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杯火了
當年輕的女團用輕快的音調唱出「動感單車普拉提,保溫杯裡泡枸杞」的時候,人們可以再一次感受到保溫杯在年輕人語境裡的走紅。從中年危機的象徵,「不用保溫杯泡枸杞,是中年男人最後的倔強」,到成為年輕人語境裡的「網紅」,無論是鹿晗、周冬雨等明星隨身攜帶保溫杯照片的傳播,還是膳魔師、象印、樂扣樂扣等明星品牌的杯子成為社交圈用來打卡的代表物,亦或是星巴克、COSTA等咖啡品牌在不同節日推出的營銷產品,保溫杯,正在入侵年輕文化,成為新的時尚單品。
保溫杯,這一曾經老氣的物品,經由社交平臺的傳播和品牌的借勢營銷,紅了。
當我們回溯保溫杯的發展史時才發現,這一低調的物品已經有百年的歷史,早在1904年,德國人Reinhold Burger就創立了保溫杯品牌THERMOS(膳魔師)。而我國,哈爾斯、富光等品牌也成立20多年,是我國保溫杯品牌的代表。哈爾斯還是我國不鏽鋼保溫器皿行業上市第一股。
之所以說保溫杯是低調的物品,是因為人們在大眾媒介上很難見到它們廣告的身影,對於中國觀眾來說,對於保溫杯的印象還停留在影視劇裡,往往是一個老大爺對著杯子吹著氣,等待熱水變涼的鏡頭。同時,保溫杯也是醜的。早期的時候,中國產出保溫杯清一水的金屬色,看起來笨重,上面還可能印著各種和杯子完全不搭的品牌名或者其他文字。而且,保溫杯常常會被當作一些會議的贈品,更多時候,在中年男人群體裡流轉。總而言之,很難將保溫杯與時尚、年輕掛上鉤。
年輕人不喜歡保溫杯,還有一點是因為不喜歡喝熱水。當多喝熱水成為父母輩最常說的口頭禪時,年輕人卻在享受冷飲帶來的快感,在奶茶、咖啡裡體驗小資的生活氛圍。很長時間裡,拿保溫杯是中年人才要做得事情,保溫杯幾乎和年輕人絕緣。
社交平臺引起的這一次保溫杯討論熱潮,在無形中提高了保溫杯的曝光率和談及率,同時,它成功地進入了年輕人的語境,即使是一種調侃和戲謔,年輕人對於保溫杯的定位也發生了變化。
保溫杯製造商的新商機
保溫杯火了,並不代表保溫杯產業火了。想要讓保溫杯從年輕人的社交場景走進生活場景,保溫杯製造商要做得還有很多。
首先,是功能上。保冷保熱已經是基本功能,而且很多品牌的保溫時間也有愈發增長的趨勢。很多用戶都開始抱怨,十幾個小時的車程之後,還未能喝上一口水。在保溫的基本功能之外,很多品牌也做了一些其他嘗試。煮雞蛋、煮粥,保溫杯的新功能正在進一步解鎖和開發中。
其次,是在外觀上,現在保溫杯的顏色變得多種多樣,造型上也有調整,星座、城市、星空等元素成為設計師的選擇。同時,針對女生、兒童、旅行者等不同細分群體,保溫杯品牌也在外觀上做了更多定製化和個性化的設計,這些,都是一些新的嘗試。
對中國保溫杯品牌來說,更要在功能和外觀設計上下更多功夫。市場上的當紅品牌,膳魔師、樂扣樂扣、象印等都是國外品牌,即使國產品牌價格更低,但一些用戶還是會選擇國外品牌。究其原因,還是技術和設計上的問題。
幾年前,中國人跑到日本買馬桶蓋的事件引起國人的討論。吳曉波在《去日本買只馬桶蓋》裡列舉了很多事實,從吹風機、菜刀、保溫杯、電動牙刷等物品上指出日本品牌在很多細節上的優勢。其中提到「很多人買了保溫杯,不鏽鋼真空雙層保溫,杯膽超鏡面點解加工,不容意附著汙垢,杯蓋有LOCK安全鎖扣,使密封效果更佳,這家企業做保溫杯快有一百年的歷史了。」
即使是一個小小的保溫杯,想要做得精緻,也需要很強的製造能力。它也遵循樸素的製造哲學,「做保溫杯的,你能不能讓每一個出行者在雪地中喝到一口熱水。」文章在最後說,中國製造的明天,並不在他處,而僅僅在於能否做出打動人心的產品,讓我們的中產家庭不必越洋去買馬桶蓋。那麼,中國保溫杯品牌的明天,也在於能否創造一個好看並且好用的保溫杯,讓中國品牌成為用戶的首選。
製造新勢力
傳統的品牌有其積累的能力和經驗,但也有一些新的網際網路企業試圖用新思路製造保溫杯,做保溫杯的營銷,讓它能更接近用戶。
