝的母親

下:與前、先相對,子孫(例:後方、後來、後代)

上:居民聚居地,長度單位,街坊鄰裡

下:內部,內層,處所或時間(例:哪裡、夜裡)

上:小桌子(例:茶几)

下:近於,詢問數目及其他(例:幾乎、幾時、幾何)

上:自我代稱,農曆四月的別稱(例:餘月)

下:剩下的,多出的,事後(例:餘地、餘韻、工餘)

上:擬定,控制,規約(例:制定、制裁、管制)

下:具體地做事(例:製造、縫製)

上:量器名,酒器,形狀像鬥的,星宿名等

下:對打,爭鬥,勾心鬥角等

上:幹支名,時辰名,生肖名

下:醜陋,惡劣,與美相對

上:語氣詞,表示僅僅(例:只看見)

下:量詞,用於成對的東西或用於動物、器具、船隻。

上:才能,才識,有才能的人

下:剛才,僅僅,多作副詞

上:說的意思,語氣助詞(例:人云亦云、不知所云)

下:天上的雲,雲霧,雲氣

上:居住的房子,養家畜的圈(例:旅舍、牛舍)

下:放棄,施捨(例:捨得、舍財)

上:兩山之間有出口的地帶

下:穀類農作物

上:一定,等待,應該等(例:須知、必須、須待)

下:鬍鬚,植物的細根

上:經過,各朝(例:歷程、歷代)

下:曆法,記載曆法的書籍(例:曆書、黃曆、日曆)

上:發射、產生,發送,起動等

下:頭髮,毫髮

注水,抵消,虛空等

交通要道,衝擊,碰撞等

反覆,回答,恢復等

有夾裡的衣服,重複,繁複等

助詞,表示完成(例:病了、好了)

明白(例:了解、一目了然)

美好的容貌或姿態

豐盛,茂盛,高大及其他

量器,鍾情等

打擊樂器,計時器具

古代弦樂器,貴州省貴陽市的別稱

建築物,修建等。






聲明:【文章及圖片轉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本文觀點不代表本平臺觀點。如覺侵權,歡迎聯繫小編(xz100sf)】

