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成河南發展新動能 河南3城市與華為籤下一批「有分量」協議

2020-12-13 河南一百度

籤約儀式現場 華為公司/供圖

河南商報記者王喬琪實習生張逸菲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到來,一個城市的數字經濟發展潛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軟體產業的發展情況。智能化趨勢下,如何做大做強軟體產業,培育人工智慧產業?

7月18日,中國(鄭州)2019華為軟體與人工智慧產業峰會在鄭州召開,峰會邀請關注軟體與人工智慧產業的政府領導、行業精英、企業領袖一道探討這一命題。

數字經濟成河南發展新動能規模達1.25萬億元

峰會上,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黃強介紹說,近年來,河南以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為契機,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2018年,河南省數字經濟規模達到1.25萬億元,正在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工信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司長李順福表示,當前,我國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急需進一步做優做強軟體產業,充分發揮軟體產業對網絡強國和製造強國的基礎性支撐作用。

李順福希望河南省、鄭州市與華為開展深度合作,做大做強軟體產業,培育人工智慧產業,助力數字經濟發展,推動數字中國建設,工信部將一如既往支持河南整個軟體發展,支持河南數位化轉型升級,共同推動中國軟體產業邁上新的臺階。

華為、騰訊、浪潮等龍頭企業在鄭「落戶」

峰會現場,鄭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劉延齡介紹,近年來,鄭州市高度重視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發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產業蓬勃向上,產業規模持續增長。企業發展不斷加快,產業集聚發展態勢初步形成,在信息安全、大數據、行業應用軟體等領域形成鄭州特色,樹立了鄭州品牌。

據了解,鄭州市加大招商引資扶持力度,出臺了《鄭州市加快總部經濟發展激勵暫行辦法》鼓勵世界企業500強、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在鄭州設立總部或區域總部,對國內外知名軟體龍頭企業採取一事一議招商方式,在土地、辦公、財稅、人才、水電氣等方面給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近年來,鄭州相繼引進華為、騰訊、浪潮、APUS、啟明星辰、豬八戒網等龍頭企業落戶鄭州,先後給予信大捷安、山谷網安、金惠計算機等軟體企業總部經濟獎勵共計600餘萬元,有力地促進了鄭州市軟體產業發展。

鄭州3年獎勵百餘家軟體企業共1.3億元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為加大對軟體企業的培育支持力度,鄭州市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軟體資質能力建設、展會、企業培育等方面給予補貼。

劉延齡說,近三年對全市一百多家軟體企業進行獎勵,獎勵金額1.3億元。此外,近三年來,全市首次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共993家,獎勵補助金額9930萬元,同時,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對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按照其上年度的研發費用給予一定比例的資金補助。2017年到2018年全市共有1225家企業獲得補助獎勵,獎勵金額7.9億元。

劉延齡說,鄭州市將繼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軟體園區建設、人工智慧、5G、虛擬實境、北島導航等新興產業方面出臺專門支持政策,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國內競爭力的特色軟體名園、名企和名品,打造中國特色軟體名城和全國數字經濟新高地,助力國家中心城市的建設。

鄭州、許昌、信陽與華為籤約

峰會上,我省與華為公司的合作再結碩果。鄭州市管城區、高新區、惠濟區分別與9家華為合作夥伴企業籤約合作,新密、登封與4家華為合作夥伴企業籤訂戰略合作協議;許昌市政府和華為公司籤署「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及「人工智慧與智能製造創新中心落地協議」;信陽市溮河區政府也與華為公司籤訂「城市產業雲創新中心戰略合作協議」。

華為公司黨委書記周代琪說:「華為將攜手產業生態,協助河南省政府打造『軟體+人工智慧產業』新生態,助力河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

2017年,華為公司與河南省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軟體產業發展、地方產業轉型升級及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合作。

