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光新作| 這座空中廊橋 是「兩棟建築」和「一個家」的距離

2021-01-16 網易

   ◆ ◆

  四年時光,三篇設計札記,講述一座私宅。

  獻給主人與他們的家。

   —— 邱德光

  

  Chapter1

  楔子:橋

  這座家宅的故事,從一座「橋」開始。

  2013年冬天,北京剛下過第一場雪,臺北正值溫潤的雨季。

  落雨之後,我常會在臺北家中的花園裡讀書,也是在那個時候,接到袁欣從北京打來的電話。

  電話那頭,他的語調有種按捺不住的興奮,說起方才初見的一對年輕夫婦。他們在北京近郊原本居住的別墅旁買下了比鄰的另一座,希望在此營建起一座新的家宅,容納他們長久積澱的對於家的夢想。

  話閉後,我收到兩棟別墅的平面圖——如何將這兩棟建築聯結為「一個家」?

  彼時,雨後的薄暮裡,一輪淡淡的彩虹正架在臺北的天空上。

  「要有一座橋!」我當即在兩棟建築的半空勾起一座廊橋;又在其間的區域,劃出一片開敞大客廳。

  

  邱先生手稿:一座淨高7米、面積達160平米的大客廳架在原本的兩座建築之間,使之相聯

  

  

  

  通長近9米的空中飛橋,形成聯通兩棟建築的通道,這裡同時也是一個家人在此相遇的場所。為了不破壞空間的整體性,廊橋被設置為完全懸空,採用了八塊完整的白色金屬扣板將其通體包裹,形成在視覺上消失的效果。

  現在回想,一座私宅誕生的背後,實在有著諸種因緣的際會。兩位主人非常喜歡這個構想。

  之後的五個月裡,袁欣陪同他們走訪了我們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代表項目,數次見面,交流彼此關於家的想法。在對主人的性情、志趣及生活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相知之後,我們方能負責任地說:這個項目或許到了籤約啟動的時候。

  2014年初夏,兩位主人來到臺北,時隔近半年後,這才是我們的第一次見面。

  從那次會面開始,我就知道這個案子在我迄今三十多年的設計經歷裡,會留下特殊的印記。

  它的特殊並不在於面積達3300平方米的罕見尺度,而在於主人對生活的那種極致追求,這種追求背後湧動的情感,讓人動容。

  我至今記得,女主人拿出了一份 30 頁的 PPT 及 EXCEL 表格,向我們講述她對家宅中每個空間的想法,細緻到列出每個空間的最低需求面積。

  那份PPT的標題我仍記憶猶新 ——「 我們的家:致生活與生命的本質」。

  Chapter2

  新巴洛克

  為什麼我們始終需要「裝飾」?

  在人們的印象中,邱德光設計一直保持著特定的富麗感,與近些年中國室內設計界的一股簡約之風,保持著距離。那麼,為什麼我堅持:裝飾在室內設計——尤其是家宅中始終有其雋永?

  這座家宅的風格為「新巴洛克」,這齣自主人的選擇。他們喜歡這種風格。為什麼?

  

  △白與流線的幾何變形 是新巴洛克的兩大特點

  我認為新巴洛克的魅力並不在外在的奢華感,也不只是精美的工藝,它的精髓在於一種「情感的喚起」—— 而這正是裝飾的本質。我很認同日本建築家楨文彥先生的話:「如果說,西方古典建築是理性的產物,那麼裝飾就是感性的補充。」

  如果說家,代替了古老的廟堂,成為現代城市人身體與精神的庇護所。那麼,裝飾正提供了這樣一個感性的出口:這些由主人的內在生長出的「無用」的藝術,讓人們得以從日常生活的理性(只因循著「有用」的功能性邏輯)藩籬中逃逸——走進儀式與慶典,而這在任何時代、任何人的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這座家宅的面積達 3,300 平方米,然而我不會用「豪宅」去定義它。

  它的感人之處,始終在於每個生活場景中濃厚的生活氣息。舞蹈室、健身房、酒窖、影音室、臥室旁的失眠室……每一個空間都不是應虛飾而存在,而是基於主人實實在在的生活。

  

  ——用隱喻編織起的迴廊——

  這座八字形迴廊式玄關的設計,集中性地反映了新巴洛克的運動感美學以及如何通過現代的藝術語言將空間的情感與層次表達出來。

  