米家有品和網易考拉這兩個電商渠道都上線了自家做的保溫杯。小米推出了米家保溫杯和雲米保溫杯,價格在百元以下,考拉工廠店也推出了幾款保溫杯,價格也在百元以下。這些保溫杯都以簡約風格為主,基本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從一些用戶評論來看,性價比還算是不錯的。
小米和網易,都是網際網路公司起家,同時有自己的電商渠道和供應鏈。它們的優勢在於售賣和營銷,同時能及時了解用戶的需求。同時與傳統保溫杯品牌形成補充,可以共享經驗和技術,提高保溫杯的製造成本。
Nonoo也是一家新興的企業,成立於2015年,定位是一個有年輕生活態度的水杯品牌,產品宣言是「有態度」、「高顏值」、「重品質」,旗下推出了潮酷、萌趣、輕商務、IP等系列,這一品牌由哈爾斯控股,可以依靠哈爾斯的產業鏈,在生產工藝上更有保障,從品牌名和品牌調性上更接近年輕人,讓年輕人有親近感。做一個新興的、屬於年輕人的品牌,對於傳統保溫杯製造商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和嘗試。
保溫杯製造商,既需要在技術和製造能力上增強優勢,同時也要用新的營銷語言走進年輕人,做一個年輕化的製造品牌。網際網路企業、新製造品牌的加入,會讓中國保溫杯品牌釋放出一些新的活力,更有時代感,並且符合年輕人的審美,能跟著趨勢和潮流走,讓保溫杯的設計與時俱進。在當下,個性化和細分化這種商業思維已經在各行各業通行,製造業也不例外,保溫杯的設計生產更應該如此。這些,都是需要產業上下遊的廠家通力合作的地方。
這幾年,大家都意識到了傳統製造業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中國智造、大國品牌這些概念也在不斷地提,雷軍還提出了「新國貨」,雷軍表示,我國有著很好的製造能力、有著高水平的設計製造人才,但屬於中國人的消費自信,卻沒有與製造業發展成正比。此外,國內供給的產品不是不夠好,就是不夠便宜,導致社會供給與需求不匹配,國人日益提升的消費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因而才有了中國人在境外「買買買」的節奏。目前製造與消費之間矛盾突出的根本原因,在於商業效率低下。生產企業必須作出改變,從高品質、用戶體驗的角度出發,做出比洋貨品質更高、性價比更高的國貨,改變大家的看法。這是小米倡導新國貨的根本原因。無論是怎樣的概念和說法,其核心都在於提高中國製造的能力和品質,使之能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製造業向新的階段轉型,增強自己的議價空間和核心技術能力是外在競爭和內在發展的雙重需求,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中國製造品牌應該走向國際和世界品牌競爭,而不是現在這種還尚未能滿足本地用戶需求的狀況。
保溫杯是一個細小的品類,無法和大家電等品類相比,更難以和手機、電腦等高精尖電子產品,工業生產中需要的大型機械等品類相提並論。但它是日常消費品,是普通用戶賴以生活的必需品,是剛需,同時它對於國人理解中國製造,認識中國品牌,也發揮著很大的作用。中國製造只有落實到生活物品的細微之處,從細節體現出的製造能力,才能真正代表中國品牌。
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們經常說是彎道超車的好時機,對於中國取得的任何成就,我們也都感到歡欣鼓舞。我們期望看到 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崛起。從被動的學習者變成主動的創新者。當中國網際網路快速發展時,很多創新引領全球的時候,國外媒體說,It's time to copy China(是時候該向中國學習了)。國外巨頭開始向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學習。
但願這一天,在中國製造業能早日實現。
(文/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