相關焦點

  • 華為、黃河科技集團與河南理工大學共建鯤鵬產業學院揭牌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巖 通訊員 徐春浩 吳志強為填補科技創新「短板」、解決核心技術「軟肋」,推動數字經濟跨越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以新動能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日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黃河科技集團創新有限公司與河南理工大學共建的河南理工大學鯤鵬產業學院籤約暨揭牌儀式在該校舉行
  • 微視頻丨數字河南,「中」!——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河南展館見聞
    走進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7號館「數字中國」的大門,全國各地和行業的展館各具特色,個個曬出了「絕活」,帶來了最新成果,人工智慧、區塊鏈、晶片、伺服器和臺式機等各類數字科技元素閃耀登場。展覽會場居中位置,有一座頂部設計呈橢圓形的藍白相間「中」字形展館,書寫著「河南」兩個紅色楷書大字。
  • 助力河南省數字經濟發展 鄭州輕工業大學鯤鵬產業學院揭牌
    去年,河南省委省政府著眼於全省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需求,做出了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布局發展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的重大決策。河南省教育廳副廳長刁玉華介紹,去年10月省政府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訂了《深化戰略合作協議》,成立了中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孵化培養了河南本地鯤鵬產業鏈企業,第一批黃河鯤鵬伺服器和臺式機順利投產並交付使用。
  • 為河南數位化發展智能化轉型賦予新動能 2020年移動雲鄭州城市峰會...
    峰會吸引了諸多業內人士到場共話雲+5G帶來的智慧雲網新體驗,助力數字河南智能升級。當前,企業上雲已成為必然趨勢,在移動雲的統籌部署方面,中國移動已形成集團級區域大型雲資源池+31省屬地資源池+生態合作資源池的「N+31+X」優質基礎設施資源布局,初步構建了「布局完善、規模集約、架構先進、算力多樣、自主可控」的雲網邊融合一體化能力。
  • 河南:校企合作受關注 為物聯網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儲備
    來源:消費日報網7月27日,慧科集團與華為、鄭州電力高等專科學校籤約共建「華為-慧科物聯網學院」(以下簡稱「物聯網學院」)。物聯網學院將面向大數據、物聯網方向開展專業建設合作,培養契合河南省區域經濟發展,符合市場、滿足崗位需求的新興產業高技能型人才,推動河南區域經濟發展新舊動能持續轉化,為物聯網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儲備。
  • 華為雲DevCloud開發者大賽圓滿收官,河南省數字經濟綻放能量
    來自省工信廳、市工信局、鄭東新區、華為公司、當地科技企業及高校的代表齊聚一堂,基於當前河南省數字經濟發展進程,就企業上雲、大數據智慧化應用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索,並共同見證了華為雲DevCloud開發者大會的圓滿收官。
  • 中國動力谷,崛起數字新經濟——株洲市發展數字經濟實現動能轉換觀察
    株洲,一場國家級賽事、一場高端峰會,激發中國動力谷數字經濟的澎湃動能。 12月14日,2020年全國工業APP和信息消費大賽暨數字經濟產業峰會在株洲舉行。 全國工業APP和全國信息消費大賽由國家工信部於2018年發起,前兩屆分別在上海、天津舉辦。 本屆大賽由國家工信部、湖南省人民政府主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湖南省工信廳、株洲市人民政府承辦。
  • 河南最窮的3個城市,一個是駐馬店,一個經濟發展倒數
    在我國中原大地上,河南算是一個最突出的省份,不僅歷史悠久,平原佔多數,而且在很多方面上說也是十分值得稱道的省份,尤其是在經濟上,以鄭州為首的城市都是全國公認的也有地位,一直是從河南依賴的大城市發展所崛起的模範城市,河南的實力很強。
  • 鶴壁市打造有「芯」中原光谷,建設區域性大數據中心城市
    昨日,從鶴壁市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中獲悉,今年鶴壁市將打造有「芯」的中原光谷,建設區域性大數據中心城市。,堅持龍頭帶動、集聚企業,構建全業態、全要素、全鏈條的數字經濟產業生態,加快推進京東智能製造產業新城、阿里雲創新中心、華為垂天邊緣計算實驗室、浪潮工業網際網路、聯想超融合物聯產業基地、國際信息和數字創意產業園、騰訊城市物聯網平臺、京信農業雲、信產投大數據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建設區域性大數據中心城市。
  • 河南壽酒集團與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籤署合作協議
    8月12日,河南壽酒集團與河南牧業經濟學院校企合作項目籤約儀式在太行酒城舉行。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酒業學院)副院長郝修振、釀酒工程教研室主任趙志軍,鶴壁職業技術學院食品工程學院副院長王躍強、張洋老師,河南壽酒集團總經理李峰、常務副總李建平、副總經理牛廣傑等出席籤約儀式。