  

  △玄關彩色地平圖 鳳凰圖騰躍然其上

  入口地面上的鳳凰圖騰,「鳳」取自主人的姓氏。我們採用石材嵌入馬賽克打造出靈鳥騰雲的動感,在圖騰的營造上對中國水墨畫的潑墨筆法進行了「神借」。

  

   多層次的線條 鋪展出空間的韻律

  牆面採用了現代的米白色烤漆,「褶子」是古典巴洛克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美學元素,流暢的曲面與地面飛翔的靈鳥一齊,形成流暢的動勢,由此將來人引入室內。

  

  

  

  

   位於八字形玄關與客廳銜接處的顏石林雕塑作品《天使》

  迴廊盡頭的雕塑,女主人選擇了來自顏石林的作品《天使》。它如同迎門而立的門童,歡迎著來客。這座雕塑安寧、詩意的氛圍,讓來客從日常的感知秩序中走出,進入一個夢幻的場景,在心理上給人以平復。

  

  蜿蜒的樓梯動線和八瓣形的天花勾勒出空間的柔美之感

  行至迴廊的另一側,視線變高。抽象的變形曲線勾勒出蜿蜒而上的雕花樓梯,這種由視線締造出空間動線的手段在巴洛克中是非常典型的。八瓣形的天花,猶如家族的徽章,印刻在穹頂上。

  

  ——白,新巴洛克的底色——

  我一直認為:「做私宅最重要的是要實現主人對家宅的夢想。而在這個案子中,主人的夢想千變萬化,每個空間幾乎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在色彩及形式的選擇上,更不拘於定式。」

  

  

  

  以白色為主調的新巴洛克居室

  那麼,如何能為這紛繁的變奏賦予一個和諧的主調?白,是我為「新巴洛克」設定的「底色」。白色包含了光譜中所有的有色光,它能夠容納空間中多元的藝術元素及色彩,並極大地提升空間的質感。

  如果說主人是畫者,那麼作為設計師的我們,則為其提供了一個得以盡興施展的畫布。

  Chapter3

  大尺度空間中的情感詩學

  這是「家」,而不是「豪宅」

  初入這座宅邸,人們首先驚嘆的總是它的尺度。設計這樣大的家宅,於我而言,亦是初次。

  然而,正如我前面所談到的,用「豪」去形容這個空間是簡單而偏頗的。為什麼我說它不是一座「豪宅」? 整座宅邸中尺度最大的空間——客廳,即表明了這一點。

  

  ——客廳:一座意趣盎然的小廣場——

  客廳的面積達160平方米,淨高近7米,是一個全開敞的兩面透窗空間。任何一個人由玄關走入此處,都會為其超出日常視覺經驗的尺度,感到震撼。

  作為一個面客之地,「豪門」的客廳常常被設計為一個須向外界顯耀身份的場所。然而,在這座家宅中,你可以看到主人無意將之打造為一個殿堂之廳,而呈現為一個充滿生活意趣的小「廣場」。這兩種空間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前者在形式上是向外彰顯的,強調空間的秩序,給人以拘束和威儀;而後者在視覺上則是橫向的、舒展的,無論在身體還是精神上,都給人自由、放鬆的感受,情感自然地在此流淌。

  

  從整體視覺上,可見客廳除了大尺度的挑高外,沒有一件家具或藝術品試圖給人以視覺上的震懾,整體的布局注重水平視線的鋪展

  

  客廳主交誼區在對稱性的格局下富於自由和變化

  位於客廳正中央的主交誼區,對稱性的格局表達出迎客的禮儀感。然而,家具的布置上遵循自由與變化:所有的沙發均不靠牆擺放,在家具的選用上亦不拘於單一的品牌及風格,而是自由組合。 Renzo Frau的扶椅,Baxter 的沙發,CREAZIONI的邊幾…..每一件家具均是我們陪同主人親赴歐洲選購。

  

  

  高達6.5米、面積逾43平方米的開窗

  我們在兩側營造了高達6.5米、面積逾43平方米的開窗設計,光與自然的引入,形成視線上的無限延伸,消解了空間的邊界。

  

  李偉&劉知音作品《夜晚是靜靜的等待》 鑄銅化學著色 65x45x90cm

  

