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當局決策魯莽角色混淆 民眾吃苦頭

2020-12-16 廈門網

  臺灣《中華日報》19日社論指出,臺當局硬推「一例一休」紛擾尚未散去,一群大學兼任教師又因蔡當局決策失當而面臨失業危機,17日在臺當局「教育部」發出沉重怒吼。蔡當局自去年520就職以來,臺灣民眾因蔡當局上自蔡英文、下至部會首長角色混淆、決策魯莽而飽嘗苦頭。質言之,蔡當局自陷當局於失能狀態,臺灣民眾應仔細檢視蔡當局的適任能力。

  去年520以來,抗議活動可謂無日無之,包括年金改革、反迫遷、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多元成家、黨產問題等等爭議都引發民眾走上街頭。各式各樣抗議活動讓臺當局官員疲於奔命,抗議民眾也必須犧牲本身的時間、金錢,更耗費了巨大的社會成本。然而,若非蔡當局執政不當,民眾豈好抗議哉?探討蔡當局執政不當的原因,概可歸結為決策魯莽、角色混淆二端。

  從公共政策的決策程序而言,首先必須釐清問題而後進行政策規劃,以及政策評估。在政策評估中,除了評估政策可能產生的結果外,還包括針對政策利害關係人的影響進行評估,避免發生非預期結果。然而,諸多案例都可顯示,蔡當局決策程序中的政策評估往往失之草率,且未盡周全。

  例如,臺當局「勞動部」宣布將無本職的大學兼任教師納入「勞基法」規範,其用意在於保護無本職的大學兼任教師,但由於事先未妥慎與臺當局「教育部」、大學、無本職大學兼任教師溝通,聽取各方意見,率爾宣布的結果竟是若干大學恐將不再續聘無本職兼任教師。原意是為無本職兼任教師提供保障,結果卻是讓他們面臨失業危機,無本職兼任教師到「教育部」抗議,實應歸責於蔡當局的決策魯莽。

  「一例一休」的問題同樣出在決策魯莽,原意是要增加勞工休假天數,豈料卻剝奪了許多勞工賺取加班費的機會。又因為修正後之勞基法未賦予企業界應有之彈性,導致排班平添困擾,又恐將造成企業以派遣工替代正職人員的負面效應。然而,在修法之前,產學勞各界都曾提出建言,臺當局卻在蔡英文一聲號令之下強行通過,以致引發社會不安。

  再以臺灣「電業法」為例,修法通過之後,環保團體反而質疑將無法達成蔡當局所提之2025非核家園目標,原因在於目前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僅1%,2025年根本無法達到20%。此一問題原本就可經由計算來評估其可行性,但蔡當局仍力推電業法修正。坦言之,非核家園的確是理想的目標,但若無法達成,又讓臺灣陷入缺電危機,則其衝擊又豈是臺灣人民所能承擔?問題還是出在蔡當局一意孤行、決策躁進。

  諸如此類的草率決策之多,堪稱「族繁不及備載」。然而,更嚴重的是引發爭議和反彈後,包括蔡英文在內的當局官員卻以錯亂的角色立場回應社會。例如,「勞基法」修正版本明明就是蔡英文和民進黨強行主導,但惹出大麻煩之後蔡英文左一句「那你不必跟我說呀,你去跟你老闆說」、右一句「當局公親變事主」、再一句「你們要自立自強」,「行政院長」林全也來一句「尊重目前修法結果」,兩人說得仿佛事不關己,如此的「責任感」當然無法獲得臺灣人民的信賴。

  馬英九時期所推出的政策,往往被批評為讓人「無感」,但當前蔡當局和綠營卻對自己所犯的缺失無感,這的確是在考驗臺灣人民的耐性!