  • 諾基亞籤約河南!芬蘭最大代表團來豫籤下四個項目,分別是……
    借著2019數字經濟峰會的契機,來自北歐技術強國芬蘭的幾家企業,與河南省相關領域企業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活動現場:「豫見芬蘭」,中芬兩國企業交流】 9月25日下午,2019年河南數字經濟峰會「豫見芬蘭」創新主題日活動在美盛喜來登酒店舉辦。
  • 華雲數據與山東淄博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助力淄博數字新基建高質量發展
    2020年11月9日,華雲數據與山東淄博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圍繞數字新基建,促進當地信息技術創新,完善產業生態,助力淄博產業升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目前,我國經濟處在升級轉型的當口,數字經濟通過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不斷拉動整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基建作為「以現代信息科技為支撐、旨在加速經濟結構優化和升級進而壯大數字經濟的關鍵基礎建設」對數字經濟發揮著重要驅動作用。淄博是國務院批覆確定的山東省區域性中心城市、現代工業城市。
  • 【決勝2020】河南確山提琴演奏小康樂章
    當前位置 > 首頁 > 中新河南 > 正文 熱線:65851328-7053(網站) 信箱:henanonline@126.com「一帶一路」文化數貿港在河南洛陽揭牌 2020年11月28日 08:21來源:中國新聞網
  • 華為郭平:聯接密度乘以計算精度就是數字經濟的強度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報告顯示,數字經濟早已成為增長的主引擎,帶來的不僅僅是數字產業本身的增長,更多的是數位技術賦能各行業帶來的數位化收入增長。整個市場正處於數位化、智能化的轉型,數字經濟是經濟增長的主旋律。郭平在演講中談到:「1塊錢的數位技術投入,可以帶來3塊錢的行業數位化增長。
  • 新基建,澎湃中國經濟新動能
    新基建,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其涵蓋但不限於5G、雲計算、數據中心等眾多「新概念」,正「一業帶百業」,助力產業升級、帶動創業就業,為中國經濟增添澎湃新動能。
  • 數字經濟與統計職業教育高端論壇在鄭州開幕 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
    論壇以「數字經濟與統計職業教育」為主題,邀請全國知名人士和學者聚焦統計職業教育如何更好地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需要以及在數字經濟視領域下對接數據產業發展,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進行對話交流他強調,當前,在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數位化治理的背景下,經濟社會發展對具備數字技能及數字素養的人才需求正在急劇增長,而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正面臨數字人才短缺的問題及挑戰。如何充分發揮教育特別是職業教育的重要作用,為智慧社會發展加大高素質、技術技能應用型數字人才的培養力度,以滿足數字經濟迅猛發展對人才的結構性需求,統計職業教育肩負著重要使命也應當乘勢而上、積極進取、大有作為。
  • 華為:5「機」協同是數字經濟的新支​點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報告顯示:1塊錢的數位技術投入,可以帶來3塊錢的行業數位化增長。以中國為例,去年中國數字經濟增加值僅佔GDP約三分之一,但是對增長的貢獻達到三分之二。顯而易見,在數據經濟這個新的支點上,數位化技術就是槓桿的力臂,它要撬動的是千行百業的數位化未來。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秘書長張大衛為河南未來五年發展...
    當天的座談會上,張大衛主動介紹自己的「新身份」,「作為一名親歷了河南幾十年發展的老同志,在會下也常同其他專家學者交流,參加今天的(專家學者)座談會,感到很驕傲,很自豪。」他隨後短暫地回顧了我省從1990年代以來的一些發展思路和戰略,並感覺振奮,「(做到了)不拐彎不折騰,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接著一屆幹,屆屆都有新局面!」
  • 河南下一批高校改名分析
    這個名字的好處有以下幾個:   1. 名字有傳承性,從學院到大學,有很強的關聯,在情感和現實中,是個比較合適的平衡。   2. 升級大學之後,對於信陽來說,有以本市的名字開頭的大學,對於城市宣傳和本市人民情感和認知方面,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3.
  • 龍昌集團拿下馬來西亞政府大單 成河南製造海外新名片
    3月28日,在馬來西亞彭亨王儲的見證下,我國知名農牧企業河南龍昌集團與馬來西亞LMC(LIVING MICRO CORPORATION)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根據合作協議,今後LMC公司辣木籽延伸產業鏈中辣木飼料所有生產線均由河南龍昌提供。在走向世界市場的道路上,龍昌邁出了堅實一步。