  顏石林作品《唐吉坷德的夢》 鑄銅著色 246x250x250cm

  藝術品散落在空間之內,每一件的擺放都呈現出棲息的姿態。沉睡的女孩,身騎白馬的少年......這些富於情感的生命意象,讓客廳即便在靜謐無人時,依然富於生趣。

  

  ——天花:有一種美妙是抬頭仰望——

  這座「廣場」的美妙,還來自於它的天花。現代建築中的天花往往被隔音板、通風板、燈管等機械設備所佔據,甚至很難找到大片的空白表面。

  

  

  藝術感的天花是這座家宅最大的特點之一

  然而,在這座家宅中,你能夠重拾那種抬頭仰望的曠然。家宅中的5座天花穹頂,形態各異。其中,客廳的穹頂作為尺度最大的一座,勾勒出一眼望不到頭的「風景」。

  

  客廳天花細節處將傳統巴洛克紋樣進行簡化

  其精緻程度考量了肉眼從地面觀看的效果

  天花上的裝飾紋理,對傳統的巴洛克線條做了簡化處理,猶如在上好的面料上進行滾邊,每一條曲線的尺寸及紋樣都經過精密的計算,巧妙地掩蓋了天花的封口,並考慮到人身處地面時的觀看感受。

  

  客廳天花全景 如地圖般串聯起家宅的各個通道

  從平面上來看,向不同方向伸展的天花紋飾,巧妙地聯結了家宅的各個出入口,如同一張抽象展開的「地圖」,與牆面融為一體。

  

  

  天花上的水晶吊飾

  天花上的水晶吊飾,是這一空間中的「點睛之筆」,在縱向上再次豐富了空間的層次。構成吊飾的每一片水晶玻璃都各不相同,經手工打磨、拼裝而成。通透的色澤與冷藍的色調,營造出群鳥飛過的動感。

  

  客廳一側由主人在歐洲淘來的有著百年歷史的古董櫃

  項目臨近竣工時,我在一個晴好的秋日,來到這座宅子裡。我和袁欣站在廊橋上,他指向客廳牆側的兩隻歐洲古董櫃。他告訴我,這兩隻柜子原本是不成對的。在歐洲選購家具的旅途中,他與主人在米蘭的一家古董店裡遇見了其中一隻;後來主人竟在另一座城市巧遇了相仿的另一隻。

  正如同我們的相遇一樣,這樣的故事,是設計所無法「容納」的 ——而這,就是生活。

  *

  私宅的故事未完待續。

  這篇札記只是故事的開始。

  此次將以三篇連載的形式講述這座家宅。

  營建私宅,最重要的是什麼?

  設計師與主人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

  設計如何在保有其風格與語言的同時,

  不凌駕於主人的生活之上?

  ▼

  敬請期待私宅記中篇《歡歌》

  設計師簡介

   ◆ ◆

  

  邱德光

  邱德光設計事務所主持人暨總設計師

  邱德光先生的設計理念與審美品味始終歸根於人,在他的作品中,藝術是相融的,元素是流動的。他曾說過,時代背景給予設計發展的動力,任何事物的發展都被歷史的車輪向前推進,如何在時代關照下,去演繹和變革設計手法,設計師應根據當下變動不居的時尚去進行設計,而非毫無根據的進行某種意義的自創。

  >>> 相關閱讀:

