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培訓需求井噴疫情下不是所有教練都選擇去送外賣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近日,一則健身教練轉行做外賣騎手的新聞一石激起千層浪:美團的新增騎手中37.6%來自包括健身、餐飲在內的生活服務業,而具體有多少比例確切來自健身教練,卻未指出。與此同時,教練轉型線上、做微商的新聞也不絕於耳,疫情下,真實的教練現狀如何?

健身教練線上自救

疫情期間,線下停擺,教練無疑成為了最大的受影響者,收入歸零、工作暫停,是疫情下健身教練的真實寫照。部分教練轉型線上,疫情發生後,多平臺紛紛推出線上直播業務,通過線上直播來維繫用戶,這種辦法也是一部分有一定影響力教練的首選,他們通過抓住線上流量機會,吸引更多潛在用戶,在疫情過後再逐步轉化為目標用戶。

同時也有一部分教練選擇線上的方式回饋學員、讓他們能夠在家繼續鍛鍊,不希望讓學員流失。訓練營教練星星就是其中一位,儘管也開設了收費的訓練營,但針對老會員,依然開展了免費的線上課程,維護會員關係。

但更多教練在嘗鮮後很快選擇放棄,「播了兩三天,對著鏡頭很尷尬,很快就放棄了。」教練小玉告訴記者。而與小玉一樣的教練不在少數,線上直播對很多教練來說依然是新事物,直播形式的健身課程核心價值是互動,而互動非常考驗教練能力。

不難發現,不管是線上直播還是線上訓練營,都只是部分頭部教練可以走通的路徑,更多的教練並不能從線上井噴的流量中分得一杯羹。

修煉內功成更多教練的選擇

不管是轉型當騎手還是轉型線上,更多的教練在疫情期間則選擇參加培訓修煉內功來充實自己的專業。疫情宅家期間,教練陳濤不僅報名公開課,同時也趁機報名了好幾門四大課程,「平時上課比較忙,培訓斷斷續續,現在有大把時間,反而是系統培訓的好時候」

和陳濤一樣想法的教練不在少數,各培訓機構也紛紛推出培訓課程,2月13日起,樂刻學院聯合心淳ACE、UP運動與體能發展聯盟、奧力來運動健身學院、遂生學府、動作學院、簡因孕產、MFT格鬥健身、零尚健身學院、中力健身學院等行業力量,共同策劃推出《宅家愛學習,進階大咖課》健身教練直播培訓項目,13-17日期間推出了首期15場在線直播公益課程,第二季活動也於25日正式上線。

