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圖片
孕媽小a:「醫生,我見紅了!」
孕媽小b:「醫生,我羊水破了!」
孕媽小c:「醫生,我疼得受不了了!」
······
醫生:「我來給您做個內檢······」
「別急,才開了一指。」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生產期間,各位孕媽媽要經歷各種可能會令你感到尷尬的事兒,比如內檢(內診)。然而,這一操作很重要,孕媽們不要排斥和恐懼,因為它能提示產程的進展程度。
那麼孕媽口中的開指到底是什麼意思,開10指真的是10根手指這麼寬嗎?接下來,請瀋陽安聯婦嬰醫院的住院醫師閆春麗為您解答吧。
開指是陰式分娩也就是順產過程中判斷產程的一個重要標準,意思是宮頸在變薄變軟,宮頸口在擴張擴大。因為大部分的醫生都是通過手指判斷宮口的擴張情況,因此被稱為開指。
圖片來源網絡
宮頸的開指,1指相當於1cm,但實際上我們的1指寬度要比1cm大,比如我,7根手指並在一起已經夠10cm了,但是人們仍然延用了1指約等於1cm。
在分娩前,為了讓胎兒能夠順利娩出,宮頸口會逐漸從1cm開到10cm左右,開10指就是開到10cm,也就是醫療上說的宮口開全。
舉個例子,未發動產兆之前,孕婦的宮頸狀態是長約2—3cm,咱們可以把它想像成一瓶紅酒的瓶塞兒,圓柱狀,臨產後,規律的宮縮加上胎頭的下降壓迫,宮頸口又變成了漏鬥狀,這個過程有點像我們平時穿的衣服的袖子,袖子逐漸縮短,袖口逐漸變大,胎頭也隨著袖子的縮短,袖口的增大而不斷下降。
圖片來源於網絡
答案是3指,也就是3cm以上,並且可以在分娩室中行分娩鎮痛,緩解產婦的產痛。
對於初產婦,也就是第一次懷孕生孩子的孕媽,前3指的開指速度是稍慢的,平均2小時擴大1cm,所以初產婦發動產兆,比如見紅,不要擔心會生在家裡或者來醫院的路上,但是經產婦就另當別論了,若是發動產兆,需要立即來醫院的!
隨著產程的進展,宮頸口不斷開大,若順利的開到10cm,內診時已摸不到宮頸的邊緣時,那麼恭喜你,我們已經進入第二產程的分娩階段啦。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