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領讀 | 史丹福大學原校長推薦書單:那些啟迪智慧的人物傳記和...

2020-12-09 36kr

「書本是最安靜的也是最恆久的朋友,它常伴我們左右;他是最易接近、最有智慧的顧問,也是最有耐心的老師。」

今天分享的是史丹福大學原校長約翰·漢尼斯的一份私人書單,約翰·漢尼斯同時也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會主席、圖靈獎得主、被稱為「矽谷教父」。他在新書《要領》中從科學研究、大學管理、公司管理方面總結出針對領導者的「十條要義」,同時也為企圖成就一番事業的人開了一份書單。

書名:《要領》

作者:[美] 約翰·漢尼斯(John L. Hennessy)

這份書單對約翰·漢尼斯來說,是他讀過、並從中學習到很多東西的一些書。他將這些非小說類的書以主題分類。在每一個主題下,選擇了一本書作為例子,分享他讀完此書後的一些體悟。

總的來說,比起直接討論領導力的書,他更喜歡個人傳記和歷史類書籍。書單的最後,他也提供了一份小說家名單,他們的書提供了很多視角,特別是關於我們該選擇何種方式去生活。

華盛頓和他所生活的時代

大衛·哈克特·費希爾 Washington’s Cross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華盛頓的十字路口》。這本書講述了美國革命期間,華盛頓在紐約的一系列戰役失敗後,他並沒有不退縮,繼續組織進攻的歷史故事(這個所謂的『十字路口』是一語雙關,一方面指代華盛頓的個人的轉變、轉向了一個新的策略;同時也指代他在德拉瓦州面對的真正的十字路口)。戴維·麥卡洛的書也講述了同一時期的故事。以下的書都強調了華盛頓的謙虛和他對平等、賢能政治的看法。

榮恩·切爾諾 《華盛頓的一生》(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戴維·麥卡洛 《1776》(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5)

林肯和他所生活的時代

桃瑞絲·卡恩斯·戈德溫 Team of Rivers: The Political Genius of Abraham Lincoln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6) 在這個主題下,我不得不從很多對我有極大影響的書中選出幾本來介紹給大家。我選擇這本書是因為它深刻地討論了團隊建設、合作、謙遜、道德感的保持和勇氣等主題。

大衛·赫伯特·唐納德 Lincoln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1996)

詹姆斯·麥克弗森 Tried by War: Abraham Lincoln as Commander in Chief (New York: Penguin Press, 2008)

威廉·李·米勒 Lincoln’s Virtues: An Ethical Biography (New York: Vintage, 2003)

羅納德·C·懷特 Lincoln’s Greatest Speech: The Second Inaugural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2)

富蘭克林·羅斯福和他所生活的時代

大衛·甘迺迪,Freedom from Fear: The American People in Depression and War, 1929-1945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這是一本歷史書而不是傳記。不過這段歷史時期的各種場景都充斥著富蘭克林·羅斯福的身影,從1932年贏得總統選舉到1945年他去世。這邊書的內容包括他在『大蕭條時期』的爐邊談話、他對抗經濟蕭條和失業率採取的措施、他和邱吉爾的關係,英格蘭的結盟,也包括他如何動員巨大力量去贏取戰爭。在這邊書中,我們能看到,羅斯福是一個很有決心的領導者。

亨利·威廉·布蘭茨,Traitor to His Class: The Privileged Life and Radical Presidency of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New York: Anchor Books, 2008)

桃瑞絲·卡恩斯·戈德溫 No Ordinary Time: Franklin and Eleanor Roosevelt - The Home Front in World War II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4)

喬·米查姆 Franklin and Winston: A Portrait of a Friendship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3)

其他美國總統和他們生活時代

艾德蒙·莫裡斯 The Rise of Theodore Roosevelt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2001), Theodore Rex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2002), Colonel Roosevelt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0). 西奧多·羅斯福是一個很不平凡的人,他有很多身份:運動員、知識分子、歷史學家、探險者、改革家、農場經營家和不同尋常的美國總統。他克服了疾病、改革了美國的公共服務系統、打擊了壟斷財團、創立了國家公園系統、助力了日俄戰爭的結束,同時,他還在六十多歲時探索了亞馬遜河的無人區域。這可謂是一段傳奇的人生。

亨利·布蘭茨 Andrew Jackson: His Life and Times(New York: Doubleday, 2005)

羅伯特·卡羅 Master of the Senate: The Years of Lyndon Johnson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02)

提摩西·伊根 The Big Burn: Teddy Roosevelt and the Fire That Saved America (New York: Mariner Books, 2010)

約瑟夫·埃利斯 American Sphinx: The Character of Thomas Jefferson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97)

尤利西斯·格蘭特 The Personal Memoirs of U.S. Grant, 3 volumes (Cambridge, Mas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大衛·麥卡洛 John Adam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1)