轉自:書法第一網

相關焦點

  • 教你快速看懂篆體字
    普通人學認篆體字要求不高,只要能掌握康熙字典所提供的部首,認得常見篆字即可。我是普通人,我想就普通人如何學認篆字說點淺見。  大家知道,我們現在通用的漢字,起源於秦始皇時統一起來的漢字(篆字)。比較一下後,也許有人認為兩者之間似乎毫無關係。其實,前者是從後者經過二千多年的發展而形式的,是一步一步地簡化而來的。
  • 滕運成:篆體書法之集大成者
    他浸淫書法藝術幾十載,先學二王、歐柳,再學李斯、李陽冰、鄧石如等等,汲取諸家先師書法之精髓,尤其是在篆書書法領域承古創新,造詣精深。橫畫為玉箸篆法,豎畫多為懸針,玉箸、懸針的運用使字體平穩端莊;而提收筆法與懸針、繆篆篆法的綜合運用,使字體下部可伸縮的垂腳更加舒展柔美。現存各種體的篆字數量有限,單獨使用一種篆字難以成文,因此存在不同篆體字的借用現象。
  • 「篆體字」風水磁場能量點燃器
    篆書字劃圓轉,結構互通,所以,姜子牙認為「篆,圓婉而通神。殷周時期,鑄刻在鐘鼎彝器上的銘文即篆體金文又稱鐘鼎文廣泛流行。秦始皇大統後,統稱為小篆,也稱 秦篆,所謂篆書,其實就是官書。是一種規範化的官方文書通用字體。
  • [推薦]教你快速看懂篆體字
    普通人學認篆體字要求不高,只要能掌握康熙字典所提供的部首,認得常見篆字即可。我是普通人,我想就普通人如何學認篆字說點淺見。  大家知道,我們現在通用的漢字,起源於秦始皇時統一起來的漢字(篆字)。比較一下後,也許有人認為兩者之間似乎毫無關係。其實,前者是從後者經過二千多年的發展而形式的,是一步一步地簡化而來的。
  • 藝苑雜談丨字中有筆與字外有字——我心目中的好書法
    字中有筆與字外有字——我心目中的好書法 △蔡棟書法作品 文丨蔡棟 好的書法首先要字中有筆。書法是國粹,幾千年流傳下來,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與技巧傳承,這就是古人歷來強調的筆法:起筆、運筆、收筆,一點一划,皆不能信筆。強調的是一波三折,疾徐有致。有些人寫字,往往大筆一揮,既無提按,又無頓挫,天馬行空,一味求快,這樣的字自然經不得細看。 當然,除了筆法,還有字法,墨法,章法。
  • 書法中最容易寫錯的五個繁簡字!看你寫對了沒有
    繁體字在簡化時,很多的字是將古代的幾個字合合成一個字了。所以,我們在寫成繁體字時,經常會弄混,書法中最容易寫錯的五個繁簡字!看你寫對了沒有?1.「發」這個繁體字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發,一種是髪,第一種是發財的發,第二種是頭髮的髪。很多朋友在寫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候,常會把兩種發寫錯,早生華髮是這個髪,而雄姿英發是發財的發。2.
  • 廢棄的小樓裡驚現滿牆篆體書法 ​當地藝術家作品意外成網紅
    經過辨認,那篇「天書」其實是篆體的《千字文》。  這些到底是誰留下的?會是小說裡流浪四方的落魄才子嗎?  孤零零的廢棄小樓上  牆壁寫滿篆體千字文  昨天,錢江晚報記者來到了下季村的這幢小樓。從殘存的樓梯拾級而上,到了3樓,就可以看到閣樓牆上的篆字和卡通貓。
  • 《兩岸常用詞典》:繁簡字並非兩岸語文鴻溝
    《兩岸常用詞典》最近在臺北和北京出版發行了,這是一件可喜可賀的大事。  在2009年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兩岸學者達成「合作編纂中華語文工具書」的共識。翌年,大陸和臺灣分別成立的編輯部,本著互相尊重、平等合作的精神,積極推動、密切配合,只用了兩年的時間,就編成了這部200多萬字的大書。
  • 習篆容易識篆難,教你快速看懂篆體字
    普通人學認篆體字要求不高,只要能掌握康熙字典所提供的部首,認得常見篆字即可。我是普通人,我想就普通人如何學認篆字說點淺見。  大家知道,我們現在通用的漢字,起源於秦始皇時統一起來的漢字(篆字)。比較一下後,也許有人認為兩者之間似乎毫無關係。其實,前者是從後者經過二千多年的發展而形式的,是一步一步地簡化而來的。
  • 為什麼說漢字的演變豐富了書法藝術
    金文到石鼓文的變化,基本奠定了篆體的橫平豎直,圓勁均勻,粗細基本一致,平衡對稱,上緊下松的特點。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亂,戰爭頻發,篆形的漢字已不適應迅捷、簡便的傳遞需要,這時隸書隸草出現了,漢字的形態又因為線條的運動方向方法不同擴展了。不久,楷書、行書都逐漸成熟,中華書法藝術寶庫中的存量日益豐富。
