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宣傳月】第17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民族宗教理論政策應...

2020-12-13 澎湃新聞

民族工作方面的理論政策

一、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多民族、多文化是我國的一大特色。全國有56個民族,除漢族以外的55個民族習慣上稱為少數民族。

2.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的特點是:大散居、小聚居、相互之間交錯居住。

3.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指出,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一體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一體離不開多元,多元也離不開一體,一體是主線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動力,兩者辯證統一。

4.中華民族和各民族的關係,是一個大家庭和家庭成員的關係,各民族的關係是一個大家庭裡不同成員的關係。

5.堅持把維護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作為各民族最高利益。

二、堅持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

6.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7.我國民族政策的主要內容:(1)堅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2)實施民族區域自治;(3)促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4)大力培養少數民族幹部;(5)使用和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6)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自由;(7)發展少數民族教科文衛體等社會事業。

8.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內涵是「八個堅持」:(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2)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3)堅持維護祖國統一;(4)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5)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6)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7)堅持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8)堅持依法治國。

9.我國民族工作面臨著「五個並存」的階段性特徵:(1)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並存;(2)民族地區經濟加快發展勢頭和發展低水平並存;(3)國家對民族地區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和民族地區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建設仍然薄弱並存;(4)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趨勢增強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上升並存;(5)反對民族分裂、宗教極端、暴力恐怖鬥爭成效顯著和局部地區暴力恐怖活動活躍多發並存。

10.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根本道路。

11.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特點:平等、團結、互助、和諧。平等是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基石,團結是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主線,互助是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保障,和諧是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本質。

12.民族工作的主題是: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13.妥善處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糾紛時堅持的基本原則:(1)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2)堅持法治的原則;(3)堅持教育疏導的原則;(4)堅持及時處理的原則。

三、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4.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的重要內容和制度保障。

15.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16.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體現了國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內部事務權利的精神,體現了國家堅持實行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的原則。

17.我國的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和自治縣(旗)三個行政級別。

18.全國有155個自治地方,包括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155個自治地方的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64%。

19.中國共產黨1936年建立的第一個民族自治政權——陝甘寧省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其成立舊址在同心縣。

20.《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於1984年5月。

21.我國5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分別是:內蒙古自治區(1947年5月1日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55年10月1日成立)、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3月5日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1958年10月25日成立)和西藏自治區(1965年9月1日成立)。

22.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要做到「兩個結合」:一是堅持統一和自治相結合。團結統一是國家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共同利益,是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國家團結統一,就談不上民族區域自治。同時,要在確保國家法律和政令實施的基礎上,依法保障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權,給予地方特殊支持,解決好自治地方特殊問題。二是堅持民族因素和區域因素相結合。民族區域自治,既包含了民族因素,又包含了區域因素。民族區域自治不是某個民族獨享的自治,民族自治地方更不是某個民族獨有的地方。我國所有民族自治地方都是黨領導下的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方,都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擁有的地方。

23.落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關鍵是幫助自治地方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四、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

24.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

25.做好民族工作,最關鍵的是搞好民族團結,最管用的是爭取人心。

26.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標。實現這個心願和目標,離不開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

27.「三個離不開」: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

28.「五個認同」: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的認同、中華民族的認同、中華文化的認同、中國共產黨的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29.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這是立國的根本原則之一,必須確保各民族享受和履行平等的權利和義務。

30.高舉各民族大團結的旗幟,堅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把加強民族團結作為戰略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來做。

31.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正確處理差異性和共同性的關係。

32.通過擴大交往交流交融,創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讓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

33.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

34.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堅持重在平時、重在交心、重在行動、重在基層,注重人文化、實體化、大眾化,推進理念、手段、方法的創新。

35.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進機關、進企業、進軍營、進社會組織、進宗教場所。

36.民族團結教育的內容要納入國民教育、幹部教育、社會教育,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民族知識要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37.不能把涉及少數民族群眾的民事和刑事問題歸結為民族問題,不能把發生在民族地區的一般矛盾糾紛簡單歸結為民族問題。

38.加強民族團結,要堅決反對「兩種主義」:大漢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

39.「三股勢力」是指: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和宗教極端勢力。

40.寧夏的「民族團結月」是在每年的9月。

41.寧夏第一個被國家民委命名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範市是吳忠市。

五、加快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

42.發展是解決民族地區所有問題的總鑰匙。

43.支持民族地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完善和實施好差別化支持政策,是中央的一項基本方針。

44.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依據,充分發揮中央、發達地區和民族地區「三個積極性」,因地制宜科學謀劃民族地區發展。

45.民族地區抓團結、抓發展,都離不開教育這個基礎性工作。

六、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46.堅持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這是國家的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

47.加強中華民族大團結,長遠和根本的是增強文化認同,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積極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48.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決定著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發展方向。

49.文化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50.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是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是貫徹民族平等原則的必然要求。

51.回族是中國的本土民族,漢語是共同語言,不能把阿拉伯語作為回族的民族語言。

七、加強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

52.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證,也是各民族大團結的根本保證。

53.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民族地區「三個特別」好幹部標準:明辨大是大非立場特別清醒、維護民族團結行動特別堅定、熱愛各族群眾感情特別真摯。

54.民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要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有關部門協同配合、全社會通力合作的民族工作格局。

55.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我區今後五年的奮鬥目標:振奮精神、實幹興寧,為實現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目標而奮鬥。