大衛·麥卡洛 Truman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2)

傑克·麥克勞克林 Jefferson and Monticello: The Biography of a Builder (New York: Henry Holt, 1988)

美國國父、早期領導人和他們生活的時代

亨利·布蘭茨 The First American: The Life and Times of Benjamin Franklin(New York: Doubleday, 2000. 富蘭克林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被看做美國國父中最傑出的那位。他不僅僅是政治家,也是科學家和作家。他是個博學的人,來自很普通的家庭。他組建的團隊是智識社會最好的模板,他發明的玻璃琴也非常精妙。從他所寫的短文到年鑑,我們都能看出他是個多產且富有洞見的作家。作為一個外交家,他可能是勸服法國加入美國獨立戰爭的頭號人物,而約克鎮戰役是在法國海軍的幫助下獲得勝利的。在他的身上,我們還能找到很多需要讚賞且值得學習的東西。

榮·切爾諾 Alexander Hamilton (New York: Penguin Press, 2004)

大衛·哈克特·費舍爾 Champlain’s Dream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8)

大衛·哈克特·費舍爾 Paul Revere’s Rid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沃爾特·艾薩克森Benjamin Franklin: An American Lif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3)

傑克·利沃夫 Original Meanings: Politics and Ideas in the Making of the Constitution(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96) 

科基·羅伯特 Ladies of Liberty: The Women Who Shaped Our Nation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16)

美國其他領導者

大衛·伽羅 Bearing the Cross: Martin Luther King Jr. and the Southern Christian Leadership Conference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86) 這是個艱難的選擇,因為關於這一話題有很多值得一讀的書。如果不得不選擇一本,這本馬丁路德金的傳記很值得推薦。因為它全面地展現了馬丁路德金的領導力之旅,從不太情願的心態開始,到一路遇到的很多挫折。故事的最後,我們會看到一個為領導民眾而生的人不顧那些他已經預計到的危險,義無反顧地獻身偉大的事業。

莎拉·約瑟芬·貝克 Fighting for Life(New York: New York Review, 2013 [1939])

凱·博德,馬丁·舍溫 American Prometheus: The Triumph and Tragedy of J. Robert Oppenheimer (New York: Alfred J. Knopf, 2005)

伊莉莎白·巴米勒 Condoleezza Rice: An American Life: A Biography (New York: Alfred J. Knopf, 2005)

羅伯特·卡羅 Robert Mose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74)

榮恩·切爾諾夫 Titan: The Story of John D. Rockefeller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98)

凱薩琳·格拉哈姆 Personal Histor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97)

蘿拉·希倫布蘭德 Unbroken: A World War II Story of Survival, Resilience, and Redemp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0)

沃爾特·艾薩克森 Kissinger: A Biograph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2, 2005)

菲兒·奈特 Shoe Dog: A Memoir by the Creator of Nike (New York: Scribner, 2016)

威廉·曼徹斯特 American Caesar: Douglas MacArthur 1880 – 1964(New York: Little, Brown, 1978)

琳妮·奧爾森 Citizens of London: The Americans Who Stood with Britain in Its Darkest, Finest Hour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0)

康多莉扎·賴斯 Extraordinary, Ordinary People (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2011)

威廉·謝爾曼 Memoirs of General William T. Sherman (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2011)

T.J 斯泰爾斯 The First Tycoon: The Epic Life of Cornelius Vanderbilt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09)

布克·華盛頓 Up from Slavery: An Autobiography(various editions; first published New York: Doubleday, 1901)

美國歷史:十九世紀

丹尼爾·沃克·豪 What Hath God Wrought: The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 1815–1848(Oxford, UK;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我是牛津大學出版的美國歷史系列叢書的忠實讀者,這個系列中的很多書都會在這個章節中出現。丹尼爾·沃克·豪的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從安德魯·傑克遜崛起到美墨戰爭期間的美國歷史。這是一段講述美國高速發展和更加多元化的故事,也提到了宗教對社會發展的影響、社會對於奴隸制和女性權利的觀點分裂,以及與墨西哥之間的戰爭。

史蒂芬·安布羅斯 Nothing Like It in the World: The Men Who Built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 1863–1869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0)

託克維爾 Democracy in America, Volume I and II (various editions; originally published 1835 and 1840)

詹姆斯·M·麥克弗森 Battle Cry of Freedom: The Civil War Era (Oxford, UK;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路易斯·梅南 The Metaphysical Club: A Story of Ideas in America(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1)

馬克·吐溫 Life on the Mississippi(various editions; first published 1883)

理察·懷特 Railroaded: The Transcontinentals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America (New York: W.W. Norton, 2011)

戈登·S·伍德 Empire of Liberty: A History of the Early Republic, 1789-1815(New York: W.W. Norton, 2011)