「自開放在線報名窗口截止到2020年2月26日,將近6000多名教練及健身愛好者進行在線報名,課程累計播放量超12萬人次。」樂刻學院負責人柳大年告訴記者。

「一個健身教練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營養學、運動心理學、運動技能、客戶溝通、銷售技巧基礎。」教練趙加勇說,「作為一個職業就需要有最基本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不然客戶很難長久持續為你買單;作為一個終身事業的話,建議一刻都不要放鬆自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從DJ到健身教練全是外賣小哥,萬物皆可外賣的市場到底該怎麼看?
    說起整個外賣產業,這個產業的發展幾乎就見證了中國O2O市場的興起,早期的外賣基本上就是起源於部分餐飲店的外送服務,一般情況下都是餐飲店自己做周邊一些居民或者寫字樓的外賣生意,大部分時候都是自營的模式,直到餓了麼的出現,才開始了由平臺服務提供外賣小哥和信息對接的模式,這種模式的出現開啟了一個全新的外賣時代。
  • 無數健身教練改業送外賣,快去看看你的健身教練……
    現在外賣小哥已經成為當今社會非常重要的一個崗位 現在就連健身餐都可以通過外賣配送 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 線上買線下送!巨鹿保障居民「菜籃子」
    疫情期間,「買菜」這件小事,卻成了百姓生活中的大事。不用頂著風險出門買菜,動動手指頭,足不出戶就能買到新鮮採摘的蔬菜水果,且有人將你「欽點」的物品送到家,成了大家的不二選擇。2月10日上午9點,家住巨鹿縣城人和綠色家園的王女士在美團外賣上的鑫行生態園選購下單了現摘的蔬菜和草莓。9點35 分,王女士在小區門口準時取到了外賣小哥送過來的貨品。「今天是我們鑫行生態園入駐美團外賣的第一天,截止到下午3點,外賣小哥已經送貨20餘單了。」
  • 線上送菜,是「新風口」還是「偽需求」?
    近兩年,線上送菜成為繼外賣之後的新型外送業務,頗受行業青睞。除了美團,餓了麼、盒馬等平臺也都有線上送菜的業務。在平臺看來,線上送菜和外賣業務一樣,能夠滿足現代人因「懶癌」而產生的需求。然而在平臺眼中線上送菜的「目標用戶」,真的如設想中的那樣有著巨大需求嗎?在網上買菜,聽上去很時髦也很便捷。
  • 混合式培訓(線上+線下)疫情下公路行業企業培訓新模式
    受疫情影響,2020上半年,企業培訓紛紛轉型線上。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未來的一段時間內,企業培訓情況會發生一些變化——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培訓將成為主流。問題來了!在開展學習項目時,究竟哪些內容應該放線上,哪些放線下?哪些內容可以線上、線下結合去做?
  • 送外賣、賣保險、做微商,你的健身教練都轉型了
    這樣的日子持續到疫情第二個月,一天我酒醒後出門買酒喝,還在上大學的小女兒突然喊住我「爸,昨晚你喝醉了,一直在自己屋裡念叨出車禍保險公司能賠 100 萬,我聽到了。我想有爸爸,這是我一年攢下來的 2000 塊錢,你拿去花吧」。扭過頭,我哭了。我決定不再渾渾噩噩。開始拜託其他朋友幫忙介紹線上工作,最終選擇做保險員。
  • 被疫情「推了一把」的火鍋外賣
    儘管一直提供茶飲外賣,但對忙著在線下迅速拓店的湊湊來說,火鍋外賣還沒有正式排上日程。疫情打亂了許多安排。楊婷婷介紹說,除武漢市內3家門店在1月23日當天就已閉店外,湊湊大部分門店後續都配合當地政府或購物中心的要求,停止提供堂食服務,閉店比例在50%以上。
  • 2020餓了麼藍騎士調研報告:疫情下濟南遊泳教練改當外賣騎手
    4月21日, 餓了麼宣布300萬名外賣騎手升級為餓了麼藍騎士,不僅要繼續為吃貨們服務,還要成為城市居民生活的好夥伴。全體藍騎士及家人可以自主選擇加入支付寶上的大病互助社區「相互寶」,餓了麼將幫其承擔首月分攤費用。
  • 線下的「暫停」,在線的「快進」,疫情下體育培訓機構八大難題的...
    體育培訓無法脫離線下場景對於學科教育來說,當下是線下機構轉型線上非常好的契機。但是我認為對於體育培訓機構來講,其與學科培訓類機構有很大差異,從事體育培訓的從業者都清楚,體育培訓無法脫離線下場景。 其中在線上社群和課程裡面也有很多非東方啟明星的付費用戶,從不完全統計的數據看,通過小打卡系統推薦來參與我們的線上運動課程的非啟明星付費學員已有8000餘人。 另外除了TO C業務外,東方啟明星目前還涉及有線上教練員培訓業務,主要會通過小鵝通、千聊等軟體以錄播或直播方式進行,包括我們也拿到了一些國外優質的培訓課程IP,接下來會對線上教練培訓班的系統課程去做梳理和優化。
  • 抓住白領外賣需求,上門送出30萬份石鍋拌飯