  • 市民歷時一年在地板磚上刻下千個篆體文字(圖)
    本報濟寧11月22日訊 (記者 劉守善) 在濟寧城區龍興小區居住的市民張民中,歷時一年,在地板磚下腳料上刻下了一千個篆體文字。22日上午,記者在張民中家中採訪得知,自小學時一次偶然的機會喜歡上石刻,張民中堅持至今已三十餘年。  在龍興小區一號樓北面,今年47歲的張民中開了一間簡陋的商店,這個只有7平米的小店鋪,便是張民中「工作」的地方。
  • 藝藏丨常識:書法繁簡轉換易錯字梳理
    在1986年公布的《簡化字總表》中,有兩百個左右的簡體字是分別對應兩個或多個繁體字,這無疑造成簡繁轉換的難度。鑑於簡繁轉換的複雜性和各個字在轉換過程中存在的特殊性,筆者作了一些梳理,現將書法作品中簡繁轉換容易出的字分類列舉如下:第一類:簡化字本就是一個具有獨特涵義的單字,它與繁體字是完全不同的字,漢字簡化時用它去代了筆畫複雜的字,這類字數量比較多。
  • 比亞迪漢被書法家指出錯誤,篆體不是這麼寫?網友:設計師咋想的
    書法家指出比亞迪漢車標的筆法錯誤,網友:設計師根本不懂篆體?王傳福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人,用自己獨特的方法將比亞迪打造成了一個獨一無二且備受尊重的品牌,尤其是在涉足新能源領域之後推出的漢字車標更是讓它一戰成名。
  • 明朝官窯罕見的篆體四字款 可惜只有殘片
    這一展櫃的內容非常精彩,澆黃釉描金折沿盤的色彩可以算是澆黃釉中燒得最成功的一件,而黃地綠彩錐拱二龍戲珠紋高足碗(殘片)是整個明代官窯瓷器中獨一無二的篆體四字「弘治年制」款的,非常珍貴,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有一件整器。
  • 課堂外丨練硬筆書法,不妨試試「梯形格習字法」
    「最近我家孩子在練習硬筆書法,但和以往寫字的田字格有些不一樣,不是方正的田字格,而是有斜度的。」令這位家長產生好奇的正是「梯形格習字法」。這是一種什麼習字方法呢?它獨特的練字格是否適合中小學生、容不容易掌握?
  • 無錯不成書——常見別字辨析16例丨鳳凰副刊
    發:美發廳/美髮廳【病例】新開的商城邊又有了一家美發廳,一到晚上,繁體字書寫的「美發廳」三字閃閃發光。【診斷】繁簡誤認致誤。【辨析】「信口齒黃」應為「信口雌黃」。「雌」,音cí。「雌黃」為橙黃色的礦物,可作褪色劑用。古人抄書、校書有了差錯,常用雌黃塗改。據《晉書·王衍傳》,王衍字夷甫,此人能言,發現有說得不妥當的,立即加以修正,「時號口中雌黃」。可見這本是一個中性詞。後來則成了貶義詞,所謂「信口雌黃」,就是說話不顧事實,不負責任,信口亂說。「齒」,音chǐ。
  • 書法有法丨臨帖、摹寫的方法(習字必藏)
    A、選臨:即有選擇性地臨習,如選相同偏旁的字,選相同結構的字,選自己喜歡的字,選難寫的字,選自己喜愛的幾頁。B、創作式臨寫:即把臨帖當成一次次創作,如可以把帖的每一頁當成一幅作品.把帖的每兩行當作一副對聯來完成。
  • 有人說所謂書法,就是書中有法,這個法字怎麼理解?
    要搞清楚何為書法。「法」的含義,就有必要先回溯一下「書法」這個稱謂的歷史來歷。書法幾乎是與古文字一道起源發展的,在文字不斷發展演變的過程中,文字藝術自覺性不斷加強,其稱謂與含義也不斷變化豐富。在歷史上,書法有書、書藝、書法、書道等多稱叫法。
  • 繁簡轉換?So Easy ! 丨語言學午餐
    似乎有些眼熟哎,但又感覺怪怪的!確實如此,這些詞語都是臺灣的叫法,所以乍看之下,不明所以,但細想一下,又似乎能明白詞語所指。臺灣本來就使用繁體字,用詞上還有差異,流暢交流還真有點小問題。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簡繁轉換變得簡單呢?小編首先想到了大家最常用的Microsoft Word,軟體自帶簡繁轉換功能。
  • 學習書法,如何掌握字法?這3個方法輕鬆解決!
    之字明代項穆在《書法雅言》中說:「兵無常陣,字無定形。」可知字形很難有統一的寫法。如果每個字都學,時間有限,精力有限,耗費一生估計都很難完成。有沒有什麼比較好解決方案呢?這就是今天要分享的字法。漢字簡單的說就是各種形態不一的筆畫通過一定間架結構組合成的,這種規律在楷書尤為明顯,其重要的兩個部分:筆畫形態和間架結構,我們從這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