理察·扎克斯 The Pirate Coast: Thomas Jefferson, The First Marines, and the Secret Mission of 1805 (New York: Hyperion, 2005)

美國歷史:二十世紀

大衛·哈珀斯塔姆 The Coldest Winter: America and the Korean War (New York: Hyperion, 2007).哈珀斯塔姆以講述越南戰爭的歷史(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而為大家熟知。這本書說明了二戰後的朝 鮮戰爭為緊接著的其他對外戰爭奠定了失敗的基調。在朝 鮮戰爭中,美國犯了很多錯誤:沒有很好的為朝 鮮的冬天做出相應的戰爭準備,以及麥克阿瑟對中國支援能力的錯誤預估。這些都導致了美國在戰爭中的大量損失,也讓戰爭最終陷入了僵局。在麥克阿瑟與杜魯門總統公開爭吵後,麥克阿瑟也被開除了。這是美國之後一系列基於道德或者政治考量的對外戰爭失敗的開始。

裡克·阿特金森 An Army at Dawn: The War in North Africa, 1942-1943(New York: Henry Holt, 2002), The Day of Battle: The War in Sicily and Italy, 1943-1944 (New York: Henry Holt, 2007), The Guns at Last Light, The War in Western Europe, 1944-1945(New York:

Picador, 2013)

喬納森·R·科爾 The Great American University: Its Rise to Preeminence, Its Indispensable National Role, Why It Must Be Protected(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09, 2012)

大衛·M·甘迺迪 The American People in World War II: Freedom from Fear, Part II(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09, 2012)

理察·羅德 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 (New York: Touchstone, 1988)

特德·索倫森 Counselor: A Life on the Edge of History (Norwalk, CT: Easton Press, 2008)

世界其他領導人:古代

唐納德·卡甘 Pericles of Athens and the Birth of Democracy (New York: Free Press, 1991) 讀完卡甘關於伯羅奔尼撒戰爭的那本歷史書後,我閱讀了這本書。書中講述的伯裡克利是雅典城邦黃金時期的絕對領導人。在這三十年裡,雅典的民主得到擴大,經濟力量和地區影響力增加,藝術也繁榮了起來。一些大型項目,比如帕特農神廟也在這一時期開始修建。

安東尼·埃弗裡特 Augustus: The Life of Rome's First Emperor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6)

哈羅德·蘭姆 Alexander of Macedon (various editions; first published New York: Doubleday, 1946)

哈羅德·蘭姆 Hannibal: One Man Against Rome (various editions; first published 1958)

理察·溫斯頓 Charlemagne (various editions; first published London: Eyre & Spottiswoode, 1956)

世界其他領導人:現代

羅伯特·馬西 Peter the Great: His Life and World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80) 這本書講述了彼得大帝如何帶領俄國從落後的中世界國家變成一個歐洲強國。他深入歐洲腹地,通過遊學和擔任造船學徒向別的國家大膽學習。他不顧各方反對,決心要將俄國帶入現代社會;身居萬人之上,他仍舊保持謙遜,勇於向他人尋求幫助。這些都很可貴。

莫罕達斯·K Gandhi, An Autobiography: The Story of My Experiments with Truth (Boston: Beacon Press, 1993 [1957])

羅伊·詹金斯 Churchill: A Biography (New York: Macmillan, 2001)

尼爾森·曼德拉 Long Walk to Freedom: The Autobiography of Nelson Mandela Robert Massie, Catherine the Great (New York: Little, Brown, 1994,1995)

羅伯特·馬西 Catherine the Great: Portrait of a Woman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1)

安德魯·羅伯特 Napoleon: A Life (New York: Penguin, 2014, 2015)

領導者和他們的探險

阿弗雷德·蘭辛 Endurance: Shackleton’s Incredible Voyage (various editions; first published 1959)歐內斯特·沙克爾頓的艱險旅途可謂是最扣人心弦的領導力故事。在被困於南極極地冰凍後,他們的行船沉沒了。他帶領著船上的人跨越了兩個大洋、用救生艇在開放海域航行了1000餘英裡。沙克爾頓的領導力和團隊建設能力在這次探險之旅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能力幫助他完成了對全體船員的救援工作。

丹尼爾·詹姆斯·布朗 The Boys in the Boat: Nine Americans and Their Epic Quest for Gold at the 1936 Berlin Olympics(New York: Penguin, 2014)

莫裡斯·赫爾佐克, Annapurna: The First Conquest of an 8,000-Meter Peak (New York: Lyons Press, 1997 [1952])

T. E. Lawrence, Seven Pillars of Wisdom (various editions; first published 1935)

T·E·勞倫斯 Seven Pillars of Wisdom (various editions; first published 1935)