展開閱讀全文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廈門網的觀點。廈門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臺當局行事魯莽令民眾焦慮 美媒稱蔡英文「時間不多了」
    儘管如此,在蔡英文當局治下臺灣卻沒有迎來穩定。相反伴隨庸人當局而來的,是魯莽、焦慮和漠視。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月30日刊登題為《臺灣領導人的時間不多了》的報導稱,蔡英文當局的魯莽體現在以「改革」為名的各項計劃中。報導稱,民進黨憑藉在法務機構的多數優勢,成功推動了針對退休與在職公務員及教師的一攬子退休金改革計劃。
  • 藍營批民進黨當局滿腦子政治算計,吳敦義:蔡英文應該向民眾道歉!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當局在「陳同佳案」當事人陳同佳是否能赴臺自首一事上的表態被島內藍營政黨批評。23日,新黨開記者會稱,民進黨滿腦子政治算計。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也表示,蔡英文當局有必要為忽視臺灣與香港社會的公平正義等問題向臺灣與香港的民眾道歉。
  • 一片口罩都不給內地,蔡英文當局袖手旁觀,令臺灣民眾都覺得寒心
    可是臺灣當局卻出臺了禁止向內地出口口罩一個月的決定,進而掀起了一場政治論戰,臺灣當局的所作所為,被認為沒眼界,沒格局,沒人性,在疫情面前蔡英文當局還只是想著自己的政治利益,因此兩岸關係將走向何處,令人擔憂。
  • 蔡英文當局「餐敘執政」羞辱了誰?
    臺灣《中國時報》25日社論說,如果不是臺灣民間團體向蔡英文辦公室申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的會議內容被拒,如果不是蔡英文辦公室回應此會議「採餐敘方式舉辦」,並無製作會議或錄音紀錄,我們都還不知道事態竟有這般嚴重!重大決策竟然用輕率的形式拍板定案,既不留紀錄,也不想讓人民知道,一個嚷嚷要謙卑的臺當局,竟如此傲慢!
  • 臺民眾對蔡英文當局忍無可忍:"大陸直接武統吧"
    春節期間,蔡英文赴島內多地活動,但每到一處,都遭到民眾的強烈抗議。事實上,蔡英文此前也曾聲稱「從前年520就職以來就已經盡了最大善意,呼籲兩岸共同尋求『兩岸互動新模式』」,但有臺媒認為,這一年多來「去中國化」事件不斷上演,臺當局也未拿出具體的兩岸政策,更看不見蔡英文的實際行動。
  • 近七成民眾不滿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表現 臺媒提醒蔡英文:別再熟視...
    【環球網綜合報導】蔡英文當局自2016年上任後,兩岸關係日益惡化,臺灣《聯合報》日前發布一項最新「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調查顯示,臺灣民眾不滿蔡英文兩岸政策的比例已高達68%,滿意者僅有19%。對此,該報表示,數據顯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是一個完全失敗的兩岸路線。尤其是,蔡英文當局借兩岸政策掩護其「臺獨」和「去中國化」意圖,不僅造成臺灣內部分化,也引發大陸「打壓」。
  • 臺灣民眾衝向蔡英文車隊
    臺民眾衝向蔡英文車隊 現場失控10日下午,臺灣民眾聚集到「民進黨中央總部」,要求民進黨當局對日本強硬起來。在蔡英文車隊出現後,抗議人群直接衝了上去,場面一度失控。臺媒 截圖據臺灣東森新聞網報導,因不滿民進黨對日本給釣魚島改名冷處理,10日下午,部分臺灣民眾前往「民進黨中央總部」抗議,「杏仁哥」和詹江村(國民黨籍)也一同前往,要求蔡英文對日本強硬起來。報導稱,在此之前,已經有不少抗議民眾抵達。
  • 臺當局未獲世衛邀請 蔡英文的「自我安慰」惹怒民眾
    對此,蔡英文「自我安慰」道,「雖然沒拿到邀請函,但國際社會的支持力道越來越大」,這種表態點燃了島內網友的怒火,直批蔡英文「自欺欺人」,斥其「破壞兩岸關係」。 蔡英文受訪(圖源:中時)據《中時電子報》報導,蔡英文8日下午前往大甲百德機械時被媒體問道,怎麼解釋世界衛生大會(WHA)在線報名的最後一天,臺當局仍未收到邀請函一事。
  • 韓國瑜造勢,重申當選嚴查蔡英文當局貪腐,還民眾「清廉執政黨」
    編輯:凝冰來源:海外網2020年臺灣選舉挑戰逼近,韓國瑜在桃園舉辦了造勢活動,韓國瑜再次提起蔡英文當局嚴重的貪汙腐化行為,蔡英文沒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手下韓國瑜向選民保證,當選後肅清貪汙腐化分子,還民眾一個清廉的執政當局韓國瑜再次向選民保證,當選之後,一定會清除民進黨當局內部的貪汙腐化分子,並重新成立「特偵組」,停止「反滲透法」的效力,著重發展經濟,還民眾一個安樂祥和的生活。
  • 民眾要求蔡英文「道歉」!
    民進黨當局先前不願意同意的美豬美牛開放問題,現在為了「討好」美國,不顧民眾反對,毅然決然開放了美國的豬肉牛肉。這些肉類此前被檢測出含有瘦肉精,此事一出遭到了全世界160多個國家的反對,不少國家都禁止美豬美牛進口,可臺灣卻為了政治私利開放美豬美牛進口。
