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到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刻苦讀書的典範 | 成語故事系列NO.40,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故事《廢寢忘食》

2021-02-07 小學語文教師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節目 ▾

親愛的大朋友們小朋友們,晚上好!歡迎來到小學語文教師。

昨天我們講了成語"韋編三絕"的典故,聖人如孔夫子,也需要刻苦認真,才能求得真正的學問。而孔子為求《易》之真諦,達到韋編三絕的境界。也是其能成為後世之楷模的原因之一。今天杏兒姐姐要講的成語故事也是關於孔子的,這個成語是《廢寢忘食》。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是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在孔子年老時,開始周遊列國。在他六十四歲那年,來到了楚國的葉邑(今河南葉縣附近),葉縣大夫熱情地接待了孔子。大夫只聽說過孔子是個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許多優秀的學生,對孔子本人並不是十分了解,於是向孔子的學生子路打聽孔子為人。子路雖然跟隨孔子多年,但一時卻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就沒有作聲。

之後,孔子知道了這件事,就對子路說:「你為什麼不回答他:『孔子的為人呀,努力學習而不厭倦,甚至於顧不上睡覺,忘記了吃飯,津津樂道於授業傳道,而從不擔憂受貧受苦;自強不息,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年紀。』這樣的話呢?」,孔子的話,顯示出他由於有遠大的理想,所以生活得非常充實。

成語「廢寢忘食」也是出自於此,意思是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努力。

小朋友們,像孔子那樣的大學問家,學習知識也是勤奮認真,即使年紀大了也不放鬆,仍然廢寢忘食,努力上進。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刻苦並且專心致志的對待,才能做好哦。

小朋友們,聽完了「廢寢忘食」的故事有什麼感想呢?可以在留言和回復裡告訴杏兒姐姐哦~

今天節目的最後,請小朋友們用今天學習的成語「廢寢忘食」造句。趕快在留言區寫下你的答案吧!

往期回顧(點擊題目,即可收聽)

 

 第1期:《暗渡陳倉》

         第2期:《八仙過海》

         第3期:《拔苗助長》

         第4期:《班門弄斧》

         第5期:《不恥下問》    

         第6期   《兵不厭詐 》     

         第7期:《程門立雪》

         第8期:《初出茅廬》

         第9期:《柳暗花明》        

         第10期:《心有靈犀》

         第11期:《狐假虎威》

         第12期:《望梅止渴》

         第13期:《畫餅充飢》

         第14期:《胸有成竹》

         第15期:《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第16期:《千慮一得》

         第17期:《口蜜腹劍》

         第18期:《口若懸河》

         第19期:《上行下效》

         第20期:《門庭若市》 

         第21期:《門可羅雀》

         第22期:《木人石心》

         第23期:《方寸已亂》

         第24期:《水落石出》

         第25期:《井底之蛙》

         第26期:《水滴石穿》

         第27期:《毛遂自薦》

         第28期:《毛皮之附》

         第29期:《買櫝還珠》

         第30期:《不識時務》

         第31期:《鵲橋相會》

         第32期:《疾風知勁草》

 第33期:《桃李滿天下》

 第34期:《舐犢情深》

 第35期:《囊螢映雪》

 第36期:《鑿壁偷光》

 第37期:《懸梁刺股》

 第38期:《聞雞起舞》

 第39期:《韋編三絕》

       

友情提醒:動動你的手指,把成語故事轉發到班級群,讓更多的孩子受益!