納撒尼爾·菲兒布裡克 In the Heart of the Sea Maurice Hertzog, Annapurna (New York: Viking Penguin, 2000

創新者:文藝復興時期到十八世紀

沃爾特·艾薩克森 Leonardo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17) 這本書是關於生活在文藝復興時期的萊昂納多的一生。因為他,我們對文藝複習時期人的印象都是貫通古今、多才多藝的。艾薩克森的這本書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受好奇心驅使的發明家、藝術家和科學家的一生。即便萊昂納多的很多作品都是未完成的(這是他的一個習慣),他給我們生活的世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羅斯·金 Brunelleschi's Dome: How a Renaissance Genius Reinvented Architecture (New York: Bloomsbury, 2000)

詹姆斯·萊斯頓 Jr., Galileo: A Life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94)

達瓦·索貝爾 Longitude: The True Story of a Lone Genius Who Solved the Greatest Scientific Problem of His Time (New York: Walker, 1995)

創新者:十九世紀

珍妮特·布朗恩 Charles Darwin: Voyaging(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6) 達爾文是個非凡的人物。雖然他最開始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也曾迷茫過、在貝格爾號環球航行中他暈船很嚴重,但他對科學理論的好奇心、一絲不苟的觀察和記錄最終幫助他發現了生命最基本的原理之一。

大衛·麥卡洛 The Great Bridge: The Epic Story of the Building of the Brooklyn Bridg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12)

大衛·麥卡洛 The Path Between the Seas: The Creation of the Panama Canal, 1870-1914.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77)

黎辛斯基 A Clearing in the Distance: Frederick Law Olmstead and America in the 19th Century(New York: Touchstone, 2000)

馬克·西法爾 Wizard: The Life and Times of Nicola Tesla(New York: Citadel, 1998)

蘭德爾·斯特羅斯 The Wizard of Menlo Park: How Thomas Alva Edison Invented the Modern World (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2007)

關於創新者的書:二十世紀

大衛·麥卡洛 The Wright Brother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15)我特別喜歡麥卡洛關於創新者和創新相關的書,尤其是這本。萊特兄弟擁有激情、好奇心、不屈意志,和長遠的願景。他們致力於理解飛行的原理,飛行的控制問題的解決成了他們獲得成功的關鍵。

萊利斯·柏林 Troublemakers: Silicon Valley’s Coming of Age(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17)

安德魯·霍奇斯, 阿蘭·圖靈: The Enigma of Intelligence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85)

沃爾特·艾薩克森, The Innovators: How a Group of Hackers, Geniuses, and Geeks Created the Digital Revolution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14)

沃爾特·艾薩克森, Steve Job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11) 

麥可·S·馬龍, Bill & Dave: How Hewlett and Packard Built the World’s Greatest Company (New York: Portfolio, 2007)

麥可·S·馬龍, The Intel Trinity: How Robert Noyce, Gordon Moore,and Andy Grove Built the World’s Most Important Company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14)

科學、數學和科技:歷史及其發展(包括社會科學)

悉達多·穆克吉 The Emperor of All Maladies: A Biography of Cancer(New York: Scribner, 2010) 在這個版塊下,有很多不錯的書,但穆克吉的這本關於癌症治療歷史的書十分讓人著迷。這本書將會讓讀者理解到癌症的本質以及推動醫療進步的困難。

比爾·布萊森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New York: Broadway, 2003)

史蒂芬·霍金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New York: Bantam, 1988)

道格拉斯·霍夫施塔特, Gö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 (New York: Vintage, 1979)

丹尼爾·卡內曼, Thinking, Fast and Slow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11)

曼吉特·庫馬爾, Quantum: Einstein, Bohr, and the Great Debate About the Nature of Reality (New York: W.W. Norton, 2008)

列納德·蒙洛迪諾, Euclid’s Window: The Story of Geometry from Parallel Lines to Hyperspace (New York: Touchstone, 2001)

悉達多·穆克吉, The Gene: An Intimate History (New York: Scribner, 2016)

羅伯特·薩博斯基, Monkeyluv: And Other Lessons on Our Lives as Animals (New York: Vintage, 2006)

羅伯特·薩博斯, Why Zebras Don’t Get Ulcers: A Guide to Stress, Stress- Related Diseases, and Coping (various editions; first published New York: W.H. Freeman, 1994)

內特·希爾, The Signal and the Noise: Why So Many Predictions Fail—but Some Don’t (New York: Penguin, 2012, 2015)

列納德·薩斯坎德, The Black Hole War: My Battle with Stephen Hawking to Make the World Safe for Quantum Mechanics (New York: Little, Brown, 2008)

路易斯·託馬斯, A Long Line of Cells: Collected Essays (n.p.: Book of the Month Club, 1990)

