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西城人戶分離預計達四成因知名中小學集中
很多人「找關係」在附近落戶孩子上名校寧可「人戶分離」
記者日前從東城區和西城區人口普查辦公室了解到,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前期試點工作已基本結束。東城、西城戶口在而人不在的人戶分離比例,預計將達四成。
近十年中心城區人口大量外遷,據兩區人普辦預計,今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東城的人戶分離比例將從兩成增至四成,西城在原來40%的基礎上還要增加。
據調查,導致人戶分離的重要原因是很多家長想讓孩子上名校,所以有的將戶口寄掛在親朋家,還有的把戶口空掛在了公共建築物上……
摸底
現狀:中心城區大面積改造,老胡同變成金融街
原址都不在了戶口還沒遷走
原來的地址都不存在了,可到現在,許多戶口還沒遷走!
在東城,危舊房近些年進行了大面積改造,像東直門內南、北小街,朝陽門內南、北小街,小平房都變成了高樓或綠地;平安大街上世紀90年代進行了改造,不少居民搬遷到了朝陽和大興。
可是,相當一部分居民戶口還留在老地址。類似情形也發生在西城。
南小街20號至66號間的雙號地址2000年就拆遷了,十年後成了社保大廈和燃氣大廈;西養馬營、錦什坊街等胡同現在變成了金融街;新街口西裡一到西裡四,有西教廠等好幾十條胡同,現在都改成了新小區。
胡同都找不到了,不少老住戶戶口還留在這些地方。新街口街道人普辦副主任李富告訴記者:「很多老住戶不願意遷走戶口,光南小街社區的廢棄地址就能佔到七分之一,有些小區比例更大。」
市民:為孩子上名校落戶親朋家
老地方和老居民都不在,戶口卻在,啥原因?
西城區人普辦相關負責人分析,因為中心城區教育等資源相對豐富,很多老居民因孩子上學等原因,遲遲不願把戶口遷走。
據了解,東城和西城有不少國內知名的中小學校,甚至是國際知名。而本市採取的是按戶口歸屬分片就讀政策,於是,為了能讓孩子進名校,很多家長想方設法把戶口落在名校附近的親戚、朋友家,形成空掛戶。
200平寧可換西城50平
嚴女士就是想要孩子上名校早做打算的一位。她和先生都是10年前大學畢業分配到北京工作的,現住在南城永定門外一小區200平方米的躍層裡。年初她懷孕了,剛知道懷孕就開始「未雨綢繆」。
聽說西城名校多,她便計劃在西城某知名小學附近買房。按目前的西城房價計算,把200平方米的房子賣掉也就能買一套50來平方米的二手一居室。
但小兩口覺得:「為了孩子將來能上名校,有個比其他孩子高的起點,居住條件差一點也值得。」
普查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了原來住在名校附近的居民不願遷走戶口外,像嚴女士夫妻這樣,為了孩子上名校,不惜「血本」買下名校附近房產的人並不少見。
影響現狀:很多居民聯繫不到,信息無法填寫
家長之間倒房形成多個空掛戶
名校每年招生季都門庭若市。家長通過買學區房等各種辦法,擠破腦袋都想進去。等孩子一畢業,這些家長再將此處房產賣給同樣希望進名校的孩子家長。近5年時間,一所名小學周邊房價從2萬元/平方米一直漲到現在的4.6萬元/平方米。
賣主不遷出戶口,買主又遷入戶口,從而形成賣主成為沒有房屋所有權,也不居住在此地的空掛戶。甚至還有一套房子經多次買賣,掛了多個戶口,多次倒房後形成多個空掛戶。
此外,有些學區房只為孩子上學使用,甚至還有幾平方米的小平房,不適合居住,這也是導致人戶分離的原因之一。
東城西城人戶分離預計達四成
由於孩子上學等原因形成大量空掛戶。西城區人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西城查出40%人戶分離。而十年來城市發展進程加快,中心城區人口大量外遷、房屋交易和人口流動越來越頻繁,人戶分離比例將進一步增加。
東城第五次人口普查有23%人戶分離,而今年人普辦預計第六次人口普查將達40%。
中心城區戶籍民警告訴記者,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對轄區人戶分離及空掛戶,警方曾在留存的戶口存底上留有標記,以掌握居民實際居住情況,但數字尚未公布。
據他透露,天安門附近的一個派出所轄區內,就有一半居民戶屬於人戶分離。
對策現狀:人戶分離可能影響數據準確度
人普辦:8月15日全市戶口整頓
人戶分離導致普查中的多項信息無法填寫,這可能會影響相關數據的準確度。對此,東城和西城人普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8月15日,全市將開展「戶口整頓和摸底」,將通過普查人員一次入戶完成。
兩區人普辦表示,他們將藉助公安部門戶籍資料中的人戶分離信息,與空掛戶取得聯繫;同時藉助派出所為居民辦理第二代身份證時的登記資料進行查找;三是藉助社區管理部門的居民信息資源。
此外,人普辦還希望區內單位房管部門配合調查職工空掛戶。
專家:防人戶分離網上公示招生名單
如何解決因上學出現的人戶分離問題?
北京市基礎教育專家、市政協教文衛體委員會特邀委員王晉堂表示,最根本的辦法是政府應該去解決學校的差異化,不僅是要硬體跟上去,還要做到軟體、師資到位,做到真正的教育均衡。
解決因上學出現的人戶分離問題,還可借鑑上海的做法。所招學生都要上網公示,把住在哪個社區、叫什麼名字掛出來,讓社區老百姓來監督,這樣就可減少入學成本、保證入學的正常秩序了。
本版文/記者汪紅仲玉維王媛媛
名校:報名發現一半人戶分離
記者就人戶分離現象採訪了東城、西城多所名校。名校反映,每當到了上小學、小升初報名的關鍵時刻,就會發現報名的家庭中,大約一半屬於人戶分離。
名校招生辦老師告訴記者,「在人戶分離的家庭中,通過買學區房落下戶口的就佔了70%至80%。」
到了入學時間,名校還會針對人戶分離問題提前派人再到各家調查,嚴查戶口與房本信息是否吻合,以作出人戶是否分離的判斷。
查出笑話戶口地址竟是廁所
有的家長通過「找關係」將戶口落到了名校周邊。在名校進行調查中,出現了不少「笑話」。
「一間11.3平方米的房子,登記記錄表明住著哥倆和其父母,再加上個孩子,這個可能性不大吧?」名校招生辦老師稱,「有的房主根本不認識登記在他家的孩子;還有的學生確有片區戶口,可登記的門牌號竟是個廁所!」
有時,名校招生老師還需對假戶口、假房契進行辨別。比如有的平房拆遷過戶時間為「2008年8月」,而根據北京政策,這個時間段已不再辦理平房過戶。名校會將這些疑似空掛戶登記在冊,上報給教委定奪。
背景·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
2010年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調查人口和住戶的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社會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
人戶分離原因
1.落戶僅為孩子上名校,有的是寄掛,有的通過買房落戶。家長間倒房,致人戶分離比例增大
2.買婚房後沒遷移戶口
3.離婚後,一方沒遷走戶口
4.死亡後,家人沒為逝者及時銷戶
調查
現狀:東城、西城有不少知名中小學
5.集體戶口寄掛人員換新單位後沒遷走戶口
6.外地人才被本市錄用後,戶籍寄掛人才市場
製圖/毛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