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馬來西亞世紀大學合作辦學
開學典禮
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與白俄羅斯國立信息工程大學友好合作
□記者 李樂樂 通訊員 孔建萍
厚重中原,黃河之畔,坐落著美麗的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河南水環學院」)。薪火相承,弦歌相繼,培育水利人才,造福中原大地。乘著水利建設事業的東風,河南水環學院迎來了建校65周年。
這是艱苦奮鬥、奮發圖強的65年,這是銳意進取、不斷創新的65年,這是春華秋實、碩果纍纍的65年。從艱難起步到成功入選河南省「雙高」(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高水平專業)建設單位,河南水環學院與河南水利同呼吸、共擔當,在加快推進水利事業發展的徵程中奮勇爭先。
六十五載育桃李,砥礪奮進譜新篇。65年的創新與探索,一代代水環學院人為培養水利行業專業技能人才不斷努力,走出了一條頗具特色的職業教育創新發展之路。河南水環學院已成為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
滄桑歲月 見證歷史跨越
新中國成立後,河南水利人才極為匱乏。1955年,河南水環學院的前身——河南省水利學校在洛陽白馬寺創辦,以滿足興修水利、治理淮河的迫切需要。在歷屆領導班子帶領下,學校建專業、納人才,以培養水利技術人才為己任,力求學以致用、服務河南水利和地方經濟建設。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創業時的舉步維艱、奮進中的櫛風沐雨,在老一輩水環學院人的心裡,時至今日依然清晰。在發展的時光裡,河南水環學院留下了閃光的足跡。
1985年,河南水環學院遷至鄭州市花園路現校址;
2002年,與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合作舉辦水利職業學院,形成了中職與高職教育並舉的辦學機制;
2013年,獨立舉辦高職教育的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成立,學校辦學層次實現重大突破……
從古都洛陽到綠城鄭州,從「河南省水利學校」「河南工學院水利中專部」,到「河南省鄭州水利學校」「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水利職業學院」「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歷經「三定校址、八易校名」,河南水環學院正式成為河南省一所培養水利與環境等領域高技能人才的普通高等職業學校,完成了中職教育向高職教育過渡,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十三五」時期,面對國家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新使命、新任務,河南水環學院在改革中創新發展,取得了新的辦學成就。
如何充分激發辦學活力?學校完善現代大學制度,以落實學校章程為核心,深入推進依法治校進程,健全制度體系,深入落實院系兩級管理制度。2020年,以需求為導向,調整職能部門,優化教學單位,實現學校管理的科學合理運作。
2019年,河南省信陽水利技工學校、河南省漯河水利技工學校劃轉河南水環學院。學校設置了信陽校區和漯河校區,教育資源得以優化,大大提升了學校辦學的能力。
建設新校區、實現學校跨越式發展是幾代水環學院人的追求和夢想。2016年,學校成立新校區建設管理局,積極籌備鄭州市航空港新校區建設,及早推進規劃、設計、審批等工作,努力突破資金瓶頸。在河南省水利廳和財政廳支持下,終於在2019年、2020年共爭取到5億元的河南省教育專項債券,順利實現開工,一期工程第一批主體建築全部完成,基本滿足了辦學需要,實現了擴大辦學規模的目標,為學校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初步硬體保障。2020年10月,鄭州航空港校區迎來了首批入駐學生。
河南水環學院以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為契機,組織建設任務(項目)30項,穩步提升核心競爭力。2018年,成為河南省省級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全國優質水利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教育部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2019年,成功躋身河南省省級優質高等職業院校行列。同時,智能財稅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建築信息模型(BIM)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成功入選教育部1+X證書制度試點。
2020年8月,學校成為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高水平專業建設單位,再次迎來跨越發展的機遇與平臺,標誌著學校全面進入創建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的新階段。多年辛勤耕耘,河南水環學院成為具有濃鬱職教氛圍和鮮明水利、環境特色的人才教育、培養、培訓基地。
風鵬正舉,揚帆起航。如今的河南水環學院有鄭州花園路校區、鄭州航空港校區、信陽校區、漯河校區4個校區,佔地總面積712畝。設有水利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機電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經濟管理系、環境工程系和基礎教學部、思政教學部、體育教學部、藝術教學部等10個教學系(部),開設水利、土木建築、資源環境與安全、裝備製造、電子信息、財經商貿、交通運輸、能源動力等8大類46個高職專業和25個專業方向,其中2個專業為國家級骨幹專業,3個專業為河南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學校始終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秉承『明責、守信、敬業、力行』的校訓,建校65年來,我們共計培養大中專畢業生5萬多人,舉辦各類培訓6萬多人次,為河南水利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河南水環學院黨委書記王立正說。