尼爾·德格拉塞·泰森, Astrophysics for People in a Hurry (New York: W.W. Norton, 2017)

值得過的人生(也可參見小說部分)

大衛·布魯克斯 The Road to Character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5) 這也是個艱難的選擇,因為在這個主題下也有很多內容很好且感人的書。我選擇這本書是以為它講述了多個領導者的故事:從弗朗西斯·珀金斯到德懷特·艾森豪再到桃樂西·戴。那些我認為很重要的領導力特質都能在布魯克斯書中所提到的人物中看到。

奧古斯丁, Confessions of Saint Augustine (various editions; see, for example, London; New York: Penguin, 1961) 

馬庫斯·奧裡利烏斯, Meditations (various editions; often based on George Long translation, first published London: Bell, 1962)

安東尼·德爾, Four Seasons in Rome: On Twins, Insomnia, and the Biggest Funeral in the History of the World (New York: Scribner, 2007)

安妮·弗蘭克, The Diary of a Young Girl (various editions; first copyrighted 1952)

阿圖·葛文德, Being Mortal: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New York: Metropolitan, 2014)

保爾·卡拉尼什,When Breath Becomes Air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6)

蘭迪·保施、傑弗瑞·扎斯洛, The Last Lecture (New York: Hyperion, 2008)

亞伯拉罕·韋爾蓋塞, My Own Country: A Doctor’s Story (New York: Simon & Shuster, 1994)

亞伯拉罕·韋爾蓋塞, The Tennis Partner (New York: HarperCollins, 1998)

艾利·維塞爾Night (various editions; see, for example, New York: Hill and Wang, 1972, 1985, 2006)

世界歷史:古代

約翰·黑爾 Lords of the Sea: The Epic Story of the Athenian Navy and the Birth of Democracy (New York: Viking, 2009)約翰·黑爾是偉大的作家,也是個偉大的演說者。這本關於雅典歷史的書教會我很多東西。雅典是第一個高度依賴貿易的地區(之後的羅馬也是)。她也是一個民主政體,在這的普通公民能參與到博物館的管理,也保衛著自己的國土。

愛德華·吉本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various editions; first published 1776–1789)

希羅多德,The Persian Wars (various editions)

唐納德·卡甘, The Peloponnesian War (New York: Viking, 2003)

芭芭拉·梅茨, Temples, Tombs & Hieroglyphs: A Popular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 (New York: Dodd, Mead, 1964)

伊恩·肖(主編), The Oxford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 (Oxford, UK;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修昔底德, The History of the Peloponnesian War (various editions)

世界歷史:近現代到現代時期

芭芭拉·塔奇曼 A Distant Mirror: The Calamitous 14th Century (New York: Ballantine, 1978) 塔奇曼的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十四世紀的歷史,描繪了慘烈的戰爭、普通人的艱難生活和專橫的封建體制。他揭開了騎士精神的表象,展現了一個沒有太多優點的階層分化系統。

羅傑·克羅利, City of Fortune: How Venice Ruled the Seas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12)

羅傑·克羅利, Empires of the Sea: The Siege of Malta, the Battle of Lepanto, and the Contest for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8)

羅傑·克羅利, 1453: The Holy War for Constantinople and the Clash of Islam and the West (New York: Hyperion, 2006)

多米尼克·格林, Three Empires on the Nile: The Victorian Jihad, 1869– 1899 (New York: Free Press, 2007)

蒂莫西·E·格雷戈裡 A History of Byzantium (Malden, MA: Blackwell, 2005)

世界歷史:二十世紀

瑪格麗特·麥克米倫 Paris 1919: Six Month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Malden, MA: Blackwell, 2005)1919年巴黎和會的主調絕不是謙遜,而是貪婪。歐洲大國聯盟的復仇心和美國威爾遜總統的低效導致施加給德國的賠償數額是他們不可能償還的。這最終給希特勒的上臺創造了環境。這本書和塔奇曼關於二戰起源的書都說明了這些問題已為二戰埋下伏筆、最後造成了這樣一個不幸的結果。

利亞卡特·艾哈邁德, Lords of Finance: The Bankers Who Broke the World (New York: Penguin, 2009)

羅伯特·K Massie, Nicholas and Alexandra: The Classic Account of the Fall of the Romanov Dynasty (New York: Atheneum, 1967) 

芭芭拉·W·塔奇曼 The Guns of August (New York: Macmillan,1962)

各個文明的歷史及其發展:古代和現代

傑瑞德·戴蒙德 Guns, Germs, and Steel(New York: W.W. Norton, 1999) 戴蒙德的這本書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假說:地理和自然的因素,而非文化因素,導致了不同社會間巨大的差異。戴蒙德提供的一些例子很有說服力,但在別的一些例子下,他的這個假說似乎不能被證實。弗格森關於文明發展的書能夠提供一個有意思的對比。他提供了一些同樣有說服力的例子,說明了不同的文化和法律系統導致了一些社會差異。兩個不同的思考路徑都提供了很好的(如果不能說是完整的)角度去思考這個主題。

