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22日消息(記者李欣)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近年來,我國機動車和駕駛人保持高位增長態勢,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3.65億輛,駕駛人達4.5億人。
公安部22日表示,11月20日起,公安交管部門將正式實施摩託車駕駛證全國「一證通考」、小型汽車駕駛證申請年齡放寬等12項公安交管新措施。那麼,下個月即將實施的這12項新措施,具體將如何惠民、利企?
根據介紹,此次公安交管深化「放管服」改革,主要圍繞「異地辦」「便捷辦」「網上辦」三個方面進行。在「異地通辦」方面,將簡化辦事程序,推出摩託車駕駛證全國「一證通考」,摩託車轉籍異地通辦,試行私家車登記持身份證全省通辦,推行二手車出口臨牌異地通辦共4項新措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局長劉宇鵬介紹,僅摩託車駕駛證「全國通考」一項,預計每年將惠及30萬異地考領摩託車駕駛證的群眾。
「申請人可以憑居民身份證在全國範圍內任一地申領摩託車駕駛證,不需要再提交居住證或者居住登記憑證,進一步便利群眾就近、自主考試領證。對在全國範圍內辦理摩託車轉籍登記的,申請人可以直接到車輛遷入地車輛管理所申請辦理,不需要再回遷出地驗車、提取檔案,車輛信息網上轉遞,更加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需要,減少面對面接觸式辦理業務,減少群眾兩地間往返、減輕群眾負擔。」劉宇鵬說。
在針對機動車安全檢驗方面,此前已經實行了6年以內非營運6座以下小微型客車免檢,此次新政實施後,7至9座非營運小微型客車(麵包車除外)也將納入免檢範圍。對非營運小微型客車(麵包車除外)超過6年不滿10年的,由每年檢驗1次調整為每兩年檢驗1次。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李江平介紹,此次檢驗周期調整後,我國私家車檢驗的周期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基本相當。他說:「需要提示的是,有兩種特殊情況:一是麵包車實際使用中非法改裝、客貨混裝等問題比較突出,由此引發的群死群傷事故時有發生,此次暫不納入免檢範圍。二是免檢車輛如果發生造成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或者非法改裝被依法處罰的,對車輛安全性能影響較大,仍需按原規定周期檢驗。」
隨著我國居民人均壽命提升、健康狀況改善,使得群眾生產生活中駕車出行需求持續增長。劉宇鵬介紹,此次改革將根據群眾需求,放寬小型汽車駕駛證申領年齡。對申請小型汽車、小型自動擋汽車、輕便摩託車駕駛證的年齡上限由70周歲調整為不作限制。劉宇鵬說:「對70周歲以上人員考領駕駛證的,增加記憶力、判斷力、反應力等能力測試,且需每年進行一次身體檢查,提交體檢證明。這是適應老齡化社會發展的新需求,既便利老年人考領駕駛證,又保證身體條件符合安全駕駛要求,也是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普遍做法。」
同時,新政也優化了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申請條件,擴大駕駛人體檢醫療機構範圍,便利殘疾人家庭共用車輛,進一步簡化辦牌辦證條件程序,不斷拓展交管城鄉服務覆蓋面。
為了優化群眾辦事體驗,新政還將推行道路運輸企業信息查詢提示服務和試點開展機動車交強險信息在線核查服務。李江平介紹,11月20日起,駕駛人可通過「交管12123」APP查詢、下載交通責任事故、交通違法和記滿分等記錄。「方便其在申請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件、工作應聘等生產生活中出示、使用交通安全記錄電子憑證,助推穩就業保民生,提升駕駛人誠信守法意識。」
李江平介紹,為保證新措施順利啟動、精準落地,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已制定配套制度規範,組織信息系統升級,部署各地公安交管部門做好實施準備,保證改革取得惠民利企的實效,讓群眾辦事更便捷、企業營商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