  • 蔡英文不是聽不懂民眾講啥 而是根本不願傾聽
    2016年3月9日臺灣地區領導人當選人蔡英文呼籲年輕人不要怕跟行政機關打交道,「不用太溫良恭儉讓。」她也提到民進黨文化特色,「我相信未來當局也會有這樣的雅量。如果第一次聽不見,大聲一點;如果第二次再聽不見,你可以更大聲一點;第三次再聽不見的時候,你可以拍桌子。」不過蔡英文也笑說:「不要第一次就拍桌子。」2016年4月30日蔡英文還說她未來要做最會溝通的行政當局。
  • 蔡英文當局還能「Hold住」嗎?
    其中,民眾黨在第一大隊,國民黨第二大隊,其他黨第三大隊,凱道出發後,抗議主舞臺則選在民進黨黨部前。 蔡、蘇逆民意 民眾嗆下臺 11月22日下午,遊行隊伍在凱達格蘭大道集合,陳設「民主進步追思會」祭壇,高掛輓聯「悼念臺灣言論自由」及「慟別將逝去的健康」,諷刺民進黨不顧民眾訴求,驟然開放美國萊豬進口。
  • 蔡英文當局「前瞻」3300億將闖關,民眾黨批執行率差「民眾無感」
    蔡英文當局為期8年的「前瞻計劃」將進入下半階段,總金額達3300億(新臺幣,下同)的預算,預計未來1個月內將在立法機構「三讀」。但民眾黨今出面強調,新冠肺炎疫情到來,讓臺灣面臨極大變局,且目前「政府」也已匡列2100億的紓困振興預算,前瞻計劃有必要配合「後疫情時代」進行宏觀調整,不應急著籌編第二期「前瞻」特別預算。隨著蔡英文第二任期即將到來,8年8千4百億的「前瞻計劃」下半場即將展開。
  • 臺民眾惡搞蔡英文頭像 抗議臺當局進口美豬(圖)
    臺灣民眾聚集在立法機構外呼口號臺灣民眾聚集在立法機構外呼口號。圖片來自中時電子報海外網5月31日電 據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民眾31日上午開始聚集在臺立法機構外抗議臺當局開放進口美豬,他們打出「民進黨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的標語,聚集在立法機構外呼口號,蔡英文頭像也遭修圖戴上豬嘴,嘲弄蔡當局立場不堅定。國民黨「立委」也在場內聲援。
  • 蔡英文當局拖累臺民眾,國臺辦怒批:政治目的
    此前,蔡英文當局多次惡意造謠大陸疫苗的安全性,近日,臺灣陸委會要求臺灣民眾謹慎接種大陸疫苗,臺媒稱,蔡英文當局是拿臺灣民眾的健康開玩笑。12月30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作出回應。
  • 港媒:蔡英文碌碌無為 臺灣民眾大概看清當局能耐
    但勞方認為「一例一休」仍無法保障休息權利,痛批當局「毀諾」,而「一例一休」規定連續上班七天即屬違法,資方對此也不買帳,認為交通、旅遊、媒體等行業因為工作性質無法落實「一例一休」。­  此外,臺當局「經濟部」提出限期Uber撤資,隔天「行政院」卻說正在研究推動Uber和其他的士業者合作營業。不過是一天的時間,政策方向竟如此南轅北轍,令外界看得一頭霧水。
  • 蔡英文給民眾「畫大餅」?藍營:盲目樂觀
    在這份名為團結臺灣自信前行的文告當中,蔡英文試圖把臺灣描繪成一個經濟實力強勁,衛生防疫全面,防務堅強有力的形象。文告的內容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一是極力吹捧臺灣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的成果,並且極盡誇大之能事。二是極力闡述新形勢下的經濟振興戰略。三是吹噓防務能力堅強有力,並表示將和周邊國家強化安全夥伴的角色。
  • 蔡英文當局太冷血,臺民眾有家難回,紛紛向國臺辦發起求助
    但是不曾想到,在首批臺灣同胞抵達後,臺灣當局一反常態,突然拒絕接受更多臺灣同胞的歸鄉,甚至開始詆毀抹黑大陸做過的大量輔助、妖魔化疫情。這不僅令接收工作難以繼續,更令兩岸同胞都更加寒心。蔡英文當局太冷血,臺民眾有家難回,紛紛向國臺辦發起求助。
  • 港媒:蔡英文決策模式將掐死臺灣命脈
    原標題:港媒:蔡英文決策模式將掐死臺灣命脈  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分析指出,四年了,蔡英文仍然沒有擺脫「空心蔡」的別稱,蔡英文再度出戰,不僅兩岸政策被抨擊得體無完膚,其他政見也備受批評。島內輿論擔心,蔡英文「不敢做決定、不表達己見」的決策模式,會貽誤臺灣的機會、掐死臺灣的命脈。
  • 民進黨當局將臺灣民眾的健康置於何地?
    臺當局為了政治目的可以不惜一切代價,甚至都不把民眾的健康放在眼裡,這實在是讓人氣憤。民進黨當局對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兩岸關係不管不顧,反倒是沉迷於對美國的阿諛奉承。臺灣民眾意識到了臺當局的做法是不利於臺灣地區的發展臺當局的做法終於遭到了民眾的反對,之前的「秋鬥」就是近年來最大規模的遊行,這些都體現民眾對臺當局決策的反對,他們反對開放「美豬」,反對關閉中天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