悉心培養 孕育桃李芬芳
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高職院校當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作出了大力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部署。河南水環學院「以水為主,以環境為特點,以工為基,經、管多科相容」的專業定位,引得懷揣夢想的莘莘學子負笈前來。
近5年來,在校生規模從6000多人發展到目前的近1.5萬人,河南水環學院在辦學規模上大幅度提升,實現了規模、質量、結構、效益的協調發展。
「我們以『立足水利,面向社會,按需辦學,服務經濟建設』為辦學指導思想,構建起多領域之間交叉融合、協調發展的專業布局;以培養新時代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秉承深化產教融合,加強校企合作,促進學生就業的宗旨,形成了『項目引領、雙師執教』的辦學特色。」河南水環學院院長鄭志宏說。
推動高質量發展,壯大實體經濟,需要數量充足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作為支撐。如何學以致用,成為河南水環學院求索的主要命題。
學校目前建有教育部生產性實訓基地1個、協同創新中心1個,其他各類仿真性實訓中心22個,校外實習實訓和就業基地102個,全方位助力學生實踐成才。
近5年來,學生在全國職業院校、全國水利高職院校和河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榮獲150多項獎勵,300多人次獲獎。通過技能大賽引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得以鍛鍊,為就業打下了良好基礎。
2020年5月8日,河南水環學院與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新道數字經濟產業學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新道科技將突出數位化辦學特色,服務學校商科專業群建設,打造區域數位化人才培養知名品牌,助力河南水環學院高質量發展。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發揮各自優勢,突出辦學特色,加快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步伐,提升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和社會服務能力。學校現為中國水利教育協會理事會理事單位、中國水利職業教育集團常務理事單位、河南省水利行業校企合作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單位,建成省骨幹教師培訓、省高技能人才培養等5個培訓基地,被中華全國總工會命名為「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範點」。
多年來,河南水環學院創新人才培養理念,完善課程體系,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將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呈現在學生面前。推行教學改革,通過改革機制、創新模式、改進方法、優化方案等措施,進一步強調和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現代學徒制、工學結合式、產教結合式……各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百花齊放。模擬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各類教學方法百家爭鳴。與河南水滴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聯合成立混合所有制智能製造產業學院;「專業群+企業群」,建立實習就業基地模式、校企專業共建模式、校企聯合進行訂單培養模式等多種產教融合模式,「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特色使一屆屆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近5年,河南水環學院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從黨政機關到工程一線,從大江大河到高山深澗……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從這裡走向各條戰線,耕耘本職,默默奉獻,發揮骨幹作用,成為水利系統的重要力量,為服務河南水利行業、發展地方經濟、支援國家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提升內涵 貢獻水環力量
2018年,河南省將「四水同治」確定為全省戰略。2019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成為國家戰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聲猶在耳,中原大地奏起新時代「黃河大合唱」,河湖水生態保護戰歌嘹亮。河南水環學院應時而動,因勢而行,全力搭建科研與服務平臺,推進河湖管理保護工作,河南水利發展再添「智囊」。