相關焦點

  • 【紛極語文】每日成語小知識:廢寢忘食
    紛極閱讀致力於解決中國小學階段的中文閱讀和語文學習問題,研發團隊根據大數據和AI技術,對中文進行分級,將更適合小學生個體的文本推薦給不同的孩子,
  • 五個古代刻苦學習的成語故事,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髮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地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就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比肩接踵,你還知道哪些具有聯合式用法的成語?
    晏嬰到了楚國郢都,可是城門緊閉。一個楚國的衛兵把晏嬰領到一扇新開的小門前,請他從小門進城。晏嬰冷笑一聲,說:「這是狗洞,出使狗國從這兒進;我出使楚國,怎能從這裡進!」楚靈王反被晏子戲辱,只得大開城門,迎晏嬰進城。楚靈王還想戲弄晏嬰,在接見時,第一句話就問:「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嬰大聲回答:「我國京城行人比肩接踵,怎麼說沒有人?」楚靈王笑著說:「既然有人,為什麼叫你這個矮子出使我國呢?」
  • 成語故事|懸梁刺股
    : 形容刻苦學習。這個成語由兩個故事組成,後人將這兩個故事合成「懸梁刺股」一句成語,用以激勵人發憤讀書學習。 「懸梁」的故事見於《太平御覽》卷三六三引《漢書》: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開始由於知識淺薄得不到重用,連家裡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決心認真鑽研。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 「貝貝國學 宅家課堂」成語故事系列 專心致志
    「專心致志」的故事從前有一個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藝非常高超。秋有兩個學生,一起跟他學習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集中精力跟老師學習。另一個卻不這樣,他認為學下棋很容易,用不著認真。老師講解的時候,他雖然坐在那裡,眼睛也好像在看著棋子可心裡卻想著:「要是現在到野外射下一隻鴻雁,美餐一頓該多好。」因為他總是胡思亂想心不在焉,老師的講解一點也沒聽進去。結果,雖然兩個學生同是一個名師傳授,但是,一個進步很快,成了棋藝高強的名手,另一個卻沒學到一點本事。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映月讀書,你還知道哪些與形容刻苦學習的成語...
    典故:南北朝時,南朝齊有個名叫江泌的少年,非常愛學習。可是家裡很窮,不僅沒錢供他讀書,還要他養家餬口。白天,他去給人家斫削木鞋底,賺錢維持全家生活。晚上回家後雖然很累,還要讀書學習,但家裡無錢買油點燈。他就想了個辦法,利用天上的月光讀書。由於長期勤學苦讀使他學問進步很快,後來成為齊的國子助教。
  • 「百樹雲課堂」10個關於勤奮好學的成語,家長講給孩子聽
    要想寫一手漂亮的文章,內容積累、文化沉澱少不了,新學期伊始,你希望孩子以什麼樣的面貌,迎接接下來的學習生活呢?今天,給孩子講講古人關於勤奮的成語故事。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縣裡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但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他說:「我希望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用書資助匡衡。於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學問家。釋義: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終成一代文學家的故事,現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的人。
  • 原創 :形容工作努力、學習刻苦的成語
    【廢寢忘食】——廢:停止。寢:睡覺。忘:忘記,食:吃飯。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很刻苦,專心致志。 【勤勤懇懇】——形容勤勞踏實。也形容勤懇的樣子。 【勤學不輟】——不間斷學習,形容學習努力刻苦。 【起早貪黑】——起得早,睡得晚。形容辛勤勞動。
  • 五年級語文下冊《範仲淹的故事》教學設計告訴你有關範仲淹的故事
    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了解範仲淹刻苦讀書的故事,體會其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品質,領悟作者是怎樣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的特點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體會他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品質。教學準備:查閱關於範仲淹的資料,了解範仲淹的一些故事。課時安排:第一課時教學過程(一)指導學習生字詞。1.指導小組合作學習。
  • 「廢寢忘食」後如何科學吃飯?
    2018-01-30 10:53圖文來源:金陵晚報「廢寢忘食」後如何科學吃飯?成語:廢寢忘食 解讀專家:江蘇省老年醫院(江蘇省省級機關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劉廣遐     成語,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堪稱語言中的經典。其實,很多成語裡隱藏著大大的健康秘密,是不是特別有趣?現在,就跟著我們一起了解成語中的秘密吧!
  •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丨聽故事 學成語~NO.11
    >一段歷史、一個故事、一個道理熟讀成語不僅能夠擴大視野、增長知識、豐富詞彙還能全面提高我們的文字表達和溝通能力哦!我們現新推出一檔大型兒童教育公益節目《聽故事 學成語》每天3分鐘聽一個故事  學一個成語小朋友們讓我們穿越過去一起探索成語的奧秘吧!
  • 成語故事:懸梁刺股(學習古人讀書的興致)
    故事簡介這是兩位古人學習的故事。第一個是關於孫敬頭懸梁讀書的故事。東漢時期,有一位讀書人叫孫敬,十分熱愛學習。每天從早到晚都在看書,但是他依然覺得時間苦短。但是不管他多努力,只要到了晚上,他就容易犯困。一次偶然的機會,蘇秦被錐子刺中,疼痛感讓他瞬間清醒。於是,從此之後,每到犯困時期,他就會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
  • 成語故事:懸梁刺股
    【成語語法】:聯合式;作定語;原為褒義詞,後為中性詞。形容人刻苦學習讀書。【懸梁刺股的意思】:股:大腿;因為睏倦擔心影響學習,就把頭髮排長起來吊在屋梁上,用錐子刺大腿。比喻發奮讀書、刻苦學習的精神。,有時侯到了三更半夜的時侯很容易打盹瞌睡,為了不因此而影響到學習,孫敬想出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自已的頭髮上,另一頭綁在房子的房梁上,這樣讀書疲勞打瞌睡的時侯只要頭一低,繩子牽住頭髮扯痛頭皮,他就會因疼痛而清醒起來再繼續讀書,後來他終於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 12個關於勤奮的成語,一起學
    一起來看看古人關於勤奮的成語故事↓↓↓01鑿壁偷光[出處]東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釋義>因怕睏倦影響學習,而把頭髮束起來吊在屋梁上,用錐子刺大腿。形容學習十分刻苦。
  • 孔子有關的10個成語,每一個都飽含人生哲理,看完受益終身
    孔子是我們中國非常著名的一位教育家、思想家,在世界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孔子的儒家思想是此後上千年時間裡中國的主流文化,因此也遺留下來了非常多的經典語錄,並由此衍生出了很多成語。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一看跟孔子有關的10個成語,裡面表達了孔子怎樣的思想呢?
  • 每日成語小故事|目不窺園
    【成語】  目不窺園【拼音】
  • 12個關於勤奮的成語,一起學|微言夜讀·經典
    >今天,一起來看看古人關於勤奮的成語故事↓↓↓01鑿壁偷光[出處]東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現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的人。02懸梁刺股[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覽》卷三六三引《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
  • 【成語故事學堂】NO.5《不恥下問》
    每天聽一個成語故事,與孩子共同成長!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的結晶,是前人生活經驗的積累,閃耀著我們祖先豐富智慧的光芒。它的來源極其廣泛,有的來自歷史故事,有的出自神話傳說……它們蘊含了很多歷史知識和為人處世的道理。語文學習靠的是積累的功夫。周一到周五,每天5分鐘,每天1個故事,每天1個問題。
  • 描寫學習的成語
    2、 映月讀書:利用月光來照明讀書。形容家境清貧,勤學苦讀。  3、 廢寢忘食:廢:停止。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努力。  4、 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強不息;惕:小心謹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  5、 雞鳴而起:雞叫時就起床。形容勤奮不怠。  6、 滴水穿石:水不斷下滴,可以鬧穿石頭。
  • 10個關於勤奮好學的成語,家長講給孩子聽!
    鄰家有蠟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牆壁上鑿了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讀書。縣裡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但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他說:「我希望讀遍主人家的書。」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用書資助匡衡。於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學問家。釋義: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終成一代文學家的故事,現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