    ,30分鐘之內,外賣小哥就能給你把一碗熱氣騰騰的石鍋拌飯送上門。但全州印象給你把這些麻煩事都省了,一下就抓住了井噴市場。它沒有堂食店,主要戰場就是美團、餓了麼、百度三大外賣平臺,現在每天在3大外賣平臺接超過1500單,16年6月拿到了Pre-A輪融資。
  • 怎麼選擇一家靠譜的健身教練培訓學院?
    想要學好健身教練知識就會優先想到,去健身教練培訓學院學習專業的健身教練知識,那麼對於對健身教練有關一知半解的就會陷入一個問題:健身教練培訓怎麼選?靠譜的健身教練學校都有什麼條件?考慮選擇健身教練培訓學院的條件有很多,市面上有名的健身教練培訓學院層出不窮,所以為了搶佔市場,各個學院別出心裁的投放廣告。
  • 線上健身是偽概念還是真需求?
    「DoNews」了解到,奧運冠軍陳一冰與國內資深健身教練和營養師發起了線上減脂營的活動;KT動感單車的線上減脂營在疫情期間用戶量不斷上升,也給線下場景帶來了更多用戶增量;具有網際網路基因的超級猩猩與樂刻在線下健身房恢復後也延續了線上健身課程板塊,同時做了更多改進與迭代,線上健身的模式在時間和空間上給了用戶和教練更多的發揮空間,但並不適用於每個健身用戶。
  • 教育機構線下搬線上≠OMO,疫情後才見真章
    教育行業OMO的「正確打開方式」並無定論,各家都在以自己的理解詮釋「線上線下教育融合」。疫情過後,大量用戶必然回歸線下授課,如何抓住短期在線教育的高滲透時期,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年齡段客戶的需求,打磨線上產品,培養用戶習慣,是各大教育機構面臨的「考題」。疫情之下,教育行業迎來變局:市場加速向頭部企業集中,大量併購湧現。
  • 聚焦後疫情時代線下培訓機構困境,線下教育的背水一戰
    解禁不等於「開門大吉」疫情期間,教育部號召「停課不停學」,學生被迫從線下轉戰線上學習。這些已經親身體驗了近三個月線上學習,學生和家長們嘗到師資多樣、時間靈活、甚至可能價格優勢的在線模式甜頭,能有幾成用戶會選擇回歸線下?
  • 疫情下日本計程車開始送起了外賣,網友:配送費比外賣貴系列……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改變了世界各地人們的生活方式,一些行業也發生著改變。本月起,日本計程車業務範圍正式放寬,送外賣成了永久性業務。「每天乘車人數還不到疫情前的一半,現在空載時可以送外賣,收入多了保障。」司機普遍對新業務表示支持。
  • 疫情下,工資少了咋辦?女健身教練兼職送外賣,蹬著共享單車,一天...
    疫情防控期間,健身行業遭遇了2個多月的停擺。小周是一家健身房的團操教練,最近這段時間,她的工資降低了不少。為了補貼平時的開銷,她想到了去做一名兼職外賣騎手。受疫情影響,收入縮水,每月卻還有3000元的房租要交,小周感覺壓力不小。
  • 年輕人都去送外賣,中國未來製造業咋辦?
    報告中提到「不少年輕人還表達了希望通過做外賣騎手改變性格、接觸更多的人和發現城市不為人知的角落等兼職初衷。」不過,很多專家擔心,這麼多年輕人都去送外賣,中國未來製造業該咋辦呢?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年輕人去做外賣也不必過分擔心:一方面,全國勞動力大軍,總共有6-7億人,而700萬人做外賣小哥,只佔到勞動力人口的1%多一點,又何必多慮?
  • ECS 2020 | 拓課雲嶽本亮:疫情曙光乍現,教育選擇線上還是線下?
    拓課雲合伙人兼 COO 嶽本亮帶來了主題為《疫情曙光乍現,教育選擇線上&線下?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疫情曙光乍現,教育選擇線上&線下?」看一下面對疫情,教育行業做了哪些相應的變革。  今年 4 月,哈佛大學公共醫衛生學院在《科學》雜誌發表文章稱「無論疫苗研發是否成功,此次病毒將至少伴隨人類到 2025 年」,新冠病毒的毒力可以和普通流感一樣。
  • 疫情間的線下教育:活下去,做好準備
    往年春季 3 月份,都是線下培訓招生的旺季,今年想都不要想。算了算,幾個月下來,損失至少三四十萬,但房租還要交,十幾個老師的工資也要發,「惱火」,他說。 硬挺了 3 個月,前段時間他終於撐不住了,手上的現金連下個月的房租都交不起,他跑去銀行貸了十來萬,先救救急。 尹娟的反應可謂迅速。
  • 年會報導|線下陣痛、線上狂奔,機構如何落好下一子?
    本次論壇由藍象資本合伙人周爽主持,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教育行業的未來發展。線上教育流量井噴,線下機構如何借勢升級2020年進入尾聲,過去的300多天,教育行業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線下教育一夕噤聲,如墜冰河;在線教育忽至風口,蒙眼狂奔。與線下的陣痛相比,線上迎來了巨大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