凱倫·阿姆斯特朗 History of God: The 4,000-Year Quest of Judaism, Christianity and Islam (New York: Ballantine, 1993)

尼爾·弗格森, The Ascent of Money: A 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World (New York: Penguin, 2008)

尼爾·弗格森, Civilization: The West and the Rest (New York: Penguin, 2012)

託馬斯·弗裡德曼 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5, 2006)

希爾達·胡卡姆 A History of China (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 1972)

史蒂芬·平克 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Why Violence Has Declined (New York: Viking, 2011)

芭芭拉·塔奇曼 The March of Folly: From Troy to Vietnam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84)

法裡德·扎卡利亞 The Post-American World (New York: W.W. Norton, 2008)

企業、政府和學術界領導力

約翰·W·加德納 Living, Leading, and the American Drea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03)加德納在政府、非盈利機構和學界都是很成功的領導者。他曾提到:「我們都面對著一系列的好機會,只不過這些機會都隱藏在一些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中」。這句話一直都在啟發著我。在林登·貝恩斯·詹森時期,加德納曾以共和黨身份擔任美國健康、教育和福利大臣。他是「國家老年人醫療保險制度」的首席設計師。他恪守自己的原則,以退出內閣的方式表達對美國越南戰爭的反對。他創立了公民組織「共同事業」,也主導了美國公共廣播公司的創立。在他離世前,我曾在一個小型午餐會上碰到過他,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次碰面。加德納的書都是從他豐富的領導力經驗中總結出來的。

沃倫·貝尼斯 On Becoming a Leader (Rev. ed.,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3)

威廉·G·博文 (主編),凱文·M·格力斯 Ever the Leader: Selected Writings 1995–2016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8)

凱文·卡什曼 Leadership from the Inside Out, Becoming a Leader for Life(3rd ed., Oakland: Berrett-Koehler, 2017)

格哈德·卡斯鉑 The Winds of Freedom: Addressing Challenges to the University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4)

史蒂芬·科韋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Powerful Lessons in Personal Chang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89, 2004) 

羅伯特·M·蓋茨 A Passion for Leadership: Lessons on Change and Reform from Fifty Years of Public Service (New York: Vintage, 2016) 

比爾·喬治,皮特·西姆斯 True North: Discover Your Authentic Leadership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15)

羅伯特·K·格林利夫 Servant Leadership: A Journey into the Nature of Legitimate Power and Greatness (New York: Paulist Press, 2002)

瓦坦·格裡高利, The Road to Home: My Life and Time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2003)

那些對我有深刻影響的小說家

但丁·阿利吉耶裡:《神曲》,特別是其中的《地獄》一篇。

艾薩克·阿西莫夫:他的《基地系列》和《機器人系列》非常有意思,這些小說都講述了在遙遠的未來,這些東西對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簡·奧斯汀:通過她的小說,我們能欣賞到作者優美的文字,能夠體察到作者自身的個性。除此之外,我們能看到她對人類情感精妙的描寫,特別是情感如何影響個體的決定。

勃朗特姐妹:《簡·愛》,《呼嘯山莊》和《懷爾德菲爾府上的房客》。

威拉·卡瑟:一些關於美國西部的小說

查爾斯·狄更斯:在他的書中我們能看到精美的語言、體悟到他自身的性格,讀到他描述英國社會黑暗面的故事。《雙城記》至今還是我最愛的小說之一。狄更斯對正義、愛情、堅韌和犧牲精神的討論會一直流傳下去。小說開頭的第一句及其精妙。