圍繞河南省湖庫存在的水生態惡化問題,學校先後成功申報「湖庫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河南省工程實驗室」和「河南省河湖生態評估與治理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兩個省級科研平臺。依託這些科研平臺,學校開展湖庫的生態環境監測、湖庫集水區水汙染防治及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湖庫水體保護與修複方面的研究。
在賈魯河(鄭州段)健康評估及生態修復技術研究課題中,提出賈魯河的原位植物和微生物生態修複方案;開展平輿縣「水土聯治」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項目,為「水土聯治」提供理論依據……在河南省水生態文明建設徵程中,河南水環學院屢立新功。
通過成立科學技術研究所,出臺《教科研成果獎勵辦法》《橫向科研項目管理辦法》《產學研聯合體實施辦法》,建立校級科技創新團隊等措施,河南水環學院教科研水平大力提升——近5年,63項課題獲廳級以上立項,獲廳級以上各類成果獎80項,其中「測量學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教師公開發表論文600餘篇(其中中文核心84篇、EI收錄16篇),取得專利246項,主、參編教材論著137部。
河南水環學院堅持「專業(方向)帶頭人培養為主導,骨幹教師培養為主體,『雙師素質』教師培養為重點,專兼結合為特色」,實施教師素質提升計劃和師德師風建設工程,打造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素質優良、德才兼備、「雙師」結構合理的專業教學團隊。目前,學校擁有省職業教育教學專家4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省教育廳優秀教育管理人才4人、學術技術帶頭人17人、教學名師5人、青年骨幹教師9人,全國水利職教新星4人,全國水利系統首席技師1人。
通過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與泰國曼谷吞武裡大學、白俄羅斯國立信息工程大學建立友好合作關係,與馬來西亞世紀大學開辦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柬埔寨在學生就業方面實現合作,河南水環學院海外就業市場得以拓展。
以文化人 黨旗引領德育
「黨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黨建+紅色文化基因」「黨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黨建+水文化建設」工程……在河南水環學院師生心目中,文化鑄校已經成為他們的驕傲。
優秀學生專項表彰、「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燭光愛心」扶貧支教、誠信校園行、文明風採競賽——通過打造水文化藝術節、榜樣水院等精品活動,河南水環學院凝練學院精神,塑造求實創新文化特質,形成了以思想、文化建設為核心,水文化建設為支撐,制度文化建設為保障的特色文化體系。
「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學校領導幹部、基層黨務幹部帶頭講思政課、上黨課,落實進課堂、進班級、進宿舍、進食堂、進社團、進講座、進網絡,深入一線聯繫學生班級、學生宿舍、學生社團的「七進三聯繫」制度,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凝聚力、吸引力和戰鬥力。
通過實施「對標爭先」計劃以及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著力抓好黨員幹部教育培訓,舉辦「領導幹部辦學治校能力提升」培訓班和黨組織書記輪訓,加強幹部隊伍的建設。以「我是黨員,向我看齊」活動為載體,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示範帶動,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
在師生共同努力下,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水利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水利文明單位、全國水利系統職工文化建設先進集體、全國模範職工之家、河南省普通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河南省文明學校、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品牌、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等榮譽稱號和獎勵接連而來。累累碩果和嶄新風貌,彰顯著65年來不平凡的發展之路。
「既要抓住當前機遇加快發展,做大做強,又要著眼長遠,把學院辦學規模擴張與堅持內涵式發展有機統一起來,堅持高質量辦學,突出特色辦學。要大膽創新職業教育模式,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挖掘利用行業辦學的優勢。」對於河南水環學院下一步的發展戰略定位,河南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劉正才寄以殷切期望,「學院要以『雙高』建設為契機,在打造高素質師資隊伍、加快特色專業和品牌專業建設上下真功夫,為水利事業、為社會培養更好更多專業技能人才。」
春華秋實,弦歌不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65年光陰流轉,變化的是愈發絢爛的校園,不變的是立德樹人的底蘊初心。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戰略的大旗下,在「四水同治」藍圖下,青山綠水的時代扉頁已經掀開,金山銀山的明日願景正在走來。河南水環學院全體師生將只爭朝夕,不負韶華,圍繞奮鬥目標,緊跟時代步伐,不忘初心,築夢前行!
來源:中國水利報 2020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