56.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打造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推動我區民族團結工作和宗教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57.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五個紮實推進」:紮實推進民主法治建設,紮實推進民族宗教工作,紮實推進文化繁榮發展,紮實推進改革開放,紮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58.自治區黨委十二屆四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宗教觀 加強新時代民族宗教工作的決定》。

(張公宣)

原標題:《【民族團結宣傳月】第17個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民族宗教理論政策應知應會(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
    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對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至關重要。我認為,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關鍵是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重視教材改革,實施科學有效的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要從小抓起。讓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成為國民教育的必修課已成為國家的教育方針。為此,應儘快推動教材編寫工作。
  • 【民族團結】民族理論政策法律法規知識宣傳
    【民族團結】民族理論政策法律法規知識宣傳 2020-12-01 2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應知應會】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知識100問
    56個民族的團結和力量。10.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強調,要堅決反對什麼?大漢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11.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 民族團結丨德宏芒市:「十二個同」,讓民族團結月精彩紛呈
    、共同繁榮發展,芒市以第38個民族團結月為契機,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十二個同」活動,有效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共享的團結氛圍更為濃厚,民族團結教育和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不斷深入,各族群眾朝著「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總目標邁進的步伐更加堅定。
  •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知識100問
    17.我們偉大祖國歷史前進的主旋律是什麼?祖國統一,民族團結。18.中國夢的內涵是什麼?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19.黨和國家對民族語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什麼?31.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應遵循什麼原則?因人施教、正面教育、注重實效、與時俱進。32.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的要義是什麼?加快發展。33.民族工作的最高準則是什麼?
  • 【民族大團結】民族團結進步小知識
    對民族團結了解多少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些民族團結進步相關的小知識吧!1、黨的十九大提出民族團結進步方向是什麼?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
  • 【學習】民族團結進步知識應知應會100題
    民族團結進步知識應知應會100題 1、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團結的重要論述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維護民族團結的根本保證;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維護民族團結的制度保障。
  • 貴港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
    港北區率先被命名為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市、區)。截止2020年12月,有19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個人受到國務院表彰;139個全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個人獲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表彰;湧現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3個,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15個,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範基地3個。
  • 民族團結演講稿:民族團結一家親 共創新疆新面貌
    新中國成立以後,黨中央和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宗教工作,貫徹以馬克思主義民族觀為指導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以民族團結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建立「平等、團結、互助、進步」的新型民族關係。在加強民族團結、搞好民族工作的實踐中,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總結出一套成功經驗,那就是加強對各族幹部群眾進行民族團結教育,開展群眾性的民族團結創建活動,使民族團結的思想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 土左旗舉行第37個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啟動儀式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校園、進鄉村活動
    9月8日上午,由土左旗委、旗政府主辦,旗委統戰部、旗民族事務委員會承辦的土左旗第37個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啟動儀式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校園、進鄉村活動分別在土左旗蒙古族學校、察素齊鎮王齊村舉行。旗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劉永春,副旗長巴特爾和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活動。
  • 民族團結之花盡情綻放——都蘭縣香日德鎮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紀實
    為了更好地讓村民了解民族宗教政策,紮實開展創建工作,曲加太經常與群眾溝通交流,入戶宣講已成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田間地頭幹活、鄰家喜事宴請賓客、節假日聚會等期間,都能看見他在人群中宣講政策、傳播黨的惠農政策、解決群眾的困難,講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意義,宣傳基層組織及群眾在民族團結創建工作中的職責和應發揮的作用,使宗教信仰與沙珠玉村民族團結創建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 嶧城區峨山鎮海爾希望小學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
    棗莊在線:為全面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近日嶧城區峨山鎮海爾希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1、開展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國旗下講話。3.利用手抄報、黑板報等形式宣傳民族團結進步模範
  • 讓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成為高校文化特色——營口市民宗局在高校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取得成效
    近年來,營口市民族和宗教事務局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這一主題,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為根本目的,多措並舉,全面推進高校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現已取得一定成效。 拓寬渠道,開展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
  • 讓民族團結教育綻放異彩——民勤縣教育局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綜述
    這是新民小學認真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深入宣傳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引導學生感悟中華文化,增進國家情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民勤縣教育局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全面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政治覺悟,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 維護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廣西經驗亮點多
    廣西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卓有成效:581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個人受國務院表彰;命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9個;南寧市率先被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這是記者從 12月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 【民族團結】民族團結知識百題
    15.國家提出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七進」活動是指哪七進?答: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鄉鎮、進學校、進連隊進寺廟。16.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是每年的幾月?答: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是每年的9月,2020年9月是自治區第37個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
  • 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河湟谷地常開長盛
    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河湟谷地常開長盛 2020-09-17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族團結一家親|快點看過來!民族團結進步小知識
    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學習民族團結進步相關的小知識吧~~1、黨的十九大提出民族團結進步方向是什麼? 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2、《憲法》對我國多民族基本國情是怎麼概括的?
  • 民族團結演講稿:新疆民族團結演講稿
    我們的大家庭更需要團結,以綻放出更加詢麗的光彩,我們的國家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的共同奮鬥創造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和璀璨文明。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情,民族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 秦州區七裡墩街道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進校園活動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7月21日訊 為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工作,7月20日,秦州區七裡墩街道五里舖社區在天水市羅玉中學開展以「民族團結一家親」為主題的宣傳教育活動。活動中,志願者們向老師和學生發放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宣傳手冊,向廣大師生講解維護民族團結、發展民族團結事業對於維護國家統一、維護社會和諧、促進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