西奧多·德萊塞:他的小說展現了很多最終導致悲劇的個人選擇。

喬治·艾略特(瑪麗·安·誒文斯):在她精美的小說中,我們能看到她善於描述人物複雜的性格和豐富的情感。

伊莉莎白·蓋斯凱爾:她的小說講述了一系列關於工業革命時期窮人的悲涼生活以及愛情戰勝一切的故事。

託馬斯·哈迪:他的小說描繪了各種各樣的、或正義或邪惡的行為,同時也講述了邪不壓正的故事。

弗蘭克·赫伯特:在他的《沙丘》系列中,他用奇幻的方式描繪了一些充滿著科技感的奇幻的世界,同時他也展現了善、惡、領導力和個人犧牲精神等主題。

荷馬:《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書講述了關於道德和倫理選擇的一些故事。

維克多·雨果:他寫了兩部描繪邪惡、講述正義終將勝利的偉大小說。

亨利·詹姆斯:關於浪漫、驕傲和人類心理學的小說。

安·蘭德:她描述了野心、自由企業和個人所得的重要性,以及這些東西的消極影響(我是這麼看的)。

莎士比亞:他通過喜劇、悲劇和歷史劇將人類情感展現得淋漓盡致。

華萊士·斯蒂格:他不僅寫就了很多關於美國西部的小說,同時還成立了「史丹福大學創意寫作項目」。

約翰·斯坦貝克:他用幽默且感同身受的筆觸講述了很多關於人的性格和各種挑戰的故事。

託爾金:他的《魔戒三部曲》用極其創新和魔幻的方式講述了關於正義和邪惡的、意味深長的故事。

安東尼·特羅洛普:他的小說,尤其是《巴塞特郡紀事》,講述了維多利亞時期英格蘭的性別平等以及其他的社會問題。

馬克吐溫:我們能讀到他時而幽默、時而悲愴的語言。他可以說是美國最偉大的小說家。

相關焦點

  • 史丹福大學前校長約翰·漢尼斯在新書《要領》的結尾處出人意料地列出一份長達20頁的書單,You are what you read
    他在達文西傳記中仿佛讀到了自己——持續一生的好奇心,不懈追求知識和深入探索未來的可能性。擔任教授和工學院院長時,他的閱讀相對是比較同質化的;在成為大學的教務長而後成為大學校長時,他一下子就深刻意識到這方面亟須調整與補足。
  • 美國斯坦福等14所頂尖名校推薦學生的必讀書單
    作者採用圖畫的形式講述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詳細闡述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議題,像精神健康、人際關係以及人權問題,而所有這些議題新生們在大學裡將會很熟悉。這本書可以很快讀完但是很難讀;它讓我有時候很不舒服,我想這也是為什麼讓學生讀這本書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
  • 普林斯頓、斯坦福、哥大等14所美國頂尖名校推薦書單來啦!
    快來和前途君一起來看看:推薦書單:《吹口哨的維瓦爾第:刻板印象怎樣影響我們和我們的行動》英文書名:" Whistling Vivaldi: How Stereotypes Affect Us and What We Can Do ," by Claude Steele 作者:克勞德·斯蒂爾普林斯頓校長克里斯多福·艾斯格魯伯說
  • 書單|人物傳記精選五十本
    羅曼·羅蘭在《貝多芬傳》前言裡寫道:「切勿過於怨嘆,人類中最優秀的和你們同在。汲取他們的勇氣作我們的養料吧!」而讀名人傳記便有這樣的用處,它不僅可以激發一個人的志氣,還能增長智慧。其實真正永久流傳於世的,除了偉大的人性,就是思想的光輝。
  • 不讀完這些名校書單開學保證你懵逼
    拿到offer的暑假嗨上天在國內讀大學可以去美國讀大學就不能那麼放縱了美國大學都愛給新生們推薦一些閱讀書籍要求大一新生們利用暑假時間去閱讀更重要的是多數大學期望新生到校之後可以一起討論分析這本書先一起來看看14所頂尖名校的推薦書單如果下面這14所頂尖級名校有你的女神學校,如果你沒有讀過這些書
  • 美國14所頂級名校推薦好書
    3.史丹福大學   一.推薦書單:《創新者們:一群黑客、天才和極客怎樣發起一場數字革命》   英文書名:" The Innovators: How a Group of Hackers, Geniuses, and Geeks Created the Digital Revolution ," by Walter Isaacson
  • 中國15位知名大學校長推薦書單,你讀過幾本?
    中國15位知名大學校長推薦書單,你讀過幾本?讀書是一種最好的學習,無論讀什麼書,都會有收穫。相信讀書會啟迪你的智慧,豐富你的思想,從書中汲取營養吧,書能讓你學到智慧,學到修養,學會做人。今天,小編想帶大家一起看看15位知名大學校長的推薦書單。
  • 看完美國雞娃愛讀的人物傳記,我列出了這些學習要點和書單
    人物傳記是國外老師經常在課堂上教授的文學形式,這種體裁從選題上說既有名人傳記比如記錄著名畫家梵谷的《文森特睡不著:梵谷畫夜空》,也有非著名人物的傳記如《物理學女王:吳建祥如何幫助解開原子的秘密》(塑造我們世界的人,第六卷)。從時間上說,有些傳記跨越了一個人的一生如《天鵝:安娜·帕夫洛娃的生活和舞蹈》,而有些傳記只記錄了一天內發生的故事如《降落之地:馬丁·路德·金和他鼓舞整個國家的演講》。
  • 美國頂尖大學新生必讀書單