  新作 | 唐忠漢:平淡生活裡的和韻之美

  青山周平新作 | 巧設空間可變性 不負歲月「好時光」

  首映 | 酈波:世界最高辦公樓 造【凌雲】之境

  新作 | 何永明:水墨潑畫 描述東方極致之美

  新作 | MAD:一場與大自然的對話,山的樣子

  如恩新作 | 北空間 打開天窗說「亮」話

  新作 | 他在購物中心的樓頂 打造了一席清澈竹林間

  新作 | 林偉而:桃花源之禪意美學與簡約的茶室

  溫馨提示 微信號 DESIGN163

  投稿郵箱:2993663472@QQ.COM

  網易設計頻道網址:HTTP://HOME.163.COM/DESIGN/

  點擊「閱讀原文」,發現更多精彩。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東京「迎賓館赤坂離宮」與「京都迎賓館」
    喜歡到東京自由行的你,知道東京有座被指定為國寶的日本版凡爾賽宮嗎?在日本,專門接見世界各國元首與貴賓的外交專用場所稱為「迎賓館」,一座是位在東京的「迎賓館赤坂離宮」,另一座「京都迎賓館」則位於京都御所。媲美凡爾賽宮的迎賓館赤坂離宮內部到底有多豪華?兩座迎賓館的參觀重點有哪些?跟著特派記者一探究竟吧!
  • LOOK | 深中「新校區」· 終於來了
    「小斯坦福」建築多由紅色磚瓦搭建而成還加入了鑊爾牆與騎樓元素淡淡的嶺南古建築風韻搭配藍天,氣勢磅礴02.新校區的教學樓共有4棟分別為立心、成德、斯善、勤志每棟教學樓都由空中走廊相連四通八達,錯落有致| 空中階梯 |
  • 「岸邊露伴一動不動」新作OVA「懺悔室」、「ザ・ラン」製作決定!
    「岸邊露伴一動不動」新作OVA「懺悔室」、「ザ・ラン」製作決定! 178動漫原創 ▪ 2019-08-19 10:58:00 根據荒木飛呂彥原作改編的系列動畫「JOJO
  • 「遊戲王」作者高橋和希新作「DRUMP」將於JUMP刊載
    「遊戲王」作者高橋和希新作「DRUMP」將於JUMP刊載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 來福岡必逛的兩大商場!「福岡海購城奧特萊斯」、「博多運河城」
    日本的福岡越來越受自由行旅客歡迎,這裡不但有豐富的自然與人文、美景和美食,還有五花八門的百貨、大型商場,絕對能滿足所有購物狂的心。而這其中有兩大商場是不得不逛的,下面就來看看這兩大商場有什麼特色吧!福岡海購城奧特萊斯(Marinoa City FUKUOKA)「福岡海購城奧特萊斯」也有譯名為「瑪麗諾亞城」,是離福岡市區最近的唯一大型OUTLET,也是號稱九州最大級的OUTLET城!共分四棟商場,囊括了各大精品、時裝、運動品牌等,也有藥妝店和美食街,在這裡逛上一整天都沒問題!
  • 東京一日遊:用五感體驗建築大師「隈研吾」的城市美學
    觀光打卡熱點「雷門」的正對面,可以看見這棟高聳的建築物,便是「淺草觀光文化中心」,層級而上的柵欄狀外牆特別搶眼,充滿現代感的設計,卻又能完美地融入這條充滿下町風情的老街道。來到東京大學本鄉校區的春日門入口,立刻會看見這棟以片片木板錯置鄰接而成的奇異建築,正是畢業於東大的隈研吾,特別為母校所設計的校舍,「廚 菓子くろぎ」就在這棟建築入口處,半開放式的座位區,一面連接著戶外庭園,讓綠意景觀成為咖啡廳的佈景般,自然而療愈。
  • 鄉村小屋改造日系民宿——「吉野杉之家」
    「吉野杉之家」是Airbnb首個關於社區群體的住宿企劃,透過設計與建築這個媒體,把旅客及地方住民自然地聯繫起來,它經歷分解、運輸及再裝嵌的過程後,終於回到奈良縣吉野川的河邊之上,而有趣的是,建屋用的木材就在距離「吉野杉之家」不遠的森林之中,當中不免有一點「回家」的感覺。
  • 京阿尼「輕音少女」原班人馬打造新作動畫「玉子市場」
    京阿尼「輕音少女」原班人馬打造新作動畫「玉子市場」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 動畫「只有神知道的世界」新作「天理篇」製作決定
    動畫「只有神知道的世界」新作「天理篇」製作決定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 從「人人都是建築師」到「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建築設計有兩大塊:外觀和功能,外觀主要是建築的造型和顏色搭配,功能是指建築的各個房間的布局是否合理易用。說「人人都是建築師」,是指人人可以對建築進行評價,尤其那些對建築的頻繁使用的人。我們走在街上,我們常會對某些建築的外觀做出評價,比如這棟建築造型過分奇葩,那棟建築又規矩地像個盒子,這棟建築配色太扎眼,那棟建築土得沒有生氣……再說建築的功能,最有權力對建築功能做出評價的是建築的長期使用者,比如廚房,長期做飯的媽媽就比只在廚房泡方便麵的青年更有話語權。