    很多美國頂尖級大學都會給新生們推薦或篩選一些閱讀的書籍,要求學生們利用假期時間去閱讀。下面14本學霸們的頂級書單,你是否已看過?
  • 比爾·蓋茨公布夏季推薦書單:達·文西傳記在列
    【TechWeb報導】5月22日消息,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周一公布了他2018年的夏季推薦書單,其中包括傳記作品《萊奧納多·達·文西》等等。
  • 向學霸看齊:14所美國頂尖名校推薦書單
    【MBA中國網訊】很多美國頂尖級大學都會給新生們推薦或篩選一些閱讀的書籍,要求大一新生們利用課餘時間去閱讀,一方面新生們可以好好享受讀書的樂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多數大學期望學生到校之後可以和新同學一起討論分析這本書。
  • 啟迪人生智慧的6本人物傳記
    當你讀名人傳記的時候,可以吸取別人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每個人成功一定會有理由的,同樣失敗也是這樣。
  • 推薦6本不錯的人物傳記
    From the French of M. Fauvelet de Bourriene.》好象一直沒出過中文版。這本書中的作者是德國一名傳記大師叫艾米爾·路德維希,寫了很多非常出名的人物傳記。我只看過花城出版社的這本版本,在網上看到過很多評價幾個其它版本的翻譯不太好。3、卓別林自傳
  • 十位大學校長給新生的書單,每個人都該看看!
    贈書是新生教育的第一堂課,除了清華,還有很多校長給新生提供了書單,為他們系好人生「第一顆扣子」。校長贈書,是一種價值導向,更是精神召喚。作者: 馬可·奧勒留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推薦校長:陳駿推薦理由:《沉思錄》中那些從靈魂深處流淌出來的文字,樸實卻直抵人心
  • 14位知名大學校長推薦書單
    讀書有三個層級: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哪些書是好書呢?名家一再強調,多讀原著,多讀經典。經典歷經歲月淘洗而不朽,總有神奇之處。近日,14位知名大學校長向大家推薦了一些經典書目,你讀過哪些呢?  1、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  推薦書目:《鄉土中國》  作者:費孝通  推薦理由:  這部書是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
  • 浙大城市學院校長​羅衛東:開給大一新生的書單
    文 | 羅衛東,浙大城市學院校長按:我向來主張大學生必須多讀書,而且是要多讀硬書。不過,我一直都沒有給人開過書單,原因多方面,一言以蔽之,是因為茲事體大,不敢造次。現在,學校讀書之風日衰,讀大學成了混大學。大學生除了教材講義這些有利於考試的東西,很少讀其他書,對此,我心急如焚。這不能怪學生,倒是要從老師自身找原因。世道變了,像我們當年那般不計功利忘情讀書的時代也許一去不復返了。社會競爭把學生逼成了功利主義者和機會主義者,設想一下,如果我們不幸生活在當下這個時代,恐怕也不比現在的大學生好多少。
  • 浙大城市學院校長羅衛東:開給大一新生的書單
    不過,我一直都沒有給人開過書單,原因多方面,一言以蔽之,是因為茲事體大,不敢造次。現在,學校讀書之風日衰,讀大學成了混大學。大學生除了教材講義這些有利於考試的東西,很少讀其他書,對此,我心急如焚。這不能怪學生,倒是要從老師自身找原因。世道變了,像我們當年那般不計功利忘情讀書的時代也許一去不復返了。
  • 聽讀書怪才講名人傳記,你會上癮的!
    讀武俠、讀科幻……他如饑似渴地讀著各種名著,幼小的心靈一次次地去接近書中那些偉大的靈魂。一直以來很多人好奇,他是如何做到半小時就能讀完一本書,還能準確複述的;也紛紛向他請教讀書方法,以及推薦書單...其實讀書不在於快慢,而在於將讀過的書化為己用,將工作和生活變得更好,才是根本。」關於推薦書單,他說不同年齡段的人對書的需求不同,但適合所有人、任何年齡階段的,那就是人物傳記,所以他首推人物傳記。
  • 2020年度斯坦福法學院推薦書單(上)
    2020年各位教授推薦的年度書單——其中還包括一些播客。去年底,斯坦福法學院邀請院內18位教授推薦他們的年度最佳讀物,類型涉及小說、詩歌、非虛構作品、科普、學術著作以及播客等內容,內容無所不包,近如眼下的疫情、政治問題,遠到印第安原住民歷史、巴士底獄,還有與個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愛情、社會問題……精彩紛呈,可以拓寬眼界。
  • 讀名人傳記,影響孩子一生人生格局
    回想起以往,陸陸續續給大家安利了不少書單,說起名人傳記這類書,卻推薦的很少。目前找到了一款比較適合大多數孩子閱讀的書,想推薦給大家,它就是8本不得不讀的世界名人勵志讀物——《寫給孩子的世界名人傳記》,目的就是為了激勵咱們的孩子成長,給孩子傳遞榜樣身上的正能量。有人說,這是一個浮躁的時代!正是閱讀的匱乏導致了人心的浮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