  • 日本自由行極致好行程:訪「竹田城跡」、體驗頂級古民家旅館
    日本人口中「一輩子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兵庫縣高山上的「竹田城跡」,在秋冬的清晨雲霧繚繞之下,就像漂浮於雲端之上的城池,名列日本百大名城之一,有「日本的馬丘比丘」之美譽。關於竹田城的小知識首先,簡單先來認識一下這座城吧!
  • 國父紀念館──王大閎對「中國」紀念性建築的現代想像
    根據興建委員會第二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1966年8月3日總統親自審閱設計圖樣、模型,並聽取主委王雲五、委員盧毓駿簡報後,由總統府秘書長張群轉知「總統指示,應在外型方面加強中國建築之色彩」。事實上,根據非官方紀錄,當時總統說的是「這是棟西洋式的建築」。
  • 「連載」侗寨建築(八)含義豐富的橋梁
    【題記:在中國少數民族建築中,侗族建築具有非常鮮明的特色。無論是普通的幹闌式住宅,還是華麗的鼓樓和風雨橋,都會給去過侗鄉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座侗族風雨橋所表現出的結構意識,足以令今天的結構工程師心服口服。)「風雨橋」又因其彩繪精美、裝飾華麗而被人稱作花橋。從其外觀造型(主要是橋廊部分)來看,又大致可分為普通花橋、亭閣花橋、鼓樓花橋三種。普通花橋的橋廊比較簡單,一般是人字頂;亭閣花橋的橋廊兩端及中央,往往被做成亭閣的式樣,具有較強的裝飾性;鼓樓花橋則是將鼓樓的造型與廊橋巧妙結合的產物。
  • 日本「現代建築美學」圖書館八選
    不過其實還有一座也很值得參觀的大型圖書館,從外觀到內部空間處處流露著西洋古典建築風格的百年老洋房,它也是日本第一座專為兒童所設立的圖書館,由日本現代建築大師——安藤忠雄重新詮釋,這座建築就是「國際兒童圖書館」。
  • 「五等分的新娘」作者新作「戰隊大失格」將於明年開啟連載
    「五等分的新娘」作者新作「戰隊大失格」將於明年開啟連載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日語中的「は」和「へ」到底怎麼讀
    你好、午安:こんにちは(kon ni chi wa)早上好: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o ha you go za i ma su)一樣是「は」,怎麼一個念「wa」,一個念「ha」呢? 在日文中,當「は」是助詞時發音須改為「wa」、「へ」為助詞時發音為「e」。 (其由來複雜,有機會再跟大家介紹,這裡只要先了解發音即可)例句: 「私は學生です。」
  • 「輕鬆小熊和小薰」系列新作「リラックマと遊園地」公布
    「輕鬆小熊和小薰」系列新作「リラックマと遊園地」公布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安藤忠雄跨界兒童繪本,「喜歡惡作劇的建築家」帶你漫遊童書森林
    近日,他的新作兒童圖書館「童書森林-中之島」Nakanoshima Children's Book Forest 在大阪市北區中之島公園落成,這是他捐贈給自己家鄉兒童的一份禮物。
  • 「2人」和「二人」居然不是一個意思?
    原則上來說,「按順序列舉的是用『洋數字』」來書寫的:「2階建て」(2層樓的建築)「1児の母」(1個孩子的母親)「48歳」(48歲)這種情況。這時的「數字」像這樣:「3階建て」(3層樓的建築)「2児の母」(2個孩子的母親)「54歳」(54歲)增多減少的變化都可以。但是,也有很多「例外」。首先,用作「姓名、地名、歷史性事物」的時候,就會用「漢數字」來書寫。
  • 老屋絕美——屏東「驛前大和咖啡館」
    日前開始試營業的屏東「驛前大和咖啡館」雖然完工最晚,卻是大和品牌最早開始計劃的項目,2014年開始動工修復至今,大和品牌一直在為這座超過80年歷史的老建築續命,也把屏凍老新世代的記憶連接起來。驛前大和咖啡館原名「大和ホテル」,是1939年在屏東火車站前的黑金町開幕的,建築外貌充滿昭和時代流行元素,例如:圓弧形的立面、簡約版的西洋柱、閃亮的面紋磚等等,展現了出擁有37間客房「大旅社」的氣派,因而成為了當時屏東市的地標。二戰後大和旅社改名「大成旅社」,直至1999年轉租給元祖麻糬、長崎蛋糕等業者,在很長時間裡在當地人看來,那就是一棟長年掛滿廣告的看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